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協助

牛車很快到了裏正家的院門。他家算是大地主,村裏不少佃戶都是租其田地耕種,因此裏正頗富裕,建了一個挺大的莊院,自然也養着長工仆婦。

守門的聽駕車去接人的仆役說了來人的身份,急忙放行。

蕭瑜随劉氏等人進門,還沒走近就看到産房外候着好幾個人。一個頭發花白通身富貴的老夫人拄着拐杖坐在雕花的圈椅上,正氣苦道:“不是說已經去請大夫了嗎?怎麽還沒到?我的乖孫要是……”

“肖二姑娘到了!”來人急急通報。

在那裏守候的一幹人等聞言立刻讓開來。

周老太太擡頭看到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急步走來,驚訝于其年紀之小,面上狐疑之色一閃而過。不過此刻容不得她多做考慮,只連聲道:“這位小大夫,快去看看我家孫媳婦兒,請千萬保住孩子。”

蕭瑜點頭匆匆一禮,脫去外袍,掀起厚重的門簾進了産房。

屋子裏有些悶熱,一個頭發散亂臉色慘白渾身汗濕的婦人躺在床上,下身不斷有血水滲出,兩個婆子正用白布擦拭,旁邊有個小丫頭将血水端着。

看見蕭瑜進來,兩個産婆均是一愣。

蕭瑜壓下心中的反胃緊張,上前查看産婦的情形。

穩婆見其有模有樣地診脈檢查,忙道:“宮口方開二指,産婦暈了過去,下漏不止,而今最緊要的是止血或還能救回一命。”

蕭瑜點頭,這她倒沒問題。當即拿出銀針,利落地紮下止了血。随即又紮了幾個穴道。

陸氏悶哼一聲醒過來,随即顫聲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兩個産婆大喜。

此刻最重要的是安下産婦的心,堅定其信念。蕭瑜忙握着她的手道:“我是大夫,你聽我的,一定能将孩子平安生下來,相信我。”

陸氏聞言如死灰般的臉多了一絲血色,顫抖着點頭。

蕭瑜自藥匣中取出一顆褐色的藥丸,讓人端來參湯道:“你先服下這有助于生産開骨丹。”

藥香驅散不少産房的沉悶。

陸氏服下丹藥飲盡參湯,恢複了點力氣,也放松了些。

沒多久,一直觀察的兩個穩婆激動道:“開了!真是靈丹,周大夫妙手回春,宮口開了!”

蕭瑜稍微松了口氣。娘親的醫術出神入化,留下的藥也都是好的。她近來配制的藥丸不少,但多是毒/藥解藥和一些怯風退熱止瀉之類的常用藥,并沒想到要做用作助産的開骨丹。還好之前留着的藥裏有這個。

略作回想,蕭瑜又取産婦兩肩入一寸刺瀉。須臾,穩婆摸了一下陸氏的腹腔,,探手入産門查看,喜道:“好了,胎已離經,快出來了!”

然後在蕭瑜呆愣的目光中,兩個穩婆将陸氏扶起來,讓其抓着支在床邊的橫杆,一人從後抱住産婦,一個跪坐在地上。

蕭瑜早聽過時下不少産婦都是站着或坐着生小孩的,沒想到此番居然會親眼得見。她擔心出什麽狀況就在一旁等候,并沒有立即出去。只見陸氏随着産婆之語用力,痛得牙關緊咬,又聽了婆子之言不敢大聲喊叫浪費體力,汗如雨下。

蕭瑜不忍直視,對生子又多了幾分陰影。

穩婆忽然凝重道:“胎位還沒矯正,遇上橫生了。”

蕭瑜聞言心中一沉,這個她當真無能為力。陸氏亦是臉色青白。卻見穩婆處變不驚毫無慌亂地扶了陸氏躺下,安撫道:“老身常年替人接生,也遇到過好幾回這樣的事,定會盡力。”

此時陸氏仰卧榻上,穩婆用熱水将手洗淨燙溫,探手入産門道:“老身試着将胎兒推至順直,不使臍帶纏繞羁絆。”

這産婆竟然有這等本事?蕭瑜登時對其刮目相看。

“好了,頭抵産門了。”不久穩婆長籲一口氣道,“上湯藥。”

蕭瑜看得嘆為觀止。這些産婆不愧是長年接生,自有絕技。當即接過侍女遞來的湯藥給陸氏吃下去。

“用力,好,再用力!”穩婆大喊道,“快出來了,用力!”

陸氏聽着穩婆的指揮使勁,忍不住呻/吟起來,驀地一聲低喊,接着神色一松,淚流滿面。

“生出來了!”穩婆大聲呼喊。

蕭瑜聞言即看到一婆子拎起那初生的小嬰兒,紅紅皺皺,頓時渾身輕松笑意滿臉,勸陸氏道:“別哭,這可是喜事,可別把眼睛哭壞了。”

穩婆在嬰兒小屁股上輕拍兩下,洪亮的啼哭登時響起來。

“生了!生了!”門外衆人大呼,聲音激動,聽着還有人喜極而泣。

穩婆喜氣洋洋地朝外喊道:“是個大胖小子!”

接着一人将燙過的剪子拿起弄斷臍帶,将嬰兒身上留着的小段用細麻線纏好盤結起來,又用軟棉布包好。另一人則給陸氏清理身下污穢。

而後兩人笑着将新生兒裹在棉襖裏,抱到門口。

周老太太和裏正幾人早圍了過來,掀起布兜細看果然是個小子,一口一個心肝寶貝,笑得合不攏嘴。

蕭瑜出了一身大汗,從幾人身旁擠出了産房。

等候在外面的肖佩聽得裏正的兒媳婦順利生産母子平安,且是添了個男丁,很是欣喜。此刻看到蕭瑜出來了,忙迎上去遞了帕子給她擦汗,一臉笑意。

“阿瑜此番救了兩個人呢,真難為你了。”

“我只是略微盡力,下回萬不敢了。此次主要是兩個産婆本事高,遇事不慌。”蕭瑜搖頭道,又把陸氏生産之事大概說了。

雖然是簡單敘述,肖佩聽得如此曲折,還是臉色發白,連道萬幸。

旁邊裏正幾人已從初聞添丁的激動中緩過來,聽到蕭瑜這麽說,周老太太連聲道:“多謝小大夫相助,兩位穩婆也辛苦了。請先到廳中用茶。”

裏正忙讓人去備謝禮,其妻王氏滿臉笑容地親自去了。

蕭瑜知曉自己并不懂多少,忙道:“我不是什麽大夫,也不甚通醫理,只幸得我恰好就肖家祖上有留下幾個珍貴的方子配了藥。還是兩位穩婆神技才得以讓少夫人母子皆安。”

衆人皆道:“肖二姐兒過謙了。”

兩個穩婆和産房裏候着的侍女則對蕭瑜的藥丸和醫術贊不絕口。

蕭瑜繼續解釋自己并不擅長醫術,但見衆人對她都是一副別謙虛了的樣子,只得作罷。

少頃,王氏和其子周勤貴拿了謝禮出來,蕭瑜和兩位穩婆均是一個雕花的禮匣。王氏笑道:“只是十兩謝銀和一個尺頭,不值什麽。”

十兩銀子!兩個穩婆聞言喜出望外,嘴裏說不完的吉祥話。

蕭瑜稍作推辭亦收下了,亦道了喜。

幾人臨走時周老太太還叮囑洗三時記得前來觀禮,蕭瑜笑着應了。

裏正仍遣了騾車送各人回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