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番外二
? 蘇銘瑞最近很忙,幾乎隔一兩個月才能回一趟家。對此,蘇太太沒有表現出絲毫不滿,似乎他不回去才是如了她的願一般。
某天結束工作,和姜措等人出去聚聚,怎知喬洋那小子剛好定了之前的酒吧。起先他也沒有注意,開車到了附近,看到那張石椅,才想起和自家老婆在這裏偶遇過。
已經一個多月了吧,距離兩人上次同床共枕。似乎有些疏忽了,不知道舒然最近過得怎麽樣,哪怕會有電話聯系,她也只是寥寥幾句就挂斷,從來不肯多花一分鐘時間和他通話。
算了,過兩天把工作忙完回去看一看吧,不然這個丈夫就做得太失職了。
然而沒等他忙完案子,那頭老婆閨蜜來電話說自家老婆進醫院了,趕緊把會議交到姜措手上,自己火急火燎地就往醫院趕。
到了醫院,見舒然又是自己看着某處發呆,由于生病的緣故,臉色有些蒼白,看着有些可憐。沒來由的,一把無名火竄了上來,都已經二十五六的人了,還是那麽不會照顧自己。
想着她是病人,又壓下怒氣,走近,伸手覆上她的額頭:“好些了嗎?”
體溫已經降下來了,他拉過身旁的椅子坐下,定定地看着她,似乎被砍的不太自在,舒然說:“你忙的話可以不用過來……”
什麽叫你忙的話可以不用過來?她完全沒有身為人婦的自覺,在生病的時候寧願一個人扛着,也不稀罕他的陪伴嗎?
心火更盛,不再言語,就是盯着她看,想從她臉上看到一絲他渴望陪伴的神情,終是沒有發現。
很是無奈,只得拿出手機交代助理把未完成的工作帶過來,想着她應該還餓着,讓助理順便帶了白粥。
沒過多久,水挂完了,醫生說可以出院,他辦理了出院手續就把人帶回家裏去,怕她一直不吃東西再加重病情,把白粥熱了,守着她吃了一些。
舒然吃了藥就睡下了,他也不打算回公司,帶了資料就往書房去。
舒然生病并不是什麽少有的事,但是想這次這麽嚴重還是不常見的。又想起她生病都不願意“麻煩”自己,心裏愈發郁悶。
郁悶過後,卻是想通了一件事,自己和舒然的關系,好像不太樂觀啊。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得找個機會好好談一談,改善一下兩人的相處方式。
恰好姜措手上有個服裝廣告要做,蘇銘瑞覺得這是個機會,于是從姜措那裏把案子要了過來,許是好奇他的用意,姜措不肯全部交給他,而是覺得兩人共同負責。
Advertisement
在餐廳見到舒然的時候,姜措還是吃驚的,蘇銘瑞這小子,把大案子推給顧鳴和喬洋,原來是為了幫自己老婆的公司一把嗎?
他哪裏會想到,蘇銘瑞并非要幫加盛,只是在給自己和舒然創造見面和相處的機會。以至于後來姜措想把這個案子交給手下人的時候,蘇先生萬般不樂意,非要自己負責和加盛合作的大小事項。
林夏的出現,是個意外。
在蘇銘瑞的計劃裏,就是盡量接近舒然,哪會料到那個設計師竟然要林夏擔任模特,受傷就更是意料之外了。
後來想想,也是多虧了林夏的出現,才讓他和舒然之間的矛盾顯現出來,雖說争吵不斷,誤會不斷,但也無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至于加盛生意越來越好,是在情理之中的,與此同時,蘇太太也忙得不見人影,這倒是讓蘇銘瑞稍稍後悔和加盛合作。
夫妻關系改善又怎麽樣?還不是見面時間少得可憐……
現在舒然忙得沒辦法陪孩子和大金毛的時候,也會将過錯歸結到他身上:“我當初選擇加盛,就是因為它知名度不大,可以落個清閑,你倒好,一下子把我的人生規劃都打亂了!”
這種時候顯然是不能火上澆油的,蘇銘瑞只能把人摟在懷裏一陣哄:“這不都是為了你嗎?”
“什麽為了我?為了我就讓我連寶寶都看不到?”語氣愈發激動,蘇先生只得道歉。
說到孩子,最近确實一直在蘇家本宅那邊養着,夫妻兩人都沒時間照看,交給保姆又不放心,思來想去,也只有蘇母可以幫上忙。
有時候實在想到不行,下了班還要開近一個小時的車回老宅去,為了第二天上班,待不了多久又得回兩人的小家。
後來還是蘇母看不過去,在他們這邊住下,把老爺子也接過來,即方便兩人看孩子,也不妨礙老爺子疼曾孫。
某日,蘇先生擁着蘇太太躺在床上,難得的小長假,可以自己帶孩子。看着身邊睡得香甜的寶寶,蘇先生提議:“不如你辭職,在家照看孩子吧,爸媽不久要去美國,老爺子自己都還要人照顧。”
舒然擡眼瞅他:“你怎麽不辭職?”
“我是男人,養家是我的責任,況且我也不希望你每天那麽累。”說的頭頭是道。
舒然不認同:“大男子主義。”
“……”
意見自然是沒被舒然采納的,後來再忙的時候,就把孩子放到蘇錦瑞那裏去,那人最近剛懷上孩子,在家安胎,倒不用她親自照看,只要監督保姆有沒有盡職盡責就好。
後來小蘇昊長大了些,也是常跟在爺爺奶奶身邊,某次竟用軟糯的奶音問奶奶:“爸爸媽媽太久沒來,我都快記不清他們的樣子。”
他爹娘甚是驚慌,當晚抱着他一陣感傷。自己的孩子都快不認親爸親媽了,怎麽能不急?
偏偏趕上工作最忙的時候,只能央求蘇母搬過來住一段時間,別的不說,總得讓小孩記住自己的樣子。
這種時候蘇父蘇母就笑他們大驚小怪,哪家孩子不是這樣養大的,當初蘇銘瑞和蘇錦瑞還是和爺爺奶奶住在美國,直到六歲才回到父母身邊,不也照樣健康的長大?
對此,蘇銘瑞表示毫無印象,哪怕那是真事兒,也不願意錯過自己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拿他們沒辦法,蘇父蘇母只得搬過來。
每次回家只能看到兒子的睡顏時,蘇銘瑞又會感慨自己當初多此一舉,追老婆的方式有那麽多,他怎麽就選了合作這一條路?
蘇母不只一次糾正:“心疼孩子可以,但絕對溺愛不得!”
至于那兩個讓人憂心的年輕父母聽進去多少,就是後話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