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互妥協
“不知道?”康熙替他說,“朕說這些并不是想引起你同情,也不是想跟你一較高下,是因為你心裏鄙視朕。”
漢武帝劉徹心裏咯噔一下,“你,怎麽會?”
“怎麽會知道?你心裏又沒想。”康熙并沒生氣,因為對象是劉徹,不是什麽阿貓阿狗,“你嫌朕醜,認為朕不能把你怎麽着,朕說這些菜你沒吃過,你面露不屑,朕就知道你根本沒把朕的話放在心上,也沒把朕放在眼裏。”
劉徹動了動嘴巴想解釋,卻發現無言以對。
康熙:“朕的身體好了,你我有可能換過來,也有可能一直這樣下去,還有可能等我下次病,或者累的時候,再被你附身。不論哪種情況,現在看來你我都要相處許久。”
“你說得對。”劉徹不想承認,又怕跟康熙對着幹,康熙誤導他,從而導致太子請巫師把他驅走。人在屋檐下的劉徹就低下頭,“我錯了。其實你不醜,是頭發怪,太子對你的稱呼也怪,我總覺得你是番邦人。”
八歲登基,十幾歲親政的康熙多精明,只需一眼就知道劉徹糊弄他。不管怎麽着,劉徹退一步,康熙也怕劉徹瞎折騰他的身體,畢竟他是個葷素不忌的主兒,就沒揪着不放,“那朕繼續說?”
“你說,我聽着。”劉徹道。
康熙:“你用飯。飯菜冷了對身體不好。”
劉徹忍不住看一下康熙。
康熙不解,“又怎麽了?”
自從劉徹登基為帝,就沒人跟他說過飯菜冷了,對身體不好。劉徹聽到這話覺得稀奇,“你……很注重吃?”
“朕注重養生。”康熙道,“說起這個,朕順便和你說一下朕的生活習慣。朕喜歡整潔幹淨,就是勤洗手勤換衣,但不用過度幹淨。其次朕不愛飲酒,逢年過節會飲上一小杯,十分厭惡貪杯之輩。”說着看向劉徹。
劉徹不自在的眨了一眼,“這麽看朕幹什麽?”
“朕厭惡貪杯之輩。”康熙重複道。
劉徹點頭,“朕知道,朕也厭惡貪杯的人。”
康熙瞥他一眼,心說你怎麽不說自己不飲酒呢,“朕雖為天子,如今變成這樣,也不相信世上有神仙。所以你別想在宮裏煉制丹藥,也別想招些術士過來,否則朕不介意在你洗漱的時候,把你按在浴池或水盆裏淹死。”
劉徹不禁打了個哆嗦,尴尬地笑笑,“朕也,也——”
“讨厭?朕三歲的孫兒都不信。”康熙看着他道,“你若心存僥幸,朕不介意把衛太子劉據自殺的那段歷史,一天十二個時辰,變着花的講給你聽。”
劉徹心中一突,忙說,“沒有。朕對天起誓,朕絕對沒有心存僥幸。”
“那就好。”康熙停頓一下,猶豫要不要說,沉吟片刻,還是決定直接講,“朕不好男色。所以——”
劉徹脫口道:“我也不喜歡男人。”
康熙眼皮一跳,不禁看向他,見其臉不紅心不跳,頓時對他有了新的認知,同時也擔心,“朕後宮的女人?”
劉徹面露遲疑。一看康熙看他,“朕當她們不存在。不過,她們要是來找朕,那朕……”
“她們不敢,也不會。”康熙道,“朕後宮沒皇後,宮務由四妃協理。按先後分別是延禧宮的惠妃,翊坤宮的宜妃,永和宮的德妃和鐘粹宮的榮妃。”
劉徹接道:“惠妃是大皇子的母親,不對,是額娘。德妃是四皇子的生母,榮妃是三皇子的額娘,我沒記錯吧?”
“對。”康熙點一下頭,“惠妃還是八阿哥的養母。宜妃有三個兒子,分別是五、九和小十一。其中五阿哥是太後養大的。”
劉徹不懂,“怎麽把皇子交給太後養?”
“五阿哥和四阿哥差不多大,宜妃生五阿哥的時候沒資格撫養五阿哥,老四交給皇後,宜妃想把老五交給太後,朕就同意了。”康熙道,“小六和十四是德妃的兒子,不過小六早夭。小七在榮妃膝下。小十三的母親是章佳氏,小十的母親是溫僖貴妃,已病故。”
劉徹面露驚訝,還不承認宮裏風水不好?
康熙瞪他一眼,你給我閉嘴,“小十二由蘇麻喇姑照顧。蘇麻喇姑是太皇太後身邊的人,也是太皇太後最為信任的人。早年艱難,蘇麻喇姑沒少幫朕。”
十幾個兒子,劉徹原本以為康熙诓他,聽他說這麽一通,劉徹挺意外,康熙先前說的竟然都是實話,“就十四個?”
“小十五由王氏所生,現年兩歲。王氏又快生了,朕感覺是個阿哥。”康熙道,“有皇子的這些宮妃,只有王氏是漢人,德妃是包衣,其他幾個都是滿族人。對了,後宮女子不得幹政,無召不得入乾清宮。”
劉徹明白了:“難怪你說她們不敢來找你。”
“晚上想宣她們,得讓敬事房總管把牌子呈上來。”康熙說着,看他一下,別有深意地問,“想不想知道是什麽樣的牌子?要不要梁九功拿過來給你看看?”
劉徹張嘴想說好,話到嘴邊及時剎住,“我又用不到,看它做什麽。”斂下眉眼,低頭喝一口湯。
康熙一萬個不信,但他也懶得說他,畢竟還沒發生,“朕說這麽多,是希望你以後能把朕說的話放在心上,你我和平共處。其他的事我回頭再跟你講,一次說太多也記不住。對了,今兒內務府會把妝奁送去石家,就是太子妃家中。”
“內務府幹什麽的?”劉徹吃一口鴨肉在心裏問道。
康熙:“和少府差不多。妝奁送過去,內務府總管回來複命,大概會到下午。”
劉徹點一下頭,示意他在聽,“太子明日大婚?”
“不是。五月初八。太子妃的妝奁由皇家籌備。初七下午,妝奁會連同石家準備的一點嫁妝一起送到毓慶宮。”康熙道,“初八上午在——”
劉徹連忙說,“等等,這些過幾日再跟我說。”
“行吧。”康熙見他吃飯的動作慢下來,“歇兩刻,出去走兩刻。”
劉徹不禁放下勺子,“你說什麽?”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康熙假裝沒看出他全身都在抗拒,“你以前如何,朕不管,也沒興趣知道,來到這裏就必須聽朕的。”
劉徹擡手朝桌上一拍。
梁九功慌忙跑進來,“皇上?”
“沒事。”劉徹揮手怒道,“出去!”
梁九功眉頭微蹙,“嗻!”
“少飲酒,戒男/色,不對,連女/色也得戒,吃飯不能只吃肉,要葷素搭配,上朝還不能遲到,你信不信朕現在就撞牆自殺?!”劉徹瞪着眼睛看着他在心裏說。
康熙指着南牆,“請便。”
劉徹蔫了,能再活一世,還是當一千八百年後的皇帝,他腦袋被門夾了,也不想死。沒好氣的瞪一眼康熙,夾一塊雞肉塞嘴裏。
康熙見狀,樂不可支,“該生氣的是朕。”
“你現在變成這樣,是你自找的。”劉徹沒好氣道,“半夜三更不睡,天蒙蒙亮就起,只是靈魂離體,而不是一命嗚呼,都便宜你了。”
康熙點點頭,“你說得對。今晚早點休息。”
“好!”劉徹應下,猛地看向他,“明天這個樣子的不會是朕吧。”指着變成鬼的康熙。
康熙笑着說,“試試不就知道了。”
“等,等過幾天再試。”劉徹猶豫一下,“讓朕再當幾天人。”
康熙輕嘆一口氣,劉徹看向他,見他嘴角含笑,有些意外,試探道,“你沒生氣?”
“沒有。”康熙搖搖頭,見他不信,“真的,因為占了朕身體的是你。”
劉徹不信,“哪怕你我一直這樣下去?”
“我以前想過,秦皇漢武是什麽樣的人,等我死了,能不能見到他們。沒想到,不但見到一個,還是個活的。”康熙想想又想笑,“挺奇妙的,對吧?”
劉徹“嗯”一聲,“朕以為死了會升天,或者下地獄,沒想到是這樣。”停頓一下,“除了對朕好奇,還好奇什麽?”
“太子起兵,朕最關心這點。”康熙一見劉徹變臉,忙說,“朕的太子長大了。”
劉徹擡擡手:“朕沒多想。據兒的事,晚上再和你說。”說着嘆了一口氣,看向康熙,“天下的主人變了,文字也變了,朕要學很多吧。”
“很多。”康熙見他情緒不高,估計想起他兒子劉據,“但我說件事你一定非常高興。剛才我說王氏是漢人,這個漢就是你大漢的漢。”
劉徹楞了一下,意識到他什麽意思,驚得睜大眼。
“你我現在說的話叫漢語,寫的字叫漢字,漢人男子叫漢子,漢人那個族群叫漢族。”康熙見他眼睛越來越大,不由得發笑,“大清漢族人占多數,滿族和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以及其他族加起來,沒漢族人口一半多。”
劉徹:“為什麽是這樣?”
“朕以前也想知道為什麽,一個朝代能成為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康熙說着,低下頭,“後來知道了,反而不想知道。”
劉徹好奇地問,“為什麽?”
“因為你強啊。”康熙半調侃說道。
劉徹登時樂得眉開眼笑,“你這人,挺會說話的啊。”
“朕不會說話,當初也不能把鳌拜哄得團團轉。”康熙見他好奇,“四大輔政之一。欺朕年幼,朕想除去他,又不敢輕易動他,就跟他虛與委蛇,終于在十五歲那年鏟除他。”
劉徹驚訝道,“十五歲?”
康熙點點頭。
劉徹不禁說,“你真不錯。”
“謝謝。”康熙笑了笑,“吃飽了?”
劉徹順着他的視線看去,“等等,這個餅挺好吃,朕再吃一塊。這是怎麽做的?”
“鐵鍋,油炸,然後放在鍋裏煮。”康熙道。
吃的滿嘴油的劉徹忍不住看向他,你還真懂?
康熙瞥他一眼,搖頭笑笑,整個人定住。
劉徹見狀,擦擦嘴,起身看去,一群小蘿蔔頭正往南邊一個房間裏去,“他們是?”
“朕的兒子,用過早飯去尚書房讀書。”康熙順嘴道,“他們每天早上三點過來早讀,一個時辰後,也就是五點開課。”
劉徹想問三點是什麽時辰,一想五點到三點是一個時辰,到六點就是一個半時辰,而六點天才亮,去掉一個半時辰的話,豈不是寅時左右,“你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