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節

城的頭號貴女,風頭蓋過皇室公主。就是這位福樂郡主看中永寧侯,令國公在朝中雖有一定勢力,永寧侯雖與妻子伉俪情深,也抵不住大長公主一門權貴,落入陷阱之中,加上皇帝賜婚,福樂郡主便嫁入永寧侯府,給成啓銘做了平妻,與先頭進門沈夫人不分主次,不分大小,便如娥皇女英一般,伺候永寧侯。

「可這樣不是亂了禮法嗎?兩位夫人,到底誰的孩子能繼承侯府爵位?」成靖寧敏銳的捕捉到這個問題。

顧子衿嘆氣:「這就是禍亂的根源吶!」當初福樂郡主進門時,姿态放得極低,事事以沈夫人為先,又在進門前承諾,她的兒子絕不會與沈夫人的兒子争奪世子之位,若違背誓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這般祖咒發誓了一番,一時之間倒也風平浪靜,可日子久了,心思就變了。

成靖寧從顧子衿的口頭描述中得知,永寧侯娶福樂郡主那夜,沈夫人正在産房生成振清。成振清滿月之後,沈夫人留在京城照顧幼子侍奉婆母,操持府中家務,而永寧侯則攜新婚的福樂郡主,遠到山清水秀的富裕江南上任,一去就是六年。任期滿了之後,夫妻兩個帶回兩子一女。

沈夫人當時本欲和離,但老夫人荀氏不願,永寧侯本人也不同意,和離便不了了之。次年,沈夫人生下一女,因長得玉雪可愛,四歲那年進宮見徐太後時,便被婚給成帝寵妃方賢妃生的四皇子為王妃。

沈夫人和福樂郡主都是嫡妻,她們的兒子都是嫡子,都有權繼承爵位,雖然福樂郡主承諾自己的兒子不會争奪侯府的世子之位,但私下裏怎會甘心?加上沈夫人的女兒被賜婚給四皇子,世子争奪加上皇儲之争,同樣年輕有為的成振清被福樂郡主等人迫害,經過多方勢力的交戰,最終被貶崖州,這一貶就是十年。

輔國公府李家與福樂郡主生的兩個兒子及女婿是寶貴妃黨和二皇子黨,與四皇子和方賢妃死掐多年,多次迫害四皇子和四王妃,最後四皇子勝出,登基為帝,開始清算之前的二皇子黨,新帝并不嫌棄永寧侯府出身的原配妻子,登基之後便立刻冊封她為皇後,并且開始徹查當年的冤案。

「你祖母說案子已經結了,她得到皇後的話之後,立刻派了沈時和成材來。過不了幾日,皇上的聖旨也到了。」顧子衿用火鉗刨開中間的灰,火苗倏的蹿起來,竈膛裏面一片紅火。

成靖寧揮着鍋鏟翻炒鍋中的蛤蜊,沈夫人與福樂郡主之間,成振清與他的兄弟之間,兩位皇子之間的鬥争,她想象不出是何等激烈,但以後的日子,一定不會太平。這一團亂麻,不是揮着刀就能斬斷理清的。

紫菜蝦皮湯,清蒸大黃魚,芋頭粉蒸肉,高筍炒豬裏脊,香酥鴨,炒蛤蜊,外加素炒小油菜,擺了大半張桌子。成振清請沈時和成材二人上桌吃飯,不等他們推脫,已将人按在凳子上。「別客氣,坐下吃,這裏沒有主仆,沒有貴賤。」成振清親自遞上筷子,對他們兩個說,「嘗一嘗靖寧的手藝。」

「這怎麽好?」沈時和成材局促的坐下,手忙腳亂的不敢接筷子。侯府等級森嚴,主子就是主子,他們哪敢和成振清坐一張桌子吃飯。

「我一日是待罪之身,便一日是庶民。這裏是崖州,沒京城那麽多規矩,快坐下吃飯。子衿,靖寧,你們也坐下。」成振清對她們母女說。

先前沈時和成材還有諸多顧忌,慢慢吃着就放下了,說起了京城和永寧侯府的一些瑣事。成靖寧小心剔着魚肉裏的刺,聽他們說話,原來她不是獨生女,上頭還有兩個雙胞胎哥哥。

雖出自同一胎,但兩人的相貌卻不同,大哥酷似祖父,是個風流俊朗的人物,相貌斯文秀氣,卻力大無窮,喜兵書布陣,好舞刀弄槍,十歲之時被祖母送往邊關,在沈将軍手下歷練。二哥少年老成,相貌威嚴,性子十足的像外祖父,是個讀書的好材料,現在在松山書院讀書,一年前已考中秀才,準備兩年之後參加舉人考試。

「二公子的功課沒話說,自律又刻苦,不用老夫人看着,整日手不釋卷,用功到深夜。」說起二公子成永安來,沈時與有榮焉,家中年輕的後輩,就這麽一個讀書的苗子。十年不見家中母親幼子,成振清一時唏噓感慨,如若沒有沈老夫人頂着,還不知會如何。

大房人丁稀薄,二房三房就興旺得多。她的兩位叔伯,一共生了十五個子女,八子七女,她在女孩子中排第六,所以沈時和成材才會叫她六姑娘。男孩子們是永字輩,女孩兒們的名字裏有個寧字,照老侯爺的意思,希望家宅安寧,和平安樂。此外兩位叔伯房裏的人百花齊放,女人多是非多,雖有福樂郡主壓着,內宅發生的事仍然傳了出來,妻妾之争,嫡庶相鬥,在外院當差的沈時和成材也有耳聞,二人将聽到的,撿了一些要緊的說了。

Advertisement

成靖寧咬着筷子聽着,寥寥數語,已勾勒出數場熱鬧的劇集,不禁為未來的日子憂心起來。上一世她所處的人際簡單,沒有狠毒陰險的各種親戚,表姐弟堂兄妹之間的小打小鬧上不得臺面,而她除了在感情上受阻之外,其餘的頗為順遂。

她和許多普通女孩差不多,從小成績算不上拔尖,徘徊在中上的位置,後來藝考,作品算不上多有新意,但勝在基本功紮實,色彩、線條和空間布局把握得好,輕松通過,文化課成績過六百,成功上了心儀的大學,讀了喜歡的專業,畢業之後有了和專業搭邊的工作,平日裏忙得不亦樂乎,老師的工作室裏雖有陰私,卻不是那麽血雨腥風。

原本她這輩子的安排很簡單,跟着這一世的父母認真讀書,苦練女紅,到時候做老本行,開一家規模中上的衣裳鋪子,專心賺銀子,到時候招個上門女婿,好生孝敬父母,平凡的走過這一生,但現在有了轉變,她得重新安排了。

永寧侯府,高門府邸,是皇親國戚,也是新帝背後的芒刺,府中兄弟姐妹衆多,沈老夫人和福樂郡主積怨已久,雙方已是水火不容,摩擦在所難免,鬥争更是防不勝防。她的宅鬥常識僅來源于看過的幾本宅鬥小說,書中的理論不知在實踐中能否行得通,不過那些宅鬥寶典,應該還是有用的吧?成靖寧想到。

當初她玩宅鬥游戲,第五關就被PASS了,被她的小夥伴兒嘲笑了好久,說她在種類繁多花樣齊全的宅鬥小說裏,頂多是個炮灰命,打個醬油,活幾章就下線。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希望她這個戰五渣在那個高門大院裏能活得久一點兒。

一頓飯吃到深夜,成靖寧收拾了杯盤碗碟。沈時、成材和成振清依舊在談話,成靖寧洗漱之後躺在床上,對着未知的未來,有一股莫名的興奮和恐懼。仔細一想,她羅列了自己所處的優勢。首先,她是大房唯一的嫡女,父親沒有納妾,不存在嫡庶争鬥。其次,她的姑姑是皇後,現在沈老夫人一房得勢,加上她們背後的姻親,沒幾個人能欺負她。第三麽,沈夫人一方和福樂郡主一方早已分家,雖住一個府裏,卻是隔離開的,互不幹擾,各過各的日子,現在沈夫人正在尋宅子,準備搬出去住,那麽他們和福樂郡主的兩房人牽扯會更少,生存環境簡單,只要她不太笨,總能活下去。

事情照着好的方向發展,沈時和成材到後的第三日,前來宣旨太監就到了。成靖寧跟着父母一起跪拜聽旨,大意是已查清當年的案子,成振清被奸人陷害,如今刑部已将奸人緝拿下獄,準成振清回京,等皇上考校之後,再委以重任。

「草民謝主隆恩!」成振清再次鄭重的叩首謝恩。

宣旨太監親自将明黃的聖旨送到成振清手上,親近道:「皇上皇後時常念叨着成大人,查清那年的案子之後,立刻派了老奴前來宣旨,好接大人回京。」

成振清和太監虛禮客套了一番,将人請進屋,太監喝了一小口茶之後不再端起,催促讓他們收拾東西,好趕在太陽落山之前坐船離開。

他們的東西甚少,一個時辰就收拾好了,房子到客棧老板娘那裏退了房子,因是違約,因此之前所交的押金便不退還了。坐馬車颠簸了一路,到崖州碼頭坐船。此地偏僻,民風野蠻,京城來的貴人不願多待,登上船之後就揚帆而去。

現在是十月初,冬風漸起,一路并不順風順水,因此行程慢了下來,海上風浪大,大船颠簸,成靖寧被颠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