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報仇了(抓蟲子)

康林歌休養了幾天才好,可是依舊是怕冷。并且夢裏經常驚醒。實在是夢裏頭那種沉入水裏聽着水呼嚕呼嚕響的聲音太真實吓人,她每次都心驚肉跳地醒來。張冬每次都被驚醒,撫着受驚的康林歌心疼得無以複加。他更加惱恨那個始作俑者,若不報仇,誓不為人。而康林歌是不知道的,渾渾噩噩的睡着了。有個人在她身邊,就安心許多。

過了幾天,康林歌病好了些,就在家裏院子裏曬太陽,張冬是一早和張山出門去做煎餅買賣了。如今小鋪子的生意可是蒸蒸日上,兩人是忙不過來,張冬就找了張彥笙、張曉和鄧圖,問他們三人能否輪流跟着他去鎮上賣煎餅。工錢每天就是十五個大錢。張彥笙他們應諾,年底的時候,雖說零工的活多了,可是相對的,出來找活計的農人也多了很多。誰家都想趁着年關之前掙點錢好過年啊。于是工錢高的活也是難以找到。張冬這個提議實在是好,雖然三人輪流來,但是不來幫忙的那些日子他們可以找些其他的活掙點小錢,那麽加起來也不少了,得知足。因此,康林歌就不必跟着出去。畢竟在這裏女子抛頭露面還是不好。張冬也是害怕自己能力不足以保護妻子被鑽空子的時候,小心些總沒錯。康林歌明白。畢竟張冬在鎮上暫時還是比較有能力的,但是還是擔心人外有人。

無雨冬日總是有點溫暖。康林歌一整天都是領着小衍小吉做事,或者是摘幹了的菜葉子,帶回來讓張母将葉子剁碎煮熟喂豬,或者是牽着牛到家附近去,讓它遛彎吃點泛黃的草。說起來自從牛來到了張家,張父張母就輪流攬着放牛的活,恨不得去遛個彎都想牽着牛去的。因此,康林歌已經很久都沒放牛了。她還擔心自己的牛不認得她了呢。這不,趁着兩老人家不知道在房裏吵什麽嘴,康林歌就牽着牛和小衍小吉出去了。小衍小吉也是極喜歡這頭牛,于是三人一牛也是相處得好,直到太陽偏西了,才慢悠悠地趕着牛回家,遇上了相熟的人也是互相打個招呼。

那些人看着快樂的小衍兄弟倆也是感嘆不已,原來在他們自己家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小臉整天都是苦悶的。如今換了人家倒像這個年紀的孩子,臉上也長肉,更是快活了許多。故此,誰也不敢說康林歌和張冬一家人對孩子不好。

康林歌回到家将牛趕到院子偏遠的牛欄裏,就回來做晚飯了。張父見康林歌回來了,瞧了一眼牛欄的方向,起身去看牛了。康林歌看見了,也只是無奈地笑笑。老人家總會将寶貝的東西看得特別緊,話說的老小孩,就是如此。

看着天色不早,康林歌趕緊地燒火燒水做飯。小衍和小吉就坐着小板凳一人燒一個竈爐,而康林歌則是一邊洗鍋淘米,一邊念着張冬怎麽還沒回來。她不知道張冬自從她病好些了之後就沉靜了許多,就好比準備着什麽要不得的事情。可是她問,他可只是微微一笑,說沒事。康林歌也沒再追究。反正她沒覺得心不安的。只是今天早上他只讓張山、張曉與鄧圖去鋪子賣煎餅,而他則是與張彥笙領着一群人,說是去捕獵跑到村裏的大野豬。到時候,他們倆給張山三人分些肉就好。

康林歌也很高興,因為他們兄弟幾人齊心協力的,有錢賺,有肉分,這可是興旺的意頭!好日子才開始咧!

不說康林歌的高興,只說到張冬看到自己媳婦的笑容,心中更是堅定自己要做的事情。

原來張冬這幾天天天開鋪子回來就暗中盯着那個三嬸,也就是無故就推康林歌下河的婆娘。這不,他也終于發現了,一個秘密。本來他只是想将其打暈,再用繩子綁着她,扔她下河泡個一時半刻的,好體驗一下冬日河水的“清甜”的,如今遇上這般好事,不好好利用,怎麽對得住自己的媳婦?

于是張冬定下計劃,就是今日的捕獵野豬的行動。那頭野豬,是他一早發現了的,可是一直沒空,想不知道竟然也用得上了。

這捕獵野豬的計劃,比較突然,因為那些參與捕獵的人都是張冬一一上門找來,再集中一起商議的了。說他近日在村口外的一個地方發現野豬的足跡,觀察了一兩日,發現野豬暫時沒有挪窩,就想跟兄弟幾人将其捕獵,好幾家分分一兩斤的豬肉吃。大家沒有那麽多的彎彎繞,就同意了。連同張冬提議悄悄的去,大家也自覺想着不想再讓其他人加入而瞞着家裏人,以免洩露消息。

夜幕即将來臨,張冬與大家就擡着兩頭豬下山來。多獵了一頭豬也算是他們運氣好,有了意外收獲,那麽一頭豬可以拿來賣掉,另一頭豬就是分豬肉。

再登上前面的山坡就能看到村子,也能看到康林歌被推下水的那個地方,更別提一些小土丘什麽的。張冬心想:“那個臭婆娘應該和她的相好在小土丘那邊了吧。這後面人聲鼎沸的,怕是會讓他們聽到聲音而跑掉。”于是他停下來,随即跑上山坡,看了幾下子,神情緊張地無聲地招呼這些兄弟們上來。雖然天色不早了,但是大家的眼力也是很好的,從這邊山頂還能看到河邊的景物,看到那邊相擁偷歡的兩人,這群大小夥子都是尴尬得要死。有些人像要看看是什麽人,就想去看看是誰。張冬皺眉。其中一個卻是小聲說道:“這樣的人,早晚會連累村子的人!”大家一聽,覺得有理。這個時候,村子的民風淳樸,吃苦耐勞,可是能讓年輕人好娶人,易嫁人的。若是有污點了,還被外村人知道了,村子就被抹黑,這裏許多未成親的,就難說親了。

關乎大家的後半生幸福,張冬也就點頭了,只不過,他低聲道:“先別動,有狗的,先将自己的狗拿繩子牽住,沒有帶狗來的,就悄悄的下山,一兩個人去村子喊人,另外一些人就堵着那兩個人。我等着你們喊話的時候,再擡着豬跟剩下的兄弟下山。”張冬一下子就将事情安排好,等着衆人将自己的狗牽好自之後,那些人才悄悄地奔下山去。那些獵狗瞧着有人走了,它們也想奔走,就被自己的主人安撫住了。大家這時候才想通張冬為何讓大家看着狗了,這些獵狗都是野的,若是讓它們奔走起來,那豈不是吠聲連天?什麽東西都被吓跑了呀!因此更是佩服張冬的心思熟稔。張彥笙更甚。張冬好笑地看着身旁笑得一臉得意的張彥笙,只得無奈搖頭。自己心情好,就不要打擊腦子簡單的張彥笙了。

很快,張冬他們聽到了怒吼聲。“啊!你這個賤人!怎麽對得起我的大哥!”

大家面面相觑,張彥笙道:“那不是村頭小九的聲音?難道?”大家心裏都明白是誰了。

Advertisement

六七個年輕人四個身高體壯的擡着豬下山,其餘的就在前面開路,張冬和張彥笙就是墊後,防止有什麽野獸冒出來傷人。

等到大家都下了山來到了河邊時,隐隐約約看到村裏來人了。領頭的是跟着張冬他們打獵的兩個年輕人,還有裏正和小九的三哥,叫阿萬。至于為什麽叫阿萬,那是因為他是他父母的第一個孩子,而跟着叔伯那邊的堂兄弟排行來,他卻是老三。所以,有些人喊他老三,親弟弟卻是喊他大哥,他父母也是給他起名叫阿萬,習俗裏“大”的意思。如今年紀近四十了,可是這樣年紀卻遇上這樣的事情,張冬一時間很是愧疚。可是看着那個三嬸憤恨毒辣的眼神,張冬皺了眉頭,心想,這樣的人早晚禍害三叔的。如今這樣将她趕走,至少還能讓三叔家宅安寧。自古以來,狠辣女人殺害親夫,卷錢與他人跑路的可不少。

裏正和阿萬都是滿臉怒火的。那個男子是不認識的,也不知道這個婆娘怎麽勾搭來的!看着兩人衣衫不整的坐在鋪着稻草的地上,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阿萬痛苦的捂着眼睛,啞着聲音道:“裏正,還請你幫我寫休書,休了,這個……這個不顧家、不顧孩子的女人!”

旁人聽了,都嘆息一聲,更多的是慶幸阿萬只有兩個兒子,沒有女兒,否則,這事情可是包不住的,到時候女兒長大了,怎麽嫁人呢?所以,慶幸了。阿萬,為了兒子,更是不想留着這個女人。以前他就知道了,只是不想戳破,想給孩子臉面,可是如今,他才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回頭的。

阿萬媳婦,站起來,輕蔑地看了窩囊的阿萬,跟裏正說:“我得回去拿我的嫁妝、衣服!還讓他先離開!”裏正眯着眼,看了一眼,再看阿萬,他希望阿萬出聲,将那個男人打一頓也好啊。可是他失望了。只聽阿萬說:“罷了,就讓他們走吧。能走……”到哪裏?阿萬是老實,可并不是笨。他知道這樣不端正的人,走的路多長都不會遠。到最後,害死他們自己的終究還是他們自己。如今放過他們最後一次,就算為孩子還了生養之恩吧。

大家聽阿萬都這樣說,也就恨得牙癢癢的,特別是阿萬的最小的弟弟小九。趁着那個那個男人轉身的時候,一個飛腳将其踹飛!

“阿九!”阿萬一手拉過還想上前打人的小九,無奈地喊道。

“大哥!”小九帶着哭腔喊道。他不甘心啊,自家大哥那麽好,侄子們那麽可愛,就讓這個臭男人、毒辣婆娘給禍害了。想想以後他們的日子,他就心疼。

大家還想跟同裏正和阿萬去瞧熱鬧,被裏正罵走了。不過,張冬他們還要忙着分野豬肉,挨了罵就回去了。剛才還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可是冷清的人。他瞧着那兩個醜陋的男女很是厭惡,就跟張冬說一聲,回去喊康林歌燒水湯豬了。他想趕緊吃豬肉!

于是大家擡着豬到了康林歌家的時候,康林歌正在竈間燒大鍋燒水呢。而那個小夥子就在院子裏和張父說着今天捕獵野豬的事情。旁邊的兩個孩子也是聽得津津有味的。

這一天的村子可是冰火兩重天。兩處都熱鬧非凡,只不過一邊是喜慶的,一邊的鬧心的。要說誰那麽幸運兩邊都沾點的,非小九莫屬了。分好豬肉和豬下水,大家各自提了自己的那份回家了。那個來通知康林歌燒水的小夥子可不想幫小九拿豬肉,張冬只好拿着小九的那份,和那個小夥子往小九家走去。

張冬到了小九的院子外,就喊小九出來,笑着說:“你看,你今天分的豬肉。另一頭豬賣了分錢,你也跟着去?”小九點頭。

旁邊的那個小夥子說:“哼!這個死德性!想想我們今天的收獲吧!”說着還揚起手裏提着的跟小九一樣多的豬肉龇牙。

張冬拍拍小夥子的腦袋:“阿貍,好了。你好兄弟這樣難過,還這樣子。好了。我們回吧。”

“冬哥慢走,阿貍慢走。”小九輕輕扯了一個難看微笑道別,換了阿貍的輕哼一聲。

看到阿貍到家了,張冬跟阿貍道別,随即踏着朦胧的月光回家去。今天他的收獲真不錯。仇得報,獵得豬!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我回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