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娘兒倆正說着,田文麗進來了,人未到聲先到:“媽,是不是可以先端出去了。”話剛完,人就進來了。

邵淑惠看了看桌上,差不多了,說:“嗯,端吧。筷,碟放好了沒?”

“好咧,那個放的差不多了。那我端了。”說完,一手一個。也是,這每年都這樣子的,老熟識了。

等到廚房裏的兩位做的差不多的時候,外面的六人都齊齊的坐在桌邊,就等開吃了。

田佳麗是被她媽趕出來的,邵淑惠的原話是:今天是你們的正經日子,快去,我就也快好了,你要是不放心,叫你弟來,你爸不行的。”

也不是田佳麗矯情,一來母女倆也正有話說,二來相對來說,比起其他人總是她們手藝好點的,做的也順手點的。

“好吧,那我去了。媽,你還要再燒幾個啊,差不多了可以。”

“去吧去吧,沒幾個了,我馬就來。”邵淑惠催着田佳麗。

“哦。”

田佳麗走到客廳,大圓桌放在房間的中間,桌上菜肴豐富,大家夥的眼睛是看着她走進來的,齊刷刷的,田佳麗笑了,說:“媽說沒幾個了,這不把我趕出來了。要不,我們先動筷吧。”

“媽媽,這兒,坐俊俊這邊來。”小家夥宋哲俊倒是乖的,坐在宋冠軍的邊上,人小,差桌子一截兒但坐的倒也端正,這不看到了自個的媽,叫的歡。

田佳麗當然是要和兒子坐一起的。

田佳麗一坐下,宋哲俊小朋友就又說了,他把聲音壓的低低的:“媽媽媽媽,舅舅給我買了好多炮炮,說等我飯飯好了,就和我一起放,媽媽,你也要一起的。”

“是嗎,舅給你買了好多啊,行,我們俊俊飯飯好了,媽媽和你一起放。”

“好好。”

“那俊俊飯飯要不要多呢,是不是飯飯少了,沒力氣放了呢?”

Advertisement

“要。媽媽,我要吃那個。”宋哲俊拿着筷子的手一指,田佳麗看過去,是牛肉幹。于是她挾了一點過來,放在兒子的小碟子裏:“吃吧。”

大家也開動了筷子,會喝酒的倒酒,不會的倒飲料。

不用說。男人們多是倒酒喝,女人們喝飲料的多,幹杯,随意的詞兒也頻頻的出現在大家的口中,氣氛一點點的濃了起來。

還好邵淑惠也沒讓大家等的太久,也就在兩三個菜出來後,她也落座了。

新年就是新的,總有不如意事一二,終是在歡樂的氣氛中有所短晢的消停了會,大家把酒言歡,把喜氣的話兒撒了出來,仿佛這麽一說,真的能言中,來年真的能心想事成。

邵淑惠雖沒馬上在飯桌上把田佳麗和她做的關于田耀武工作的事提出來,但,她還是瞅着機會說出來了,她也收到了肯定的答複,宋冠軍答應她,正月裏他去他妹家做客的時候會和他妹提這事的,并且他還說,他會和他妹說,等他調到新廠,要把小舅子帶在身邊,好歹他總是學了點技術的。他叫邵淑惠放心好了。宋冠軍也沒忘記說田佳麗工作的事,這不,當着這麽多人的面,田佳麗也答應了宋冠軍,過完年她就辭掉舊工作,迎接新工作。

田文麗也總算如了意了,因為她爸爸媽媽說,結婚不辦酒不象話,他們準備出錢幫她辦這場娘家的酒席,總歸是自己的女兒嘛。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的快的,田佳麗在做客中過完了2005年的正月。也可以說算是心想事成吧,中間有的不高興抵了快樂,她覺得這個年過的還行。

讓她意外的是,在去小姑子家做客後,田佳麗得出了一句話,有錢人家的過年就是與衆不同啊,是的,那天他們方家的親戚都來了吧,兩代三方的,聽說本來是想請客人們去酒店綴一頓的,最後是為什麽不去,具體的原因田佳麗也沒有去猜測,不過讓她記憶深該的是,當主客就餐的差不多的時候,方小老板叫方小老板娘去了趟內庭,沒多久,方小老板娘就拎着個紅色的袋子出來了,一家一萬就這麽發了下來,衆人不知是高興好還是吃驚好反正是這兩種表情表現的淋琳盡致。“最後肯定是高興的。”這是田佳麗留在腦裏的最後總結。

不外乎,田佳麗他們一家三口得了一萬。這錢清清楚楚的放在田佳麗的前面。

回家來的路上,陳雅芬和宋榮華是開車在前的,田佳麗宋冠軍他們三口在後一點。

從方家出來後,田佳麗兩夫妻還沒怎麽交談過,特別是就這分來的錢這事上。

這不,田佳麗還是有點忍不住了:“有錢啊,有錢。”

宋冠軍沒有馬上接話,只是把車速放慢下來,這麽一來就和前面又拉開了一點跟離,說:“你不會小聲點啊。”

“呵呵。”田佳麗假笑了幾聲,把懷裏快要睡着上的兒子攏了攏:“你說,你妹他們是不是別具一格啊。”

“少說幾話,我媽在前面呢,這不好嗎?真是的。”

“誰說不好了,當然是太好了。我這不是高興的嗎,想我一年掙了幾塊錢,啧啧。”

“好了不要說了,小孩子聽見了也不好的。白天我妹己經和我偷偷說過了,你弟的工作沒問題上,只要新廠正式一上馬,說就可以去人了。”

田佳麗也不是個不知好歹的人,聽了這則消息,也不再說什麽了,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這她還是知道的。

初八那天,田佳麗沒去上班,不過她還是打電話給領導了,不外乎說了一下不去上班了。好在這種擇新主的事,也不是田佳麗第一個做,再說想坐這位子的人多了去了,領導當然是同意她的辭職的,這事就這麽定了。

初九是田佳麗他們正式上班的日子。

田佳麗要去的是老廠,全名是M鎮怡中印染有限公司一分廠,也就是她小姑子他們家最早開的那家。而宋冠軍要去的是新廠,名叫怡中印染有限公司二分廠,新廠是沒正式投産,不過他作為技術人員機修工,作為是從老廠抽調過來的小領導,有的工作得先開始了。

印染廠,顧名思議,是印和染,主業是在毛坯布上印花染色,主要業務在家紡,衣料上的印染。

印染,這種廠子一般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分三八制滾動上班的,這樣能節省成本,因為起動一次機器所化費的成本是比較高的,再加上生意也是實在不錯,要不二分廠會開起來嗎。

田佳麗雖說是老板家的親戚,她本人又不愛張揚的,再說是新人,知道她的人也不是太多,再加上她的工作是質檢員,不是一般操作工,總的來說,她覺得自己過的還是挺舒心的。

一來工作不是多複雜,二來好歹她是大學生吧,這種沒有創造性的工作,也可以說是死板的工作讓她做起來那是再簡單不過了。

田佳麗的工作是巡檢加做質量報表。她是屬于品質部門的。

品質部和倉庫是相鄰的,也可以這麽說,一個門裏面分兩個部門。

品質部分兩部分,一是巡檢,一是成品檢。巡檢是印染的布還在生産車間時,也就是還在生産過程中的時候檢驗員去檢查。成品檢是印染成成品後,在打卷前的品質檢驗。這兩部分誰重要也不好分,沒說誰比誰更重要,但就忙碌上,那是成品檢相對忙碌多了。

田佳麗的巡檢也随着生産分為三八制,但田佳麗只上白班的。這巡檢,也是有時間性的,不是時時在機器邊轉,它是每二小時去抽檢一次,抽檢後得把情況如實填寫在質量報表上,有問題當然要馬上提出來,解決,如果有人不解決那是要上報領導的。每班按着時間段接着寫下去,一天下來,最未班的那人就一天的質量報表交小組長,那麽一天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

而成品檢就相對累多了,質檢員們就一大堆從車間入到倉庫來的布,一米一米的檢驗,把有質量問題的挑出來,這樣子好比操作工了。

說品質部和倉庫是鄰居,那是因為工作性質覺定的,也是為了工作方便。不過兩部門的辦公室是相鄰的。每個質檢員不一定有自己的辦公桌,如成品檢就沒那必要了,不過象田佳麗這樣的巡檢就是有的,還給配了電腦,那報表就是在辦公軟件上做的。

田佳麗的二小時一巡檢,做報表的工作是輕松的,餘下的時間她就上上網,看看新聞,要不和同事聊聊天,要不有別的部門的人來竄門,就工作就閑聊。

倉庫即倉儲,也分兩個部分,坯布,成品布一個部分,還有配件,比如染料,機器修理配件,辦公用品一個部分,也就是分為以布為主,以其他一切雜物為副的兩部分,當然大家是坐一個辦公室裏的,同屬一個部門。

這些個具體的情況是田佳麗工作了有一段時間後才清楚的,到那時,田佳麗也認識了不少人。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