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過葉桂枝這人有個好處,她話不多,人也慫。
看不懂就看不懂,先跟着看,說不定全部看完之後就懂了呢?
就算全部看完之後也看不懂,那也沒事,過幾天就忘記自個兒啥不懂了。
葉桂枝硬着頭皮繼續往下聽,那老頭子講得唾沫橫飛。
“鍋燒熱,冰糖敲成碎渣,放到熱鍋裏慢慢熔化,等白白的冰糖變成深黃.色之後,你再加半瓢水,将之前我讓你準備好的封口麻布調味袋子煮進去,再加上蔥疙瘩、姜松、醬油、鹽、芝麻油、高湯,用大火燒開,然後換成小火慢炖一個時辰,這時候就可以将風口麻布調味袋子給撈出來了,鹵湯也就熬好了。”
“熬制鹵料的這段工夫裏,你可以準備肉食,這樣能省些時間。将肉食處理幹淨,去了血水,然後或是切成塊、或是切成條、或是直接在肉上劃幾個口子……反正得确保那些肉食能入得了味。”
“把那些肉上的水給瀝幹之後,用鹽巴和料酒簡單腌制一下,就可以放到鹵水中煮了,這會兒煮的時候切記不能用大火,得用小火慢慢地炖,等肉徹底鹵熟之後,你讓它在鹵湯裏再泡個把小時,徹底入味了再撈出來,切成小塊,吃的時候往上面撒點蔥花,味道那叫一個香喲……神仙都招架不住!”
這老頭一邊說一邊做,等他教完葉桂枝,一鍋肉也鹵好了。
那老頭子将一鍋噴香的鹵肉放到旁邊,将那鹵湯鍋端到葉桂枝面前來,拿着油乎乎的鍋勺在葉桂枝腦門上敲了一下,橫眉冷對,“你給我認真聽着,別想着吃鹵肉!那些鹵肉都沒你的份兒,想吃自己鹵去!”
“看好了,我教你配制鹵湯,不是讓你每次鹵肉的時候都重新配制一鍋,那樣既浪費時間,也浪費材料,還白瞎了一鍋鹵湯。這些鹵湯是可以重複多次使用的,用的時間越久,這些鹵湯就越香!”
“鹵完肉之後,記得把鹵湯上面飄着的那一層浮油、浮沫都給處理掉,不然容易放馊。天兒熱的時候,鹵湯容易壞,需要每天熬煮一次,冬天也不能掉以輕心,最好是每天都煮一次,人懶的話,那至少隔天煮一次。”
“別看我現在給你示範熬鹵湯的時候,用的是鐵鍋,你得給我用砂鍋!要是用鐵鍋熬了鹵湯,鹵湯容易放壞,嚴重的話,吃了鐵鍋鹵出來的鹵肉還容易上吐下瀉中毒。”
“我之前讓你做的那個麻布調味袋子,用着用着就沒啥味兒了,建議你多備一些,不要摳省,鹵肉做好了,一鍋鹵肉就能賺很多的銀子!鹵湯不要随便換,但隔個兩三次,你就得換麻布調味袋子,也得經常嘗鹵水的味道,發現鹹了就略微加點開水,發現不夠甜就再熬點糖給提提色,發現味道淡了,蔥姜蒜該放就趕緊放,你在調味品上摳省了,之後鹵出來的味道就會變差,那才叫一個虧!”
講完這些,老頭子又抄起炒勺來,在葉桂枝的腦門上敲了一下,葉桂枝想躲,那老頭子一把把葉桂枝扯住,又重重地敲了一下,嫌棄道:“你這腦子沒開竅,這把炒勺我就送你了,平時有事沒事多用這勺子悄悄腦袋,能讓你的腦子靈光些。”
“記着了,我這次入夢來幫你,可不僅僅是為了幫你,是為了讓你少扯你閨女的後腿,明白沒?老天爺給你們送錢,你們就安心花,尤其是你家姑娘,得嬌養!得富養!千萬別虧待你閨女,不然小心哪天老天爺看不下去了,一道雷把你們夫妻倆給劈了!
老頭子撂下這些話就端着那噴香的鹵肉消失不見了,葉桂枝原先還打算找那老頭子要幾塊肉給蘇崇文嘗嘗呢,結果話還沒說出口,人就沒影兒了,她是生生給氣醒的。
Advertisement
瞪着眼睛看了眼窗外,天已經蒙蒙亮了,葉桂枝翻個身想要下床,結果險些被自個兒身側一個硬邦邦的東西給硌斷腰。
将那東西抽出來一看,葉桂枝身上那些為數不多的瞌睡蟲都給吓跑了。
這不是那老頭子用來敲她腦門的炒勺嗎!!!
難道那個夢都是真的?
葉桂枝閉上眼睛仔細回憶了一下夢裏學到的東西,突然一個鹹魚翻身就坐直了身子,她的眼睛瞪得和牛眼一樣大,她在夢裏學到的東西都記得清清楚楚!
她閨女真是好命!
她之前連着做了好多天發財的美夢,難不成也是因為老天爺看不慣她閨女托生在這麽窮的人家,特意托夢過來的?
原先只是楊繡槐說蘇鯉命好,張春芽和李大妮也說蘇鯉是家裏的福星,但葉桂枝不這麽覺得,她覺得自家閨女就是不那麽鬧騰了些,哪有她婆婆說的那麽玄乎?
現在的葉桂枝卻不敢不信了,她怕自己再不信,老天爺就劈下一道雷來送她和蘇崇文見閻王爺去。
————————————————
摸索着找到衣服穿好,葉桂枝打了盆涼水洗了洗臉,開始琢磨炖肉的事情。
現在她手裏好歹也不缺錢了,得想辦法給蘇崇文補補,不然蘇崇文在這個秋天就得去趕考,身子太差的話,怕是舟車勞頓會倒在路上。
得給蘇崇文吃肉,還得吃大塊的!
一塊不夠就吃兩塊!吃一盆也可以!
葉桂枝邊做早飯邊琢磨,等早飯做好之後,她跑去福臨樓同蘇崇梅打聽那些調味香料該從哪兒能買到。
蘇崇梅跟着福滿樓的大廚老周正兒八經地學過廚藝,對于這些做菜時常用的調味香料熟悉得很,她翻了翻福臨樓的後廚,發現福臨樓裏備着的各種調味香料也不多了,便同葉桂枝說,“三嫂,我們福臨樓也沒這些個香料了,我打算讓小二出去買,店小二知道哪家鋪子裏的香料最好,要不讓店小二順路幫你給一并買了?你要多少?”
葉桂枝想着鹵肉貌似得時常做麻布調味包,挺費那些調味香料的,買少了怕不夠用,便同蘇崇梅說,“你買多少就給我買多少,我前幾天聽人說了一個鹵肉的方子,打算在家試試,給你三哥好好補補,起碼得讓他身上有點油水,不然秋天趕考的時候,怕他身子骨吃不消。”
“哦,成,錢你就甭給我了,我同賬房說一聲,直接從你月錢裏扣。對了,嫂子,你今兒個可不能告假,仁心堂葛大夫的小舅子攜家眷從江南來了,說是要同葛大夫夫妻倆商量帶走葛天明的事兒,估摸着崇菊同葛天明成親之後就走。葛大夫在福臨樓定了三桌的大菜,可有的忙活呢,你來幫我忙吧,其他人笨手笨腳的,在後廚只會給我添亂。”
葉桂枝順便拜托福臨樓的店小二去豬肉鋪子裏幫她稱了三斤肉回來,一并記到她的月錢裏。
在福臨樓忙活完後,葉桂枝請刀工紮實的蘇崇梅幫她把肉給切好,然後便拎着一兜調味香料和一塊肉回了家。
說來也奇怪,葉桂枝明明沒有聽那老頭子講配制麻布調味包時各種調味香料該放多少,但她手抓到那些調味香料,立馬就知道取多少的量合适了……仿佛這一切都是刻在骨子裏的本能,也仿佛冥冥之中有人在手把手地教她。
午飯做好後,葉桂枝就開始熬制鹵湯了。
蘇崇文不想坐吃山空,也打算找一個掙錢的活兒來掩蓋自己憑空得了一筆橫財的事情,就将自個兒準備開私塾收蒙童的消息放了出來。
若是一般的秀才要開私塾,起初的時候頂多能收上五六個孩子,但蘇崇文不一樣。
蘇崇文是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出身,她憑借自己紮實的學識,在院試中壓了全省的讀書人。雖說他的排名不是第一,但拿第一的那人是家學淵源的富貴人家出身,尋常人根本沒得比。
蘇崇文就等于是生在鄉野間的麻雀一下子飛上枝頭成了鳳凰,他考秀才的經驗可比那些富貴人家的子弟總結出來的考秀才經驗實用多了。
很快就有二十來個人家選擇把孩子送到蘇崇文家來,蘇崇文同那些人商量好具體的細節,諸如自己家的條件略微有些艱苦,可以為來求學的人提供熱水,但飲水用的碗需要學生自備,最好是每天帶着碗來帶着碗回,這樣既衛生,還能避免糾紛産生,然後就是自家的桌子不夠,需要學生來自帶書案與座椅等,書案與椅子上最好都拿刀刻個自己的名字,避免弄混了……
蘇崇文手中有錢,但不敢拿出來,只能求穩,不過那些想将孩子送來跟着蘇崇文學的家長并不覺得這要求過分,畢竟蘇崇文收的束脩與其他教書先生收的束脩一樣,但蘇崇文的文名擺在那兒,他哪怕多收一些束脩,照舊會有人送孩子來啓蒙。
等蘇崇文回到家時,葉桂枝已經将鹵湯熬好了,此刻的葉桂枝剛把去血去水的肉放到鹵湯中去煮,而那鹵湯的香味已經把蘇崇梅給招來了。
“三嫂,你從哪兒聽來的鹵湯方子,怎麽弄出來的鹵湯這麽香?讓我嘗嘗你這鹵湯的味道,可別只是聞着香,吃到嘴裏就寡淡了。”
蘇崇梅用筷子尖點了一滴鹵湯,放在嘴裏嘗嘗,那點兒疑慮瞬間就打消了。
這鹵湯雖然鹹了點,但做過廚子的人都知道,鹵湯就得鹹些,這樣鹵出來的肉的味道才剛剛好。
“嫂子,你這麽一大鍋鹵湯,打算鹵多少東西?”蘇崇梅雙眼放光地盯着葉桂枝熬出來的那一鍋鹵湯問。
葉桂枝用笊籬将落底的肉給翻了出來,“就這些,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