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整頓朝綱

一夜無眠。

第二天一早。

劉辯醒來,只感神清氣爽。

雖然當時心中有個聲音在提醒自己她還,放到現代就是個未成年少女

但身體原主人的觀念又告訴他十來歲放在古代已經不了,老鐵沒毛病

所以,最後他還是沒能忍住。

“萬惡的封建社會啊。”

劉辯輕撫了一下身側尚在沉眠的唐姬,渾然沒察覺自己是在得了便宜還賣乖。

新的一天,開始了。

和封建時代末期“職業精神”極高的清朝皇帝不同,漢代皇帝并不需要每天都開朝議事。

因此劉辯也不必四五點就起大早“上班”,而是定定心心地享用了早膳後,才來到內廷辦理政務。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太後對自己的失權很不滿,并試圖再次重奪權位。

可無奈随着何進、何苗在之前的政亂中死于非命,何家的話語權已經一落千丈,加上大部分朝臣的反對,太後再也沒法靠着娘家的威勢“垂簾聽政”了。

更何況,有盧植、蓋勳這幫死忠保皇黨的保駕護航,何太後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最終只能無奈接受了這一結果。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幸好坐皇位上的是自己的兒子。

不然,真不知道這日子該怎麽過了。

Advertisement

內廷。

一班老臣陸續走進。

與會者共有五人,分別是京兆尹蓋勳、尚令盧植、衛尉張溫、左将軍皇甫嵩,以及河南尹朱y。

這五老無一不是值得信賴的朝廷棟梁,同時也是之前在平定董卓叛亂中立下大功的股肱之臣。

雖然年歲已高,但老人們此刻卻個個精神抖擻,心态也仿佛年輕了好幾歲。

能夠在有生之年到帝國複興的希望,他們真心覺得,這輩子為朝廷的鞠躬盡瘁,确實沒有白費

五人向劉辯恭敬行李後,便有宮中內侍取出席子,讓蓋勳等人得以席地而坐。

在漢朝時期,大臣們可是以坐着論事的,直到宋朝後才由坐改站,最後發展到清朝就得跪着面聖了。

“陛下。”蓋勳先一步站出,“之前陛下吩咐過的樊陵,此時已找到,請問陛下如何處置”

以樊陵的聰慧機敏,想要在偌大帝都內将其找出,還真心不容易。

好在皇帝及時放出“不追過往”的話,這才把他成功“釣”了上來。

劉辯思考了一會兒,道“樊陵乃是一方能吏,雖有立場過失,但瑕不掩瑜,朕将他命為司隸校尉,衆卿以為如何”

這麽任命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要借樊陵過人的政治能力,幫助自己恢複朝堂秩序。

第二也是為了将袁紹原本的職位剝奪,以進一步擠壓袁家在朝中的生存空間。

至于樊陵能否接過這個職位不高、地位卻不低的官職,根本無需擔心。

要知道這家夥以前可是當過三公太尉的雖然創下了最短在職時間記錄,能力和威望都不錯,足以勝任。

蓋勳和其餘四老簡單商議了一陣後,禀報道“陛下英明,臣等無異議。”

第二個禀報的是皇甫嵩。

老将軍道“臣奉陛下之命整頓大将軍府舊部,發現一位大才,特向陛下舉薦。”

“是何人”

劉辯頓時來了興趣。

之前何進為了早點撸倒十常侍,曾一口氣給大将軍府召集了大量人才。

可自己現在只把荀攸挖掘了出來,其他人若是棄之不用,未免太過可惜。

而皇甫嵩舉薦的人物肯定是經過曾曾篩選的,政治覺悟和能力應該都沒問題,可以放心使用。

皇甫嵩道“回陛下,此人之前在大将軍府中任主簿,名為陳琳。”

陳琳

劉辯微微一愣,随即眼睛一亮。

家啊我擦

陳琳這個名字可能有點陌生,但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總該聽說過吧

歷史上陳琳在何進死後歸附了袁紹,後來又歸了曹操。

不過袁紹如今已經進了大獄,同樣的歷史自然不會再發生。

“善朕聽聞此人文采斐然、才華過人,确實是人才。”

劉辯欣慰地點頭道。

這可是個不錯的發現。

陳琳雖不見得有樊陵這麽出衆的管理能力,但學術能力極為出衆,連曹操都服地不行,完全可以讓他為帝國的教育事業發光發熱。

另外,此人還是個犀利的筆杆子。

後來那篇為袁紹檄豫州文,直接就把曹操驚出了一身冷汗。

雖然最後起到了反效果,反而治好了曹操的頭疾,等于間接做了卧底

但總的來說,陳琳還是很有招募價值的。

皇甫嵩之後,盧植第三個進行了禀報。

“陛下,臣也舉薦一人。此人乃當世大才,才華絕不輸陳琳。他數年前因罪流放,此時正颠沛在外,臣,懇請陛下召其回朝”

盧植誠懇無比地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