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席老師

喻熹滑動屏幕的的指間有稍許泛白,他集中心神又看了一遍,沒錯,沒看錯。

接着他按照習慣的順序快速浏覽了一遍課表,下學期他們開了民法總論、刑法總論、憲法、法制史四門專業課。

周三上午第一節 也有一節民法總論,1——16周。也就是說下學期每周他都會見到那個男人兩次。

喻熹把課表保存到相冊,随即點開薛紀良的頭像,給他發消息:我看民法老師叫席澍清,是上次那個席律師麽?

薛紀良:對

薛紀良:席律簡直是男神好嗎,學歷亮瞎眼啊

喻熹:什麽學歷?

薛紀良:東京大學刑法學LLM,慕尼黑大學民法學PhD,牛逼吧

喻熹:你怎麽知道的啊?

薛紀良:學校法學院官網,師資力量那一欄你點進去自己看

喻熹:[OK][OK][OK]

發完這條消息後喻熹沒有馬上去官網上查看,他準備吃完午餐後再花時間好好看看。

确定了是同一個人。

他又想到那人的那雙眼和初見面時那人的儀容,心中泛起的漣漪逐漸暈開。

再見面時,他該喊他一聲席老師。

飯後喻熹回房開電腦點進F大法學院的官網,查看法學院的師資,人數還不少,他挨個看下來,看着看着才意識到這是他第一次了解他們院都有哪些老師。

大學的師資力量一般屬于學校官網的公開信息,只要想查,任何人都可以上網查看。他這上了一個學期的課,只對院長、法律系系主任和剛過去的這個學期教過他們專業課的三個老師眼熟,至于其他人,毫無印象也不認識,實在是慚愧。

教授們在最前面,畢竟這些頭發眉毛胡子花白的人才是學校招生的金招牌,先不論教學生涯有幾載、是客座教授還是特聘教授,也不知是否在這個學校開課授課,通通都挂上來,光是那些一個接一個的頭銜和他們編寫或參編的一本本書籍就能唬住不少門外漢或小菜鳥,以此來證明學校的師資力量有多麽雄厚,這都是學校的宣傳套路。

接下來的是副教授,年齡跟資歷成正比,簡介比教授們稍微短一點,人數也不少。

最後才是講師,第一個就是席澍清。

席澍清,男,講師,青年學者。法大法學學士、刑法學碩士,東京大學刑法學碩士,慕尼黑大學民法學博士。現研究方向:民法學,商法學。研究成果:先後在《法學研究》《民商事法學前沿》等法學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主要講授課程:民法總論、物權法。

短短的一小段文字,信息量很足。

這段文字簡要的介紹了席澍清的學歷,展示了作為學者他的學術能力和作為講師他講授的課程。很簡潔,清晰扼要。

喻熹看着席澍清的學歷,查了一下東京大學和慕尼黑大學的法學學科實力。

在法理學的課程中,喻熹學習了有關法律體系的內容,法律體系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規範分類組合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根據法律淵源和判例地位等的不同,資本主義國家主要有兩大法系,即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德國和日本是典型的大陸法系國家。我國的法系比較接近于大陸法系,所以現行的法律條文和法律制度的制定修訂,都有大量參照或學習德國和日本這個兩國家法律法規的痕跡。

再通俗點說就是我們的法律法規中有大量的地兒都是抄別人的,抄的對象就是這兩國。

這兩所大學都是大陸法系國家中法科實力名列前茅的學府,有很多傑出的法學家都曾畢業于此或在此交流學習深造過,培養過的知名專家學者更是不在少數。

作為大陸法系國家法學學術研究的前哨,這兩所學府可以說是絕大多數有志于法學學術研究的學子的夢想深造地。

申請進去難,畢業更難,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

席澍清在國內拿了一個碩士學位後又出國拿了一個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還是在不同的國家。衆所周知,出國留學的第一步是學習當地的語言。由此可見,他應該是精通日語和德語兩門小語種的。

真牛逼,喻熹看完所有的文字後腦子一片空白,只有這三個字的驚嘆。

喻熹盯着文字簡介旁附的照片,一張高清的半身游客照。照片的背景是一座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席澍清站在教堂的一個石拱門前,身後無人。他穿着一件黑色牛仔的工裝豎條紋馬甲,內搭白襯衫,沒打領帶。襯衫的質地看起來很柔軟,襯出了他健美的手臂肌群,襯衫最上端的扣子是松開的,他雙手交叉疊放在腹部,外套搭在小臂上,遮住了他的手。

這身穿着介于正式和休閑之間,席澍清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行走的最佳男士穿搭指南。

和煦的陽光灑落在他的身上,他嘴角上揚,笑不露齒,顯得內斂儒雅。

他的眉目柔和疏朗, 在幽深冷峻、鬼斧神工的哥特式建築前,仿佛整個人都泛着光。

喻熹點擊右鍵,把這張圖保存下來。

初來乍到,慢慢摸索。。。有沒有魚兒冒個泡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