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認表親(加章節題目)
認表親
第二天,康林歌還沒起床,睜開朦胧的眼睛,就聽到鍋鏟碰鍋的聲音,聞到的是酸菜的香味,原來張冬已經做好早飯,正在炒菜呢!
蹭着暖暖的被窩,康林歌微微彎起嘴角眯着眼繼續迷糊。
不知道過了多久,張冬坐到床沿,将剛剛洗過的涼涼的手伸進被窩,摸到了溫軟的腰肢。突然的冰涼讓迷糊着的康林歌一下子醒來,撅着嘴瞪着笑得一臉得意的張冬,躲開了那作怪的手,嗔怪道:“真讨厭!人家還想睡呢!”
看着軟嬌的妻子,張冬心中軟成一團糖,笑着連同被子将她圈抱起來,笑着問:“怎麽了?還沒睡夠啊?是不是我昨晚……哎喲!真疼,真下的了手呀?”
“哼!再說渾話,有你受的!”
張冬聽了,只眼中帶笑地啃了一嘴康林歌紅潤的臉頰,被康林歌一掌推開問:“小衍和小吉起來了沒?你今天要去賣豬嗎?鋪子還是要小叔子去看嗎?”
“這麽多問題我先回答哪個?”
康林歌瞟了一眼張冬,自顧地穿衣了。
張冬也不惱,笑着說:“賣豬的事情,上午和三個人去賣豬,下午我就去買些東西。回來就辦我們昨晚說好的事情。”
“昨晚的事情?”康林歌迷糊了。
“怎麽?難道?哦,我知道了。你向來在兩件事情裏只能記得一件事,被後面食髓知味的事情弄糊塗了。忘記了。”淡淡的話語滿含戲谑之意,羞煞人了。這時候,康林歌才記起,說的是請裏正和族裏的幾位德高望重的人過來吃頓飯,慶賀的是康林歌和小衍小吉認表親。康林歌就算是小衍小吉的表姑(小衍父親張魯明的表妹),至于,是誰的女兒,就說是張魯明20年前丢失的堂姑的女兒。這關系可與張魯明那對糊塗父母的關系遠得多了。要孝敬,也是要孝敬那已經去世的堂叔堂嬸。
這件事,張冬是打算在去賣豬前就跟裏正和幾個老人說說的,這樣也是能更好更加名正言順地照顧小衍小吉。
康林歌抿抿嘴,又笑了,多了兩個弟弟可是不錯的事。可是,到底不語,拍開礙手礙腳的大手,很快就将衣服穿好,然後起床轉身對張冬說:“你小衍小吉起床了?”
“哎呀,瞧我,看着我的娘子就忘記這件事了。”說着就親了一口康林歌,走出房門去喊那小兄弟倆起床了。本來小衍平日裏也是很早起來的,偏生昨晚他跟弟弟說悄悄話,睡晚了。這不,一聽張冬喊起床,就一個鯉魚打挺起來,眼睛都還沒睜開呢,就拍着旁邊拱起的一團,嘟囔:“阿弟,快起來啦。大冬哥來了!”
“唔~不起。好困。我再睡會。”悶悶的聲音響起,那團棉被裏卻是一點動靜也無。
Advertisement
張冬站在旁邊撩起帷帳,挑着劍眉,很是無奈。小屁孩都這樣吧?他不記得他小時候是不是也是如此貪睡了?随即笑着說:“快點起來啦。就等你們起來吃朝食了。一會我去集市。”
話音才落,那團棉被就自動彈開,一個頭發亂糟糟的孩子睜着眼睛大聲道:“我也去!”
張冬瞄了一眼滿眼渴望的兩個孩子,又想到下午認幹親的事情,就同意了,順便帶他們去買套衣裳穿啊。不過,這個可以當作驚喜,到時候去到鎮上再說。至于,康林歌,她也想去趕集了。整天貓在家裏,也卻是有點悶。最重要的是,沒書沒話本看啊。要是在以前家鄉,只要給她足夠的米糧油鹽醬醋茶以及足夠多的書,她真的可以吃完那些食物再出門呢。如今,可真是悶死她了。于是,等到吃朝食的時候,她也提出要跟着去集市,張冬也同意了。左右兩個孩子是帶,三個人也是帶。感情,他當康林歌是孩子呢?
很快,張冬出門前就跟張父張母說了認幹親的事情,吩咐張山看鋪子,然後才去跟裏正他們說這件事,随後就帶着幾個兄弟回到他家。這時候,康林歌和小衍小吉都已經穿着打扮好,就等着張冬他們了。張冬一進院門,就被小吉抱住腿,大喊:“大冬哥,快點啦!這麽慢!”童言稚語引得大家哄笑。
看着一臉興奮的小衍小吉,大家都是無奈得很。他們小時候能去集市也是這樣高興的,透過小衍小吉,似乎看到自己的童年。
一起出門的還有張山張彥笙和鄧圖幾人。這下子可熱鬧得不得了了。走得累了,小吉還是賴在張彥笙身上,一直讓張彥笙背到賣豬肉的地方。大家還笑說附賣一頭小白豬。惹得小吉生氣不已,下手就是猛抓張彥笙的頭發。“哎呀,你小子快放手!我這頭發可是費了老大的勁才梳好的!”而且還是讓他老母幫忙梳的,為此還讓他老父臭罵一頓,只不過他老母支持,只求他快點迷個漂亮姑娘回家!張冬他們也是明白的,所以在他自招了之後才大笑起來。
最後賣了豬,準備晚上讓打獵的人都領60文的大錢。至于看鋪子的,張冬打算給他們每人買兩斤的豬頭肉,加上他留給他們的一斤野豬肉,也算得上不薄。至于說但不擔心以後張冬不怎麽照顧他們了,讓他們生怨憤之心?張冬也曾猶疑過,只不過康林歌說服了他,以後的事情以後說,誰都會變,只是看誰離本心最近。若是他們太過分了,康林歌表示她與張冬也不必太看重曾經的情誼。不忘初心,做到這個的人很少,更多時候,做到不忘初心的人經常被忘記曾經的人倒打一耙。所以,沒必要想太多。張冬後來還給看鋪子的三個人每人一個十個大錢的紅包,獎勵他們用心給他看店,否則,他也不能安心去報仇,還能打得好獵物啊。
張山幾人都很高興。張彥笙也是高興。不過,今天他覺得沒事做了,就想留下來在鋪子裏幫忙。張山幾人是高興不已,昨天三個人也是忙得團團轉的,今天多一個人自然是好事。于是張冬和康林歌買了東西後,又讓幾人今天早點回家吃席面,就與孩子先回家了。幾個一起來的年輕人身上有幾個錢,所以,沒有向張冬拿打獵的份子錢,只兜着幾個錢去趕集湊熱鬧,沒有立即回家。
趕在晌午前,張冬和康林歌四人就到了家。吃了一頓午飯後,夫妻倆就帶着小兄弟倆燒火煮開水殺雞、洗菜。
小衍又哭又笑,吓得一直笑嘻嘻的小吉一跳。小吉不明白,自家哥哥為何還要哭?嫂子說認他和哥哥做表弟的,這是好事!以後,他就有姐姐疼他們倆了。嗯,還有姐夫,還是大冬哥呢!他不明白,自然就問:“哥哥,你做什麽哭?”弄得他也鼻子酸酸的想哭。
“沒,哥哥高興!”小衍擦了一下鼻涕眼淚的,綻放個大大的笑臉給自家弟弟。
小吉睜着圓溜溜的眼珠子,盯了很久小衍,還是不明白,可還是點頭:“哦!”
康林歌看了牆角邊拔雞毛的兄弟倆,笑了笑,沒出聲。張冬也看到了,給了康林歌一個安撫的笑。因為請的人有幾個老人家,所以,要做幾味軟爛可口的食物。其中一味就是香芋扣肉。因為來不及将豬肉過水、浸茶水等幾樣複雜的工序,康林歌決定只做兩海碗的“生扣”。所謂“生扣”就是将五花肉切成三指大的肉片,間隔放上同樣大小的芋頭片,澆上配好的醬汁姜蔥就這麽放鍋裏蒸熟。這樣做的扣肉就是“生扣”因為油多,遠不如“熟扣”爽口。不過,這個年頭,油多可不是壞事!還有一味軟爛的菜就是熬雞湯了。肉爛在湯,湯鮮香,肉爽口,老幼鹹宜。其他的菜是瘦肉炒蘑菇,五花肉炒黑木耳還有野豬肉。再加上一碟青菜就是五葷一齋六個菜,算得上豐盛。因為男子多,所以,盛菜的都是用大號的碗碟,管夠。
當天太陽下山前,張冬請的四位老人家和裏正以及裏正的夫人就來了,其中兩位,康林歌也是認識的,那就是叔太爺和叔太婆。
這些老人家剛走進院子,張山和張彥笙、鄧圖和張曉也回來了。
開席前,在堂屋,張冬牽着小衍,康林歌牽着小吉,走到叔太爺和裏正面前,行了禮,叔太爺就笑眯眯地道:“好,從今天開始,張衍、張吉與冬哥媳婦康氏實為姑表親姐弟,以後姐弟間多多幫扶,共進勤勉,和樂安康一生!”裏正也在旁邊笑着點頭。康林歌就與小衍小吉倆向衆位長輩行了禮,也算走了儀式,這表親正式認下來。
完了後,大家就立即在院子裏擺了兩桌,張山、張父和四個叔爺、叔太爺、裏正和鄧圖一桌,其餘的人就叔太婆帶着張母和孩子們一桌。坐得滿滿的,一時間賓客盡歡。裏正這下可是更加佩服張冬了。當着張父的面不好意思直接贊揚張冬,只是對着張父說:“老哥,你可是教養了兩個好兒郎啊,兄弟倆互相幫扶,連族裏的兄弟、朋友都能幫!我們張家可是有望啊!”不愧是當裏正的,寥寥數語,贊揚的父子兄弟情義,還不忘帶上唯一的外姓兄弟---朋友鄧圖。果然,張父聽了,自豪萬分,也認為自己教養有方,臉上有光。看到幾個長輩的點頭贊同,更是興奮不已。于是,又與裏正喝多了幾杯。到最後,可是醉了滿口胡言,可都是贊揚自己孩子的好話。讓張冬張山聽了羞愧不已。旁人聽了只是覺得可樂。
叔太婆也是高興地看了一眼身邊的康林歌,覺得自己沒看走眼,是個善良的孩子。當着小衍、小吉的面,她也不好說什麽。只是說:“小衍小吉,可是好孩子呢。我都喜歡得想領回去呢。小吉,等一下跟太婆我回家咯?”
“太婆,我想和姐姐在一起。”剛才開席前小吉就得到長輩們的認可,他可以稱呼康林歌為姐姐,但是在外人面前還是要稱呼嫂子。這不,四歲的小豆丁剛剛有了姐姐,才不願意跟太婆走呢。
“哈哈,好。我不跟你姐姐搶你。”叔太婆笑着道。
康林歌抿嘴一笑,跟叔太婆說:“我以後會帶着小衍小吉經常去看你。”
“好。”叔太婆放心了,就與張母、裏正夫人說話去了。
太陽落山時,大家也吃飽了。碗筷雖多,康林歌和小衍就能搞定,沒有留着讓張冬回來。更何況,張母也幫忙洗碗呢。而張冬則是送叔太爺他們回家。至于另外的幾人,也是張彥笙、張曉幫着送回家。
待張冬回來時,康林歌這邊也打掃幹淨。張母早就回去了。一下子,屋子內外都靜悄悄的。
累了一天,大家很快洗漱好圍着小廳房裏的火爐說了會話,各自就溜到被窩去了。小哥倆說了會悄悄話就睡着了,而張冬和康林歌則是一陣的情話綿綿,溫情脈脈。
康林歌想着今天的事情,就感動不已。有了這兩個小表弟,從此,她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親戚也無。盯着耳邊說着話的丈夫,她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心安與感動。她是何德何能才能讓上天眷顧,賜予了這麽一個好男人給她呢?
張冬瞧着康林歌癡迷地看着自己,心中蕩漾,一下緊摟着柔軟的腰肢,咬住了微張的紅唇,至此,溫情變激情,燃燒的是誰的心?
作者有話要說: 好吧。至此,這裏感覺是我寫得最肉麻的了。。。受不了的,走了。。。今天的二更只有小半更,寫不完了。沒臉見人了。
明見~~~~~~
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