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高考的成績下來了。

簡簡單單的三個數字,卻在小縣城小農村裏掀起了一陣大波瀾。

昌羽縣是個小縣,翻開縣志往上數五百年也沒出過什麽大官,時家堡就更不用說了,幾百口的全是貧民,他們這裏連個像樣的大地主也沒有。

“尉尉,我剛剛、我剛剛在路上聽到什麽狀元什麽高考……”董許願今天在鎮上終于找到了一家願意租房子價格又低的人家,談好了價格正往家走呢,就聽到路上的議論聲不斷,更有有拿着梯子和紅幅在各大路口開始忙活了起來。

董許願不認識字,但是“時尉”這兩個字她開始能看懂的,她不會寫,但卻知道這個是他兒子的名字。

董許願聽着那些人的議論聲,恍恍惚惚地往家走,走到一半才想起來,時尉不在家,正在醫院陪着時紡呢!

醫院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地方,但又是人這一輩子不得不去的地方,往日這裏都有些空擋,因為縣城小,不管有病沒病都不太願意到這裏來花錢,除非是不得不來。

但今天不一樣了,這裏人來人往,董許願一時間都擠不進去。

當董許願終于擠到時紡住的那間病房時,她頓時被驚了一驚。

二十多個穿着“高級”一看就是幹部的人齊齊轉頭,董許願頓時連手都不知道往哪裏放了,老舊的大門發出咯咯吱吱的聲響,董許願紅着臉尴尬地将門又輕又慢地合上,但因為太慢,這門發出的聲響就更持久了。

“媽。”時尉過來為她解圍,“這些都是學校、醫院和鎮裏的領導,知道紡紡生病了,特意趕過來的。”

董許願有些不解地看着他,學校、醫院和鎮裏的領導和時紡有什麽關系?為什麽要過來?

“這是我媽媽。”時尉面色如常地為領導們介紹董許願,态度不亢不卑。

董許願一輩子沒見過這麽多的領導,第一次一下見了這麽多,手腳都有些放不開了,拘謹地鞠躬問好:“領、領導們好。”

“您好您好。”領導們一個個笑容滿面,親和得不行,一個女領導過來親切地拉住了董許願的手,“時尉媽媽您好,感謝您為國家培育出一個好兒子啊!”

董許願受寵若驚,怯怯地看着時尉。

Advertisement

時尉看得心酸,伸着手抱了抱董許願,驕傲地跟她說:“媽,你兒子高考成績不錯,市裏第一省裏第七。”

董許願愣了,腦子就跟被炸藥炸了個粉碎似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我、我兒子什麽?”

“第一第一,我兒子第一!”時長財大聲地沖董許願喊。

“什麽你兒子,明明是我兒子!”董許願大怒,對這個搶自己第一兒子的人怒目而視,但是瞪了不到兩秒,她就反應過來了,什麽你兒子我兒子,通通是他們的兒子。

董許願羞得連脖子都紅了,但顧不上尴尬,心裏是止不住的高興,“兒子,我兒子是第一,我兒子出息了出息了!”

董許願的眼淚跟不要命似的往下挂,抱着時尉大哭。

剛才時長財也來過這麽一陣,時尉已經見怪不怪了,抱着這個瘦小的女人,輕輕拍着她的背。

時尉上輩子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什麽大風大浪都見識過了,不會因為這樣的小場面露怯,更何況這樣的場景以及是第二次經歷了。

時尉的冷靜落在領導們的眼裏,就成了驚喜惶恐,被吓傻了的表現。

領導們心裏暗暗得意,但面上卻是親和的笑容。

“見笑了見笑了,領導們,你們坐你們坐!”董許願哭了一陣,将這些年苦悶和心酸發洩了一通後才擦着眼淚,尴尬地開始招待着領導們。

領導們已經來了挺久的了,他們一個個是圓滑得跟只泥鳅似的,即便沒什麽話也能找出話來拉近拉近關系。

“放心吧放心吧,時尉是個好孩子,成績政審都沒有問題,燕大肯定能把他錄取上的。”時尉的校長樂呵呵地給時長財夫婦吃定心丸。

“燕大?”時尉卻突然驚訝地問,“不是三水師範嗎?”

“三水師範?”校長的笑容僵硬了一下,有些不解地問,“怎麽?是想去三水師範上學嗎?”

其他的領導也或多或少地将注意力轉到了時尉身上。

三水師範雖然是他們本市的最好的大學之一,但和燕大比起來還是差得遠了。燕大不光是名聲好,而且人脈、分配什麽都好,是十個三水師範也比不上的。

對領導們來說,改一下“志願”也不是多困難的事情,三水師範更會敲鑼打鼓地歡迎時尉去那裏上學,但這并不是領導們願意看到的情況。

将時尉留在本市雖然好,但弊大于利。時尉要是去燕大上學,他們不光在宣傳的時候有面子,而且政績上也能好看上許多。政績是什麽?政績就是未來,就是錢,他們舍得将時尉這個大好的政績給放掉嗎?不可能的。

鎮長正準備好好地勸導時尉一番,但時尉卻先他一步開口。

“我的第一志願填的是三水師範,沒有填過燕大,燕大是哪個大學?”時尉面上露出強撐的堅強,“我這麽高的分數也不能去三水師範嗎?”

所有人都察覺出了不對,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

校長說:“燕大就是燕京大學,是華國最好的學府之一。”

沒有人懷疑時尉“不知道”燕大是什麽大學有什麽不對。現在的消息還是比較滞後的,很多學生連哪個大學是本科哪個大學是中專都不一定清楚,填飽志願的時候跟是沒有參考,随便你填。

時尉的眼睛亮了亮:“哦,這樣呀!那我沒有填報燕大的志願也可以嗎?”時尉繼續重複。

現在的志願都是在考完試之後填報的,早早就已經全部移交到上面了。

“可以的。”校長笑容也些勉強了,傻子都知道現在情況有些不對。

在來之前,校長特意查過的,時尉的第一志願就是燕大,現在時尉反複說着自己未填飽燕大的志願,傻子都聽出來不對了。

“國家政策是很好的,絕對不會讓高分的同志委屈到的。”

領導們又安慰了時尉幾句,然後就起身告辭了。

現在還沒有以後的“xx市狀元”、“xx省狀元”的宣傳名頭,但在昌羽縣這個小地方,一年也不過出現七八個本科,十一二個專科罷了,能考上燕大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所以鎮上的領導們重視極了,尤其是今年的臺風給鎮上帶來的損失太厲害了,他們得要有更多的名頭去上面要求撥款。

現在還有比一個“三水市第一名”、“燕京大學學生”來得更直接更順利的名目嗎?

領導們重視這個名頭,所以對時尉說的“未填報”就十分重視了。

現在的高考是國家統一的考試,學校的分配也是統一的,各個院校會有協調,但志願的分量也同樣小不了。協調不協調,還是得看上頭有沒有注意到,大學想不想要。

萬一真把時尉分到三水師範,那他們真的是連哭的地方都沒有了。

人都是貪心的,放在往年,出了一個三水師範的學生,他們都能樂得找不着北,但和燕大一比,那就什麽也算不了了。

燕大啊,那可是燕大,出來就能直接分配當幹部了!

領導們心裏為自己領導下出了一個燕大學生而高興,同時有升起了許多的嫉妒。

燕大畢業才多大?二十二頂天了!但二十二歲出來之後,就比他們這些四五十歲的老幹部還要厲害官威還大了!

“常校長,時尉同學應該不是那種愛撒謊的人,志願的事情,還要麻煩你多調查一下,也給我們安安心。”鎮長客氣地說。

“一定一定。”常校長心裏已經猜到了什麽,心裏将那些老師罵了個半死,但面上還是得保持好笑容。

老師改學生的志願不是什麽新鮮事,這是所有老師都知道的連潛規則都算不上的事情。

他們的本意是為了學生好,想讓學生別那麽沖動。

即便之前出過老師的“經驗”而将志願更改得面目全非,最後讓本來能上本科的學生只能上大專的例子,但老師和校長們都不在意。

現在的大專可比普通的本科要之前,出來就能多一門技術,學歷又比中專好,分配的工作也好,有什麽不滿意的!

可這更改志願的事情放到時尉身上就麻煩了。

時紡的分數太高了,高得讓市裏的領導也不得不重視一下。

往年的“三水市第一名”都出在市區裏,像他們這樣不起眼的小縣城還是第一次。

雖然這樣的事情可以解釋為“好心辦了好事”,但校長并不是傻子,他一開始咬死了時尉的志願,且不斷地在領導們面前誇着時尉,就是為了将“時尉有能力有信心能考這麽高的分數”的印象跟紮在領導們的腦中,而不是去計較“他為什麽會填一個這樣遙不可及的志願”。

雖然領導們也不會去計較這些。

常校長一開始确實是成功了,但時尉的兩句話卻讓校長的期望變成了泡影。

領導們可以裝聾作啞,但那是時尉不提這茬的情況下,時尉一說,領導們就順勢而下将問題全部推給了常校長。

潛規則之所以是潛規則,那就是不能讓這些規則出現在大衆的面前,志願的內容連學生之間都不知道,那可真是太可笑了。

考大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學校裏甚至有複讀三四年的“新四軍”,要是被人挑撥成“我們沒能收到錄取通知書是因為老師将我們的志願改糟了”,那他們就完蛋了。

這些人一旦鬧起來,編制也保不住他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