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像律師一樣思考

本章內含有法學相關的內容。

喻熹把書抱回教室放在進門的第一排,薛紀良起身就迎上來了,他問道:“席老師叫你就是去搬這?這是什麽?”

“嗯,題冊,正好,學委,你來把它們發了吧,上課之前要發完。”

喻熹想先好好看看這題冊。

“習題?這麽薄?先給我一本,你發吧,我來看看題。”薛紀良邊說邊抽了一本,往座位走去。學霸被題吸引了。

“老師指明了讓學委發,你趕緊的啊。”喻熹說得煞有其事。

薛紀良将信将疑,不過他還真就站在門口,進來一個同學就發一冊,像發傳單似的。

不一會兒席澍清就到教室了,薛紀良正要慣性的遞出冊子,擡眼一看是席澍清,他立馬收回手中的動作,喊了聲,“席老師早上好!”

“嗯。”席澍清點頭,淡淡的應了一聲,他看了看薛紀良手上還有幾冊,沒有多餘的話,徑直走上講臺。

席澍清進教室後,有些女生就開始悄悄的出聲了,由于離上課還有幾分鐘,席澍清也沒出言阻止。

喻熹翻看着習題,耳邊傳來她們一陣一陣竊竊私語的聲音,即使聽不清,但也能猜得到她們大概是在讨論席澍清。

席澍清準備就緒後才環視了一圈教室,視線了無痕跡的鎖定了那個能讓他失神的少年。此時少年正在随手翻閱題冊,眉輕蹙,一臉認真嚴肅的模樣。

周鏡鐘照例又是踩點進教室。

薛紀良發完最後一本冊子回到座位上。

雷嬷嬷按例來點完名後,開始上課。

在等待上課的時間裏,席澍清還大致觀察了同學們拿到習題冊後的反應。

他發現學生們似乎沒多少人在習題冊的封面上寫名字,他思索了片刻後悠然開口道:“同學們,你們現在每個人手中拿到的這本冊子,是跟我的這門課配套的習題冊。在講如何使用之前我想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大部分人為什麽都不寫名字?”

席澍清的話音落下後,有的同學露出了輕蔑不屑的表情,有的同學則面無表情、抿嘴不語,還有的三好學生一聽就聽出了他的畫外音,拿起筆就唰唰唰的寫上自己的大名。

席澍清看着底下學生們的神色,慢慢地開口說道:“大家都年滿18周歲了吧?請翻開法條,《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你們是不是都覺得在新發的書上寫名字的行為是小學生才會做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是成年人了所以就沒必要多此一舉了?”

學生們看着那個法條,沉默不語,靜等下文。

本來就是嘛,都是大學生了,誰還像小學生那樣寫個姓名啊,都沒寫,自己去寫一個,那不是怪怪的嗎。

“你們對財産所有權問題的意識還不如一個未成年人強。”席澍清作了一句點評,聲音冷硬。許多同學開始連大氣都不敢出了。

“我上節課講過,所有權是物權的一種,而物權是財産權的支柱之一。學過法律的人跟沒學過法律的人,其二者思維上最大的區別在哪裏?在于是否擁有法律邏輯思維和較強的權利意識。”

“小學生為什麽一發了新書後就會馬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因為他們知道當他們拿到書後,書就是他們的,也就是他們擁有了書的所有權。為了避免出現比如說跟其他人的書弄混淆了,書被其他人霸占了,弄掉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等等這些意外的情形和沖突糾紛,于是他們就果斷的寫上了姓名,以此來證明這書是我的,歸我所有。”

“寫上姓名是證明自己對某物享有所有權的最簡便、有力的方式之一。可能同學們覺得這本習題冊不值什麽錢,沒必要。是,确實不值錢,但是如果你沒留神在裏面粘了一張絕版的郵票或者有市無價的人民幣呢?這該值錢了吧,現在這本冊子丢了,你才開始急了慌了,你如何證明這本冊子連同裏面的貴重物件是你的?”

“故事的後續有可能是這樣的,你遺失的這本冊子,不久後被張三拾得,張三恰好識貨且道德水平低下,他拿起筆就寫上了自己的名字,說這本冊子是他的。于是你們兩人發生了民事糾紛鬧到了法院,這個時候你就要舉證,要拿出證據來證明冊子是你的,同學們,訴訟也是要考慮成本的,請問你如何快速、簡單、有力的證明東西是你的而不是張三的?”

席澍清用通俗的語言舉了一個例子,講臺底下的學生們終于繃不住了,開始小聲的嗡嗡嗡的讨論起來。

“請同學們不要對這個例子一味地去鑽牛角尖,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一個專業的法律人的鑽牛角尖是指主動的去發現問題,去考慮各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然後一一去堵住漏洞,規避風險。而不是一味的鑽牛角尖去排除風險或者将其轉化成為另一種風險。”

“對于我舉的這個例子,如果最初冊子上面有名字,有一個社會大衆普遍公認的一種外在的标志、文字或符號,那麽後續的故事可能就會有大不同的走向,即使最後你們雙方選擇了去法院走訴訟程序,你也能有力的證明這是屬于你的財産。”

“不論財産貴重與否,你對它享有的合法權利都應當絕不容許第三人侵犯。因為它存在,所以你就有被侵權的可能性,我們法律人該做的,首先就是要最大程度的去避免這些風險糾紛的發生。至于如若還是避免不了而被侵權了該怎麽辦,那是我們後面将要去學習的知識。”

“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從這種生活中的小細節出發,去思考其背後可能會引發的法律問題。我也希望同學們都能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權利意識,同時Think Like a Lawyer.(像律師一樣思考。)”

席澍清随口舉了個例子,沒有完全使用法言法語,總體而言講得很通俗,還引申出了一個法律思維的問題。他就這樣,和和氣氣的,邏輯自洽的講了一個故事,他有沒有說服在座的所有人喻熹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被席澍清的這番話給釘得死死的了。

喻熹拿筆在習題冊的牛皮紙封面上左上角鄭重的、一筆一劃的寫上了自己的姓名。

“下面給大家講解這本習題冊的用法。作為法學初學者,檢驗自己對理論知識掌握與否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做題。這本冊子中的題大部分都來源于司法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歷年真題,一小部分則是由我個人編寫的......”

幫學生收集、編寫習題整理成冊,免費發放給學生使用,這絕對不屬于一個大學老師必須要做的工作。

全憑意願的事,席澍清是什麽絕世的好老師啊。

喻熹邊翻看着習題冊,邊默默的記下了席澍清講的使用方法。這冊子總共不過四十多張紙,題少而精,選擇題的各選項間行距很寬,足夠改錯和抄寫與考點相關聯的法條,右側還有空白的一欄,可以用來寫筆記寫總結。

冊子前後是是耐磨的牛皮紙封面,裏面是白紙黑字,裏外都沒有任何花裏胡哨的符號或圖案,字體字號、留白的地方都剛剛好,簡潔嚴謹的排版讓人看着非常舒适,這絕對不是什麽粗制濫造的作品,而像是一個專業的教輔資料編輯的勞動成果。

如果整理和排版都是出自席澍清一人之手,那足以可見他的用心了。

喻熹的眸色漸深,他知道,兩個人只要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內,就會不斷的産生聯系和交集,更何況他們現在已經建立了師生關系這麽一座橋梁。

他第一次見到這個男人時,只是驚嘆于他的儀容風度,之後的每一次接觸,他都深深的有感于這個男人舉手投足、字裏行間的端莊、沉穩和專業,他着迷于席澍清身上的分寸感和匠人之舉。

難怪都說一個人的氣質裏,藏着他讀過的書、行過的路和歷經的歲月。

他極想變為他氣質裏的一部分。

喻熹就這麽想着想着,有點走神,等他回過神來,席澍清已經把上節課的知識點大致快速的給同學們回顧了一遍。

之後他讓喻熹把他上節課交代的要背的四十一個字背一遍,喻熹當然是一字不錯的背了出來,席澍清笑着點頭,說了句不錯,看樣子很滿意。

接着他就正式進入本節課新內容的講解,講《民法總則》中第四條到第九條所确立的六大基本原則,即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

課間喻熹去了趟洗手間,回來路過後排時他聽到有幾個女同學悄悄地議論着席澍清的領帶。

他放慢腳步,聽清了後勾着唇角,加快腳步走向座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