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拿董卓之弟祭旗
劉辯的話語如同定錘音一般,一下子就讓殿內的所有議論都停了下來。
片刻後,回過神來的大臣們全部面露焦急之色。
陛下莫名其妙就轉了性子,且大有中興明君之态,這點當然值得歡欣鼓舞。
但樣子皇帝終究還是不夠成熟,太過年輕氣盛,不懂得戰場是有多麽的兇險。
一旦國家至尊出了半點差錯,這好不容易才有的“光複漢室榮光”的希望,就要徹底破滅了。
大臣們正想勸谏,卻見陛下揮手一擺,将他們提到嗓子眼的話語,被迫活生生咽了回去。
“朕意已決,衆卿無須再議。”
劉辯帶着不容置疑地語氣說道。
如果可以的話,他當然不想出去打仗。
但正如荀攸所說,現在帝都局面仍舊混亂,軍對人數雖多,值得信賴的卻少,能聚集一支萬人軍已經很不錯了。
再加上皇甫嵩的部隊,最後出征的大約有四萬人馬。
這等規模的軍力,即便有蓋勳、盧植、皇甫嵩、荀攸等人坐鎮,只怕也很難與董卓軍相抗衡。
所以,想要在三股外軍到來之前撐過敵軍的攻勢,就必須想辦法提升部隊的凝聚力和士氣。
而最好的辦法,便是禦駕親征。
雖然如今皇權衰微到幾乎可憐的地步,但皇帝終究仍是皇帝,士兵們對皇室的權威仍然是買賬的。
如果皇帝出現在戰場上,将士們打起仗來會底氣十足。
Advertisement
況且,這也是一次壯大皇威的好機會。
天子揮師滅叛黨。
聽上去就很帶勁
對仍舊心向皇帝的臣子,可以提升他們對朝廷的信心,讓他們進一步團結在皇權大旗之下。
對想搞事情的野心家,則能敲山震虎,警告這幫家夥要安分點。
“皇兒不可,此行實在太過兇險。”
何太後不禁滿臉嚴肅地皺起了眉頭。
她不光是在擔心兒子的安危,同時也終于意識到,自己的權力,似乎正在被皇帝一點一點地收走。
這可不是個好兆頭
“母後請勿擔心,朕有信心,只勝不敗”
劉辯深深地了母親一眼。
雖是親媽,但太後果然也是個問題啊。
打完這仗後,得想法子把皇太後的權力盡快架空,不然早晚要出事情。
何太後着目光堅定、信心十足的兒子,又了一眼大臣們。
勢頭不對
這幫本來還想勸谏皇帝不要親征的士大夫,一聽自己出聲後,立場好像又慢慢轉到了皇帝那一邊。
何太後暗中無奈地搖了搖頭,最終神色複雜地道“如此,皇兒多加心。”
至此,禦駕親征的計策便定了下來。
劉辯又任命蓋勳為車騎将軍、盧植為前将軍,即刻在京城諸軍中挑選部隊,等到和皇甫嵩的三萬軍隊彙合,便立馬出征迎敵。
之所以沒守城,而是選擇和董卓軍打野外戰。
原因很簡單。
皇城裏的牛鬼蛇神太多了,誰知道會不會在激戰正酣時,突然就冒出什麽幺蛾子來。
歷史上的朱棣攻南京之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最終,盧植等人也只能同意了皇帝的“任性”,開始商讨起詳細對策來。
商議到一半時,蓋勳得到了來自屬下的消息,随即禀報道“啓禀陛下,那人,已經找到了。”
之前劉辯便吩咐京兆尹,去皇城裏搜索兩個重要人物的蹤跡。
第一位是他想要招納的樊陵。
第二位,則是在政亂最後階段離奇失蹤的奉車都尉董f,即董卓的弟弟。
而蓋勳說的“那人”,指的是後者。
“很好。”
劉辯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過了一日,下午時分。
此時,主将蓋勳已經在盧植、荀攸兩人的幫助下,選出了一支忠誠度有保障的萬人軍。
皇甫嵩的部隊也在昨日午夜之前抵達皇城。
兩軍合兵一處,總共四萬人聚集在了北城門,蓄勢待發。
城門外。
在蓋勳等朝中大佬的簇擁下,一位身披華麗甲胄的少年,登上了臨時搭建的高臺。
“陛下萬歲”
親眼見到當今天子後,激動無比的将士們發出了山呼海嘯,吼聲直達天際。
雖然現在的皇家威嚴早就今非昔比,但至少還沒到後來曹操掌權時那麽不堪,依然還是有不少人敬重陛下的。
劉辯滿意地着臺下的萬千将士,內心不禁有些得意。
畢竟他前世只是個普通人,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甘願為自己戰鬥的軍人,肯定會忍不住激動,心态膨脹一下再也正常不過。
“諾”
一旁,蓋勳得到了劉辯的眼神示意,立刻伸手朝半空中一抓,命令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開始吧。”
劉辯說道。
他冷冷的目光,放在了高臺中央一名被五花大綁的壯漢上。
此人便是此番出征,被拿來祭旗的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