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新品

由掌櫃的出面,和趙正初談妥了十輛木質自行車的事情。;.喜兒也是在之後才從梅掌櫃那裏知道趙正初的身份,但從賺錢的角度來說,是誰不是那麽重要。原本就定好了的,木質自行車約等于展出那樣的形式存在,是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過了以後,大家再見到這東西都會變得淡定,基本不會再多麽驚奇或者覺得不可思議了。因而掌櫃的和趙正初商議好的交貨的時間,無疑也是三個月之後。

趙正初倒是覺得三個月太慢了一些,梅掌櫃也滑頭,不說是清楚喜兒的心思,就是他自己來做判斷,也一樣會認可這個時間。趙正初哪裏知道,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做得出來這東西?便說三個月能拿得到,都已經是很趕了,他只要想要便沒有不肯答應的。

如此一來,五百兩也算輕松入賬,确切來說,又是一筆意外之財。

只不過,肯定不能夠再托周耀宗幫忙做這些了。周耀宗本職是捕快,當然不能總幫喜兒做這些,倒是和他樂意不樂意沒有多大關系。而且喜兒需要的是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且長期做這方面事情的人才行。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周耀宗都不是合适人選。

手底下有了人,大部分的事情,喜兒都交待給下邊的人去做。胡生在縣城呆過不少年,對縣城裏無論人還是事都比較熟悉,在喜兒說明自己想要找到怎麽樣的一個木匠之後,胡生很快就給出了兩個合适的人選。

縣城裏做木匠的并不算多,技術好一點的,多半小小有點兒名氣,找起來并不難。胡生給出的兩個人選,聽他的說法,在技術上,都差不了太多,屬于挺不錯的那一類,性格上卻無疑有差異。姓吳的木匠不大樂意別人對他做出來的東西指指點點,不過時常會做出來點和平常略有新意的玩意兒來;姓田的木匠脾氣好一些,要是來買東西的人覺得哪裏不滿意,能改動的,他都會願意改動,就是會做的東西基本上就是平常的那些,比較規矩老實。

“姑娘,你要去見一見這兩人嗎?”胡生和喜兒說明過了情況,便追問喜兒這麽一句。

盡管從被聘用到現在有過一段時間了,從最初對喜兒的懷疑、不解和不算多麽信任到現在,即使胡生心裏依然留存着疑慮,卻無論如何都只放在心裏,絕對不會表現出來。有了這一段時間的觀望,至少胡生很清楚,他在這裏做,有前景,有發展,能夠學到東西,待遇也很不錯。哪怕累點辛苦點,都肯定是值得的。既然如此,對喜兒這個實際上的“老板”,就是不谄媚,也肯定會敬重些。

喜兒搖頭,手邊多出了兩張圖紙,上邊畫着什麽類似是結構圖的東西,遞給了胡生。“你拿一張,給葉偉一張,你們自己商量,去找這兩個木匠,讓他們把圖紙上的東西試着做出來,酬勞看對方的意思,合理範圍內都可以,拿店裏的木質自行車做标準就行。到時候把成品帶回來給我看就行,中間的事情你們自己處理。”

見不見人是其次,只要能夠合作以後見面的機會只多不少,喜兒便沒有想要現在就見他們。不過,做出來的東西到底是怎麽樣肯定是要先看一看的。普通的玩意兒,估計做起來難度不大,可她想要的不是普通的玩意,那就必須先試一試了。

胡生領了吩咐,便很快下去交待葉偉這個事情,沒有在廳子裏多待。

·

自從心裏有過那個猜想,喜兒再見周耀宗,心裏就不自覺覺得別扭。當作沒事人一樣,她又做不到,更好的處理法子,她也沒有。最後就笨笨傻傻,只好盡量避開,不說話不碰面,倒好似更加奇怪了。可是這事兒沒法證明,她也沒好意思去問人家,難道你喜歡我嗎?……這種話要怎麽問得出口,最重要的是,對于成親生子這些事情,喜兒現在沒有什麽想法。倒是和年齡關系不大,即使身體年齡還小,她的心理年齡畢竟是不小,情情愛愛的事情,也不是不明白。

周耀宗或許是有所察覺或許是真的很忙——他得準備離開這的事,某一天之後,就沒有再出現在喜兒的面前也不來店裏了。劉芳問過兩次,胡靈兒和胡慶和周耀宗的關系變好了些,開始也疑問過,只是時間一長,就都沒有繼續在意了。到底又沒有什麽特別關系,不來自然是人家沒時間,一直追問反而不是那麽好。

似乎無論少了誰了,日子都還是那麽樣在過。

交待胡生和葉偉的事情,比喜兒預想的還要更快就辦妥當了。帶回來的成品都不錯,能夠符合喜兒的期望值。之後由掌櫃的出面,給出豐厚的條件,這合作談起來更是順利極了。掌櫃的和聶文昭那邊一直都有聯系,偶爾,他也會說兩嘴周耀宗的事情給喜兒聽,有意無意之中,也注意着喜兒的表情。這事情多做了兩回後,便就不再繼續了。

Advertisement

趙正初如償所願領到了自己預定的木質自行車,痛痛快快将尾款補上了。依着和趙正初說好的,店鋪裏不再擺賣木質自行車,于是木質自行車都收了起來,喜兒讓人擺上了新做出來的物件成品。簡易的木質拉杆箱,四方的木箱子一側兩角裝上滾輪,可以立着放也可以上鎖,唯一的缺點大約是用來拉的拉杆收不起來。為了美觀,木質拉杆箱的外表花上了簡單精美的各色圖案,古香古色的木質拉杆箱看起來時髦極了。

剛剛拿到手木質自行車,還在得意不已的趙正初,看到這擺出了的木質拉杆箱,一時間又好奇不已。主要是不知道,這到底是做什麽用的。和趙正初之間剛做了一筆大生意,掌櫃的也樂意同他解釋,便和趙正初說明了,還叫人示範了給他看。店鋪裏也有其他的客人,紛紛圍了上來都聽了一遍。

“這上頭都畫着些月季玉蘭的,花哨得很,我倒是用不着,不過我瞧着吧,說不得我妹妹能喜歡……诶?掌櫃的,我問一句,這玩意兒能定做嗎?這上頭的圖案,能不能按照我說的去畫?”趙正初念想着自己妹妹快要到生辰,提前送這麽一個禮物,怎麽想都覺得不錯得很,要是到時候自己再在裏面裝上幾件金玉的玩意兒,就更加不錯了。

掌故的心裏頭發笑,他想起喜兒和他說過的話——趙家少爺這麽好的一個顧客,千萬要把握好了,咱們的新品,就趕着給趙家少爺交貨的那天擺出來吧。這話是什麽意思?趙公子是個冤大頭,有錢也手頭大方,去哪裏找第二個這麽好賺錢的人物,還不好好的把握好了?別說咱們有的,就是咱們沒有的,也肯定得給他變出來啊!

“趙公子想什麽時候拿到東西呢?”掌櫃的微微躬身,詢問道。趙正初一點頭,想了想,時間太慢肯定不行,萬一自己妹妹已經發現這玩意買回去了呢?太趕又怕東西會做得不好……他正思索着,掌櫃的又說,“只是圖案問題的話,連夜趕工大約三天能好。”

木質拉杆箱和木質自行車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不必想着新鮮感這個問題。只要大家知道,唯獨他們家賣這玩意,就足夠了,是以,需要顧慮的問題更加少一些,便是這樣早将東西給賣出去了,也完全不會耽誤。

三天就能拿到東西,那自然再好也不過。趙正初原以為要挺久,哪裏想到能夠這樣快,因而滿口就答應下來,痛痛快快叫人将定金給付了,歡歡喜喜地走了。喜兒站在遠處看着,自有一種……将人給好好的算計了,而自己只要坐着數錢就行的感覺……還真的挺美妙的……

木質拉杆箱的賣價沒有比木質自行車低多少,即使它的成本比木質自行車低多了,對于這些不同于這個世界的東西,喜兒都沒有想過要嘗試走大衆的路線。事實上,喜兒也考慮到,古代的交通不夠發達就注定了對于輕便的要求會更高些。包袱能夠帶的東西不多,不過貼身,大約能給人安全感而木質拉杆箱這種新奇的東西則不能。這是一種心理上的習慣,對于熟悉的東西總是更信任,而對陌生的事物總會帶着警惕。

只是,既然喜兒将這些東西的賣家定位在了福貴人家,便用不着考慮得太過多。普通人家接受或者不接受,不是最重要的,只要那些人肯買賬,那她就還是能賺錢。只要這些東西足夠新奇到吸引普通百姓來店裏,那目的就能夠達成了。

木質自行車的浪潮剛剛過去,趙正初身後跟着一隊騎着木質自行車的仆人,拉風得不得了,這邊,木質拉杆箱又持續吸引着百姓們來店裏看上一看。适時的,再配上一些優惠活動,店裏的生意又火熱起來。

這樣的火熱,一直持續到了年關,年節眼看着馬上又要到了。

喜兒和劉芳他們搬到縣城來,真的論起來,也超不過半年的時間。只是這半年的時間,比在胡家村的時候過得舒心不知道多少倍。這樣的話,或許對留在胡家村的人太過諷刺,卻是沒有什麽好否認的事實。如果讓他們再回到胡家村,大概怎麽都适應不了。

可這也是大部分的時候,總還是有那麽些事情,碰上了來占點便宜鬧上一鬧的“親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