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雪上加霜的家庭

劉氏上前走了幾步,把裝着苞米粒的袋子放到桌子上,面上帶着層層愁緒,輕嘆道,“哎,省着點吃,何家的地不給我們租種,我們可沒什麽吃的了,這個冬天可咋熬過去啊……。”

就因為收成不好,收獲的糧食不多,不能把上交那麽多的糧食,就不讓他們租地種了,那他們當初簽下的契約的有何用?只能這樣算了嗎?

一直清淡寡欲的楊合歡心中也憋了一股子的怒氣,無法纾解。

看爹娘那愁眉不展的樣子,她更是不能再問了,得了空她能否找機會去探探何家地主那邊的想法。

“慧雲,把苞米拿起來收好,別弄撒了……。”楊合歡對楊慧雲說完便回了屋。

沉悶的氣息一直籠罩在楊家,連着幾天的養傷,她的腿腳基本已經大好,現在也能在路上緩慢走動。

這天清早,楊合歡早早起來,把廚屋缸裏的水挑好灌滿,鍋裏煮着清湯寡水的苞米粒粥,木制的篦子上放着三個看着半大不小的地瓜。

等家裏人起來,大家圍在一起吃了早飯。

看着眼前的食物,她是沒有任何的食欲,勉強喝了一點的稀飯,心中有事,吃飯的時候也有點心不在焉,一直到吃了早飯收拾好,她才借故外出找人玩的由頭出門。

順着楊家大門,一直往前走,富貴村的最東頭就是何地主家,自從來到這地地方,她還真是沒有出去過幾次,第一次出門,順着蜿蜒不平的土地走着,整個小村莊顯得異常的靜谧和安靜,和她在大都市裏感受到的繁華一點也不一樣。

清晨的緣故,靠着牆角的地面沾染了絲絲發白,霜輕輕淺淺的落在地面上,像面粉一樣,要是能吃就好了,楊合歡如是想着。

幹冷的初冬,冷飕飕的風吹的直教人生寒。

越走身子越冷,走了大半的路也沒瞧見一個路人,相必是天太冷,大家都躲在家裏守着火爐子呢!

苦哈哈的輕笑了一下,要不是為了楊家,她也不會出來,去求人借點糧食來。

就那點苞米,別說吃幹飯了,就是熬的稀稀疏疏的清水湯,也不知道能撐上幾天。

好不容易走到了何地主家,青樽獅虎像蹲坐在門旁兩側,清脆泠泠作響的門栓響鈴高冷的挂在上面,厚實的大木門緊閉的關着,院牆高豎,根本看不到裏面是個怎樣的情景。

Advertisement

看着門栓上的鈴铛,這個價值就足以抵擋他們整個冬天的食物了吧!

如是這般想想,一種苦澀迎上心頭。

不容她想,她也沒有時間去瞎想,搓搓已經發冰的手,拉着何地主家的門栓使勁的晃蕩了幾下。

“有人嗎?”清冷暗啞的聲音讓人雌雄難辨。

“誰啊?大冷天的誰敲門啊……?”

等了許久,終于聽到一個略顯睡意的濃重地方雄厚的男性聲音傳來。

楊合歡渾身一震,趕緊直起身板,“是我,楊家來的……,還請大哥開一下門……。”

厚實的門吱呀一聲,院門被打開,出來一個渾身包裹甚是嚴實的男人,胡子拉雜的,眼睛眯着,“楊家的?楊安家的吧,走,走,何爺都說了,不租給你們就不租給你們,趕緊走,省的一會兒一頓板子上身了……,趕緊走……。”

“不租給地,這事再說,我想見一下你們管事的,我們佃農租種何家的土地,一年到頭也不能什麽也沒有收獲啊?總該給點吃的吧,你們不能全都收走啊……。”

“喲,你這是讨糧食來了,何爺說了,誰來要都不給,總共就那麽點糧食,你們還好意思來要,地給你們都給種的不肥了,別想那些糧食了,走,趕緊走,別耽擱我睡覺,真是,凍死了……,呼呼……。”

何地主家小厮說完,直接碰的一下關上了門,理也不理站在外面穿的比他還要薄的楊合歡,徑直回去抱着火爐子取暖睡覺。

站在門外,瞬間冰凍,這就是現實社會,除了你自己誰會幫你啊?

她來這裏不過是想找個管事的,想争取一些自己應有的利益,看來,這點微薄的利益都不能給他們的了。

心裏除了冰冷還有一絲倔強,既然,上天讓她來都這裏,就是來改變楊家目前的生活,改變貧困餓死人的生活,她勢必要幫助楊家的人度過這個難關。

倔強的眸子像是怒燃着一種不明的火焰,神采飛揚。

越是這樣被逼人入了絕境的生活,她要越發的堅強不可摧。

從何地主家門口出來,楊合歡并沒有回家,也沒去找村裏那些玩的好的小姐妹,再說她哪裏有什麽要好的小姐妹?出來不過是找個好聽的借口罷了!

轉而邁着步子獨自去了地裏,一片看似肥沃而平坦的土地。

在家裏等是找不到吃的的,不如出去走走,找一找,興許能找到什麽能吃的。

順着彎曲鬥折蛇行的土路,一直往前走。

剛收獲,土地還是新翻的,看着異常的熟悉,順着土地漸漸的走着,直到雙腳踏上柔軟和厚實的泥土,心中方才驚起,原來她早已不是那個二十一世界的人,現在的她是楊家大女兒,一個挨餓受凍的貧困女。

事已至此,她只能靠着別人的身體去生活,力求能溫飽的活下來。

連着幾天小心翼翼的打探,她也知道了這個朝代,是歷史沒有記載的年份,光明三十五年,當朝皇帝是姓宮,一直沿襲世襲制,倒也沒出過什麽大的亂子。

按照這裏的服飾來看,應該處于唐朝和清朝之間,他們的衣服略微偏向于清朝的滿人,高領豎起,貂裘緊圍,氈帽肆起,這邊的風情倒是和唐朝蠻相像的,文風比較開放豁達。

倒是一些偏遠的向鄉下之地還是恪守着以前的習俗,也就是說,發展越發好的地方就越自由。

楊合歡撇撇嘴,不太相信,畢竟這裏是古代,再是自由能和現代二十一世紀相比的。

士農工商,商人依舊是最底層的。

看來想發展商業是不行了,畢竟她學的專業不對口,要是随随便便都能發財的話,在二十一世紀幹嘛不發財,非得跑到了古代才求得錢財,那也不切實際。

士農工商,挨個想了一下,仕途?她一閨閣女子是走不了,不過,這種田倒也可行,種田的人不用必須讀多少書,也不需要有那麽多的知識,目前為止,她對這裏了解也不是很多,不如先找最為穩當做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