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豐收年

16.

秋收前後,總共也才十天左右。因為天氣好,時間充裕,所以秋收不會像是夏季搶收那樣的累。所以,當收稻谷到了最後一天,張冬家買了很多的肉菜,就是為了慶祝今年稻谷豐收,且都收回來了。只等着曬幹,就能将稻谷收到專門放稻谷的倉房裏封存好,以免被老鼠禍害。當然,封存前,是要圓蒲扇将不飽和的谷子扇開來,只留下飽滿的稻谷。這最後的步驟叫做“扇谷”,兩人中間隔着一堆的曬幹的谷子面對面地站着,一人拿着長柄的木鏟鏟起谷粒潑灑到谷堆的另一面,也就是另一個人的面前,拿圓蒲扇的人立即兩手舉着圓蒲扇斜着扇那剛潑灑過來的分散的谷子,如此,就将不飽和的谷粒扇到兩旁,中間的就只剩下飽和結實的谷粒了。這樣周而複始的,直到最後的那堆谷粒全部扇完不好的谷粒。

看到張冬他們這樣清除不好的谷粒,康林歌對此并不陌生,她的老家就是如此。她也從來不小看古代人的智慧。因為現代的很多常識、知識都是古代先人的日積日累記下來的。只不過,她總是做不來這兩件事情。于是,她只能在旁邊幫着收拾。

将幹稻谷存入谷倉封存好,已是兩天之後。

忙碌這麽多天,終于将這件事做好。大家也才放心。只不過稍作休息之後,就要将雜糧都要收回家來。那些雜糧包括有香芋和番薯。這一天,康林歌跟着張冬去坡地上挖香芋和番薯。當康林歌看到香芋地裏還有番薯的時候很驚訝,這裏已經有番薯了!她說起這事情,張冬笑着回答:“這番薯,聽我爺爺說,也是在他年少的時候朝廷才從藩國裏取回來,大司農率領部下人員在皇莊以及周邊的幾個村子試種,發現番薯對地的好壞要求不高,不需占用農田,在幹旱和濕潤的地方都能長得很好,還能結出碩大的地果子。所以,朝廷就令農人耕種,增加糧食。”

“哦。原來如此。這樣,我們農人就不怕在三四月青黃不接的時候餓着了!”

“哪裏喲。這都是聽天吃飯的。稻谷這類主糧才是最重要的,可是那也是納皇糧的主糧。刨去這些,剩下的不多,要省着吃,混着那些雜糧省着吃才能熬到夏收呢。”

康林歌擡頭看着無奈中帶有悲傷的張冬,頓時覺得心疼。她是出生于安寧富足的年代,不愁吃喝的。可是眼前的這個男人卻是經歷過饑餓與戰争的。或許,她應該做些什麽讓他開心些。只不過,她不知道,要讓他開心的事情,最終還是他們倆的孩子幫他們實現的。只不過當下,他們還為着生活而憂心。

康林歌不想這麽悲觀,就引着張冬說話,慢慢地抖摟着她小時候的醜事博得自己的男人一笑。比如,小時候新年時候回母親娘家,小小的人就愛跟着湊熱鬧去幫大人拔雞毛,可是剛蹲下就說雞屁股好臭。惹得大家大笑。一根雞毛都還沒拔,哪裏的“臭”?還不是作怪了。張冬想象着小小的人捂着皺着的鼻子的那個可愛的樣子就想笑。他想不出來自己的娘子到底是個怎麽的人。只不過,從今往後,他有一輩子的時間慢慢地觀察她。

張冬挖着香芋,康林歌就在一旁将香芋收拾收拾放在一邊,等一下就可以直接放進筐子裏挑回家。看着都是碗那般大小的香芋,兩人都感覺到滿足。只是也知道就這些也花費了家人幾個月來的心血。澆水,施肥,除草。哪一個環節少了,都不會有好的收成。

兩人合力挖了一個上午的香芋,那一塊地都翻遍了。還撿起那些漏掉的小個頭的香芋,都放在一起了。而這時候,張母和張父也挑着籮筐來了。看着地方堆在一起的那些香芋,也是高興得很。看着一邊手腳勤奮又不多嘴的大兒媳婦,心中更是滿意。今年可是她家的幸運年啊。大兒子取得好媳婦,還白得了一頭大水牛;稻谷豐收,芋頭番薯也增收!是個有盼頭的好年!只不過想起家裏的那個堵心的二兒媳婦,她頓時就覺得天都陰暗了。就剛才,二兒子随着她來這裏前,就在那裏折騰,硬是将二兒子留下來,也不知道要幹嘛!

只不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盼着她剩下孩子就好點。她和老頭子也說過,大概是二兒媳婦見大兒子夫妻幫着幹活,就偷懶了呗。既然如此,往後就不用兩兄弟合着夏收、秋收了。大兒子倆人也不是鐵人啊。

康林歌看到婆婆突然之間就唉聲嘆氣,又沒看到張山來,就猜想可能是有人出幺蛾子了呢。不過,這些都是小事,她和張冬的那份糧食也在這裏,況且還有公公婆婆兩人也在,自己也不算吃虧。辛苦、心寒的是二老而已。

第二天,張父是去田裏放牛了。而康林歌、張冬和張母就去番薯地裏割番薯藤。幾人将地面上的番薯藤都收割好,紮成一捆捆的,然後就兩捆一擔挑回院子,剁碎曬幹,然後就用麻袋裝好,留作冬天的時候舀來煮熟喂豬或者喂牛。這下子張山也來幫忙了。四個人很快就将番薯藤和番薯全部弄回家。這已經是幾天之後。待全部的事情做完,大家才真正松了一口氣。糧食還是放在家裏才安心啊。

張冬和張山趁着有空,就将家裏的香芋和番薯都計算了一下,發現有三擔的香芋,五籮筐的番薯。至于還在曬的番薯藤,大約就是兩籮筐的樣子。到時候,只給半籮筐的幹番薯藤給張冬這邊留着喂牛,剩下的就是留給張山這邊,因為張父張母養了一頭豬,他們跟張山一起住,那些東西自然也給張山了。張冬和康林歌都沒意見。番薯藤這些東西,只能喂牲口,他們只有一頭牛,牛的幹糧就是那個像亭子一樣的稻草垛子,夠牛吃一個冬天,甚至是到春末了。番薯藤,就是每天都放一把在桶裏混着熱熱的潲水和一勺子的粥和糠麸給它吃喝的。半籮筐也是足夠的了。香芋他們是要一擔,番薯就要一籮筐多一點就好。兩個人也吃不了那麽多。至于稻谷,張冬分到的田出産多少就是多少。這樣算來,張冬和康林歌也是有個豐收年。至少不愁吃的。

晚上沒事後,康林歌就想着到番薯地裏去挖個坑烤番薯吃。她不知道張冬是否喜歡就問:“冬歌,你們小時候喜歡到番薯地裏烤番薯吃嗎?”

Advertisement

“你說的是在番薯地裏起個小土竈似的,然後将番薯放進去烤熟的那種?”

康林歌覺得差不多是那樣,就狠狠地點頭:“那我們明天沒事吧?我們去地裏烤番薯?”

張冬嗤笑一聲,瞟了一眼眼巴巴看着他的康林歌,笑意吟吟的說道:“那可是小孩子做的事情。你明天去找小衍和小吉他們吧。我可沒空!”

“啊?真的沒空啊?”康林歌想了想,到底忍不住嘴饞,就咬牙決定了:“哼!你不去就不去。稀罕!我去找小衍、小吉!”說完,就“碰”的一聲倒在床上,随即翻過身背對着張冬賭氣。

張冬眯着眼笑了,伸手就将康林歌攬在懷裏,笑着說:“這麽快就生氣了?”

康林歌閉着眼沒看他。

張冬看着這樣嬌蠻的康林歌,就沒想說話了。他想,他應該努力努力,争取在這個秋天,弄出個孩子吧?家裏實在冷清了些!

康林歌在不備之際就被拉着進行生兒大事了。事後是不是後悔當時的賭氣呢?

只不過,豐收年裏溫馨事,自己門兒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