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溯光【六】

溯光快四十歲了。

他常常讓姜蘿替他批閱奏章,自己忙裏偷閑, 吹一曲埙, 寫幾個字, 看墨汁在紙上暈染開,漸漸勾勒出阿蘿沒有一絲變化的輪廓, 畫得越來越傳神。

都城附近三年無雨,那些始終沒有同化的人終于按捺不住,開始宣稱溯光殘暴,手刃血親,觸怒了神靈。

旱災的确是雲姬死後不久開始的,傳言醞釀了三年,一時間猛然傳揚開,狠狠紮進了溯光的逆鱗。

“阿蘿覺得我可有錯?”

“何錯之有?”

“有人因朕一時喜怒無常而死,或有冤情,是寡人之過。唯獨對雲姬,無愧于心。”

“溯光很好, 一點錯也沒有。建一個祭臺, 讓我去祈雨可好?”姜蘿撫平溯光皺起的眉頭,看着他面無表情的臉。

“祈雨可成?”溯光不太情願。

“可成。”

“阿蘿無恙否?”溯光實際上不太關心幹旱會餓死多少人, 派官員從換一個地方引水、抓捕傳播流言的人、遷移都城,總會有辦法。如果阿蘿因為祈雨而受損,那才是無法挽回的事。

“無恙。”

“先前欲封你為景國神女,如今可願?”

“好啊。”姜蘿笑着應下。

姜神宮源于暴戾嚴苛的始皇帝,如今沒有修築宮室的預兆, 姜蘿遲早會消散。祈雨後,她要去尋長生不老藥了。

成與不成,總歸這一世沒有虛度。

Advertisement

在期盼與質疑之下,溯光建成九層祭臺,舉行祭祀。

他與諸多臣子和百姓在祭臺下,看着那個玄服少女一步步走上高臺。

她身後有光芒萬丈,陽光觸及她身畔,柔和下來,從刺目變得溫軟,僅僅是看着她的身影,就充滿了希望。

所有人都堅信,這樣被上天鐘愛的存在,一定是可以祈來雨水。

姜蘿神色肅穆,登上祭臺之頂,跪坐在最中央,念出祭祀的咒文。

每一個字吐出都帶上了一絲姜神的靈魄之力,每一個字落在人耳中都沉甸甸的,內心有一絲莫名的震顫。

咒文很長很長,少女的側臉在光下有種介于虛實間的飄渺感。

溯光仰頭看着,覺得距離真遠啊……

他老了,視線漸漸模糊,看不清楚阿蘿的臉,只看見一層模糊的光影。

鬼神二字,她一定是後者。

他願意聽她溫柔的勸誡,願意恪守禮教,不敢多行一步路,多說一個字,唯恐影響兩人之間的關系。

只要阿蘿安好,只要阿蘿覺得好。

姜蘿念到末尾的時候,天上已經籠罩了一層厚重的雲,最後一個字落下,一道銀色的亮光在雲層中劃過,随即而來的是轟隆炸響。

雨點大大小小砸下來,穿過了姜蘿的身軀,沒能沾濕她的巫服。

即使是穿行在雨裏,也像是在世外,沒有一絲煙火氣。

歡呼聲和叩謝神女的聲音絡繹不絕,向來在外人面前喜怒不形于色的溯光眉眼舒展,笑容和煦,看着慢慢從祭臺上走下來的,滿眼驕傲。

“謝神女賜福。”溯光單膝跪地,姜蘿伸手欲拉他起來,他卻将額頭輕輕在姜蘿手上靠了一下,一如既往的溫軟,還有些真假難辨的虛幻。

只要是阿蘿,屈膝千萬次又何妨。一統天下的帝王因為盼來了甘霖而向神女行大禮,雖然有些不莊重卻也是他仁政愛民的體現。

溯光與姜蘿并肩而立,宮人撐開傘替他們擋雨,回宮的路上都是欣喜跪拜的百姓,兩人偶爾間對視一眼,雖無言語,卻有種默契和熟稔。

沒有任何人反對溯光冊封神女的旨意,也沒有所謂的大典。

姜蘿平時深居簡出,祈雨之後很少再出姜神殿。

溯光也會把公子景舒帶來,讓他旁觀自己和姜蘿一起處理政事,偶爾還考察一下他的能力。

溯光以前從來沒有帶過他的子嗣進去姜神殿,如今已經有了冊立太子的征召。景舒沒想到這位憑空出現的神女與他最敬仰的父王關系匪淺,氣質沉靜穩重,完全不像她外表那樣年幼,只有和溯光交談的時候,才有些少女的明媚。

他第一次看見這樣的溯光,溫和,健談,遷就,尊重,與以前高高在上的君父不一樣。

“自家人,你喚姑姑吧。”

“姜姑姑。”景舒有些腼腆,姜蘿摸了摸他的頭,看着他從臉一直紅到耳根。

和小時候的溯光長得有點像。

溯光時常頭痛,随着年歲日久,頭痛發作的越來越頻繁,雖然那些養着的太醫已經熟練地研究出一套針灸止痛的法門,但是治根不治本,只能稍微緩解一下他的痛苦。

姜蘿學了一點皮毛,偶爾給他按按穴道,不知道具體效果如何,反正溯光很是推崇。

沒多久,姜蘿就從溯光那裏求了一道密诏,出海尋藥。

溯光不太擔心,只怕她出去很久不回來。

他已經垂垂老矣,說不準哪一次閉上眼睛就再也睜不開了。

當壽命接近盡頭時,見一面便少一面了。

“少則三五月,長則三五年,你只安心等着我,我很快就會回來。”

“好。”

“景舒可以為陛下分憂了。”看着最近頻繁出現的景舒,姜蘿難得誇贊了一下。

景舒生性溫厚,處事上也求穩,求面面俱到,然而他年紀還小,總是難周全,整個人壓力很大。

姜蘿很少誇他,只說他思慮過多,有溯光在他後面,他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如頗有些受寵的景裬,就是一個驕縱肆意又知道分寸的孩子,姜蘿更愛安靜,比起他的活潑伶俐,更是更喜歡景舒溫潤知禮。

景舒偷偷的更喜歡這個姑姑了,雖然他覺得景裬很讨人喜歡,但是對比之下,有人更喜歡自己當然是很好的事情。

“景舒自然是最好的。”溯光也誇了一句,景舒的臉一下子就變得通紅。

兩人對視一笑,殿內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朕欲封景舒為景國太子,阿蘿覺得如何?”

“雖然在我心中景舒比不得陛下,景國卻沒有比景舒更好的人了。”

真正肖似溯光的人,只有景舒,選他作為繼承人很合适,就算溯光真的能長生,也不會守着巨大的帝國。

他已經太累太厭倦了。

姜蘿也為景國傾注了頗多心血,培養景舒這件事上有頗多投入,如今冊封太子,可以令這個龐然大國更加穩定,也會分走一部分溯光的權力。

“阿蘿替朕為景舒加冕再出海如何?”

“好啊。”

只要是被她當作重要的人。

姜蘿向來是除了原則問題外什麽事情都不會推辭的。

容顏依舊、正值韶華的神女為青澀溫潤的少年戴上象征着權力繼承的冠冕,溫柔整理衣冠,“景舒,你長大了。”

輕輕柔柔的話帶着些許嘆息落進景舒耳朵裏,他擡頭,觸及姜蘿悵然的眸中,久久不能言語。

“照顧好你父親。”

“景舒一定會的,姑姑放心。”

姜蘿與一些熟悉航海的人在茫茫海洋上漂行。傳說東海有仙山,每年這個季節雲霧缭繞,有緣者得見,有仙緣者可入島學長生道。

這樣虛幻的傳言,姜蘿不知道探知了多少。

唯有蓬萊仙島,考據衆多,可信性較高,只是在海上,終究太難找了一些。這一路經過諸多島嶼,有人或無人,大或小,荒蕪或茂密,無一座是蓬萊。

姜蘿與其他同行的人收集了許多大景沒有的種子,水果,藥材,也算有一些收獲。

接連半個月大雨,船只迷失了方向,雲霧蒙蒙處,有一座白玉山,若有若無,時隐時現,問過其他人後發現所有人中只有姜蘿能看見。

她讓船上的其他人就近尋找島嶼靠岸,如果半年內她沒有回來,就直接回大景,将找到的種子帶回去種植。

沒有人敢違抗神女的命令,特別是目送着她憑空踏上了一座青玉橋,而橋的盡頭隐隐可見仙宮玉殿,流光璨然。

姜蘿消失在衆人視線中。

“如今像你這樣的靈魄已經十分難得,只要你在島中,便能減緩消散的速度,若有機緣,可塑仙體。”白衣白發仙風道骨的老人只淺淺一瞥,就看出了姜蘿的虛實。

沒有本體的靈魄,如無根浮萍。

遲早會消散殆盡,連轉世也不能。

“謝前輩指點。”

姜蘿施禮後,那老人很快便消失不見。

諾大一座島,精致而空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