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至關重要的一戰
除丁原部外,在差不多的時間,其他幾支部隊也受到了來自帝都的“八百裏加急”信件。
司隸州東北部。
“全軍出發目标皇城”
東郡太守喬瑁揮劍大喊。
司隸州南部。
“快,抓緊時間”
河內太守王匡緊鎖眉頭,心急如焚。
扶風郡。
“加快行軍速度務必在天黑之前抵達皇城”
一位老将軍正策馬在軍中來回奔走,不斷敦促部下們快步行軍。
從其麾下表現出的嚴明紀律性,以及異常的執行力,可以出,此人平時練兵有方,且有着高超的軍事素養。
他便是曾在黃巾之亂和西涼之中,立下赫赫戰功的當朝左将軍。
皇甫嵩。
皇甫嵩的身後,其侄子皇甫郦不禁嘆了口氣。
如果當初叔父聽從自己的建議,果斷按照先帝的旨意在第一時間收掉董卓的兵權,就不會發生現在這樣的糟糕情況。
可惜叔父太過正直,居然想讓朝廷來處理不肯奉命的董胖子,最終只是上了一封奏折責備董卓而已。
Advertisement
本來在平定西涼之亂的戰役中,董卓就對皇甫嵩忌恨不已。
如此一來,不光沒能及時處理掉董卓這個朝廷大患,還加劇了胖子對自己叔父的怨恨。
“若信所述無誤,一旦并州軍順利進入皇城,叔父必然”
皇甫郦臉上的憂色愈發嚴重了。
雖然皇甫嵩兒子皇甫堅壽和董卓的關系不錯,但這并不能減輕胖子對皇甫家的惡感。
如果董胖子真的掌了權,不光是叔父,整個家族都會遭到滅頂之災
想到這,皇甫郦朝着軍隊喊道“加快步伐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皇城”
在幫助叔父敦促軍隊的同時,他心裏還有一個疑問
我們,能擋得住并州軍麽
這個問題,也正是劉辯正在考慮的。
數十裏外,洛都皇宮。
“陛下,按照預計時間,信此時都應傳達到了外軍諸部。”
盧植禀報道。
劉辯皺着眉頭點了點頭,腦袋裏卻在想別的事情。
除卻盧老頭的彙報外,他剛才還得知了另一個消息。
董卓軍殺死了皇宮使者和種邵大夫
雖然已經料到靠聖旨應該很難擋住對方,但沒想到,他們竟會采取如此果決的方式。
最後一層臉皮,就此徹底撕破
現在,自己和董卓算是陷入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左将軍部何時抵達”
劉辯問道。
一名大臣道“回陛下,預計天黑前可到達,有這三萬軍隊的協助,皇城已經便有了和并州軍一戰的實力況且在陛下天威面前,叛軍必然頃刻土崩瓦解。”
他倒不是在拍馬屁。
除非是黃巾軍的那樣的邪教組織,不然任何人在掀起反旗的時候,心裏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虛,吃皇糧的官軍更是如此。
利用這點,己方能夠通過心理攻勢來瓦解敵軍。
對方說得确實有道理,但,劉辯卻搖了搖頭。
劉辯本身沒太大本事,可靠着對歷史的深刻了解,他擁有上帝一般的視角。
董卓軍名義上叫做“并州軍”,其核心班底,卻是西涼地區的和漢人和羌人。
這幫家夥和中原漢人思想截然不同,雖是吃皇糧的官軍,但效忠的對象卻非帝國,而是董卓本人。
此外,在董卓集團高層的“忽悠”下,那支軍隊的其他士兵估計會被蒙在鼓裏,多半也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在造反。
“娘的,換做任何太平時期,這種情況怎麽可能發生。”
劉辯意識到了一點。
由于皇權已經衰落到了極點,一旦自己在這場鬥争中失敗,皇權就徹底完了。
到時候,他別想指望其他地方諸侯來救。
真心實意救皇上的固然也有。
但大部分人都只會抱以漠視的态度,或者表面上打着勤王的旗號,實則懷揣着和董卓一樣的野心。
換言之,這場戰鬥不光是生存之戰。
想要光複王權,就必須贏得諸侯們的尊敬。
而想要贏得尊敬,就必須在帝都打一場漂亮的戰役,讓諸侯們,不尊重帝權,會落得一個什麽樣的下場
這時,只見門外走來了兩道人影。
經過侍衛一番仔細的搜身後,兩人出現在劉辯的眼前。
一人,是羽林中郎将桓典。
另一人,便是前者從大将軍府裏帶來的家夥。
此人一副文士打扮,容貌、氣質都相當不錯,一就是世家大族的精英子弟。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的眼睛。
乍一眼上去,不光毫無吸引力,甚至顯得有些呆笨。
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雙眼睛似乎有一股神奇的魔力。
大智若愚。
這四個字,便是對他的最恰當評價。
“陛下,臣把人帶到了。”
桓典跪下行禮道。
那文士也跪了下來,行禮道“罪臣荀攸,拜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