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抱着古琴進京城
其實等韶南知道了父親的打算之後,不但沒有露出失望之色,還安慰了慧明幾句。
“挺好的,這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等我到了京裏再想辦法。能說下您是怎麽說服我爹的麽,先前我怎麽說他都不改口,還是您有辦法。”
将慧明問得十分狼狽。
今天謊話已經說了不少,再說菩薩真會看不過眼發怒,慧明便老老實實說了,又叮囑她:“燕施主若是問起求簽的事,你別說岔了。”
惹得韶南好一通笑。
笑過之後,她正色道:“大師你放心。韶南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見面,謝謝您一直以來的關照。再一個,粥鋪投毒的案子還沒有告破,我看定水縣衙的那些人似是不準備深究,可老師說過,做壞事若受不到懲戒很容易上瘾的,一顆種子丢在那裏不管,你不知道會長出什麽樣的枝丫,結出什麽樣的果實。所以大師一定要時時留心,若有發現,及時報官。”
慧明應承她:“貧僧一定記着這事,小心提防。”
“要小心呀,不要再象這次這樣涉險了。”
慧明臉色微微有異,似是還心有餘悸,韶南見狀也就只提醒了一句,沒有再絮叨下去。
這次抓賊,慧明出力甚多,韶南覺着主持守玄應該給他記個首功。
當天下午,燕家人拿回了車和牲口,離開東華寺回家。
主持守玄帶着全寺的大小和尚相送,感謝燕如海幫忙化解了東華寺建寺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
蘇氏己經好的差不多了,得知韶南要跟着父親去京裏,不留在靖西了,瞬間操心加倍,翻來覆去幾乎是掐着耳朵叮囑。
“韶南,出門在外,不像家裏這麽自在,凡事多長個心眼……”
“韶南,此去不管住誰那裏,咱家都不是白用他,受了委屈千萬要說!”
“韶南,咱以後做事可別像這次這麽冒失了……”
Advertisement
“韶南……”
叫人感動之餘又有些好笑。
等回到平橋鎮,一家人開始幫着父女倆收拾行裝。
燕如海赴任要帶的東西從前兩天就開始收拾,己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韶南接受這次的教訓,寶貝古琴是一定要随身帶着的,其他不過幾本書,四季的換洗衣裳,以及幾件首飾,簡單的很。
蘇氏往韶南箱籠裏塞了幾個銀元寶,大嫂送她一對金耳環,就連還沒過門的小堂嫂也差人送了禮物過來。
其他左鄰右舍都帶了東西前來踐行,熱鬧了整整兩日不提,這天一大早,韶南坐上陳風武館準備的馬車,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陳風武館派了兩位拳師随行護送,另外又安排了四名學徒充當馬夫小厮,他們常接這樣的生意,其實同镖局子差不多。
因為出了慧行那事,燕如海特意又聯系胡老莊主,請來了一位名叫胡俊之的高手,路上充作保镖。
燕如海對江湖上的事一竅不通,也不好意思直接問胡俊之,他和自己之前在東華寺見過的那位胡俊豪誰比較能打,若是遇上“梁君”叢朋能否将其逼退?
但看胡俊之三十來歲,正是體力充沛的時候,人又長得高大魁梧,加上武館的兩位師傅,罷了,自己和女兒呆在隊伍裏還挺有安全感的。
車隊拐了個彎兒,繞路定水縣,接上林貞貞。
林貞貞尚在孝期,穿戴素淨,帶的東西也不多,随身只有一個不大的包袱。
但情緒卻比上回分別時好的多,上了馬車對韶南笑笑,竟有幾分小姑娘要出遠門的雀躍。
“韶南,這就是你的琴啊,真漂亮。”
古琴就橫放在韶南身前的小幾上,林貞貞一上車就看見了。
這張伏羲式古琴長約四尺,肩寬六寸有餘,由肩至腰再至琴尾,好似每一寸線條都經過鬼斧神工,栗色的漆灰,琴身隐約看得出梅花以及流水斷紋。
這麽一張琴,靜靜擺在那裏,任誰一見之下都會覺着幾分凝結了時光的驚豔。
韶南托着下巴:“是啊,我的心肝寶貝。”
林貞貞開玩笑:“一定很貴吧,你小心別弄丢了,京城裏多的是識貨的達官貴人,說不定有人會花大錢跟你買。”
韶南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我老師說,若是我敢把琴弄丢了或是弄壞了,他做鬼也饒不了我。”
呃,這聽着像是遺言,林貞貞小心搭茬兒:“韶南,你老師他已經仙去了?”
“沒,活得不知道多精神!”
“……你老師有些特別。”
“好些人都這麽說。”
林貞貞看韶南笑眯眯的,好似心情很好的樣子,便換了個話題:“京裏衣食住行全都貴得出奇,我爹當初在城東租了個店面開藥鋪,離着國子監和翰林院都很遠,鋪子也不大,結果起早貪黑忙活了三年,賺的錢竟連租金都交不起。”
韶南不由地慨嘆道:“京城不好混啊,幸好我爹沒有铨選到京裏做個小官兒,不然怕是會窮到連鍋都揭不開了。”
“咱們這次在京裏呆不長吧,可定下住哪裏了?我爹給我留了些錢,我都帶着呢。”
“無需你操心這個,貞貞,你的錢自己收好了,以後總有用的到的時候。”
想到林貞貞往後要寄人籬下,韶南心裏不怎麽好受,差點說漏了嘴,将臨行前慧明和尚給了自己一筆錢,托自己轉交給林貞貞的事提前說出來。
她頓了頓,莞爾道:“放心吧,我爹好幾個同年都在京裏,這些事一早就安排好了。”
燕如海原本沒想着帶林貞貞進京,打算叫她晚兩天再動身,約個地方會合,可計劃沒有變化快,如今韶南跟着來了,他也就沒再提分開走的事,算是給女兒找了個伴兒。
能任他打秋風的同年姓周名浩初,京城人氏,比燕如海小個五六歲,此次春闱高中二甲第二十一名。
這個名次在皇榜上已經算是一覽衆山小了,自狀元往下挨着個兒數,去掉那年事已高,走路都得人扶的,再去掉字寫得醜的,用不上十根指頭就輪到他了。
是以周浩初雖然同燕如海出身相仿,一樣的沒有後臺,卻是早早就定下了去處。
燕如海上次離京前,他已經通過了館選,進翰林院做了庶吉士。
庶吉士聽起來清貴,但翰林院的規矩也着實嚴格,每天都得天不亮就到館學習,下午申時才準許離開,上頭派專人負責記考勤。
燕如海曾經幻想過走這條路,畢竟由庶吉士入翰林才是讀書人的正途,在他看來,能繼續研究五經學問比每日裏案牍勞形可強太多了,是以對庶吉士的進學規條也算是門清。
一行人到達京城時剛過晌午,排隊給守門的兵士查驗過路引。
進到城裏,燕如海便叫找個茶樓,大夥休息整頓一下,吃點東西,而後安排陳風武館的人先去城南找個便宜的客棧住下,只留一輛馬車,叫胡俊之和一個叫阿德的小厮随行,等着周浩初來接。
一直等到了申中時分,才見一個年輕人急匆匆趕來。
周浩初是個瘦高個兒,穿了件灰藍色的袍子。大約怕人說他年輕不穩重,還特意在上唇留了兩撇短須。
“燕兄,你可是到了,兄弟等你好幾天,望眼欲穿,今天的午飯都食不知味,沒有吃好,來來,先跟我回家,住下再說。”
燕如海起身迎上前,笑着拱手施禮,還未說話,便被對方直接把住了手臂。
“哪那麽多虛禮?燕兄,快來給當兄弟的介紹,哪位是大侄女?我猜是年紀小的這個。”
燕如海趕緊道:“不錯,這是小女。韶南,來見過你周世叔。”
又向周浩初解釋因何帶了林貞貞進京:“林姑娘是我一個朋友的侄女,此次随我一起去安興,正好這些天可以與小女做伴。”免得周浩初将她當成韶南的侍女。
韶南連忙規規矩矩斂衽行禮,趁機悄悄打量對方。
在家時她聽父親好幾回提及這位周浩初周世叔,知道此人是父親這次春闱結交到的最好的朋友,如今見到真人,她只有一個感觸:“周世叔好年輕啊,一副精力充沛的樣子。”
不知是不是因為日子過得不寬裕,這人渾身上下譬如玉佩、扇子之類文人常見的修飾一件都沒有,只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好似藏着極大的熱情,叫人很容易第一面就生出好感來。
周浩初也在打量韶南。
下車時韶南已經用一塊藍布包裹将寶貝古琴裹了起來,此時斜着抱在懷裏,并不怎麽引人注意,是以周浩初只是懷着“燕兄的女兒都長這麽大了,模樣還挺标致哈哈哈”的心态,粗粗瞧了她兩眼,笑道:“世叔窮得很,沒給小侄女準備見面禮,不過我家裏雜書不少,你有喜歡的可以挑兩本。”
韶南抿嘴一樂,脆生生應道:“那先謝謝世叔了。”
“都別愣着了,燕兄,走吧。”周浩初爽朗招呼衆人。
“我這次來,由家裏帶了幾樣禮物,準備登門拜見一下老夫人。”
“什麽禮物?馬車上麽,我先瞧瞧能不能用得上……”
韶南不由地同林貞貞交換了個眼色,一齊失笑:周世叔這人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