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基因物語》
尾聲
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創作,《基因物語》總算是寫完了,無論讀者們最後給與的評價如何,對于自己來說,堅持寫下這七十多萬字,心裏已經甚感安慰了。
直到寫完看了書評,還遇到了不少從這本書剛寫一直追随到現在的讀者,心裏很是感動,想想一些書迷每次打開網頁等待更新的情景,而蟲子學業繁忙,或有些不順心的事情,總是未能固定的寫作,真是愧疚的很。
大家都知道,這是我的第一部小說,萌發寫作的念頭是因為一段失敗的單戀,如今往事已然飄遠,而這部小說,大概,能夠見證我的足跡。
想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每當蟲子有一點懈怠的時候,都能收到許多讀者的留言,郵件,其中有許多都讓蟲子感動,《基因物語》這本書的主人公開始是一個很平凡普通,甚至于懦弱的人,可能對于讀者來說代入感就強烈一些,蟲子收到的信件中,最小的不過十五歲,說他也喜歡上了一個班裏的女孩子,不知道該怎麽辦。我真是啼笑皆非,不過大部分還是在校的大學生或者剛剛畢業的人,都說主人公和他們很像,甚至于感情方面也有很多類似之處,看了我的書很感動。
每每看到這些留言,心裏就多了幾分的責任感,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長,堅強,蟲子實在希望,那些曾像蟲子一樣的人,能夠勇敢,積極地面對困難,面對失敗,不要去逃避,其實每次走過一個坎,都會看到一片新的天地。
一些書友對結局有些不滿,說太倉促了,但蟲子認為不然,其實寫到這個份上,結局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如果再大費周章的寫一番,恐怕就有刷起點幣的嫌疑了,書裏每一個女主人公都有各自的命運,這個結果,在書裏面,早就有了暗示,可能大家的煩悶,是來自于少了一份期待吧,就如蟲子數年前看武俠一般,每看一本,就像活了一世,無論結局好壞,都不免有些悵然。
下一部小說正在構思,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動筆,臨近考研,幾乎很少上網,那些給我留言我未曾回複的朋友們,着實抱歉,也萬分感激那些充分理解蟲子沒有拿刀殺到宜昌的俠士們。
已而至今,心境與剛寫此書時大是不同,成長了,堅強了,還是希望把那句蟲子最喜歡的話送給一些失落中的朋友:“挫折,只是人生的經歷,并不是人生的負擔。”
順便提一下的是,書中主人公的名字是我對面寝室的好友,而那個衆多書友謾罵得到Yushar的豬頭,名字正是區區在下,所以懇請嘴下留情,其實,俺還是挺帥的,原本想把我和蘇中輝的生活照發上來,無奈蘇中輝同學死活不肯,還問我要肖像費,只好作罷。
至于趙茹等女主人公,在蟲子的生活裏,都有真切的原形,雖然書結束了,但生活裏,大家還在各自探求着自己的幸福。
這麽一長串話,也就算是這部小說的尾吧,依照蟲子的慣例,自然要送上一首歌曲,原所有的朋友們快樂,幸福。
湖水是你的眼神
夢想滿天星辰
心情是一個傳說
Advertisement
亘古不變地等候
成長是一扇樹葉的門
童年有一群親愛的人
春天是一段路程
滄海桑田的擁有
那些我愛的人
那些離逝的風
那些永遠的誓言一遍一遍
那些愛我的人
那些沉澱的淚
那些永遠的誓言一遍一遍
我們都曾有過一張天真而憂傷的臉
手握陽光我們望着遙遠
輕輕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
長大間我們是否還會再唱起心願
長大間我們是否還會再唱起心願
楔子
“太……太好了,就要成功了。”
一個身着白大褂的老人緊張的注視着一個奇怪的儀器,一滴滴鮮紅的血液從儀器的管道中流出來,注進血清袋裏,老人滄桑的臉上由于激動布滿了似溝壑般的臉筋和皺紋,霎是恐怖。
身旁的年輕人忙遞了一杯茶上去,“老師,別這麽緊張,喝杯茶,已經成功了,血清已經合成,您不用擔心了。”
老人吶吶的接過茶杯,輕輕地把嘴遞向顫動的杯子,眼睛依然盯着那個儀器。
“九年了,我沒日沒夜研究這個工程,終于,終于是成功了,”老人手輕輕拭着眼角“我做到了,政府不支持我,我一樣可以做出這樣的成就,不穩定的基因,有了這個基礎,以後就可以通過實踐慢慢地研究出改變人體特定功能或者能力的基因藥物,哈哈,基因改造人體的方式對人類來說是跨時代的進步,那些鼠目寸光只知道杞人憂天的人,怎麽會明白,現在,血清終于合成了,這個成就,一定,一定可以震驚整個醫學界,生物界…它,它是一個奇跡。”說罷,就狂笑了起來,又夾雜着些許哭得味道。
年輕人忙陪着笑:“是,是,老師,您不久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了,明年的諾貝爾獎一定是老師的。只是,血清,還能再做出多少來。”
老人嘆了一口氣,說:“以目前的能力,也只能做這麽多了,剛剛800克,這已經耗費了将近一億元了,還有,放射性物質也全部過了半衰期,儀器被放射性物質損害已經沒有辦法再生産純正的樣本了。不過,有這些就足夠了,以後,錢,都不是問題了。”
“那,老師,如果這些血清注射到人體,會發生什麽事情?”年輕人接着問。
“這,應該是無法預料的,因為這些血清裏的基因不穩定,不過,這些基因的能量很小,就算全被注射到人體,也沒什麽用,只會稍微提高一點身體的機能,用不了幾個星期就全部消失了。”老人轉過頭,對年輕人說,“幾個月辛苦你了,小張,有什麽要求麽?要不,你就留下來吧,我親自把你的檔案調過來。這個研究,你就是我的助手。”
“呵呵,沒什麽,不過,”年輕人微笑的看看表,“已經過了三分鐘了,老師您不覺得頭有點痛麽?”
“你,你,茶裏放了什麽?”老人驚恐的問。
“沒什麽,只不過一點點氰化鈉而已。”
《上海日報》2004年三月十日第三版
上海**醫院林業圖副院長,生物臨床博士,于昨夜畏罪服毒自殺,據有關消息,林先後挪用公款,新項目研究費用,以及利用醫院名義向銀行貸款,合計九千多萬元,是我國建國以來少見的利用職權巨額貪污案件,有關單位正在徹查此事,據知情人士透漏,在林的屍體下,有兩個血字,“血清”,公安機關沒有對此做任何表示。
《上海晚報》2004年三月十五日第四版
今天清晨,本市發生了近年來罕有一起交通事故,共造成十五人死亡,一輛運血車在高速公路與一輛減速正要靠邊休整的客車相撞,客車中有針織廠的四名職工,兩名學生,兩名非本市戶口人員等十四人不幸遇難,在運血車中只有一個人,張某,也不幸遇難,奇怪的是,拒血車所屬醫院稱,這輛運血車本應該行使至湖北方向,警方根據存根任務表及血庫的登記确認,這輛車本應該是要開往湖北宜昌,那裏最近事故頻繁,血清短缺。可是,運血車卻開往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有關部門已經積極的介入此事的調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