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事件(補假條)
黑三的朋友終于回來了。商稚言迅速和他們聯系上,約好了見面的時間。
約定的地方距離工業園和高新科技園區都不遠,商稚言收拾東西出發時,決定采訪完就去新月醫學找謝朝。謝朝這幾日很有些語焉不詳,雖然答應和她視頻,看起來也沒有異樣,但商稚言的直覺在滴滴鳴響:謝朝肯定有些什麽不妥。
工作的事情她幫不上忙,能陪陪他也是好的。
出門的時候商稚言迎面碰上李彧,李彧沖她點頭笑笑,當作打招呼。商稚言和他的來往和之前并無任何變化,她很輕松,其實心裏還有一絲隐隐的遺憾:李彧也是個挺好的老師,可惜她沒有機會再跟他學習了。
等電梯時,李彧踱回她身邊,閑話家常似的:“小商,中心主任讓我再問問你,你确定不留新媒體?”
下個月去社會新聞中心輪崗後,商稚言身為新記者的适應工作全部結束。之後便是各個新記者和各個中心根據各自需求進行雙向選擇。實際上,在剛進浪潮社的談話中,商稚言已經無比明确地說明,自己想進社會新聞中心。
“無論是我還是新媒體的主任,甚至是崔成州,我們都認為你有能力做更全面的記者。這段時間你了解了新媒體的工作,真的沒有興趣嗎?”李彧很誠懇。
“新媒體的工作非常有趣,也很有意義。”商稚言說,“但我的理想不會改變。”
她的固執也讓李彧很欣賞。李彧點點頭:“有所堅持是很好的,還有一周,你要加油。”
商稚言自然是連連點頭。
從浪潮社到工業園同樣要花一個多小時。商稚言先在工業園外頭的一個茶館和黑三碰頭,黑三才将她引見給自己的朋友。
黑三自從在工業園當上了電工,身材非但沒有變樣,反而愈發壯實,臉頰也多了幾分肉,以往的瘦削和不精神都消失了。規律的生活讓他看上去全沒了年輕時的狠戾孤勇,已完全是最普通常見的中年人。
黑三的朋友都是和他差不多年紀的工人。商稚言遞上明信片,苦主接過,她看到這青年右手尾指處纏着夾板,裹着紗布,厚厚一大團。他是這些人之中最年輕的一個,看模樣不過二十歲出頭。
一番介紹,商稚言得知受傷的青年名叫林健,是工業園吉陽裝配廠的工人,今年春節後才開始在廠裏工作:簽了勞動合同,保險公積金一應齊全,工作三班倒,包三餐也包住宿,有加班費和交通補貼。這是工業園大廠的水平,商稚言等他說事情發生的經過。
事故發生在這個月月初。林健是流水車間的工人,負責裝配一組零部件。當日機器有一盞指示燈始終不亮,車間主任讓維修的人來看過,之後恢複正常。但在林健操作的時候機器指示燈再次失靈,同時剛剛拎高的零件全部松脫砸落,林健躲閃不及,右手被砸中,尾指當場被削去。
林健說着拿出了手機:“維修部的人當時還拍了視頻,你看看。”
Advertisement
商稚言拿過手機。她以為自己看到的會是事故發生後的場景,但意外的是,拍攝者拍攝畫面時,林健正在流水線上裝配零件,機器還未失靈。
大約三十秒後,林健忽然轉頭看了眼控制臺。就在此時,他頭上零件紛紛掉落。有不少人大喊“躲開”,林健一個趔趄,沒能及時跑開反而摔在了控制臺旁,緊接着他便捂着手開始大喊。畫面晃動厲害,商稚言聽見有人用方言說話:“健兒手指沒咯!”
“這個就是證據,你說對不對?”林健問,“我們想看車間的監控記錄,但車間不讓,廠裏也不讓。不僅不讓我們看,還把我們趕走,連工傷認定也不做。你說說,這是不是欺負人!”他連罵了幾句髒話。
商稚言瞥了一眼錄音筆,提醒:“我正在錄音。”
林健閉嘴了,再開口時他壓抑了自己的怒火:“我都想好了,廠裏再不認定,我就去勞動局告它!”
“你們這次不是去上訪麽?有什麽結果?”
“沒有上訪,去別的地方看醫生了。醫生說我這個手是傷殘級別,以後做不了重活了。”林健說,“我還沒結婚,我以後是不是就成了廢人?”
眼看他又要激動起來,商稚言忙安撫道:“你怎麽會是廢人?好好做康複,還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
陪林健過來的工友問:“你什麽時候幫我們報道啊?上報紙還是上電視?”
整段事實非常清晰,證據也充分,最蹊跷的是吉陽裝配廠的态度。目前我們國家的工傷賠償原則是無過錯、無責任賠償,凡是發生工傷,不管是環境問題、機器問題,只要有損害結果,哪怕是員工自己的疏忽,都應該認定為工傷。按道理說,一個能為工人購買所有保險和公積金的正規廠家,是不會在這方面為難工人的。
“廠裏說過為什麽不給你做工傷認定嗎?”商稚言問,“你們和工廠協商過沒有?”
“協商過了,工廠說不是他們的責任,還把我趕出宿舍,不讓我住也不讓我進廠。”林健又激動起來,舉着手機,“是不是欺負人!是不是睜眼說瞎話!視頻都有!視頻就是證據!”
他身後幾位工友忙拍拍肩膀讓他冷靜。
商稚言讓林健把視頻發到自己手機上。她拍下了林健和吉陽裝配廠的勞動合同,林健還帶來了工資卡的流水和工傷認定申請書、鑒定證明,一切可能需要的材料他都已經準備好了,非常齊全。
“我是十級傷殘!”林健指着鑒定證明,“這麽嚴重,我要二十萬不合理嗎?這是一輩子的事情。”
商稚言不知道他是否明白,工傷鑒定标準裏,十級是最低的一級。二十萬的金額,似乎是太多了:工傷十級可以獲得七個月工資的一次性補助金,按照林健一個月六千多的工資來計,大概是四萬多元。但工廠也會在此基礎上添加誤工費、營養補助、精神補助等等費用,按照一般情況,他能得到的賠償不會高于十萬元。
商稚言決定先去吉陽裝配采訪相關管理者,看一看他們的态度。告別時,林健和工友們目送她離開。黑三陪她往工業園裏走,商稚言好奇道:“林健的工友也是吉陽裝配的人嗎?這樣幫他,不怕被廠裏穿小鞋?”
“有一個是吉陽的,其他都是別廠的工人。他們都是同鄉,林健是今年才過來的,剩下那幾個在工業園倒是做了兩三年。”黑三回答,“也幸好有這些有經驗的老員工在,不然林健自己哪裏懂得這麽多,哪裏懂怎麽處理?你幫幫他吧。”
“其實工業園裏每年的工傷事故少說也有十七八件,大傷小傷都有。但是這幾年我可都沒聽過還有正規廠子不給補償工傷的,工傷不賠償,問題挺大的。”商稚言告訴黑三,這也是她必須去找吉陽裝配的原因。林健和工友說吉陽裝配沒良心雲雲,商稚言知道那是盛怒之中的氣言,她需要聽一聽吉陽裝配的說法。
吉陽裝配的門衛認得黑三,遠遠就沖他打招呼:“老張。”
黑三要帶商稚言進去,門衛一看商稚言登記的單位是“浪潮社”,頓時多了個心眼:“你是記者?你來找誰?”
“我找你們辦公室主任宋樾。”商稚言說出林健給的名字。
“宋主任今天不在,你改天再來吧。”門衛說。
商稚言笑道:“我進去等她就成。”
門衛:“你先和她約好時間再過來。”他倒是一點不肯讓步。
黑三不悅,上前說理:“你們吉陽怎麽回事,以前可都沒有這麽嚴格。”
“記者不一樣。”門衛嘀咕,“一個女的,來亂查什麽。”
林健說過,今日他們看到宋樾的車子就停在吉陽停車場,她在廠子裏。商稚言不願就這樣放棄,但門衛态度堅決,正僵持着,身後傳來問聲:“怎麽回事?”
門衛一擡眼,忙打開了側門,讓那輛電動車入內:“劉科,這位是浪潮社記者,說要找宋主任采訪。但沒有事先預約,我不敢給她進啊。”
那中年人沖商稚言伸出手:“你是浪潮社的人?”
商稚言忙遞過去一張名片:“你好。”
“我是吉陽裝配人事科劉弘毅。”劉弘毅看了眼名片,“浪潮社啊……崔成州還在你們單位嗎?”
“當然在,他是社會新聞中心的記者。”商稚言說,“也是我的老師。”
劉弘毅忽然笑了:“什麽?你是他徒弟?”
他把電動車停在門口,伸手沖商稚言做了個“請”的手勢,指向的卻是工業園出口的方向。“我送你出去。”他沖黑三點點頭,“張班長,你去做你的事情吧。”
商稚言只好随着他往路上走,離吉陽裝配漸漸遠了。一路上劉弘毅沒怎麽說話,只問了商稚言來的目的。商稚言也不覺得這有什麽可隐瞞的,她這次做的并不是暗訪。她說出林健找到浪潮社記者,想為自己讨個公道的事情。
劉弘毅點點頭:“那你知不知道,讓他們找記者這句話,是我們宋樾主任說的?林健和他的工友當時把我們辦公室都差點給砸了,宋主任是女人,他們不敢動粗,桌子椅子可都遭了殃。打得可真熱鬧啊那天,宋主任說讓他們要是不服氣,去找勞動局,或者找記者。原來勞動局不是他們的首選?”
商稚言一愣。直覺的警鈴此時忽然鈴鈴作響,她瞬間察覺這起工傷事故背後還有些別的東西。
“商記者,你說你是崔成州的徒弟,那我信你一次,我相信你是客觀公正的。”劉弘毅一直把商稚言帶到工業園門口,他很堅決,但也很委婉,“你不能單聽信一面之詞。”
商稚言靜靜看他。
“別錄音,你記住就好。”劉弘毅聲音壓低了,“我建議你不妨查一查林健和他那些工友的身份背景。你會查到很有趣的事情。”
他說完笑笑,向工業園的保安借了支筆,在商稚言名片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和電話,遞還給她:“如果你查完了,仍想到吉陽采訪,你先聯系我。”
劉弘毅與她道別,留商稚言一人愣愣站在原處。
事情比想象中似乎更複雜。商稚言有點兒緊張,但更多的是興奮。崔成州的叮咛和“方寸”專欄對她來說,無疑有巨大的誘惑力。
她在路旁把方才的一切記錄在錄音筆裏,收拾好心情,往不遠處的高新科技園區走去。
新月醫學的大樓一如往常,光滑牆面在日光裏閃閃發亮。商稚言在新月醫學門口做訪客登記,在“事由”處寫上謝朝名字。
新月的保安看了一眼,“咦”了聲。
商稚言忙沖他擺手:“我悄悄來,你別通知他。”
保安:“謝工不在這裏。”
商稚言一愣:“他放假了?”
保安:“謝工已經收拾東西走了,可能被炒鱿魚咯。”
商稚言:“……???”
她朝園區出口跑去,又氣又急地撥電話。這個時間段不好打車,公車也難等,太陽又兇猛。
謝朝接起電話時,商稚言沖他喊:“你又騙我!”
謝朝:“工作不順利嗎?怎麽了?”
“我在新月醫學門口。”商稚言喘着氣,“保安說你被炒鱿魚了?這是怎麽回事?你不是跟我說一切都在處理中嗎?還說事情已經解決了,你這人怎麽這樣!”
謝朝沉默一瞬:“對不起,不想讓你擔心,你最近很忙。”
“我再忙也有空考慮你的事情。”商稚言說,“你在哪裏?我要立刻見你。”
“我在家。”謝朝說,“你來吧。”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些即将發生的事情,晉江說:大家想想就好,不要寫出來。
(這幾天瘋狂改鎖章但改完又被鎖的我已經完全無脾氣。
----
又及:明日(周六)請假一天,我們周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