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猜測
阮芷曦歡呼一聲險些跳起來,又反應過來這動作未免失态, 忙收斂, 對着顧君昊一福:“多謝夫君。”
顧君昊耳根微紅, 怕讓她看出什麽, 又低頭去繼續鼓搗秋千。
外人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 只看見他們嘀嘀咕咕一陣,然後阮芷曦便喜笑顏開, 很是高興。
約莫一刻鐘後,那秋千終于搭好, 顧君昊先自己試了試,确定結實,這才對阮芷曦道:“可以玩了,你要試試嗎?”
阮芷曦點頭, 坐了上去, 聽雨見狀便要過去幫忙推她, 被聽風拉住,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示意她不要過去。
“可是……”
“有大少爺在呢。”
聽風對着秋千那邊努了努下巴,眼含笑意。
聽雨明白過來,掩唇低笑, 也不再跑去多事了。
院子裏,笑靥如花的女子坐在秋千上,眉眼溫潤的男子在後面輕輕推她。
“太低了,你使點勁啊。”
“這就可以了, 蕩太高小心摔着。”
“你起來你起來,我自己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原本安靜的汀蘭苑熱鬧起來,将寒冬都襯得暖融融的。
…………………………
周氏得知顧君昊要去涼州的時候吓了一跳,臉色難看:“好端端的為何要去涼州?那邊的災情不是已經緩解了嗎?”
Advertisement
“我聽說是你自己上折子主動提出要過去的,為什麽?”
因為晉王幾年後要造反,而涼州是從他的封地彤郡通往京城最便捷的一條路,也可以說是他唯一的選擇。
他不是不可以繞路,但除了涼州,無論哪條路都太慢了。
如今大齊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并非那亂世災年,他若想造反成功,必須一擊即中,用最快的速度兵臨城下,不能給朝廷反應的機會。
否則還不等他抵達京城,就會被朝廷調遣的兵馬攔住,勢必折戟沉沙。
前世晉王就是利用涼州之便,趁陛下和太子南巡時,将其圍困,打了衆人一個措手不及,不然他便是再如何兵強馬壯,也不可能和朝廷對抗。
去歲涼州大旱,朝廷撥下無數赈災糧款,與涼州緊鄰的彤郡也給予了他們諸多幫助,使得晉王在朝中和涼州都獲得一片贊譽。
但他本人未曾踏入涼州半步,沒有半點逾矩,就連幫忙赈災,用的也是朝廷的名義,看上去仍舊跟以前一樣恪守規矩,絲毫不惹人懷疑。
跟那些因為懼怕朝廷,擔心自己多此一舉而引來猜忌的皇室宗親相比,他甚至有些風光霁月的坦然了。
如若不是有前世的記憶,顧君昊也不會對這件事多想,因為彤郡地界不大,又四面平原,沒有什麽深山老林,不具備藏匿私兵的條件,晉王封地上這些年有多少兵馬,朝廷一清二楚。
憑這些兵馬,他別說是打到京城了,想出涼州都難。
而且當年先帝陷入奪嫡之争時,晉王是唯一一個始終未曾參與其中的人,他甚至關在王府數月,未曾踏出過府門半步,直到一切塵埃落定,先帝登基,他才走了出來,恭祝先帝榮登大寶。
那時京城亂象四起,他都沒有想過要争奪皇位。如今京城固若金湯,當今天子深得人心,而他年事已高,半只腳都踏入棺材了,怎麽會忽然想要争奪皇位呢?
所以從來沒有人懷疑他有不臣之心,一是因為他看上去實在不像是有這種野心的人,二是因為他就是想謀逆,也沒有那個條件。
可前世晉王确實是謀逆了,而且他帶兵圍困文劭帝和太子時,手中兵馬分明遠超朝廷所知,不然也不會這麽輕易得手,害了文劭帝的性命。
有了這一遭經歷,顧君昊再回想去年的赈災之事,就覺得晉王別有用心了。
涼州與彤郡緊鄰,彤郡四面平原,涼州卻山多林密,很是适合藏匿兵馬。
上一世文劭帝被圍困的前兩年,涼州還曾鬧出過山賊,但很快就被鎮壓了。
如果……那些根本就不是山賊呢?
如果晉王的私兵根本就不在彤郡,而是在涼州呢?
那他的赈災之舉,就不是為了赈災,而是為了豢養他的私兵。
涼州與彤郡離的雖近,但到底不是同一個地方,如若每年都有大批糧草從彤郡流入涼州,那很容易被朝廷發現。
所以晉王若真的在涼州養了私兵,那這些兵馬的糧草應該大部分還是來自涼州本地或是其他地方。
涼州受了災,他的私兵自然也會受影響。雖說朝廷派了人去赈災,但他的私兵是見不得人的,如若忽然冒出這麽多人來領赈災糧,那不是明擺着告訴朝廷事情不對嗎?
這件事一個處理不好,便是死無葬身之地。怎樣才能妥善解決,既安撫了因災情惴惴不安的私兵,又不讓人發現呢?
沒有比幫忙赈災更合适的辦法了。
借着赈災之名,運糧草入涼州,涼州當地定會大開方便之門,想在這時做點手腳也相對簡單。
說不定涼州官場也有他安排的人,不然要在那裏豢養私兵多年而不被發現也不大容易。
顧君昊覺得自己的猜測應該是沒錯的,不然他實在想不出晉王的兵馬還能從哪來,總不能是天上掉下來的吧?
但他不确定晉王手中如今到底有多少私兵,這些兵馬又囤積在涼州何處,于是重生之後便讓觀湖觀海前往涼州,僞裝成商戶幫他暗中查訪了。
他本是想等兩人查探出明确的消息之後再禀明文劭帝,準他前往涼州與他們彙合,聯絡當地官員,調遣兵馬,圍剿這些私兵,并給晉王定罪。
但因為阮芷曦的突然出現,以及他心中産生了不該有的心思,便想提前離京,親自去調查此事,也好離阮芷曦遠些。
于是他對文劭帝表達了自己的隐憂,提出想去涼州确定晉王是否真有謀逆之心。
文劭帝起初聽時覺得不可置信,畢竟晉王年事已高,而且這些年一直老實本分,怎麽看都不像是會謀逆的樣子。
但生在帝王家,又親自經歷過歸雲山之亂,對這種事他還是本能的保持着幾分懷疑。
猶豫了幾天,他最終還是答應了顧君昊的請求,讓他年後前往涼州,暗中調查。
但無論是關于晉王謀逆,還是想要離開阮芷曦一段時間的想法,都不方便讓周氏知道,顧君昊便按照之前跟文劭帝統一的口徑,告訴周氏說是去涼州探訪災後民情,看看之前的赈災工作是否到位,有沒有謊報瞞報的情況。
周氏完全沒有被這個理由說服:“探訪民情為什麽非要你去?你只要上了折子提一提,讓陛下安排合适的人去不就是了?朝廷裏這麽多人,哪個不比你合适?”
“你是能說會道能跟當地人打成一片,從他們口中挖出別人都不知道的事。還是已經兒孫滿堂,後繼有人了?”
探訪民情重要的是在“探訪”,不然看到的都是別人想讓他看到的,那不是民情,只是假象。
顧君昊為人刻板,固然會将自己看到的如實上報,不會被當地貪官污吏收買,跟他們一起欺上瞞下。但他也更不容易融入到當地官場,反倒可能會被別人聯合起來欺瞞。
周氏的前半句說的正是這個,後半句則是說他至今膝下無子,這一去又不知要多久,耽誤了她抱孫子!
“頭一次我讓你跟芷汐去靈雲山求子,你腳崴了沒去成!這次我找人重新算了日子,你卻又要離京?”
她瞪着顧君昊憤憤說道。
一旁的阮芷曦明白了她在氣什麽,忙道:“娘,夫君年後才走呢,您算好的求子的日子不是這個月十六嗎?來得及,而且他說好了帶我一起去的!”
周氏聞言眼中一亮:“當真?”
阮芷曦點頭,周氏臉上的郁色頓時一掃而空,慈眉善目地拍了拍她的手:“那就好,那就好!”
說着就開始叮囑她路途遙遠,需要注意些什麽,把能想到的事無巨細全都說了一遍。
婆媳倆自顧自地聊了起來,顧君昊卻在旁紅了耳朵。
他只是怕阮芷曦在他離京的時候忽然就消失了,所以才想帶上她一起。
可剛剛那話,怎麽說的……說的好像帶着她,是為了生孩子似的……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王老阿姨 20瓶;笑寒 10瓶;彩虹彼端 2瓶;乃東枯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