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打獵行

大家看沒有什麽要商量的事情,就一起散了。而張冬往自家的田裏走去的時候,突然就停住了。他想起一件事----他說過要去寧音寺還願,感謝上蒼将他的好娘子送到他身邊,再求仙佛保佑他快點抱到兒子!順便祈求上天保佑他們能多獵些大家夥,大家好掙些銀子,年底好過些。這裏是因為沒有道觀,不然他更喜歡去道觀還願。想起來就立即去做。要不然,往後忙得又會忘記。

本來跟着自家高興的爹回家的小衍回頭看到張冬停下腳步,就好奇地看着他,想看看他想做什麽。小衍的爹只顧着自己高興,走了很久才發現自家的大兒子落在後面,正扭着頭看張冬像被火苗燒了屁股那般奔向村中。就納悶地走到大兒子身邊問:“你大冬哥幹嘛呢?”

“我也不知道,爹。”小衍又看了一眼張冬,只見他一個閃身就消失在一家院子的牆角,這才回頭拉着張魯明的袖子,一手提着裝着一點野菜的小籃子,笑着說:“爹,我們快回家吧。還要告訴阿吉這件大好事呢!”

“嗯。對。讓阿吉也高興高興,幾天後,我們就有肉吃了。”張魯明也是高興。

小衍笑眯眯地跟着張魯明回家,他是打定主意,以後多多跟着大冬哥,那麽有什麽好事,他也能得些消失,興許還能有點好處呢。這個念頭讓小衍後來真的是得益不少。

而此時的張冬已經跑到村裏的小雜貨鋪裏,拿了身上帶的那些銅錢就全部賣了香燭之類的。那個雜貨鋪的掌櫃是個矮個子的老大叔,精明誠懇。他納悶了,大多數時候,買香燭這事情是村裏的婆娘或和他這般年紀的人來買。這年輕人來香燭真的少有的事情。那個掌櫃看到張冬喜氣洋洋的臉,實在忍不住了,就好奇了:“大冬,你買香燭幹什麽去?”

“沒什麽大事。大叔,你快點。我還趕着回家呢。”張冬不想說。因為一說起來,前因後果實在太多,又不想撒謊,只能含糊帶過。

掌櫃大叔知道人家不想說,就歇了,點頭道:“稍等,別急啊。這點耐性都沒有。”

張冬扯着嘴角,無奈地聽着掌櫃大叔的訓話,一拿到東西就立即付了錢就溜了。他還有正事呢,哪裏得空聽老大叔閑談?

張冬跑回家又拿了些銅錢,就上山去了。去綿山那邊的寧音寺,需要繞過村子,可是照他的速度也是很快就到了的。于是乎,山上的和尚見到他們有生之年看到動作最快,用時最短還願的施主。只見他匆匆跑到寺內,将香油錢捐給廟裏,然後就跑去上香磕頭許願。總共花了不到三刻鐘的時間就已經做好所有的事情,一腳已經踏出了山門!

康林歌在種菜,看見張冬健步如飛地回來了。就走過去問:“你幹嘛去了?剛才見你拿着什麽東西出去了。”

“沒什麽。只不過,之前說過要去廟宇還願的,今天才想起。趁着有空就去了。”

“哦。”康林歌還在想着要不要問他因什麽還願呢。張冬就笑嘻嘻地道:“想不想知道我為什麽還願?”

“嗯?為什麽?”康林歌很迷茫。

“我曾說過,我要是娶到心愛的娘子,就要去還願!”

康林歌看着那得意洋洋的人,伸手就一拳擂在他胸前,打完之後,才慌張地看周圍有沒有人,随即就快步回家去了。

Advertisement

張冬還想說幾句俏皮話呢,怎料那人一早跑掉了?

很快,就是兩天後打獵的日子。

這一天村裏的人大多數都早早起來。更不用說那些有家人去參加打獵的人家。張冬跟他們說過,每人要自備喝的水和幹糧。傍晚的時候是要回來的。因為他們打算是将野豬往村裏的方向圍捕,不用擔心它們跑進森山不見蹤影。

八組人,張冬、張魯明和鄧圖是去張冬往常去的那座山,也就是遇到康林歌的那個地方。那裏是野豬比較多的地方,他們将那裏作為這次圍攻的最外一點,然後兩翼每一個山頭、山坳裏都有一組人,形成彎月形将這座山圍住。下山向着村裏的那個方向,是早就在農田前面就挖好了陷坑,保證野豬跳下去就挑不起來的。而且,那裏也有漢子守着的。

有狗的,都帶着去了。而張彥笙和鄧圖的狗是最有趣的。那兩條狗早在它們的主人找出平時要出打獵的時候它們才戴的狗鈴铛的時候,它們就知道它們能跟着主人上山打獵了。于是它們就歡快地搖着尾巴勤快地跟着各自的主人進進出出的。一個早上都在繞着主人的腳,險些沒把各自的主人絆倒。鄧圖好脾氣,只是笑着撥開自家的狗,而他就将□□、水和幹糧系好在身上。而張彥笙就沒好脾氣地一伸腳挑起了那通身黑溜溜的狗,讓它倒仰在地上。張彥笙沒辦法,就将狗鈴铛給他系上去,看着狗歡樂地甩着狗脖子,就帶着弓箭家夥跑出去。那狗看着主人跑了,也一并沖出去。

張彥笙的娘搖着頭看着自家的兒子,笑着對張彥笙的父親說:“你看你的兒子,去打個獵,都弄得這麽高興。”

張彥笙的父親,張鐵忠只一笑,也沒回答,他心情不好,因為他不能上山打獵,只能去守着他們挖好的陷坑!

張冬他們很快就按自己的路線去了。張冬這邊,還沒進山的時候,張冬看了看那戴着狗鈴铛快樂奔跑的大黃狗,就讓黃狗停下來:“來來。大黃,乖啊,過來!”大黃狗也是非常熟悉張冬,就搖着尾巴回來了。可是看到張冬伸手想要拿它的鈴铛的時候,拔腿就想跑,可是被張冬雙腿夾住,它又不敢反抗,只能乖乖的被取下鈴铛。鄧圖看着自家可憐兮兮的大黃,也是覺得不好,就求情,說:“大哥,它戴着鈴铛也沒事的吧?”

張冬笑着摸摸大黃的狗頭,拍拍它讓它前去,才對鄧圖說:“我們是突然攻擊的。那麽就不能讓鈴铛聲驚動那些機敏的野豬。彥笙的狗可以有鈴铛,是因為他在最側的那個方向,是最後的關頭,鈴聲什麽的可以吓吓逃命去那裏的野豬。”

鄧圖和張魯明聽了也是認可的,就沒去管還在傷心的大黃了。

果然,三人一狗悄悄地想着那座山峰走去。他們很幸運,才到半山腰就看見一窩五頭半大的野豬!張冬剛好在前面,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和野豬都愣了一下,明顯是張冬反應快很多,趁着那些豬回頭跑之前就彎弓射向最前面的一頭的豬頭,然後就立即飛奔上路上面的山坡,對着最前面奔跑的那頭射去。弓箭咻的一聲射出去,那頭野豬就倒地不起,還影響了後面奔跑的。張冬見機再射其中一頭被倒下的野豬絆了一下的野豬,弓箭威力很足,又還不是成年的打野豬,于是第三頭野豬被射中倒下了。

這其中的速度當真将鄧圖和張魯明吓到,甚至是張冬自己都被自己震驚了一下!這可是不到一刻鐘之內就将三頭野豬射殺的呀!原來鄧圖和張魯明想上前給那牲畜補上一槍一刀的,可是發現那牲畜已經沒氣了。可見張冬一箭射出去威力是多大。後來的兩頭才需要補上一刀。這樣說來也是不費力就來了個開門紅!

三人一商量,就決定将三頭豬扛回到山下,交給裏正叔,讓他先安排好,他們才繼續上山。

張冬三人更加興奮了。大黃也是,它可是對那些死物沒興趣的,剛才它都沒派上用場。這下更是遠遠地甩下主人們跑到前面去了。

不說張冬三人如何。說到張彥笙他們就沒有那麽好的運氣了。

他們上山來,有些人看到了豬屁股,還沒拉起弓箭來,那些狗就汪汪大叫,那些野豬以及其他的動物聽到了都跑了。這下子可是開始了奔走山頭的時候。張彥笙的狗太過興奮,鈴铛大響,那些野物也是一早跑掉。只留下它們的氣息,惹得張彥笙的大黑狗發狂地追蹤。可是張彥笙他們可不覺得苦,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只要追上去,保不準遇到什麽大家夥。因為此時他們不知道張冬他們輕而易舉就旗開得勝。要不然就心情郁郁了。

清晨村子的寧靜被山上的男子的叫喊聲和狗吠聲打破。那綿長的吆喝聲與激動的旺旺的狗叫聲,讓村裏的人聽着就興奮不已。那些孩子、婆娘做好家務的沒做好家務的都跑到村裏的高坡上聚着,有的手裏還捧着一碗粥,在那裏邊喝粥邊跟別人說話。時不時問一句“他們在哪裏啊?”“聽到豬叫了嗎?幾聲??”“那些狗會不會被吓得跑不動了?”“……”問題是五花八門。他們是第一次看到這麽多人組隊圍攻野豬的。家裏有孩子、男人去獵物的更是期待他們今天就能扛幾頭豬回來!

山上打獵的人奔走呼喊,問的是對面的夥伴有沒有發現豬的行蹤,這樣他們就可以大概知道自己要在哪裏堵截才好。包圍圈是越來越小。圈內是有衆多的野物。想在圈內來個逃出生天,似乎難以上青天。

有些聰明的野豬是拼着命往多人聲的相反方向逃命。有些被吓蒙的就是慌張地往森山裏跑。趁着人不注意,就沒命似的沖出了包圍圈。那些狗也是心大的。看着一兩頭漏網的,根本就沒去追,反而更加看緊了圈內的獵物。膽小的狗都在人不遠處遠遠地向着那些野物吠叫,膽子大的都已經湊到野豬或其他野物幾步遠的地方吠叫,甚至還想上前去咬一口肉下來。

張彥笙的大黑與鄧圖的大黃就是其中的最大膽的。只見它們倆分別帶着幾條狗圍着各自的目标---大野豬,一時間都撲上去。大黑靈敏,可是非常狠,都不顧自己會不會被野豬的獠牙傷到,不管不顧地撲咬野豬,到最後,野豬被張彥笙射死了,可是大黑的背部也被野豬獠牙撩開了巴掌長寬的毛皮,疼得它“嗚嗚”的叫,還想再去圍攻野豬的時候,被張彥笙呵斥回來了。鄧圖的大黃可是聰明多了。它靈敏地躲着,總是趁着野豬不經意間就飛撲上前咬一口,然後又跑開。最後人們發現那頭野豬被咬了四五口。

他們兩組的人在山裏內一點打着獵物,更多的隊伍是趕着野豬向山下的陷坑去了。可想而知,那場面是多麽的震驚。

聽着人聲近了,山下守着陷坑的人都将陷坑旁邊的人行的木板抽掉,然後大家都往安全的一個地方躲着,就怕有野豬沖過來。看着陸陸續續跑下來的七八頭半大的以及成年的大野豬,人們都笑了。那幾頭小野豬,就不在他們眼裏了。

待看到張冬和張彥笙他們擡着兩頭更大的野豬來到山下時。大家更是激動。

有人說:“哈哈,這下子我們村可是有十頭野豬了!”

裏正笑着大聲說:“哈哈,你們錯了。是十三頭!”

“什麽?”除了張冬大家都驚呆了。他們不知道哪裏還有多出的三頭?

一聽是張冬他們的,都更加高興了。大家鬧哄哄地擡着豬回村裏去了。接下來的分賞可是激動人心的。

作者有話要說: 注:一刻鐘:十五分鐘

另外,因為家鄉那地方現在确實也是有很多野豬。有人親眼看過一窩一窩的野豬跑到柑橘園子或山地裏找吃的啦。按着現在這樣的速度,有沒有天敵,又限制捕獵,那麽一兩年後,會有多少?

因此,以此為藍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