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4孩他舅舅
關于新的賺錢方法,童彤還在篩選。各種報紙上有關政策和經濟發展的內容,童彤一一仔細查閱,與記憶中的時代關鍵節點進行比對,發現目前身處的世界在大的走向上并沒有什麽偏差。
早在2001年祖國加入了世貿組織,申辦2008年奧運成功,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逐漸打開。2002年1月歐元正式取代了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芬蘭、荷蘭、盧森堡、愛爾蘭、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個國家的貨幣,實質上已經突破了米元霸權形成了強大到的歐洲經濟聯合體。就連2002年5月左右頒布發放國家第一屆獎學金這個事件也如期發生,一等獎6000元,二等獎4000元的金額設定與童彤記憶中一般無二。
2002年6月下旬,因着國有股減持被叫停,股市上演了一波大行情之後已經逐漸回落,如果沒有奇跡發生,此後幾年都将是漫漫熊途。如果想在股市裏賺一票還需等兩三年,童彤這會兒可不敢随便将血汗錢往無底洞裏扔。
經過一番分析,童彤決定還是充分發揮自己的語言優勢,蹭一下帝都大力發展國際旅游這個熱度。2001年國家剛發了促進旅游業發展的通知,與地方上相比,帝都各方面的配套政策肯定是走在前列的。
如果只是當導游開旅游公司,市面上早有許多國營成熟的團體,私營的準入門檻也比較高,最起碼要有導游證、幾十萬注冊資金。不是這種正規公司,很難獲得外國友人的信任。
雖然導游證書的題目難不倒學霸出身的童彤,不過帝都最早的考試在8月報名,11月才開考,遠水解不了近渴。再者如果真的去帶團,怎麽兼顧養娃呢?
于是童彤想到了另一個解決辦法。
目前帝都二環裏還有不少四合院老街區,這些房屋多是大雜院混居,生活條件比正規的現代化小區差了許多。勝在離着帝都各大景點很近,又保留着傳統的民俗風貌,比如後海啊大栅欄等等地界,自有古韻猶存。這時候東西城的學區房概念還沒有興起,地段好特別齊整剛翻新的四合院也就是2萬多一平米,普通的那種不足百平的小院子,百十來萬就能買到,與二十年後動辄上億的售價相比,實在是便宜。
當然這個時候帝都最貴的商品房,也就是1萬一平米的售價,大多數三五千一平,有個三四十萬便能買。國有單位的房子賣給個人更便宜,一套兩居室帶電梯的高層樓三五萬就能搞定。誰會閑得沒事去買那種上下水都不齊冬天還要燒煤的老舊平房呢?原住民們也大多等着拆遷,去二環外邊住新建的好房子了。
四合院的售價沒起來,租金自然也上不去。童彤打算去這些地方轉轉,看有沒可能租個相對獨立點的小院子改造一下,做成民宿,招待那些好奇中國文化想體驗傳統生活的國際友人。至于如何散播民宿的宣傳,通過網絡在各種BBS論壇發帖子必不可少,也可以與正規的涉外旅行社合作,作為傳統民居的體驗項目擴大影響力。
童彤做好了計劃,買了兩張帝都的地圖,一張是标注那些可以開時尚小店的位置,一張就用來做民宿。若真能談好了地點,童彤打算帶着何小路一并住到二環內,暫時告別偏遠C大邊上的城中村啦。
如果一時半刻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還節約成本繼續住在城中村,通過那次做德語翻譯認識的大學生聯系一些靠譜的筆譯工作維持生計。
第二天,童彤帶着何小路正準備出門,就聽見房東劉姐的聲音。
“何先生在不在?”
童彤算算日子這才七月半,還不該交房租,房東找他幹什麽呢?
劉音隔着門說道:“剛才有位王先生打電話,找陳瑩,我說陳瑩已經去世了,只剩你和娃。那邊情緒有些激動,問了這裏的地址,說一個小時後就到。”
Advertisement
在何連天的記憶中,可沒有王先生這號人物,童彤懷疑莫不是何小路的親爹找上門來了?還是陳瑩以前的朋友來追債?
何連天與陳瑩結婚後感情不錯,陳瑩也陸陸續續講了一些過往,從沒有提過與姓王的人有聯系。
不過既然人家找上門來,童彤自然不能放鴿子。只好将外出活動取消,與何小路在家一邊學習一邊等人。
不到一個小時,那位王先生就已經到了。童彤正巧在窗戶邊,看見這位王先生在城中村的街口從一輛挂着軍牌的車裏下來,徒步走到這棟樓下。
這位王先生看來還是有背景,來頭不小呢。
因為想着要搬家,童彤就沒有在房內添置更多家具,王先生進來,依然是坐在那把唯一的椅子上。童彤平時也并不喝茶,家裏除了剛燒的白開水,新切的西瓜,真沒什麽待客的東西。
乍見這位王先生,童彤只覺得有幾分面熟。在何連天的記憶中翻找了一下,竟然發現王先生與陳瑩眉眼間七八分相似。只不過一男一女,穿着打扮言談舉止都不太一樣。這位王先生多半出身軍旅,舉手投足之間都帶着幹練飒爽的氣質,不茍言笑,卻并不是那種拒人千裏的冷淡。
“你就是陳瑩的丈夫,何連天何先生?”王先生的态度不算熱情,顯然是努力克制着悲傷的情緒,“你好,我是陳瑩的孿生弟弟,王宣。”
童彤很識相的将何連天的身份證戶口本還有結婚證都拿出來,将盛放陳瑩的證件與遺物的盒子也放到了王宣眼前的桌子上。
“原來陳瑩已經有孩子了?”王宣趁着何小路去洗手間的時候,壓低聲音小心問道,“看你們結婚證才半年多,為啥孩子都兩三歲了?”
“陳瑩一直不肯說孩子的生父是誰。”童彤感慨的講述着何連天與陳瑩相識的過往,末了小心試探道,“王先生既然與陳瑩是孿生姐弟,為何姓氏不同呢?怎麽失散了這麽久,我從未聽陳瑩說過你?”
這時何小路已經乖乖坐回到爸爸身邊,很懂禮貌的認真聽着大人說話。
王宣猶豫了片刻,終于還是說出實情:“我們的母親叫王樹華,當年上山下鄉去了南方一個山溝裏插隊,就在當地嫁人生子。後來恢複高考,她又打算重拾學業考回原籍帝都這邊上大學。那時我和陳瑩都還未滿三歲。夫家死活不同意,母親卻毅然決然說,就算離婚也要參加高考。母親鬧到縣裏,法院給判了離婚。兩個孩子本來都判給母親了,因為母親出示了很有利的財産證明。”
王宣說到這句的時候,特別注意觀察了一下何連天的表情,見他根本并未對那所謂財産證明有什麽歪心思,眼神一直純正,多少放下了一些戒備。今天來的匆忙,王宣只側面了解了一下何連天與陳瑩的簡單履歷。真人見面,又更直接能感受到對方的正氣,哪怕生活貧苦,單身男子帶個娃,房間裏也收拾的井井有條幹淨整潔。陽臺上是做飯的用具瓜果蔬菜雞蛋酸奶都有,可見是會過日子的。在床頭放着寫了漢字與英文的紙本,在王宣進來前,恐怕這位父親正在教孩子學習。何小路只是個兩三歲的孩子而已,莫非這孩子也像他們的母親王樹華那樣,天賦秉異麽?
“小路他是不是很聰明啊?”王宣突然問了一句。
童彤點點頭:“嗯,小路比普通孩子早熟,26個英文字母和一些簡單的英語漢語字詞他都認識了,幾乎是能過目不忘,邏輯思維也不錯。”
“我們的母親也是這樣的,可惜當年我們的祖父成份不好,母親還有個姐姐跑到米國去了。母親受了牽連才被迫在鄉下待了那麽久。後來恢複高考,她一直執着要上大學,就是為了實現她的科研夢想,我們的祖父當年留下的一些研究手稿保存在帝都一個朋友手裏,對母親後來的研究也有很大幫助。”
“那麽為何陳瑩沒有和母親一起回到帝都呢?”
王宣的臉上流露出哀傷之色:“陳瑩從小就和爸爸親,那時候鄉下只要勤奮,吃飽飯沒問題,反而是到了城裏,買東西還要票,各種限額。家裏孩子多的話,經常要挨餓的。法院雖然判了,最終母親礙于我們父親的懇求,心一軟就将陳瑩留在了鄉下。再後來母親參加了國家一個保密級別非常高的項目,二十多年斷絕外界聯系。父親或許以為母親再嫁故意疏遠了他們父女,總之斷了往來。直到一年前母親病逝,我也因着只是普通軍人并未接觸到項目核心機密,這才能離開那個基地回到帝都。母親去世前千叮咛萬囑咐,讓我找到父親和姐姐。”
“陳瑩告訴我,說生母改嫁斷了音訊,也從沒提過你這個弟弟。或許就是這種誤會,讓她一直記恨着才不願提過往,可惜她現在已經無法知道真相了。”童彤感嘆道,“陳瑩的父親在她十歲的時候得疾病去世了,她跟着叔叔過了幾年挨到初中畢業,老家那邊也不讓她讀書,她只好跟着老鄉南下打工去了。記得剛結婚那會兒陳瑩還說,當年她學習可好了,上課就能将書都看明白,回家就是幫着幹農活不寫作業照樣一直是年級第一,班主任說她一定能考上省重點高中将來念大學……”
“看來小路繼承了她的高智商啊。”王宣幽幽道,“母親在世的時候一直罵我笨,說我姐三歲就會的我到了六歲都學不明白。早知道當初就帶着我姐回帝都了。卻未曾想命運弄人,父親那麽早去世,陳瑩沒能繼續上學,我反而獨享了母親的福利。母親去世後我去過南方,她工作的幾個廠子,又一路找回帝都,确實花了一番力氣才從流動人口管理局那邊查到陳瑩。這還是托你的福,你們在帝都這個地方登記結婚,你又好心給何小路上了戶口,你們村裏知道你們住在這裏,全都是有記錄可查。否則帝都這麽大,我再花幾年時間,也未必能找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