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結局
元朔八年,春。
戰事起。
先是中山王杖殺刺史,公然叛國。而當趙寂派兵前去平亂時,廢太子忽然也拉起一支軍隊,打着“正社稷”的名號,宣揚他才是正統的繼承人。廢太子自郁南起事,郁南是平南王衛家一脈的地盤,此舉無異于昭示衛家的反叛,直接牽連了長安的衛初宴。
即便趙寂與衛初宴都清楚,衛初宴不可能反叛、也與衛家沒有關系,可是朝臣不清楚,并且也有人想要借此廢除內朝、又有人想要拉下衛初宴換自己一系的人上位,總之,一夕之間,彈劾衛初宴的奏章數不勝數,即便衛初宴管理着奏章,也無法将它們丢出去。
折子遞到趙寂面前,趙寂頂着朝中諸臣的壓力,将那些折子盡數壓了下去,然而,朝堂中的聲音卻壓不下去,衛家反叛已是鐵證,身為衛家人的衛初宴也難辭其咎,只要她身體裏還流着衛家人的血,她就摘不出去。即便她從前清清白白、甚至于國家有大功勞,即便她沒有犯罪,然而,衛家既然有了罪,那這罪也即是她的罪,這就是“連坐”。
朝中要求處置衛初宴的聲音一日強過一日,趙寂不得已,免去了衛初宴的職位,将她幽禁在衛府。一場被家族波及的風波,看似已然削減,然而,當然沒有這麽簡單。到了三月,中山王與廢太子的叛亂還未平息,淮海的膠東王、淄川王又聯合起兵,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
他們所要“清”的,就是衛初宴。
起兵之初,膠東王、淄川王作檄文道,如今國有大亂,皆因郁南衛家夥同廢太子犯上作亂,衛家其心可誅、全族不可恕,當此危急之際,天子卻仍然重用衛家嫡女,膠東、淄川二王聞之,不由落淚。今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護君王、清君側。
明眼人都知道,清君側只是個起兵的借口而已,可是,若是帝王一直不肯處置衛初宴,那麽這個借口就一直都有。
許是這個借口實在好用,後來,吳王、楚王、趙王也打着這一旗號先後起兵,戰火,瞬時燃燒了半個齊國之廣,趙寂盛怒,調派數支軍隊前去平叛。趙寂的王師皆是精銳、裝備優良也不缺糧草,而諸侯王經過百年的養精蓄銳也有了強橫的戰力,一場場打下來,居然各有勝負,暫時看不到結局。
國已大亂,長安城雖不到人心惶惶的境地,可也并不那麽太平了。書求、跪求、哭求……甚至往議事殿的柱子上撞的官員也出了好幾個。都是在求陛下處置衛初宴,仿佛如果處置了衛初宴,“清君側”了,諸侯王們便會退兵一般。
雖然荒唐,可,衆怒難犯,趙寂雖貴為天子,也不能再強行将這些壓下。衛初宴看出她的為難,在她提出派人秘密護送衛初宴出長安的時候,衛初宴釋然了,看,誰能說帝王沒有情呢?已關系到她的江山了,可她還是要救她衛初宴一命。
衛初宴拒絕了帝王的提議,她跪在趙寂面前,請求趙寂将她投入大理寺。
“何必呢,你知道,即便你死了,這場戰争也不會結束的。”趙寂的手在顫抖,她想一巴掌過去,将這個迂腐的女人打醒。
衛初宴坦然道:“是呀,是這樣,可是總有人不這麽想。人,總是擅長自欺欺人的,他們會想,萬一呢,萬一陛下處置了衛初宴,諸侯王便退兵了呢?他們會想,他們會退兵的吧,畢竟,衛初宴已死去了啊。不少的人在做着這樣的美夢,因為這是最省事、最安全的做法,只需要犧牲一個人罷了。”
“你既然知道這樣你會死,何必去學那飛蛾撲火。”趙寂痛心道。
“因為若我不去,那麽衛初宴便真的成了帝王身側的奸佞,那麽他們就是師出有名。我不願意看着大齊因為我一個人而落到四分五裂的境地,我更願意投身一試。我入大理寺,諸侯王退兵最好,那我甘願赴死,而他們若不退兵,也足以驚醒那些仍然做着美夢的人。陛下,此戰,我大齊能勝,只要做夢的人不那麽多、只要所有的人都拿出捍衛大齊的決心。”
衛初宴跪在地上,肅然施了一禮:“請陛下将罪臣投入大理寺!”
趙寂後退兩步,向來驕傲的面容上現了頹然:“你不要逼孤。孤送你出宮,你離開長安,走的越遠越好。”
“那大齊怎麽辦?你的王位怎麽辦?你的子民怎麽辦?你想後世将你記成因錯信奸佞而亡國的昏君嗎?”
“孤的江山,還沒有這麽容易被人拿走!亂臣賊子也想入長安?衛卿,你亂了。”
“我沒亂。事實如何,你與我心知肚明。陛下,你将我投入大理寺吧,我不是求死,可你需要向外界傳遞出你的态度。”
衛初宴再次哀求道。
趙寂一下子沒了聲音。
的确,事實并不像她表現的這樣,這場戰争并不是兒戲,它已扯動了大齊的百年根基,關系到了大齊的生死存亡,趙寂是個合格的帝王,她将衛初宴送走的決定已做的十分艱難,如今衛初宴再一表态,她真的很難拒絕。
“趙寂……”趙寂木在那裏,衛初宴跪在地上,忽然地直呼了她的姓名,趙寂輕輕顫抖了一下。
衛初宴溫溫柔柔地笑了:“宴,何德何能,能得你如此相護。”
趙寂閉上眼睛,不忍去看那澄澈至極的眼睛:“可你不要我的保護。”
“因為……宴也想保護你啊。”
趙寂忽然失控怒吼:“你就好好聽我一次,不行嗎?”
衛初宴只是笑:“陛下……趙寂……之前那麽多的時光,我們好像都浪費了。如果這一次的劫難過去,我們好好的,從頭來過吧。”
趙寂看着她,看了很久,然後點了點頭。
她将衛初宴送進了大理寺。
消息傳遍天下,諸侯王沉默了幾日,忽然叫嚣着要将衛初宴淩遲。長安諸臣遂“求”陛下下旨,趙寂卻一拖再拖。
拖延、斡旋、暗中相護……即便是這樣,大理寺中,衛初宴也不知道受了多少的刑罰。明明知道她日日受刑,趙寂也不能去看她,不僅不能,趙寂還要加重衛初宴的刑罰,只要減輕了,人心便會浮動。
趙寂一邊穩定人心,一邊繼續戰争,她親征一次,将廢太子大軍盡數殲滅,這是她和叛軍角力占據上風的開端。她大勝,一路宣揚戰功回到長安,以此次的勝利與大臣們斡旋,想要至少給衛初宴送些藥去。
大理寺牢獄中,得知了衛家盡數覆滅的衛初宴卻終究沒等到趙寂的藥,她自裁于衆人面前。
史書記載:元朔八年冬,尚書令亡于大理寺,帝聞之,大恸,親至牢獄,殓其遺體。既葬,帝哭不止,徘徊碑前,不願離去。
元朔九年秋,繼中山王、趙王、楚王、淄川王、膠東王之後,吳王叛軍全數被殲,至此,諸侯王之叛平息,帝将吳王曝屍于林,驅獸食,與先前叛王同,後人遂言,帝狠烈。是年,帝改年號為晏和,至崩,未換。
作者有話要說:
結束了。
從五月到八月,整整三個半月,幸臣完結了。
很出乎我的意料,我說了,一開始只打算寫十萬字的,現在寫了二十萬字不止。
夠了,太夠了。說實話,幸臣比佞臣要難寫,因為很多的事情不能脫離佞臣,它有一個框架,不能寫出去,否則就不對了,我盡力在寫,很希望最後呈現給你們的是篇好的前傳。
愛你們,寫幸臣的時候我工作了,平時也忙,加上又進行過一次手術,自己的狀态也不是很好,很感謝你們不計較,還一直陪着我。
幸臣其實挺慘的,一開始開文的時候,阿涼在黑名單裏,前五萬字沒榜單,後來出了黑名單,上了一次榜,結果趕上手術,沒完成字數又黑三期,所以幹脆就再也沒申過榜了,從頭到尾,幸臣一次榜單、沒入V,最後居然還有兩千多人看,我很滿足,很謝謝你們的陪伴。
其實事情真的很巧,就當阿涼換了個新工作吧,明天要去報道了,正好就在今天完結了。之後,到底還寫不寫文呢,我不知道,祈禱工作不忙吧。
還是留個念想,新文指路《裙下》,點進我專欄就能看到了,大家動動小手點個專欄吧,背景應該是星際吧,或者是現代,文案沒有,其實書名可能也會更改,厚着臉皮求一波收藏,我們新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