第27章 ☆、命中注定
正當大家都歡喜的時候,可馨兒也許是因為長途跋涉故而病了。王賢讓宮中太醫們為其醫治,卻總不見好轉。
這一天,菊惠正在喂馨兒吃藥。突然見她兩眼向上翻并且有出氣沒進氣,吓得菊惠将手中的小金勺掉在了地上,不知所措地大聲叫喊道:“馨兒!”
正為馨兒倒水的王賢立即跑過來,見到馨兒的症狀後就明白她是被痰憋着了。于是一把将馨兒抱起,低頭将自己的舌頭伸進馨兒的嘴裏并觸碰她的小舌頭。馨兒覺得惡心後,突然将一口痰全都吐到王賢的臉上,然後才呼吸順暢地哭了起來.
菊惠看到王賢臉上滿是痰,剛想為其用手帕擦拭時。王賢卻生氣地說道:“給朕擦什麽?還不看看丫頭!”吓得菊惠急忙接過馨兒。王賢用衣袖擦了擦臉,然後來到書案旁,寫下一道聖旨。凡推薦能醫好皇後病者,賞銀百兩。醫好皇後病者,賞金千兩。
但盡管來了很多人,卻無一人只好馨兒的病。因此,王賢終日一籌莫展。
突然有一天,一個小官向王賢推薦一人。此人法號虛空,是明清宮裏的一位得道真人。雖醫術高超,但脾氣十分古怪。用尋常的方法怕是請不動他。于是王賢便寫下一道聖旨并讓王忠親自去請。
巍峨高聳的泰山腳下,一座碧瓦朱檐的高大建築坐落在這裏。它就是明清宮,一座擁有幾百年歷史的道教聖地。
得知王忠前來的觀主,立即率衆人迎接。王忠讓大家免禮起身。衆人謝禮後,觀主問道:“無量天尊,不知大将軍來此意欲何為啊?”
王忠說道:“在下奉皇命,來請虛空道長。”
觀主回身說道:“虛空。”只見從人群中走出一位年紀在五十左右豐神異彩,身穿黃色道袍頭戴蓮花冠,幾縷胡須飄然于胸前的道長。
王忠拿出聖旨說道:“虛空道長接旨。”
虛空跪下接旨。
王忠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聞虛空道長醫術着手成春仁心仁術,故命其進宮為皇後治病,欽此。”
但這位虛空道長并沒有起身接旨。一旁的觀主急忙說道:“虛空,怎麽還不接旨?”
虛空擡起頭對王忠說道:“将軍,請您轉告陛下。在他心中,是皇後重要還是百姓重要?”
王忠為難地說道:“道長,你這是要抗旨嗎?”
Advertisement
虛空回道:“貧道不敢。但在為得到答案之前,縱使将軍殺了貧道,貧道也不會去的。”
無奈之下的王忠只好回到昌陵。
王賢聽完王忠的描述後,對一旁的張靈說道:“子敏,看來得朕親自走一趟了。朝中之事你先代為處理。”張靈行禮稱是。
率衆人騎快馬的王賢趕到明清宮時,已是正當午時。觀中的道士們正在吃飯,聽到皇帝來時,都紛紛跑出去接駕,但除了虛空。
跪在地上的觀主發現虛空沒有出來時,立即行禮說道:“無量天尊,陛下,貧道現在就去叫虛空出來接駕。”
但王賢先讓衆人起身後說道:“朕就在這等道長,你們也都去吃飯吧。”
但無一人離開。是啊,誰能向虛空那樣有這麽大的膽子。
過了半柱香後,王賢看到一位道長徑直走到他的面前跪下行禮道:“貧道虛空見過陛下。”
王賢讓他平身後,說道:“朕特地前來答複道長的疑問。在朕心中,萬物皆有生命,不分貴賤。朕知道道長是怕進宮後耽誤為百姓醫治。不如這樣,道長來到昌陵後,朕修建一座道觀。這樣不僅可為皇後治病,也可造福百姓。你看這樣可好?”
虛空心想道:“他非但沒有治我的罪,反而還能如此耐心地等我用餐。并且還想出這樣周全的辦法。的确是位鑄鼎象物仁厚禮賢的君主。”于是,行禮說道:“虛空遵旨。”
衆人一路飛奔至昌陵。當虛空來到後宮為馨兒把完脈之後,又看看她的臉色問道:“陛下,娘娘是否經常無故啼哭且有窒息征兆?”
王賢點頭說道:“道長,不知丫頭的菠······”
虛空說道:“實病是小,虛病甚大。”
王賢驚訝地說道:“虛病?”
虛空點頭說道:“縱使陛下賢明仁慈,可沙場之中難免會造成殺戮傷及無辜。陛下壯年威武,一些東西自然是不敢招惹。但娘娘年幼,所以·······”
王賢急切地問道:“可有何法破解?”
虛空回道:“說簡亦簡,說難亦難。”
王賢毫不猶豫地說道:“只要能治好丫頭的病,讓朕做什麽都行。”
虛空說道:“首先要造一個鑲有九片玳瑁甲殼盾片制成的玉鎖,戴在身上。其次,在娘娘枕下放九顆狗牙。還有······”
王賢見他面露難色。便說道:“道長無須顧忌,但說無妨。”
虛空說道:“每逢初一,十五,還請陛下陪娘娘入睡。并且床上不許有她人,畢竟龍床鳳枕。”
王賢立即說道:“是否朕每晚都陪丫頭睡會更好?”
虛空點頭稱是。
王賢問道:“此法需要多長時間?”
虛空回道:“駕飛龍兮禦六合,且為六道輪回,所以整六年。”
王賢說道:“就這些了?”
虛空不解地說道:“陛下正值壯年,這六年可是很漫長啊!”
王賢則說道:“只要朕的丫頭能夠六脈調和茁壯成長。別說六年,就是再加六年也無妨!”
虛空心中暗自說道:“莫說他貴為九五之尊,就是普通布衣也很難做到。”于是問道:“不知娘娘的生辰是?”
王賢告知他後,虛空掐指一算說道:“九天玄鳥降凡塵,烏雀欲與争高低。一聲長鳴震天地,助君守得萬河山。待等蒼生安居樂,上仙接引歸天庭。”【此詩作者原創,如有不滿,望請見諒】
王賢吃驚地說道:“你的意思是她會助朕得天下?”
虛空一笑說道:“至于實病,貧道會寫下藥方。七日之內,定會藥到病除。”
王賢見他避而不說,便沒有再問。而是讓宮人們送他出宮。然後,他看着熟睡的馨兒說道:“丫頭,此次來找父親,究竟是讓父親補償你還是繼續要幫助父親?”
說來也怪,還沒到七日,馨兒的病就痊愈了。王賢欲重賞虛空,但他卻斷然拒絕了。
轉眼到了秋天,坐在龍椅上的王賢聽完各地的收成之後,說道:“若單靠種地,楚國很難在短時間內富裕起來,衆位愛卿可有何高見啊?”
衆人無語,因為不但在楚國,就是在其他六國,也是以士,農,工,商定位的。絕大多數人都看不起商人,更不會去學習經商。
這時,齊景中從朝班之中走出來行禮說道:“陛下,老臣想起一人,或許能為陛下分憂。”
王賢問道:“誰?”
齊景中回道:“壽春城太守魯盛。壽春城背靠大海,所以不适合耕種。但他讓男人們出海捕魚采珠,女人和孩子們海邊拾貝。然後讓巧匠用貝殼制成精美飾品拿到各地去買。因此,壽春城是唯一一個不靠種地還能準時交稅的地方。”
王賢聽後大喜,說道:“傳朕旨意,宣魯盛即刻面聖。”
三天後,魯盛來到金殿之上,跪下行禮說道:“微臣魯盛見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賢讓他平身,并發現他長得并不是油嘴滑舌坐賈行商之人,倒是頗有幾分書生氣。他說道:“魯盛,你是如何理解‘經商不損陶朱義,貨殖何妨子貢賢’這句話的?”
魯盛回道:“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禀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再如戰國時期的秦國,若無強大的財富作為後盾,怕是‘遠交近攻’的謀略是不能實行的。”
王賢一下子笑了,說道:“那你就為朕講講如何可在短時間內國富民強吧。”
魯盛因一直受人排斥,如今終于有機會可以暢所欲言,所以就将心中所想全盤托出。王賢邊聽,邊不住地點頭。等魯盛說完之後,王賢說道:“朕現在封你為戶部侍郎,準你變法。若一年之內看出成效,立即封你為戶部尚書。但若徒勞無功,就将你貶為庶民。”
魯盛磕頭行禮謝恩。
可以施展抱負的魯盛推出兩條法令。一是按土地分等征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産。二是發展鹽鐵業,鑄造錢幣調劑物價。雖然新政損害了王公貴族的利益,但卻無一人敢到王賢面前狀告魯盛。
半年後,魯盛就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在這半年內,魯盛共向國庫上交一千兩黃金,十五萬兩白銀。王賢驚訝地問其是如何辦到的?
魯盛答道:“鄭國共有千萬人口,其納稅的人約六百萬。但只需每升鹽加價兩錢,即每月可多的六千萬錢。并且臣每兩月就讓各行各業的優秀人物齊聚昌陵,衆人集思廣益。有很多人因此互相認識并合作。除此以外,臣對其他六國及其邊疆部落做出承諾。凡拉一車貨物者,可免飼料。三車者,還可免飲食。五車者,更能得到當地府衙的支持。而且新政讓農民每人都有地可種,故而得此數目。”
王賢滿意地點頭說道:“從即日起,你便是戶部尚書了。”
魯盛跪下行禮謝恩并說道:“陛下,臣還有兩個想法。”
王賢讓他起身說話。
魯盛說道:“一為黃金策。因為各國所有錢幣之中黃金最為珍貴,我們可以先提高兌換黃金的價格,等天下之金盡在楚國時,在高價售出。”
話音剛落,從朝班之中就走出一位大臣行禮說道:“陛下,臣認為不妥。若我們收購黃金之後,各國嫌貴不買我們則會血本無歸。”
但魯盛搖頭說道:“先不用說開采黃金多麽不易,單是找到金礦就是件登天難事。并且黃金又是必需品,他們一定會買的。”
王賢問道:“第二點呢?”
魯盛說道:“請陛下及諸位大人,巨商富甲修建高大華麗的亭臺樓榭。”
還沒等王賢說話,立即就有幾位大臣指責他鋪張浪費,不體恤民間疾苦。更有人說道,如果真的這樣做了,世人會說王賢貪圖享樂,非明君所為。
但魯盛則說道:“如不這樣,苦力們采伐下來的木材何人來用?能工巧匠們有何以養家糊口?”
王賢思索片刻後說道:“一切就依愛卿所言。不過如果讓朕知道民不聊生,百姓不能安居樂業。朕定會取走你的項上人頭。”
魯盛行禮稱是。
王賢又說道:“先從皇宮開始吧。”
因為皇帝帶頭整修皇宮,所以那些達官貴人及巨富們都紛紛建造亭臺樓閣。也因此大大地刺激了市場經濟。百工們都有工可做。六國也源源不斷地運來貨物,進行交易。并且他們在返回本國之前,都會采購大量楚國的貨物帶回本國來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當衆人聽到楚國以一兩黃金兌換一百零五兩白銀時,衆人都欣喜若狂,紛紛帶着自己手中的黃金來到楚國兌換。不到三個月,天下之金盡在楚國。然後,魯盛下令擡高兌換黃金的價格,一兩黃金兌換一百一十兩白銀。這些人那裏還有黃金,不但如此,他們自己還需要黃金。因此沒有辦法,只好花高價到楚國兌換黃金。
就這樣,不到半年的時間,魯盛就讓楚國國庫充盈,百姓富裕。
一天,正在批閱奏折的王賢聽到宮人禀報,馨兒會說話了。于是立即放下手中的筆,來到椒房殿。高興得忘記行禮的菊惠看到王賢後說道:“陛下,馨兒說話了!”
王賢忙問道:“說什麽?”
菊惠笑着對馨兒說道:“馨兒乖,來,再說一遍。”
馨兒含糊不清地說道:“爹。”
聽完後的王賢,心情十分複雜。他說道:“菊惠,現在還不是時候。但朕言出必行,在等等。這樣吧,以後就讓她稱你我為哥和姐。”
菊惠點頭稱是,但心中卻暗自着急。
半月後,是馨兒的周歲生日。皇宮上下張燈結彩,載歌載舞。崇德殿內大擺筵席,衆人推杯換盞開懷暢飲。
當然,重頭戲便是馨兒抓周。宮女們在地上鋪了一張大大的紅被,上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王賢抱着馨兒來到紅被旁,牙牙學語的馨兒“哥,哥”地叫着。王賢笑着摸着她的小臉,然後将她放在紅被中央并說道:“丫頭,喜歡什麽便拿什麽。”
只見馨兒看看周圍,忽然笑呵呵地爬到一本書面前,将它拿在手中并指指點點地說着大家聽不懂的話。
因為王賢特別喜歡讀書,也因此十分寵信張靈。所以看到馨兒拿書時,高興地說道:“丫頭,好厲害。來,再選一樣。”說着拿走馨兒手中的書。但馨兒卻立即哭了起來。王賢急忙将她報入懷中說道:“丫頭乖,哥先幫你拿着,一會兒就還給你,好不好?”
過了一會兒,馨兒不哭了。王賢又将她重新放到紅被之上。馨兒環看四周後,便爬到一個李廣射箭的瓷人處并将其拿起。王賢大笑道:“看來丫頭是文武全才啊。”
衆人也都笑了。
這裏的歡聲笑語與後宮中其他冰清水冷門可羅雀的宮殿形成鮮明對比。
詩藍正坐在長春宮裏看書時,碧容一臉不悅地走了進來。宮人們急忙行禮道:“見過昭儀娘娘。”
碧容不耐煩地說道:“都起來吧。”然後坐在椅子上對詩藍說道:“就算陛下封姐姐為文妃,也不用天天看書吧。'
詩藍一笑說道:“是誰招惹你了?”
碧容回道:“誰敢招惹我啊?就是不悅罷了。”然後對宮人們說道:“你們都下去吧。”詩藍對掌事宮女輕輕地點了一下頭,衆人退下。
然後碧容說道:“你說那個臭道士說什麽要讓陛下陪皇後睡覺,還要整整六年!”
詩藍一下子笑出聲,說道:“你怎麽和一個女嬰争風吃醋啊!陛下不是時而白天來找衆姐妹嗎?”
但碧容不滿地說道:“可十次有五次去飛羽殿找菊惠。自從我來到永延殿後,陛下就來過一回。”
詩藍也失落地說道:“陛下也只來這裏三回。”
然後碧容生氣地說道:“不就是救了皇後生過女兒嗎?我就不明白了,陛下為什麽會那麽寵她。她如今無法生育了,去再多次也是無用的。”
但詩藍則說道:“這不是能不能生孩子的事,關鍵是陛下的心在那兒。現在她正春風得意,不要去招惹她。”
碧容又說了些話,然後離開了。
而詩藍卻攥緊了拳頭,看着椒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