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節
物是人非了。圓圓的月終于露出了影兒,她轉身回軒轅小居,路上遇上了來尋她的關鴻秋。
小鴻秋看到龍秋庵很是開心,撲到她的懷裏大聲道:“師父,你終于回來了。二師弟和三師妹膽小得緊,不敢出來尋你。”
龍秋庵摟住關鴻秋小小的發顫的身子,暗暗埋怨自己回來得晚了,幾個孩子定是等得又急又怕。口中贊到:“還是小鴻秋勇敢,一個人出來找師父。不過下次就在家裏等着,照顧師弟師妹好了。師父很快就會回來的。”
關鴻秋點頭答應,緊緊挽着龍秋庵的手一同往回走。
龍秋庵道:“再過一個月,鴻秋就八歲了。兩位師弟妹小你兩歲,要多照顧他們,平日督促他們溫習功課,不可耽擱了學業。”
遠遠看到軒轅小居的燈光,關鴻秋忽道:“師父,徒兒剛才——其實是挺怕的、非常害怕!”
龍秋庵輕撫關鴻秋的頭頂,溫言道:“好孩子,你已經非常勇敢了。我的好徒弟長大了會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兒漢的。”
“就象‘追風俠’一般麽?”
“是的。”
軒轅小居中燭光如豆,壁上嵌着兩顆碩大的夜明珠,屈小雲、屈小青兄妹正等得着急。見龍秋庵回來他們歡呼雀躍一陣,然後三個孩子一同讀起書來。
龍秋庵詢問了幾個徒弟的功課,暗暗點頭,這三個孩子都聰穎異常,乖巧用功。假以時日,必有大成。
到第五日上,唐古鈴姐妹終于護着關浩回山了。兩姐妹驟聞恩師歸天,痛不欲生,龍秋庵将悟因師太的遺言告訴她們,關浩便随龍秋庵師徒幾人到火牛庵拜祭了。
龍秋庵見關浩身子無甚大礙,很是欣慰。關鴻秋見到爹歡喜得抱着他大叫大嚷,關浩抱起他抛上天,吓得關鴻秋驚聲尖叫。父子嬉鬧一陣,關浩要去拜見紫雲道長,聽關鴻秋說師祖閉關了,只得作罷。
關浩在軒轅小居靜養,與兒子相伴,其樂融融。龍秋庵每日裏大費心力調配藥膳。軒轅宮中醫書的良方,大多為關浩翻遍了;軒轅宮中珍藏的奇珍異草,也大都進了關浩的肚腹。龍秋庵還經常入山,四處尋覓草藥、捕獵禽獸,用以配制藥物。
唐古鈴和查曉飛看了只有搖頭嘆氣的份兒。
七七四十九日之後,紫雲道長出關了。他徑直來到火牛庵,圓慧師太将悟因師太的骨灰交與了紫雲道長。紫雲道長捧了骨灰回到紫雲峰,也不回觀,直接到了後山,安置在了軒轅後宮,自己移居宮外的草廬。
龍秋庵三姐妹聞聽大為錯愕,住持圓慧說道悟因師太留下話,倘若紫雲道長前來,便将骨灰交與他。三人滿腹疑團,一同到草廬拜見紫雲道長。
紫雲道長看着姊妹三人,道:“悟因師太在世時,這是秘密,如今既已歸塵土,這段舊事,你們也該知曉了。”
于是,紫雲道長向三人講述了一段悱恻、凄豔的往事。
原來,紫雲道長俗家名字叫李伯山,悟因師太閨名陳赫水,兩人少年時曾于東海“屠龍老人”門下同師學藝,在江湖上合稱“白山黑水”,兩人青梅竹馬,感情甚篤,常聯袂行俠江湖,羨煞多少少年英豪。
等論及婚嫁,才發現兩家皆為當地望族,因争奪良田、水源世代為仇,多有死傷。之所以要子女拜師學藝,乃是要藝成之後,下山尋仇。兩人知曉後如晴天霹靂,要說拔劍相向,卻決不忍心。陳赫水知曉此生鴛盟無望,自殺不成,為師父屠龍老人所救,遂遠赴關外,在白雲庵出家,法號悟因。
李伯山卻被迫收侄兒李诤為徒,幾年後李诤藝成,将陳家打得大敗,陳赫水一家遂遠避他鄉。李诤也削發為僧,雲游四海,不知所蹤。
李伯山親赴白雲庵向悟因請罪,悟因閉門不見,只說自己一心向佛,什麽恩怨情仇都已忘卻了,讓李伯山以後不要再來找她。李伯山無奈,只得在對面紫雲峰結廬而居,後建紫雲觀,束發為道,號紫雲,與白雲庵毗鄰而居。紫雲一次下山雲游,遇一棄嬰,帶回山撫養,收為徒弟,愛若掌珠,就是龍秋庵。
時光荏苒,二十年游戲人間,總望有朝一日能再相聚首,不料如今竟天人永隔,不得再見。
紫雲道長取出悟因師太的信箋,道:“‘生不能同寝,死亦望同穴。’這區區十個字便是我苦苦等了二十年的結果!悟因師太!她二十年來哪裏是悟因師太,她還是那個陳赫水。既抛不開俗世塵緣,還俗便是,何必坐化?!水妹!二十年!你這是何苦!何苦!如今,李伯山只願在這草廬與我的水妹相伴餘生了!”說罷,紫雲道長哈哈大笑,轉而涕淚交流,拂袖而去。
三人聽罷,深以為造化弄人,也慨嘆不已。
關浩每次上白鹫山,多半都是小住數日就離開,這次在軒轅谷竟休養了近半年。也是龍秋庵堅持關浩身體虛弱,需要調養,再者關鴻秋這五年來從未與父親相聚這許多時日,每日一有空閑就黏在關浩身邊,自己的衣食起居,事無巨細都要說與父親知曉,纏着父親講述江湖上的奇聞趣事,有說不完的話,令屈小青兄妹很是羨慕。更何況軒轅谷這般人間仙境,誰又舍得離開?
過了年,關浩說道要去華山瞧瞧,岳梓翔新任掌門,半年來不知華山是否如舊。龍秋庵看到關浩早已面色紅潤,身輕體健了,也就未加挽留,只将配好的幾種藥丸給他帶在身邊。關浩不願駁了她的心意,随手放入囊中。
別了衆人,下了紫雲峰,山下小鎮比往日熱鬧許多,一路上只見各處貼滿捉拿江洋大盜“黑白雙盜”的告示。關浩也未細看,暗想:黑白雙盜一向與武林各派為敵,不想如今又招惹上了官府,不知這次又犯了什麽案子,令九省總捕又發下海捕文書懸賞緝拿。
“千兩黃金呢!”看榜文的啧啧稱嘆,“怎得沒讓我瞧見呢。”
“瞧見的都沒命了!”旁邊一人嗤笑。
初識摩天
關浩回到華山,見到衆位師弟妹和弟子們,大家着實親熱一陣。岳梓翔初任掌門,派內諸事都如師父在時一般,處理得井井有條,關浩放下了心。關浩考較了徒弟王封的功課,又詢問恩師的近況,岳梓翔滿心憂慮地告訴關浩,公孫無邪一去半年,至今沒有消息。
關浩吃了一驚,沉吟半晌,道:“請掌門師弟允我上天山探望師父。”
岳梓翔搖頭道:“師兄莫忘了,師父臨走時叮囑咱們切記不可去天山。否則小弟早已趕去了,還用得着在這裏幹着急?”
關浩道:“師弟請想,師父不許我們去天山,無非兩個原因,一是摩天崖正邪難辨,多有陰毒狠辣之輩,師父怕我們遇上危險,二是師父不願我們加入摩天教。”
“師兄既明白師父的意思,因何還要前往?”
“師弟有所不知,若說危險,我前次去天山,是因為得知你二師兄公孫離在附近定居,沒料自己先中了毒。如今龍秋庵已給我配制了辟毒的丸藥,雖不能說百毒不侵,尋常毒物已不懼了。再者,我與摩天崖四護法劍魔流花、教主之女謝曼俱都熟識,料無大礙。”
“倘若他們邀師兄你加入摩天教呢?”
“為兄堅辭不允就是。摩天崖高手如雲,難道會為了我這無名小輩大動幹戈不成?”
“師兄說的是,但——” 岳梓翔仍覺得不妥,卻又不知如何勸阻,想了想道:“大師兄既執意前往,小弟也不阻攔。只是一得師父消息,師兄卻要即刻趕回。”
“是。”關浩見岳梓翔答應了,松了口氣。岳梓翔哪裏知曉,關浩此去天山,雖是擔心師父安危,前去探看,還有一個原因,公孫離曾在天山出現,找尋了十年,既有了他的消息,關浩自是要去探個究竟方能安心。
關浩簡單收拾了行裝,也不辭別衆位師弟妹,便要下山。
“師兄!”岳梓翔叫住他。
關浩回轉身來。
岳梓翔沉默半晌,只道:“師兄千萬保重。”
關浩拍拍他的肩頭,微笑道:“師弟放心,為兄自會小心在意。”
天山的輪廓已清晰可見,行了一個多月的路程,關浩很是疲憊,便在山下的雪鎮投店住下。雪鎮其實只是個小集鎮,只有十多戶人常居此地,附近獵戶人家隔三差五用獵物來此換些日用品,倒不如外地的商賈人數衆多,川流不息,因此客棧教大。
關浩半年多前便是在此地遇險,幸得白鹫二姝相救,此時故地重游,不由心生感慨。自己與龍秋庵相識十載,得她相助良多,撫育幼子、把酒相伴、危難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