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捷
太後到底還是沒攔住羽翼已豐的兒子,二月裏,宋祯任命殿前都指揮使郭珝為主帥,發五路大軍讨伐西夏。
魏國已二十餘年沒有戰事,此次陡興刀兵,朝中免不了議論紛紛,宮中氣氛也随之沉悶起來,尤其當有前線的急報傳來後,宮中更是到處充滿了壓抑之氣。
陳曉青身在福寧殿,不必打聽,單從宋祯的臉色上看,就知少有捷報。她不多言不多語,只溫柔仔細的照顧宋祯起居,盡量勸他多進飲食。
在這個時候,宋祯自然是沒有心思去後宮或召幸嫔妃的,而陳曉青的沉默溫柔恰到好處,讓他十分舒适,對她的喜歡不由深了一層。
身在宮正司的林木蘭反而對這場戰事沒什麽感覺,她生在徐州、長在揚州,西夏在什麽地方,她都不曉得,而且她每日處理的事情也多是下面宮人內侍的瑣事,就更對此事沒什麽具體的想法。
只是在聽說太後吃起了長齋,日日親自去小佛堂祈求佛祖保佑,宮中從高婕妤往下至柳貴人,都跟着吃齋念佛時,有些莫名想笑。
要是佛祖真管得了這些事,這天下還不早就太太平平、海晏河清了?林木蘭也不想對佛祖不敬,但從娘親到自己的經歷,都讓林木蘭堅信,人要過得好、做得成事,多半還是得靠自己,那些虛無缥缈的神佛,至多能讓人心裏略微安定些罷了。
林木蘭該做什麽做什麽去,心無旁骛的姿态又贏得了王宮正的贊譽,讓呂秋菊豔羨不已。
“宮正真是對你青眼有加,以後你出頭了,可不要忘了咱們呀!”
林木蘭笑道:“我人笨,只好勤謹些了。”
兩人說笑着從議事廳出來,正要回去房中歇着,就見李威一臉喜色從外面奔了進來:“兩位女史,大喜事!前線報捷,咱們大魏國收回涼州城啦!”
他一路說一路腳步不停,直奔議事廳就去了,不一時,整個宮正司就都知道了這個喜訊,與此同時,前線大捷的消息也傳遍了整個宮城。
此時身在崇政殿的宋祯也是喜出望外,立即召集中書門下諸位宰相議事。
魏國立國八十年,雖統一了中原和江南地區,但幽雲十六州始終被北遼占據,中原腹地無險可守,只能對北遼稱臣納貢;三十幾年前,西夏稱帝建國,又占據了魏國西北許多土地,并攻破靈武、涼州兩城,截斷了魏國交通西域的通路,還不準西域各國販賣馬匹給魏國,以致魏國在與西夏的交戰中總是處于下風。
宋祯自懂事、開始讀書起,就對這受制于人的局面十分不滿,一心勵精圖治,希望有朝一日能奪回所有被異族強占的土地,恢複華夏榮光、建立遠邁漢唐的偉業。
如今他終于從西夏人手裏奪回了涼州,可算是邁出了堅實而戰略性的一步,如何能不欣喜若狂?前線諸事,他信任郭珝,便全權交給了他,只有一個指令:守住涼州城,絕不能讓涼州再失陷!至于靈武,因此番奪城,魏國也損傷慘重,倒可徐徐圖謀。
Advertisement
除此之外,宋祯還與幾位宰相商定,次月起改元乾興、大赦天下,他要讓魏國上上下下都知道此次大捷,要讓所有臣民都相信,他們魏國是可以與敵一戰、奪取勝利的!
見完幾位宰相,宋祯意氣風發的去了慶壽宮。他大步行至太後面前,撩袍跪倒,含淚禀道:“娘娘,我們勝了!”
太後也眼眶發紅,輕輕點頭:“好,好,好。我兒長大了,也能建功立業了。快起來。”
宋祯起身坐到太後身邊,将自己剛才與宰相們商議的何時改元告廟等事都說了。
太後見他整個人如煥新生,英姿勃發、意氣盎然,簡直是自己從未見過的模樣,心裏一時高興一時澀然,只覺五味雜陳,也不插言,只怔怔的聽着。
宋祯渾然未覺,興奮的說完這些事,想起自己還有政事沒處理完,又跟太後告辭回了崇政殿。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剩下的事務,他只用了平時一半的時間就處理完了。
梁汾趁機勸他休息,宋祯便起身回了福寧殿。
此時福寧殿衆人也早知道了好消息,陳曉青笑着迎出來,宋祯見到她笑靥如花,也不知怎麽,心裏一股沖動湧上來,彎腰擡手就将陳曉青打橫抱了起來。
陳曉青吓的一聲驚叫,又立刻自己捂住了嘴,一雙黑葡萄一樣的眼睛帶着點驚慌望向宋祯。
宋祯大笑出聲,抱着陳曉青轉了兩個圈才把她放下,牽着她的手進了內殿。
***
柳晨在福寧殿有舊相識,沒多久就聽說了陳曉青極受官家喜愛的事。外面戰事漸歇,官家也開始往高婕妤、彭嬌奴那裏去,卻從未召幸過自己,難道陳曉青自己受寵,就忘了當日情誼,不肯理會自己了嗎?
劉青蓮看出她的憤然幽怨,笑着勸道:“你也不要心急,進宮這幾年,我也算是明白了,宮裏的日子就得慢慢熬着,哪有一步登天的好事呢?”
“我也沒有想一步登天,可我,我都多久沒見過官家了?”柳晨還記得她最後一次見官家,正是她剛答應跟彭嬌奴她們結盟的時候,那日官家提點她,是因陳曉青提起才召幸了她,後來還問了林木蘭,對于她這個人,官家倒似乎沒有什麽興趣,不由更加黯然。
劉青蓮好心幫她反思:“按理說你當初也是近身服侍過官家的,不會不知道他的喜好,怎麽官家就會單單冷落你呢?”
柳晨自己也想不明白,論容貌她雖比不上彭嬌奴,可也不比旁人差,為何官家就單單不喜歡自己呢?她忍不住把最後一次見官家的事跟劉青蓮大致說了一遍,末了道:“我仔細想過了,也沒有什麽不妥的啊?”
劉青蓮卻問:“官家怎知你跟木蘭交好?”
于是柳晨仔細回想,又将當初林木蘭去福寧殿的事說了一遍,劉青蓮聽完嘆道:“要是我沒猜錯,事情壞就壞在木蘭身上。”
“這跟木蘭有什麽關系?”
劉青蓮看了柳晨身邊服侍的宮人一眼,柳晨會意,将人都遣了出去,劉青蓮這才說道:“你知道當初錢惜為何被遣走麽?就是因為她向木蘭追問明烈皇後之死……”
柳晨将劉青蓮送走,獨自悶坐沉思良久,想辦法讓人給陳曉青傳了句話。幾日後,陳曉青托人回話,說她走不開,但心裏一直記挂着柳姐姐。
柳晨冷笑幾聲,勉強按捺住性子耐心等待,卻直等到中秋,才在太後宮中見到了陳曉青。
這一次她抓緊時機,拉着陳曉青去她那裏單獨說話。
“我知道官家事忙,你不好總提起我,我也從來沒有怪過你。”柳晨開頭就如此說道,“咱們姐妹這麽久了,你的脾氣我還不知道嗎?”
陳曉青本來有些不安,怕柳晨責怪,如今聽她這麽一說,松了口氣的同時,又有些羞愧,“是我沒用,膽子太小。”
柳晨笑着安慰她:“這樣也好,起碼不會犯錯惹官家生厭。曉青,上次我找你,其實是想跟你說說木蘭的事。”
“木蘭姐姐怎麽了?”陳曉青立刻緊張的問。
柳晨道:“她現在在宮正司倒是挺好的,可我總覺得不是長久之計。你想想,她今年也十八歲了,好時光轉眼就過,若是不早作打算,難道真就做一輩子女史麽?”
陳曉青喃喃道:“木蘭姐姐說,做女官能升遷,若是有朝一日坐到宮正的位子……”
柳晨一嘆:“她這麽說,不過是寬慰你,你還真信呀?你想想,王宮正今年四十多歲,深受太後和官家信任,我看她身體也不錯,起碼再做個十年也不是問題。就算王宮正能早些卸任,那還有兩位司正和四位典正呢!就是按資排輩,順利的排到木蘭,至少也得二三十年吧,到那時木蘭都多大了,還有什麽意思?”
陳曉青從來沒想過這些,此時聽柳晨一分析,深覺有理,便問:“那依姐姐之見呢?”
“我是想着,你現在得官家寵愛,要不了多久就該進封了,那時官家跟前沒人,正好把木蘭引薦過去,你覺得如何?”柳晨說完便緊緊盯着陳曉青,想将她臉上的神色變化都看清楚。
陳曉青聽了這話若有所思,卻又搖頭:“可是,木蘭姐姐不叫我向官家提起她。”
柳晨只覺背上挨了一下重擊,盯着陳曉青看了半晌,才問:“這又是為何?”
“她說她已經做了女史,不必多費口舌,且官家也不中意她,叫我多提些柳姐姐的好處。”陳曉青如實答道。
柳晨卻根本沒聽進去最後一句,腦子裏只想着:果真她們二人更親近,只拿我當個外人,這樣的事,林木蘭從來沒告誡過我,害我無知無覺就惹了官家不喜,卻便宜了陳曉青!
“柳姐姐?”陳曉青見柳晨面色難看,忙握住她的手問,“你怎麽了?是不是哪裏不舒服?手這麽冷。”
柳晨勉強扯出一絲笑來:“我沒事。曉青,我剛才也說了,做女史根本沒有什麽前途,我們姐妹一場,不能不拉木蘭一把。至于說官家不喜,我倒沒覺着,官家私下跟我問過幾次木蘭的事呢!恐怕是木蘭意會錯了。要不你回去也試着跟官家提提木蘭,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喜。咱們姐妹三人,還是往一處使勁才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