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爬天梯
離了居善坊,蘭郎中帶着兩個孩子徑直去了榮生堂。
自上次受傷後,蘭郎中還沒來過一次這裏,家裏各種藥材早已告罄,上次擺攤更是把存貨給用了個幹淨,這次進城前蘭郎中便尋思着回來時去榮生堂進些藥材來。
襄荷見狀,趕忙尋了個借口,說要去帽兒街買些東西。
帽兒街離榮生堂不近,且不順路,此時天色不早,若蘭郎中買完藥材再陪着襄荷去帽兒街,能不能趕着城門關閉之前出城都有些懸。襄荷便自告奮勇,說要自己一個人去帽兒街,買好東西後在城門口彙合即可。
蘭郎中哪裏放心,雖然襄城治安不錯,但襄荷一個七歲的小孩子,身上又帶着錢,最是那些賊人愛下手的目标。
襄荷見狀只得歪纏,纏得蘭郎中最後還是同意了,不過卻是要帶着劉寄奴一起。
來到蘭家已經一月有餘,這一月中除了開頭幾日吃的是粗糧野菜,自蘭郎中和襄荷受傷後,蘭家的夥食都是頂好的,劉寄奴原本被餓傷的身子慢慢恢複,身上的肉也跟着慢慢回來。如今他雖然仍舊有些瘦弱,但起碼看上去像個大孩子,而不是與襄荷一般年紀。
但蘭郎中之所以讓他跟着去卻不是僅僅是如此,即便看着像個大孩子,也仍舊是個孩子,讓蘭郎中比較放心的是:劉寄奴身手不錯。
自那次襄荷清晨撞見劉寄奴練武,他也不再遮掩,每日晨起總要練上起碼半個時辰,襄荷有心學些,便也跟着他一起早起鍛煉。劉寄奴心裏認定了襄荷是家人,自然也不藏私,能教的都教了,除了受傷那些日子不能活動,襄荷也學了一段時間,自覺提高不少。
但即便如此,襄荷與劉寄奴切磋時,仍舊是三招都走不過。蘭郎中好歹在顧家軍裏待過八年,雖然自個兒武藝不怎麽樣,如今因為舊傷更是如同廢人,但眼力還在,看出劉寄奴雖年小力弱,但技巧不錯,若真對打起來,一個學了些粗淺功夫的壯年男子都未必打得過他。
也因此,蘭郎中才放心讓他陪着襄荷去帽兒街。
約定了在城門口大槐樹下的茶飲攤子處彙合,三人便分作兩撥散開。
到了帽兒街,襄荷沒往街邊的各色攤子瞅上一眼,徑直朝街尾走。
終于來到街尾的綢緞莊門前,只見門前空無一物,只有零星的客人進出,門口處還站着一個小夥計,正是襄荷上次見過的,随着段掌櫃擡桌子的兩個夥計中的一個。
襄荷朝綢緞莊內探了探頭。
大堂裏各色羅绮整齊地排在架子上,三五客人正在選購布料,旁邊站着一個滿臉堆笑的福相中年男子,正是綢緞莊的掌櫃段掌櫃。
Advertisement
與那日的臭臉相比,段掌櫃今日的臉色堪比春風和煦。
劉寄奴輕聲問道:“要買布料麽?”話裏帶了些疑惑。
剛得了賣南瓜的二兩銀子後,襄荷便在秀水鎮上采購過一次,買了好些粗布以做衣衫,她不擅女紅,便給了些錢讓田大嬸幫忙做,田大嬸手腳利落,如今已将衣衫全做做好,襄荷三人也都換上了新衣,雖還是粗布衣服,但好歹看上去整齊簇新,身上沒一個補丁。
襄荷不是大手大腳的人,有了新衣,即便是粗布的,也沒想着買些更好的布料,劉寄奴也算了解她,是以才有此一問。
旁邊守門的小夥計原本看他們兩個小孩子,當是來玩的便沒搭理,聽了這話趕緊扯着笑招呼。
襄荷打着哈哈,朝夥計問道:“聽說前些日子這兒來了個神醫,現在不在了麽?”
一聽這話,那夥計飛眼瞄了一下店內的段掌櫃,道:“走了!十天前就走了!”随即又低下聲,一副神秘兮兮的八卦臉道:“得虧他走了,再不走我們掌櫃都得轟他走!他一擺攤堵得門前客人都進不來,那些日子就沒做成幾樁生意,把我們掌櫃的臉給臭地喲~”
許是平時逮不住個說話的人,此時又沒什麽客人,那夥計話匣子一打開便是一堆話,倒省得襄荷費心套話。
“也不知那人什麽來歷,掌櫃心裏恨死他了,面上卻還得聽他的話,他要借店裏桌子椅子也只得借,轉過身再把那人一通好罵。那人身邊還有兩個捕快你知道不?我看那倆捕快也不是真心跟着他,那人身邊叫萬安的老頭兒,使喚倆捕快跟使喚狗似的,也不怕人翻臉!果然,後面幾日那倆捕快臉也臭的跟什麽似的,可偏偏還一步不離地守着,真真是怪事一樁!”
最後又喃喃起那人神乎其神的醫術和宛如天人的容貌來,聽得出來,小夥計對那人印象不錯,不然也不會背後這般抖落他們掌櫃的糗事。
打聽到想聽的,襄荷便拉着劉寄奴離開了綢緞莊。
想起自己來帽兒街的借口,襄荷便也不急着走,轉身去了米店,買了些上好的米面,又買了些油紙并其他雜物,兩人手上懷裏都塞得滿滿的才離開帽兒街。
走在路上,劉寄奴思索着綢緞莊夥計的話,心裏有些疑問,但看着一臉若無其事的襄荷,到底還是将疑問咽回肚裏,沒有開口。
襄荷也看出他臉上的疑惑來,但這事兒說起來有點麻煩,他不問,她便也懶得說。
只是心裏也想着那夥計的話,不禁對謝蘭衣的身份又疑惑起來,但猜了半路也沒猜出個頭緒,索性不難為自己腦子,将其抛到一邊。謝蘭衣走了,以後便不用攔着蘭郎中來帽兒街擺攤,她也松了口氣。
只是心裏終究有絲若有若無的遺憾,原本以為今日還能見到那人,誰知終究緣悭一面。
到了城門口,見到茶飲攤子旁等着他們的蘭郎中,那絲遺憾便立刻被抛到不知哪裏去了。
之後的日子平淡如水,襄荷一直等着珍寶坊的消息,盼望着葫蘆賣出去賺上一筆,但過了十來日也沒消息,心下自然不免失望,但也知這事兒急不來,便又恢複了往日的心态。
轉眼便是六月初十,又到了鶴望書院開坪授課的日子。之前因為種種事情耽擱,自蘭郎中歸家,襄荷竟是再也沒去聽過一次課,如今又得了空閑,她便準備再去爬登天梯。
初十前一天晚上,蘭家卻來了個意想不到的客人。
竟是抱香的娘,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