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日子樂

不久就是年關了。張冬就将賣煎餅的小鋪子交給張山和鄧圖他們處理。到年末的時候,再按他們做工的天數計算工錢。這讓張彥笙和張曉也是高興得緊。能不開心嗎?既可以不用到大戶人家裏手氣就能掙些過年的錢,又能長見識。

而張冬則是忙着購置開酒樓所要用到的物件。至于說店小二,村裏他信得過的勤勞的小夥計就有幾個,過幾天跟他們說說,準能行。這可是好事。

因為賣煎餅不用太多人,就讓張曉跟着去買東西。如此忙碌了幾天,終于是把餐具、桌椅都弄好。至于茶米油鹽的,等到開張前幾天再買。

張冬忙碌着酒樓的事情,都不許康林歌來操心。她只要好好養胎就好。正确明年給他生個大胖孩兒就是對他最好的獎勵。當時就将康林歌鬧了個大紅臉。康林歌心中一直都有當個米蟲的夢想,如今,夢想成真了一半!可喜可賀?

不管怎麽說,這樣的舒坦日子在鄉村裏不多見。不見那些大着獨自還幫家裏幹活的婦人嗎?對比下來,她可是掉進蜜罐裏了。怎麽看都是讓人羨慕忌恨的對象。

康林歌覺得自己沒事做,張父和張母也是不讓她去做重活的,這時候也沒有什麽重的或,無非就是到臨近山的山腳下撿些枯枝敗葉的回來,在冬天下雨下雪或是留着春雨連綿的時候燒火。可是偏生這撿柴火的事情是危險的。因為有樹枝、枯葉的地面可是滑得很。因此,張父和張母都不讓懷了孩子的兩個兒媳婦去,反正他們家現在也不是窮得不得了,以後也會更好,哪裏用得着懷孕的兒媳婦?因此,張父張母他們自己去,只能将牛交給大二媳婦和小衍小吉。

這可把小衍小吉高興壞了!家中兩老每天都霸者看牛的活,他們都沒機會放牛!這下子,都不用康林歌說,小衍就拿着一個舊木桶去舀了幾瓢的熱水,再加了潲水,兌水兩桶,不過兩桶都是只有大半的量。其中潲水中混雜着兩勺子的白粥,一小抓的糠麸,一把幹的碎碎的番薯藤。然後再從他們的小家裏從裝糠麸的木桶裏面抓了一小把的糠麸灑在兩木桶裏。而此時,小吉已經牽了牛來,小小的一個人拉着牛繩子,那牛看到了院子裏的兩只木桶,走得快了很多,很快就走到小吉前面去了。變成了牛拉着小人了。這情景怎麽看怎麽好笑。偏偏小吉還在後面喊:“臭牛!慢點了!特讨厭噶!”

“哈哈!哈哈哈!小吉,你松開繩子,不要抓着了。牛自己就會過來了。”康林歌絕倒。想起她小時候,似乎也是如此的呢。那時候這牛的“娘”可是非常兇狠的,經常欺負人。有一次還把她用牛角推到在地。吓得她大哭。幸虧這牛不相它的“娘”,不然的話,這些小孩子都不能近身。

“哼!真讨厭!我拉它,還不等我!”

小衍已經笑得彎下腰,無聲地咧着笑。他不知道自己的弟弟這麽……這麽的好玩的。幸虧那些小夥伴們沒有看到,否則,他就丢臉了。可惜的是,他的小夥伴們剛好走到院子門口,也看到了小吉被牛“拉”着走的情景。只不過,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等到小衍笑得彎了腰的時候,他的小夥伴們才齊齊爆笑起來。

“噶~噶~,哞~哞!小吉變成小牛哞咯!”那群小娃娃都是七八歲以下,三四歲以上的。看到這麽好笑的情景,就發出一陣怪叫,笑鬧着小吉。

小吉不是臉皮薄的,聽到人家這麽取笑他,他還覺得這是人家看不得他能拉牛呢。于是更是上前一步,抓着正在往木桶喝水的牛的牛角,昂着小腦袋神氣地說:“我知道,你們看不得我和牛牛好!故意說我的!哼!牛牛就喜歡我了!”

這時候牛已經喝完了一桶水,正想往旁邊的那桶喝去,可是攀挂在它角上的這團小東西幹啥?牛很想喝水,小吉妨礙着它了,它就晃了一下它的頭,小吉“哎呀”的一聲抱着牛角移了一下腳步,睜大眼睛看着牛“啧啧”地喝着水。過了一會,小吉才驚叫:“啊哈哈,牛好厲害!把我拉到這裏啦!”

康林歌笑得嘴角都疼死了,只好轉過身去不看那個逗人樂的小不點。而那些小夥伴們則是已經圍上前去吱吱喳喳地說個不停,這個說牛角這麽低,不會用角戳人!那個說,牛眼真的好大,我看到我在牛眼裏了!牛耳朵像是葵扇!……牛尾巴……童言稚語千奇百怪,歡聲笑語的,将屋裏呆着睡覺的張山媳婦陳小蓮都鬧出來了。

“大嫂,這麽熱鬧啊?”本來想問一下康林歌他們在樂什麽的,可是看到孩子們都圍在牛的旁邊,就沒有問。

“嗯。是呢。這些小夥伴們看到什麽都能找出新鮮的地方。這不,他們可以使勁看牛了。而且這牛脾氣好。”

Advertisement

“是呢。大嫂這牛脾氣真的好。我見過有些牛可是看到人就頂着牛角吓人的,小孩子更是被它們欺負。”

“有些牛是這樣的。所以,那些有着沖天一般的牛角的,通常是兇惡的牛,可是不能要的。”

“哦。這樣的。”陳小蓮上前看看那兩個桶,看到了遺留下來的幾顆米粒,看起來是煮過的粥和一下糠麸的渣滓,頓時心裏有點不高興。可是,她也知道是康林歌自家的粥,她沒權說什麽。但是,她打定主意不讓家公家婆也這樣浪費米糠!

康林歌看到陳小蓮的臉色,心裏就有點不高興。她自己的牛喜歡喂它吃什麽就喂什麽!管她陳小蓮什麽事!若是以後她要想用自己的牛犁田,哼,要每天盯着她囑咐她要給牛喂一勺的粥!康林歌雖然這麽想,可是也知道這裏跟自己的家鄉的生活真是相差萬裏。給牛吃一點米,真的是浪費,也強人所難呢。可是……哎,康林歌想想就覺得鬧心。好好的心情就被破壞掉。可是,也打定主意,自己以後該喂牛吃什麽就喂什麽,才不管那些人的眼光。當然是在冬天。

陳小蓮這時候也看到了康林歌看自己的臉色。知道自己是多管閑事惹人不喜了。可是,她能怎麽辦?無法。個人出身的地方不同罷了。

不管兩人心裏怎麽想的,這時候都沒有挑開來說。康林歌笑笑語氣還是有點輕快地說:“二弟妹,我們準備牽着牛到路邊讓它嚼下草,我就順便散散步。你去嗎?”

“不了,大嫂。我還是在院子裏走走就好。等一下婆婆公公也該回了。”

“好吧。”康林歌打了聲招呼就出去了。

一個大人領着一群皮猴子趕着一頭牛。人們怎麽就感覺那頭牛好可憐呢?

來到路上,就有幾個中年婦人站在拄着鋤頭、鐵鍬在東家短西家長的聊着,看到康林歌和這群孩子都大聲笑着問:“冬哥媳婦,你帶着這群皮猴子是到哪裏去啊?”這是其中一個黑瘦的高個子大嬸說的。

“全嬸,五嬸,七大娘,你們這是從哪裏回來?”康林歌見了這人也就問候一聲,隐約記得是這麽稱呼的。而牽着牛的小衍也是這麽稱呼那人的。

“去看了看菜地,拔了些草。”

“哦。我們要去放牛了。你們聊吧。”康林歌笑着打聲招呼就随着孩子走了。留下那三個婦人竊竊私語。那個全嬸嘆息:“哎,你說,冬子也真是走了狗屎運了。讓他遇到了這麽一個仙子般的人物,還是有一頭牛做嫁妝的媳婦!我當年嫁過來的時候,可是只有兩擔的嫁妝,就是那兩套衣裳,幾個盆、桶的。哎,人跟人的命啊!”

“你這還算好的了。要是那些只有守節寡母的女孩兒,不更是更凄慘了?可能只有一套衣服,連個盆都沒有呢!”

“五嫂說的是,你的還算好了。咱可得惜福,現在日子好過點了。我們沒有多少嫁妝,那就得勤做事,給兒女多掙些家私、嫁妝!”

幾個婦人的話,康林歌是沒有聽到的。就算聽到了,也只是會贊一下她們心底淳樸。自己沒本事,只能想着勤勞幹活掙生活,以給兒女更好的生活。

冬日的田野幹枯寂寥。哪裏有什麽青色?不過,就算是沒草,能來寬闊的地方也是高興的。所以,小衍剛把繩子甩到牛背上,那牛就揚起四蹄,低頭翹屁股地撒歡起來。皮猴子們一開始還是吓了一跳的,康林歌就笑着對他們說,那是牛開心,在撒歡呢。聽罷,皮猴子們才又放下心來。都想跑去跟着牛一起跑,被康林歌呵斥住:“牛跑着的時候,不喜歡我們跟着它的。不然它生氣了就會用腳踢你!我們上去這裏高的田埂上看着它,好不好?答應了,我回頭就給你們吃糖果。不聽話,就沒得吃!”

“好!”說着,就呼啦的跟着康林歌走到旁邊比較高的田埂上站着,不怕牛沖過來傷着他們。

果然,不一會,那牛就停下來,咬着腳下田埂上的枯草,時不時的還看康林歌這邊一眼,惬意得很。如此作态的牛,讓皮猴子們大開眼界,覺得牛好聰明、好好玩啊!如此的孩童話語,只能讓康林歌哭笑不得。這叫好玩啊?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康林歌看着都到午時了,家公家婆應該也到家了。不知道陳小蓮有沒有給老人家準備好吃食,她就讓小衍拉着牛一起回家去。

果然,回去後,康林歌沒有看到陳小蓮那邊的煙囪有一絲的煙氣!康林歌皺皺眉,沒說什麽。反正,老人家會分一些柴火給她家,她做人兒媳婦的,也應該準備老人家的吃食。于是,小衍去關牛,她就回去燒熱早上煮的粥,還把放在燒菜的鍋裏的酸菜也加把火在加熱點。這樣在冬日裏吃着也溫暖些。

不一會,張父張母各自挑着一擔幹柴火回來了。康林歌走到院子的時候,都沒見陳小蓮出來。康林歌笑着跟張父張母道:“公爹、婆母,你們回來了。我已經熱好了粥,你們就來這邊吃吧。”

老兩口看了看竈間沒動靜,就答應了。至于陳小蓮吃了沒吃?他們不擔心。大人了,又是雙身子,不讓她幹活已經是不錯的了,還能伺候她吃的?又不是晚膳那樣要洗菜切菜的。

老兩口洗了手就進去大兒子的小廳房烤了一陣子火才開始和康林歌他們吃午膳。其實喝的是稠稠的大米粥,吃的是用豬油炒的酸菜,還能看到油的光澤。老兩口喝着開心,可也痛心。這兩個敗家子哦,煮酸菜豆用這麽多的豬肉油!多浪費啊!張冬之前給老兩口的一碗豬肉油,老兩口都不怎麽用。老人家節省啊,平常裏張冬和張山又經常帶些豬肉回來吃,他們這老骨頭可不缺油水!可是看着兒媳婦喝得歡,吃得高興,為了他們的金孫着想,就沒有說康林歌。兒孫自有兒孫福,就由着他們吧,只要張冬他們有孝心,不管是吃山珍野味還是陪着他們吃糠咽菜,他們都無所謂。

張父和張母吃飽後,就到院子裏休息了。張母坐了一會,還是沒看到二兒媳陳小蓮,就坐不住了。她去張山房門前敲門了,可是愣是沒有回音。伸手一推,她才看到門都被鎖了呢!這時候張母一陣氣苦。可是想想又覺得不值當。算了。

張母坐下來和張父說了一聲,就唉聲嘆氣的。張父沒好氣地乜了一眼張母,繼續抽他的旱煙。張母張口想罵一句的時候,陳小蓮扶着肚子從外面回來了。

張父皺着眉頭吸着旱煙看了她一眼沒吭聲,張母可立即問了:“老二家的,你去哪裏了?怎麽亂跑?”

“沒。我就是去看看那邊的菜園子,想摘點菜回來煮了吃。”

“什麽?!你還吃午膳?”張母聽了,憤憤然開口。她陳小蓮餓着了不打緊,可是可別餓着老張家的金孫啊!老二在外面拼死拼活的為了這家和孩子,可她倒好,連自己都不會照顧了!

“啊?是的。我……我不是很餓。所以……”陳小蓮自覺自己不對,越說越無底氣。

“算了!我去老大家舀一碗粥過來給你。”張母起身就去找康林歌了。

陳小蓮覺得要是被康林歌知道了,可能要被她看低。就想讓張母不要去。可是張母三步作兩步的就跑到康林歌跟前說了事情,然後看康林歌點頭了,才舀了一碗粥出來,上面還夾了許多的酸菜。把粥放在院子的桌子上,張母就拉着臉回竈間熱粥去了。到老大家舀粥,只能少不能多,可不能助長老二家的懶惰,甚至是貪心。自從康林歌和張冬結婚以來,張母腦子是越來越清明了。若是以前,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了。所以,村裏的人也都說張冬可是娶了個福星呢。

話說康林歌看到張母征得她點頭同意了才舀粥給陳小蓮,康林歌覺得這是好事!這說明了張母不會向着混不吝的方向發展。這對于一個家來說,只好不壞。

于是心情好的康林哥就呆在家裏做冬衣了。而小衍則帶着小吉拿着一個小籃子到外面找小夥伴一起去打豬草了。這是小衍自己要做的事情。張父張母是高興,因為農家的七八歲的孩子都會給家裏打豬草的了。所以,對于小衍小吉融入這個家,并為這個家盡一份力,老人家哪能不欣慰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