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梁語陶捂住躁動的手機鈴音,抱歉地笑笑:“姜瑤,我先接個電話,你等我會。”
“嗯。”姜瑤點頭。
于是,梁語陶十分順暢地劃開了綠色的通話鍵,說了句:“喂……”
“哎喲喂,聽你現在的聲音可算是醒了,害得老娘還擔心了一晚上。”電話另一頭周麗拍着胸口,長籲短嘆地抱怨着。
這下子,反倒是梁語陶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了:“我、我這是怎麽了?”
“昨天晚上你喝了個爛醉,我差點被吓壞了。你本身就身體有毛病,我很害怕因為我的一時失言,導致你醉酒不省人事鬧出人命啊。不過幸好,你現在還活着。”周麗回答道。
聞言,梁語陶皺了皺眉,不解道:“我還沒問你呢,昨晚我喝醉了之後你把我送哪兒去了,我都不記得了。”
聽筒那端的周麗“啊”了一陣,才回答道:“你真是酒後失憶了啊?你醉了之後,我扶着你遇到了曾亦舟,然後我就把你塞給他,讓他送你回家了。話說回來,你昨晚安全到家了沒?”無線電波透過細微的電流,傳來周麗賊兮兮的音調:“該不會是……和你的小竹馬曾亦舟酒後亂性了吧。”
“你胡說什麽。”梁語陶駁斥。
她這才大約估摸出來昨晚的軌跡,大約是周麗碰上了曾亦舟,就順勢把爛醉如泥的她塞給了曾亦舟,結果很湊巧地,曾亦舟就把她帶回了家。而那時候姜瑤又恰好在曾亦舟家,于是幫助曾亦舟照顧了她。
梁語陶如是想着,只是思來想去,總覺得哪裏不對勁。畢竟,像她那樣的酒品,不見得在酒後會撒什麽瘋。
最早之前,梁語陶也自認為自己的酒品極佳。直到一年前在國外的某次酒會,她不小心喝高了之後,才知道事情并不如她想象的那般簡單。甚至于,後來的事情她都是聽由她的外國同伴轉述的,只因為她全都忘了,記憶還停留在喝醉的那一秒。對方說,她起先還算安靜,喝醉了之後,就一個人安靜地躲在角落裏睡覺。這原本是極正常的事,然而,好戲還在後頭。她睡醒沒多久,就開始胡言亂語地唱歌,邊唱邊哭,最後還跳上了餐桌,把酒杯酒瓶都掀翻了。幸好宴會的主人足夠大方,沒跟梁語陶多計較,只是陪了酒杯酒瓶的錢,就讓她走人了。
思及至此,梁語陶就開始心有戚戚。
她問電話那頭的周麗:“周麗,話說晚上我喝醉的時候,我沒出什麽洋相吧。”
“沒有啊,你一直都很安靜地在睡覺啊。”
Advertisement
“那就好。”梁語陶終于舒了一口氣。
周麗的嗓音輕飄飄的:“你該不會真的是酒後亂性了吧?跟曾亦舟?還是跟路人甲?”
“沒有的事,我只是擔心我撒酒瘋在樂團成員的面前丢了臉。”
“你是擔心在謝紹康面前吧。”周麗忽然飄來一句。
梁語陶的目光黯了黯,說:“你誤會了。”
“好了好了,我也不鬧你了。”聽筒那端傳來沙沙地聲響,像是硬挺的紙張在被來回翻閱。周麗清了清嗓子,說:“對了,我剛剛看到一家很棒的海鮮餐廳。周末我請客,我們一起去。”
“好啊。”梁語陶下意識地答應了,片刻後,她才察覺出了不對勁,趕忙推拒道:“不行不行,海鮮餐廳就算了,我對海鮮過敏。我本身因為肺病的原因呼吸道就不太好,海鮮是過敏源之一,醫生說吃多了會影響呼吸道,說不定會出人命的。我很惜命的,還是算了。”
“這倒也是,那算了,改天我想到再打電話給你。”
“嗯,也好。”
梁語陶和周麗有一搭沒一搭地又說了些樂團裏的事,很久以後,才終于挂掉了電話。
挂斷電話後,梁語陶很抱歉地朝姜瑤莞爾一笑,順理成章地挽過她的手,一起在街邊的路上走着。
“剛剛給你打電話的是誰啊?”姜瑤問。
“哦,是我高中音樂班的同班同學周麗,你應該認得的。”
“是她啊。”姜瑤将目光投注到別的地方,不經意地吐了一句:“她怎麽跟你同學三年,都不知道你海鮮過敏?我還記得你十幾歲的時候,差點因為海鮮過敏丢了性命,後來似乎住了三個月的醫院才痊愈的吧。”
梁語陶恨恨地說:“是啊,那時候連住了三個月的無菌病房,導致我現在看見醫院都害怕。”
“是嗎?”
“當然了。”梁語陶聳了聳肩膀,一笑置之。
**
就如姜瑤所說,市中的老街确實沒變樣。除了換了條街開着,秩序變得井井有條了,其他都一切照舊,甚至連以前那家所謂百年老店的包子鋪,還一如既往地挂着傳說中從清朝時期傳下來的匾額,只是換了個地兒。
梁語陶指着街尾的一家面館,興沖沖地說:“姜瑤,我們去吃那家的焖肉面吧,我記得以前我們每天早上都會去那家吃面的。”她挽住姜瑤的手,就将她往那邊帶:“走,我帶你去重溫一下。”
“好啊。”
姜瑤和梁語陶有說有笑地往街尾的方向走,途中路過一個炸年糕的鋪子,姜瑤臨時起意說要買一根。炸年糕的生意極好,前面排了一長條對,姜瑤怕她等不及,就勸她先去面館把焖肉面點好,等她買好年糕過去,正好面也上來。
梁語陶一聽,倒覺得這也是個甚好的主意,于是就一個人往面館的方向去了。
炸年糕鋪子前的隊列頗長,姜瑤拍了十分鐘才終于輪到。乳白色的年糕粘連在一起,老板廢了好大的勁才把年糕一根根扯開,一次放入滾燙的油鍋中。
老板一邊給年糕翻身,一邊跟姜瑤寒暄:“喲,這姑娘一看就面熟的很,看着摸樣估計不是附近市中的老師,就是以前在市中讀過書的校友吧。”
“您說的沒錯,我是以前在這裏讀過書的學生。”姜瑤粲然一笑。
“那今天你可是有口福了,我們家新出了一款醬料,附近的學生吃了都說好。”老板推銷起自家的東西來,永遠是不遺餘力的:“你看這身後老長的隊伍,都是回頭客呢。”
“是什麽醬料啊?”
“蒜蓉海鮮味的。”
姜瑤笑着推拒:“不用了,還是來一根甜面醬口味的吧。我有朋友對海鮮過敏,不能吃。”
“那你的朋友可真是沒口福了。”老板吆喝着,将炸得金黃色的年糕撈出爐,拎起油膩膩的刷子,再次問姜瑤:“是要甜面醬口味的嗎?”
一瞬間,姜瑤腦子裏的思緒千變萬化,最終停留在昨晚的那一個畫面上,畫面裏曾亦舟和梁語陶以暧昧的姿勢躺倒在沙發上,引人遐想。
剛才梁語陶和周麗的電話,姜瑤在一旁都不疏不落地聽見了,酒後亂性四個字,如同尖銳的鋼針,刺激着姜瑤的神經,令她有些許動搖。她開始猶豫,開始躊躇。她忽然生了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梁語陶生病了,那樣的話,她的父母是不是就會把他接回遠江市,帶離曾亦舟的身邊。
她忽然伸出手,也不顧面前滾燙的油鍋,直直伸到老板的面前:“老板,不好意思,我改變主意了,我要蒜蓉海鮮味的。”
姜瑤忽然伸過來的手,令老板吓得一愣,他不由地說:“小姑娘,不過是換個口味而已,別那麽激動,小心給油濺傷了我可不賠錢。我們這個醬料可是遠近聞名的,你反悔也不奇怪。是要蒜蓉海鮮味的對吧?”
“嗯。”姜瑤點頭。
濃稠的醬料被刷上年糕,姜瑤站在一旁,盯着那條年糕,鬼使神差地補充了一句:“老板,要多加海鮮醬,要多一點。”
“好嘞。”
老板拎起深黑色的毛刷,重新在炸的金黃色的年糕上刷了一遍,直到乳白的顏色再也看不見,只變成褐色的一團。
姜瑤接過老板手裏的年糕,靜默地笑了。
她想,年糕鋪子裏的醬料大多偷工減料,所謂海鮮醬的海鮮成分也應該是不多的。吃一口的話,梁語陶也應該不會有多大事兒的。
她只需要,只需要梁語陶的父母遠遠地把她接走,把她帶出曾亦舟的世界就好了。
**
姜瑤走到面館的時候,梁語陶已經一個人坐在八仙桌旁等了很久了。面食容易發漲,原本小半碗的面,現如今也發脹成了一團。
“姜瑤,你終于來啦。”梁語陶熱情地揮手,招呼她過去。
姜瑤颔首一笑,走到她旁邊坐下。這時,她才發覺,面都快脹幹了,連湯水的影子都塊見不着了。姜瑤詫異:“你怎麽都不吃啊?”
“我在等你啊。”梁語陶說的順理成章:“以前我和你還有曾亦舟不都說好的嗎,三個人不到齊,誰都不準動筷子。”
“你以前不是最喜歡吃半生不熟的面嗎?現在都脹幹成這樣了,你還吃得下嗎?”姜瑤問。
“我記得你喜歡吃脹幹的面,我陪你一起吃也沒關系啊。”說罷,梁語陶就抽出筷子,準備動手。
姜瑤也同樣地從筷筒裏抽出筷子,撥了幾口,就停下不吃了。
“怎麽了?不好吃?”梁語陶嘴裏塞着面,聲音都糊裏糊塗的。
姜瑤唇角微彎,從身旁取出剛買過來的炸年糕,咬了一口送進嘴裏:“我還有根年糕沒吃,我先把它吃了再說。”末了,她還不忘輕巧地笑着,問梁語陶:“你要不要嘗嘗?老板說新出的口味,好吃着呢。”
“好啊。”梁語陶二話沒說就直接湊了過去,接過姜瑤送來的年糕,咬了一口。
梁語陶一邊咀嚼着,一邊還不忘熱鬧地朝姜瑤笑:“這年糕的醬料我還是第一次嘗,真好吃,再給我吃一口啊。”
“你拿去好了,我把面吃完就飽了。”
姜瑤眼睜睜地看着梁語陶将醬汁濃稠的年糕塞入口中,喉際滾動,食物滑入食道、腹腔,最終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