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暗湧”看到她的時候,甘嘆懷疑是暑假睡太多而産生的幻覺。

直到阿湧姐出現,“你說你是不是不孝,這才回來幾天,就把外公丢在醫院不管了。”

原來是剛回來的,只是醫院是怎麽回事?

“你少誣陷我,我是被趕出來的好吧。”

“老爺子真遇上桃花了?”

“不知道,你別一驚一乍的,有客人。”

然後才發現客人是他。

“阿嘆啊,”阿湧姐“自己人,你跟我說說到底怎麽回事。”

既然是自己人了,他也默默豎起耳朵。

“不是跟你說麽,那天推他下樓,在公園裏遇見了一老奶奶,就攀談上了,現在天天往人家病房跑。”

“你就沒聽聽他們聊的什麽?”

“我不八卦。”

阿湧姐“切”了一聲,又從收銀臺後邊的簾子消失了。

她從收銀臺裏走出來,聽聲音是往他站的書架走來,心開始打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嗨。”

Advertisement

“嗨。”

然後就掠過他了。

他抿了抿嘴,把書塞回去,向她走去。

“你說有什麽事情可以問你,現在方便嗎?”

“Sure.”她說。

兩個人又回到收銀臺,挨着坐,她在他的右邊。

其實他沒什麽真正想問的,就是想聽她說話,于是問了一些生活上的事,比如那邊的環境和飲食這些。

然後就知道了她的喜好,比如經常去哪裏逛,平常都做些什麽,看重什麽,以及喜歡吃什麽。

火鍋,火鍋,火鍋。

她提了三次火鍋,然後是第四次——

“真的,建議你多帶一些火鍋底料。”

他笑,“其實最近在家學做飯。”

“但火鍋還是有必要帶的,相信我。”

“好。”

然後就進入了誰也不說話的安靜。

但是很奇怪,他莫名覺得這個時候不要絞盡腦汁去找話題,這樣會顯得更尴尬。

結果證明他想的是對的,一開始的尴尬雖然難以避免,但也只是一時的,忍過之後就漸漸變得和諧了。

其實這是不是就是人與人相處的小奧秘呢?

那些相愛的人——朋友、戀人、夫妻和親人,難道都會有說不完的話嗎?

他想到來夢夢女士和甘代觀先生,他自己跟來夢夢,甘代觀與他,腦海裏浮現出許許多多的片段和情景,他發現這些都是默片,好像最令他記得的是他們之間彼此不說話。

不知道是因為當下的情境使得他第一時間翻出那些相同的記憶,還是因為他是真的享受那些他們不靠說話卻有氣流而且溫馨的場景。

但有一點是不可否定的,那就是再相愛的人也不是一直都有話說的。

愛?

他為什麽聯想到了愛?

是因為太在意太糾結太執着于給他與她之間下一個定義嗎?

人與人之間,一定要存在一個定義嗎?

定義本身是什麽呢?

“喂,阿嘆!”阿湧姐又神出鬼沒地出現,然後對着她說,“這小孩常常不知道想什麽想得魂都丢了。”

哪有,他默默反駁,他不是小孩,成人禮已經過了。

“這倒是跟你挺像,”阿湧姐說道,“憨樣,你們都是。”

“我謝謝你哦。”她說着抱着大福走開了。

他不好再久留,去拿了幾本書過來結賬。

阿湧姐口口聲聲說他是自己人,在這買了三年書,卻一次沒給過折扣,甚至剛開始用現金支付的時候有一次沒零錢找于是多收了他兩塊七毛錢,第二天再來買書也沒實現給補差價的諾言,只認錢不認人,奸商來的。此外,有的時候還給她做小工,搬書、處理貓砂、收銀都幹過。

現在更過分,叫他自助,自己收自己的錢,然後拿着拍立得悄咪咪地尾随,拍下一人一貓。

原來牆上的照片都是怎麽來的,偷拍。

原來自己人的概念是:可剝削。

給自己結完賬,過去打招呼,“走了。”

阿湧姐揮揮手,連句再見也懶得說,她卻開口叫他等一下。

“你手裏那本白色的書可以給我看一下嗎?”

當然,他遞了過去。

“我爺爺有這本書的原版,你要不要讀讀看?”她說。

“好。”太好了。

“那我改天給來老師。”

“謝謝。”

是了,雖然他從來沒遇到過,但她好像每次放假都會去看來女士,然後家裏就會換上一幅她送的畫,據說都是她自己畫的。或許在別人看來送自己畫的畫是自大的表現,可來女士說這是不善于表達的人笨拙又赤真的心意,時常跟來家裏的人炫耀。

只是沒想到,這次她畫的是他的人像,這令他有些害羞,不想讓來女士往牆上挂。

“萬一阿訴哪天來家裏,看到牆上的畫還是舊的,會以為咱們不喜歡她新畫的。”

“……”

好吧,挂。但願她會來。

只是發朋友圈是怎麽回事?

來女士配的文字是『可愛的人畫的可愛的人』,她還點了贊。

他刷到的時候,內心五味陳雜,所以他是變相地被一個可愛的人誇可愛了……

那,他也點個贊吧。

然後更新今日份的大福,等她來贊。

贊是兩個小時後收到的,順便她居然也發朋友圈了!

是火鍋。

應該說,果然是火鍋。

剛成為她的微信好友的時候就去翻她的朋友圈了,火鍋真的是她為數不多的朋友圈的主角。

他點了一顆贊。

然後,來女士來敲門,“你想不想去吃火鍋,看到阿訴發的我流口水了。”

那就去呗。

“我打電話給你爸。”

然後去了他爸上班的附近,沒有偶遇。

吃完火鍋,一家三口去散步順便散味,兩口子走前面,甘嘆一個人走後面。

甘先生和來小姐确實沒有說話,他看着,為什麽來小姐一轉頭就知道甘先生會吻她呢,為什麽甘先生會知道來小姐會這個時候轉頭呢?

還有,為什麽會忽然對視?

信號是什麽?

甚至回過頭看他都是同步的。

“等下回去你來開車?”甘先生問。

“沒問題。”

“我和你爸商量了一下,等你開學我也開學了,所以為了公平,我們誰都不送你,你自己去OK嗎?”

“OK.”

“或者回頭我問阿訴什麽去,你跟她一起?”

“都好。”

于是睡覺前收到她的微信:我可能還有十天這樣就過去,離開學還有點早,你看要不要一起?

然後又補充:來老師說看你,你自己決定。

他想了想,回:一起吧,提前去适應一下。

她回:OK,身份信息你給我一下,我買機票。

他:等一下。

等他回來,又多了幾條信息,有航班截圖,還有她說:你看一下有沒有鐘意的,沒有我就按我平時坐的買了。

他回:就按你的。

然後拍了身份信息給她發去。

過了幾分鐘,她就把航班信息發到了他手機上。

還有:錢發我微信就可以。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她跟阿湧姐。

可轉了賬,她卻過了好久才收。一句話沒有。

一個晚上就過去了。

第二天跟來女士說,她完全沒意見,也絲毫不顯擔憂,還說自己已經是個成熟的家長了。

于是開始查資料做計劃,也借機給她發微信。

她卻說不用過早地操心,到了實地再做計劃也不遲,她會照看他的。

照看,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吧。

他躺在沙發上,看着她給他畫的畫像,不由地想起學校超市後面的那面牆。

是去年的事,學校砍了一棵樹,然後大家才發現超市和圍牆之間原來還有一片空地,接着大吃一驚。

全是畫。

或者說全是色彩。整面圍牆沒有具象,全是色彩,十分震撼。

大家都在猜是誰畫的,是不是一開始就在那兒了?學校貼吧裏各說各話,好像誰都在場親眼見證了一樣,還引起了各種掐架。

後來來夢夢在他們班上說,她知道是誰畫的,“是你們嫡親的師姐,之前也是我帶的,叫黎訴,我給你們一個網站,回家之後你們可以登陸,搜索‘LISU’就出來了”,還說師姐每次放假回來都會送一幅畫給她blah blah……

其他同學回去有沒有去搜他不知道,他搜了,覺得她的每一幅畫都像是要把他吸入一般,讓他對她更好奇了。

後來就常常去看那面牆,也不知道她畫了多久,一邊看,一邊想,她好像連天氣都考慮進去了——日曬和雨淋,所以是不是可以說這是她和大自然共同的作品了。

對了,還有時間,時間也是其中一個作者。

似乎每一次去看,都有新發現。

有的時候也想,她把這些顏色放上去的時候在想什麽?哪一塊代表着開心,哪一塊代表着苦悶?有沒有想過會被別人看到?在不在意呢?

這幅給他畫的畫,她又是怎麽想的,他蹲着給大福捋毛。

看着不像是憑空想象的,所以她是有注意觀察他嗎?也太厲害了,看幾眼就能畫出來。

不對,那天他穿的不是這身衣服。

那……

他忽然想到阿湧姐的拍立得,也想起确實被拍過幾次。

真是有心了,嫡親的黎訴師姐。

還借給他書,內容卻不止他買的那本,太學術了,希望十天內能啃完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