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1)

沈氏也是心誠,黛玉的婚事她均是要親自過問才肯放心叫人去做。

秋水早先就是有安排了的,東西什麽的也是備好了的,又叫趙嬷嬷仔細調

養黛玉的身子,教導黛玉一些人事。這頭沈氏拿着賬冊仔細核對黛玉的陪

嫁,且不說黛玉的陪嫁是如何的豐厚,沈氏又從自己的嫁妝裏添了一些進

去。旁邊的的大丫頭茯苓就開口笑道:“奶奶對林姑娘真是沒話說。”沈

氏依舊看着賬冊,笑道:“這又有什麽,咱們現在說起來還是占着妹妹的

光了。再則這原本就是慣例,她又是大爺和姐姐心尖上的人,何苦落了下

乘。我們這些東西也沒什麽,想是先前妹妹的嫁妝怕是更多。”茯苓不懂

問道:“這是為何?”進來的紫蘇聽見了,拉了一下茯苓的手笑道:“奶

奶,大爺又來信了。”說着就将信遞上來。幾個丫頭相視一笑,都退下了

沈氏臉紅着小心拆開了信。自打臨江上任後,心裏念着沈氏的好,

便也常常寫信回去。先前還有些不好意思,做慣了以後倒也順手了。沈氏

瞧着信,知道臨江再過一個月就要來了。心裏也是高興。臨江在信裏也不

說什麽甜言蜜語,只說些家常的事,可沈氏卻是歡喜的緊。尤其這次臨江

最後寫着“容兒辛苦了”更是害羞的不行,心裏埋怨不知哪個哥哥竟将自

Advertisement

己的閨名告訴了臨江。

這頭秋水和薛蟠卻是來了。黛玉十一月二十五出嫁,臨江拟定是十

一月初的時候趕回來。秋水這邊來得早。她們也是輕車簡從的,到了就先

去林家。薛蟠是先去鋪子裏逛上一圈。因沈氏還在忙,林伯便引着秋水先

去了黛玉的院子。黛玉見着秋水也是高興,秋水便拉着黛玉坐下親親熱熱

的說些體己話。又替她相看了嫁衣首飾,還有給婆母小姑備的繡活頭面。

黛玉心裏慌得很,拉着秋水的手說是不知道怎麽辦才好。秋水自是小意安

慰道:“無事的,嬷嬷不都教過你要怎麽行事了嗎?你也是見過杜夫人的

,她性子很好,家裏頭也簡單,經心些就好了的。”黛玉便就問平日裏秋

水是怎樣和薛姨媽薛蟠相處的。與薛姨媽怎樣相處的倒沒什麽,只是和薛

蟠如何相處卻是叫秋水紅了臉。

正巧這邊沈氏忙完了便過來見秋水和黛玉,便笑道:“妹妹也不用

這麽忐忑,新嫁娘都是要過一遭的。我先前出嫁時也是慌得在母親那哭了

好幾次。現在不都是好了。”秋水應道:“正是這樣的。”黛玉也是紅了

臉問好。沈氏便來見過秋水笑道:“知道姐姐來,我都備好了宴席也收拾

好了院子。左不過就是為了妹妹備嫁的事,也不用特地打掃屋子,不如就

在府中住下。咱們有什麽事也好商量不是。”秋水想了會,笑道:“等我

先和大爺商量下。”沈氏點頭,請秋水黛玉出去用膳,笑道:“我已打發

人去請薛大爺了。”秋水便攜着黛玉一道與沈氏去了花廳。

回去後薛蟠知道秋水的心思便也是應允了的。秋水便日日跑去和黛

玉作伴,薛蟠也随她,便也自己出門或是去鋪子裏看賬冊或是和幾個朋友

玩樂。不日臨江也是回來了,幾人聚在一起也是心裏感嘆。臨江拉着薛蟠

在外頭說話,他現在已經還是主事,有什麽事雖有沈家兄弟提點着,但也

不好事事麻煩人家,便存着事向薛蟠讨教。沈氏也是推說打點院子便下去

留着秋水黛玉兩人說話。

秋水摩挲着黛玉,笑道:“現在也好。臨江看起來沉穩了不少,你

也不日要出嫁了,我這心裏也是放松不少。”黛玉依偎着秋水道:“我不

依,姐姐可不能因為我嫁人了就不理我了,否則我情願不出嫁。”秋水又

惱又笑道:“我哪會放得下你。可別使性子了。明兒到了杜家就不好再這

樣的。”黛玉悶悶的回道:“我曉得分寸的。”秋水心疼不已道:“杜家

我是放心的。可若是真受了什麽氣,你只管告訴我,不許自個兒忍着。我

和臨江都不會坐視不理的。你也要真心待人家,只有你真心待人家了,人

家才會真心待你。若是碰上個不醒事的,他對你不好,你也就晾着他,只

管自己照着規矩做。”說到後來秋水卻是自己哭了起來,深怕黛玉過得不

好。黛玉也是知道的,用帕子給秋水拭淚,笑道:“姐姐怎麽哭了。哥哥

不是說了嘛,他人很好的。”秋水忙止住淚,道:“恩。”想想又說不出

口。黛玉便道:“姐姐都說吧,我将來也好應對。”

秋水道:“這人與人之間難說得很。哪怕你千好萬好,若是不入他

的眼都是不好的。若是……若是看對了眼也就罷了,若是不好,身為女子

都是要吃虧的。”黛玉知道秋水的意思,笑道:“姐姐忘了,杜家再重規

矩不過,他自小家教如此,必也是這樣的。若是真不成,我是杜老爺杜夫

人親自聘的,只要我不錯了規矩,再怎麽樣他也是要尊重我的。便是要納

妾,我也随他去了。”秋水也不想黛玉這般安慰她,笑道:“嬷嬷教得很

好。既這樣我也放心了。咱們是杞人憂天了,小玉這般好,嫁與了他,是

他的福氣。更何況夫妻間相處,多處處用點心總是會有感情的”黛玉伏在

秋水的懷裏笑道:“姐姐說的是。”

無論怎樣忐忑,那日終究是來了。秋水紅着眼送着黛玉出去,黛玉

也是哭,道:“姐姐我走了。”秋水一聽越發心疼,終是沈氏沉靜,扶着

黛玉出了去交與臨江手上。薛蟠在外頭幫臨江招呼賓客。賈家已大不如從

前,聽說是元妃身子不好,賈母等人都去侍疾了。寶玉并寶釵,鳳姐并賈

琏是來了。此次來也是捉襟見肘,寶釵已懷了身孕,過來賀了幾句也就回

了。寶玉猶想鬧,薛蟠卻是叫人把寶玉捆起來,塞住嘴,随意扔進了一個

空院落裏。鳳姐賈琏就當沒看見。事後賈家知道了,又能怎樣呢。倒是寶

玉經此一事後,安靜了很多也不在吵着出去了。

等黛玉歸寧,秋水親自見到杜寧對黛玉小心呵護才放下心來。薛蟠

在旁邊打趣道:“你可放心了吧。”秋水點頭道:“現今小玉這樣我就受

不住,若是棠兒出嫁,可真不知怎麽辦才好。”薛蟠順着她說道:“咱們

就留着棠兒,不許那些混小子惦記。”秋水卻是點頭,薛蟠不知道怎麽說

只能把人攬進懷裏笑了。

作者有話要說: 大結局了,後來他們就幸福快樂的在一起了

☆、番外

第二日黛玉起來,杜寧猶攬着她。黛玉卻是臉紅了,小聲喚着他又

不知怎麽叫他才好:“可該起了。”杜寧昨晚有些喝醉了,此時還未清醒

,問道:“什麽時辰了?”黛玉也不知回道:“天亮了。”杜寧聽得這聲

卻是想起來了,忙起身回道:“失禮了。”黛玉也是羞卻是笑了。杜寧昨

晚上一見黛玉的樣子想着世間竟有這般叫人憐惜的女子,看着她的眼睛覺

得心都要化了,現在見黛玉散着頭發,笑着望着自己,一時也不知道手腳

該怎麽放才好。只覺得自個兒怎麽這麽沒用,丢臉極了。外頭聽見響聲,

便問道:“大爺、奶奶可起了?”杜寧便應了一聲。黛玉忙披上外衣,準

備起身伺候杜寧洗漱。杜寧忙擺手道:“不用,我自個兒就成。”黛玉也

只得随他了。在外人面前杜寧瞧着鎮定得很,吩咐道:“先給大奶奶上點

吃食。”紫鵑等人聽了也是放心不少,都上來伺候黛玉梳洗。

後來走在路上,黛玉由着紫鵑雪雁扶着走。杜寧原是走在前頭的,

在拐彎時卻是回頭看了一眼黛玉,正叫黛玉瞧個正着。黛玉想着,便叫雪

雁退下一步,笑道:“大爺。”卻覺得別扭得很。杜寧聽見了忙停下腳步

,正着臉問道:“何事。”黛玉紅着臉道:“我心裏忐忑,還望大爺說說

太太老爺的喜好。”杜寧不動聲色的落後一步走在黛玉身側,回道:“正

是,是我疏忽了。”說完一本正色的向黛玉講解起府中個人的習性和喜好

。黛玉微側着臉認真聽。只是這兩人都不專心的緊,旁邊的丫頭瞧見了都

低着頭抿着嘴笑。

等到了正房,黛玉向杜老爺杜夫人敬茶。杜老爺板着張臉訓了杜寧

幾句,才轉身對黛玉道:“你幫我多看着他,若是他有什麽不好只管告訴

太太。你們夫妻和樂,我們才會開懷。”杜夫人也是勉勵了幾句。黛玉便

向他們呈上自己備好的禮物。幾人又說了幾句,才叫杜寧帶着黛玉下去見

人。

因是杜老爺還要上朝,杜夫人身子不怎麽好,倒也不用黛玉成日裏

在旁邊伺候着。杜寧便說是要帶着黛玉四處熟悉一下。杜寧面上有些冷淡

,但卻是個細心周到的人,待黛玉也是極好,覺得上天不負人叫他心想事

成。黛玉初始還有些小心翼翼,現在也是知道杜寧的脾氣,心裏也是歡喜

這日下雪,外頭也是冷得很。黛玉瞧瞧天色,想着杜寧在書房用功

便叫人炖了鴨羹湯,披了大氅帶着人去找杜寧了。凡是文人均有些脾性,

這書房是不許人輕易進得。黛玉先前還是要叫人禀報的,過了幾次卻是杜

寧吩咐人說是黛玉什麽時候來都不用通報的。杜家家風嚴,書房伺候的都

是小厮,瞧着黛玉來了,忙屯肺屎謾w煊袂譜耪庑┌氪蟮暮⒆傭車每閃

便吩咐道:“雪雁待他們下去喝碗熱的。”衆人忙道謝,也就都下去。黛

玉叫她們在耳房守着,自己提着食盒進去了。杜寧聽見響聲,瞧見是黛玉

忙起身上來接住食盒,責問道:“這麽冷的天怎麽出來了。”黛玉替自己

解了外氅,并不回答。杜寧便問道:“這一路走來手爐可是還熱的?”黛

玉便端着湯盅,笑道:“我陪你一道看會書可好。”杜寧知道黛玉的學識

的,也是點頭笑,卻又是心疼黛玉。書房裏的炭火不是很熱,便是自己也

覺得有些冷,更別說黛玉素來身子弱了。杜寧便牽着黛玉的手,讓她靠着

爐火坐着道:“我這裏看完就回。”黛玉點頭,又替他攏了攏衣裳道:“

不必管我,我自己看會書也是好的。”杜寧這才起身在旁邊喝湯。

杜寧不喜在書房焚香,覺得會移了心神。黛玉因常吃藥,身上便帶

了一股子藥香,淡淡的卻不覺得苦。杜寧紅了一陣臉,喝完了湯,瞧見黛

玉認真看書,便上前替黛玉挑了挑燭火,自己也是坐下認真看書。黛玉看

完了書,便起身替杜寧整了整書架子,又瞧見先前送來的水仙已經含苞了

,心裏也是高興。

後來杜寧參加春闱,卻是中了探花。杜家請客時,有夫人打趣道:

“杜大奶奶是個有福的,自己的父親是個探花,杜大爺也中了探花,等将

來有了哥兒,保不齊也是個探花郎。”一席話說得大家都笑了。也是承她

吉言,沒幾日黛玉便查出有孕。賈家先前還露過幾次面,後來也是自顧不

暇。賈家原是犯了罪,被賈雨村告發要抄家。賈母打發人過來求黛玉想想

法子。黛玉此時正大着肚子由杜寧陪着去莊子裏住了半個月,半點不知情

。杜夫人叫人攔住不許黛玉聽見半點風聲。過了幾日便又有人彈劾賈家欺

辱故去二品大員孤女,霸占其家産,有理有據惹得聖上大怒。抄的家産原

是說要還一部分給林家的,杜寧和臨江都上奏折回說是要上交國庫。聖上

便也就允了,又嘉獎了杜寧和臨江一番。黛玉聽到信時,賈家成年男丁都

已入獄,女眷被看押起來。不日便要出判決了。許多從賈家跟出來的丫頭

都一臉後怕。紫鵑雪雁等人在旁邊看着,不知道說什麽好。黛玉此時剛出

月子,想了會道:“把淮哥兒抱過來。”紫鵑等人知道了黛玉的意思,便

也閉口不提,好似自己什麽都不知道。

後來賈環等未成年的要被送到軍營裏去,成年的卻或是流放或是殺

頭。女眷們大多都是要被賣入妓院或是做官婢的。賈母受不住打擊去了,

黛玉紅着眼悄悄的吩咐人送了些銀子過去叫人好生安葬了。賈環在臨走前

托了人出來找黛玉,央求将趙姨娘買下來,等他回來後再接走。以後賈環

與林家再無瓜葛。黛玉想了想便同杜寧商量也就辦了。薛蟠這頭也是得了

信,花錢找人把寶釵接了出去,還有她的哥兒一道接回了金陵。只是也是

可憐,寶釵的孩子卻是都不能入仕的。寶玉瘋了,以後怎麽樣卻是不知道

了。此後再無賈家,史家早已沒落,王家尚在勉力支撐,前世繁華都如過

眼雲煙轉瞬即逝。

作者有話要說: 賈家的結局大概就會和87版的《紅樓夢》一樣。好了完結了,謝謝大家了

☆、雜言

護玉一文收尾的有點倉促,一則是因為我當時斷更差不多有一個月了吧,沒有當時寫的那種感覺;二則是當時情緒有點急躁,想快點了結;三是有點不想寫黛玉婚後的日子。寶玉說的對,女孩兒結婚後就變成了魚眼珠子,我有點怕寫出那樣的感覺。因為婚後,黛玉要考慮得更多,不會再像做姑娘時那樣自在随性了。她要為自己打算,為跟着的人打算,以至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說多了都是淚。

本文最大的BUG就是秋水被林如海收為義女以及當時中毒被匆匆送出府。

先說一下秋水被收為義女的事。我在一開始就打算讓秋水能做黛玉的姐姐。而秋水開始的表現也都是能為了能得到賈敏的青睐。或許剛開始秋水只是想得到黛玉的重用,能在将來年齡大了時別倉促的配了個小厮,能自己脫了奴籍,和臨江自己開戶。這也是為什麽秋水三番四次叮囑臨江別說自己是什麽人家的原因。她是打算在臨江足夠大了有能力的時候自己出去開戶過日子的。那時候因為沒有父母完全可以說是拐賣了的,得到一個良民的身份。

但是黛玉在賈府的日子讓她自己以及林如海知道,黛玉身邊需要一個能做黛玉主的人,這個人必須是個主子,能在賈府有話語權,能在林海死後左右黛玉的婚事。本來這個人最好是臨江。但是也因為臨江是男丁,如果一個不慎,黛玉最後有可能會撈不着好。所以林海選中了秋水。臨江的資質不錯,好好培養會有大成,那麽就能保障秋水的日子。而秋水和林家綁定了以後,臨江也會心甘情願的幫着黛玉。

秋水是林如海放心的人。她從小是在賈敏手下做事,我寫過賈敏本來就動了秋水一生陪伴黛玉的想法,那麽首先要考慮培養的就是秋水的忠誠度和尊卑感。(古代人洗腦也是很厲害的)所以秋水是最好的人選,有手段又忠心。如果林家人丁旺盛的話,那麽秋水入族譜的事不會這麽簡單。但是林家可就只有林如海一家了。林如海手上有人,又是一言堂,那麽秋水入族譜還是靠譜的(捏造一下身份,或是過繼或是滄海遺珠,再去有關部門報備一下也是可以的)。女孩子還是比較容易的。

有讀者說女孩子不能進族譜的,其實我記得我看過的一本書裏寫過,嫡長女,或是貢獻比較大的女子是可以入的(例如守了什麽牌坊之類的)。只是它不會寫什麽名字,頂多是,某氏所出嫡幾女之類的。而我寫這個只是為了給秋水的一個身份的合法性和保護性。

而也就是在這時候林如海還給了一個恩典,那就是讓臨江有了個良民身份,并且是以林家子弟。林如海剛開始是有點防着臨江和秋水的,給的身份很模糊,打死了就是一個姓林的良民,不過就是說的好聽點。而且他又薦了臨江去令狐家讀書。我說了是薦,那跟贈送小厮是不一樣的。在古代的有些朝代,伴讀是很有身份的。就好像游學或是旁支子弟給嫡出子弟做伴的那樣,不是那種沒身份的端茶倒水。當時令狐夫人也是給臨江準備了房間配備了小厮丫頭的。

這也是林如海給黛玉準備的後路,也是我給開的金手指。因為秋水的作用還是不大的,如果賈家黑心,給秋水配了個賈家子弟,那麽秋水還是做不了什麽主。這時他們就可以向令狐家求救。而臨江這時已經和令狐家打好關系了,說話求情什麽的也會方便點。

這樣一寫感覺把林如海寫的太腹黑了,好像有點不合原著。

再是秋水中毒被挪出府的事。

當時秋水病重,我已經寫出了當時王夫人或恐有什麽變故已經加大了藥量,秋水等人都不敢吃飯。如果這樣的話根本就等不及林餘入京,秋水就很有可能病逝了。她當時被拘禁在偏院裏,黛玉和她根本通不了消息。黛玉實在是找不到人,只能想着先将秋水送出賈府再作打算。而且林餘上門來問罪,效果不大的。他身份不夠,鬧大了兩邊都沒臉。林餘極有可能投鼠忌器(賈家反咬一口就說林家的姑娘身子有問題,自己好心留人治病反被人誣告。有讀者說的對,那時候女兒痨是很了不得的病,大戶人家的小姐得了基本上就是被舍棄送到莊子上等死的命。),咽下來,或者是要一些沒實質性的補償。當然如果林海在的話肯定就不一樣了。只要查出來,直接自己找人就能把賈府收拾了,半點髒水也潑不到黛玉身上。

臨江是最好的人選。他是秋水的親弟弟,雖然在禮法上他們是陌生人。他出面哪怕将來事情鬧大,對秋水的名節的傷害也能降到最低。而且那時黛玉已經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若是賈府肯出面平息,那便忍了;若是沒個說法那便是會蘇州老家或是守節或是出家。

有可能是我寫的不好,大家在當時沒感覺出那種毫無辦法萬般無奈的情緒,萬不得已才選了這個法子。

後來薛蟠歸來才是轉機。賈母與王夫人私下商量過齊人之福的事,那麽首先要除的就是秋水。否則秋水将來出嫁不論怎樣都會有些阻擾的。(當時賈母還不知道薛蟠看中了秋水,而且她也不想出秋水的那一份嫁妝,或是說出不起。)還有就是令狐家出面,賈家不知道裏面的交情是深是淺,只能粉飾太平。

有讀者好像誤會薛蟠和秋水的事,我只想說薛蟠就是給秋水留着的。秋水本來沒遇見薛蟠,以她的性子是不想嫁人的,而且如果是賈家安排的話,秋水家人的門第不會很高的。那麽給黛玉相看的門第也就高不了,社交圈子就在那了。

至于說薛蟠沒護好秋水致使秋水中毒險些丢命。我只想說薛蟠他有想過,但是他不是賈府的人,怎麽能輕松的在賈府安插人或是收買人,若是有風言風語,秋水真的不要活了。他能做的只有盡量早點娶秋水進門。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不是主角。

再者說秋水憋屈戰鬥力弱的,我只想說我還不是很擅長寫宅鬥。另一方面是當時她們的處境真的沒你們想得那麽好。她們除了有錢別的一點優勢也沒有。而且有時候有錢也不是什麽優勢。他們住在賈府,手上得用的就是那麽幾個。大多數都是見風使舵的。黛玉和秋水能依賴的就只有手裏的錢和賈母的寵愛。

當時秋水生病的時候,黛玉不是找鳳姐幫忙嗎?鳳姐的态度就是賈府中大多數人的态度。她們雖然經營了多年,但架不住給下人工錢的是賈府,賣身契在賈府身上啊。所以黛玉救秋水的時候才會在人手上捉襟見肘。要不是當時自己從林家也帶了些人,又有賈敏先前殘留的人手。極有可能就是被人作踐死外頭還得不到一點聲。

而且秋水前世是公主,但是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是很厲害的。她本性如此,不擅長不喜歡。我有提及她在小時候是被自己的母妃保護的很好。後來母妃去世,她就去寺廟裏避禍了。此後身子一直不好,很少再出去了。我之所以給她這個身份,一是為了薛蟠,二是只是能讓她什麽都懂,方便将來教導黛玉罷了。

再是這兩者的身份是差很大的。雖然都是指望着家主的寵愛過日子。但是當時她母妃是為她打算好一切的,手上有人有錢。而且皇帝對她還是寵愛的(最重要的是她是要去和親的)。她是遺孤,她的存在彰顯着皇家的仁德,得時不時現現。

而在賈家,她的身份是尴尬的,和黛玉沒有可比性。她說是林家的小姐,可是和賈家半點關系也沒有。賈母對她只是面上親,還不是指着她出頭當槍使,給王夫人堵堵氣。她也想不到王夫人膽子會這麽大在飲食上下毒。而且勢單力薄,也不能全天無休的一直提防着。所以賈環在她一示好時就有了共鳴。

王夫人的戰鬥力真的不低。我有很多暗示了她壓制了老太太。之所以對秋水出手毛躁是因為她不喜歡黛玉和秋水。紅樓夢裏也好幾次有寫她對黛玉不親近。現在多了個秋水比黛玉還會來事,自然是除之而後快。而且除了她以後更好擺布黛玉。至于方法是挺隐蔽的,最後秋水知道是她,但也只能查到趙姨娘身上。老太太也只能威懾一下,沒什麽實質的發揮。而且她已經站得很穩了,這些小打小鬧哪怕是出了事會有人上趕着幫她收拾殘局的(最後出面的是賈母)。

而這次是薛姨媽拜托她,藥也是薛姨媽給的,她不過是做個順手人情。當然更重要的是薛家的錢了。

這場風波我主要是為了寫黛玉的成長以及寶釵的選擇。結果好像沒成功。

我本來是想借着秋水出府,讓黛玉能獨當一面,也是為了将來黛玉理家做鋪墊。再是寶釵明知道薛姨媽下毒卻還是選擇了沉默。

對于寶釵我感情比較特殊,喜歡卻也不喜歡。她是個好人,身不由己,所作所為也不是什麽大奸大惡。這次沉默也是出于自己的私心,但是也不怪他。薛姨媽和薛蟠的心思都沒好好放在她身上。本來想給他選個好人家的,只是想想她的志向以及當時的情況,我讓秋水也選擇了沉默。只有寶釵嫁過去,才能禍水東引,黛玉才能全身而退。算是一報還一報吧。

想想還是覺得對不起寶釵,本來有一篇她的番外的,想好好補償。結果最後沒心情了。

其實有好幾篇番外的,我在文裏都做了伏筆。希望這次放假能有點思路。

第一篇文不希望有這麽多的瑕疵。

☆、番外

進了儀門,擡眼就瞧見黛玉立在正房前,秋水不禁疾步上前。黛玉也是含着淚,伸手上前,被秋水一把握住。秋水紅了眼眶,氣道:“天還冷着,怎麽不在屋內等着。咱們這樣也要講究這樣的虛禮嗎?”一面說一面拿手去搓黛玉的手,問道,“手怎麽這樣涼?”又去摸黛玉身上穿的衣服。

黛玉搖頭,含淚笑道:“姐姐……”到底是怕淚落下來,止了話頭。秋水身後的幾個孩子見着便想俯身行禮,口內喊着姨母。黛玉忙伸手将他們摟着,笑道:“外頭冷,先進屋拜見了太太。”說着,攜着秋水的手,引着她進了屋內。

雖是入了春,屋內已經不擺炭火了,可是裏面還是要比外頭暖和多了。秋水一廂人先是入內脫了披風,再是略微整了整儀容才繼續往裏面走。

裏廂,杜夫人帶着一幹人等正等着呢。黛玉引着秋水到了杜夫人跟前,秋水先是帶着薛棠,薛松,薛柏,薛棐行了福禮。杜夫人忙叫黛玉扶起,說是自家親戚不必多禮。一邊又叫人拿了早已準備好的見面禮分別給他們,口內道:“不是什麽貴重的玩意,留着給孩子們玩吧。”

薛棠他們接了,由着薛棠打頭謝過了。薛棠現如今已經14歲了,正是花骨朵一樣的年紀。她又愛俏會打扮,俏生生立在那邊,杜夫人一見就喜歡了,招手讓她坐在旁邊。

杜夫人又讓了座,讓杜淮,杜汨,和一個剛留頭的小丫頭見禮。

秋水也早已準備好,讓跟着的茉莉拿出見面禮。不等他們謝過,就拉了杜淮,杜汨的手,又摸了摸那個小丫頭的頭,看起來喜歡不已。等到他們小輩都互相見過禮以後,才各自坐下,說話。

杜夫人笑道:“秋水你還是和當初一樣,性子依舊沒改。你們家太太好福氣。現如今,你們太太身體怎麽樣了?”

因薛蟠兼着皇商的職,為了走動方便,朝廷賜了一個五品的閑職給他,所以薛姨媽現如今也是有了诰命,能稱一聲太太了。

秋水笑着回道:“勞您挂心,身子還是硬朗。只是歲數大了,經不得舟車勞頓,所以這次沒同我們一起進京。”

杜夫人點頭,細問了幾句,又轉而說起路上的事情,問着一路過來可還順當?

說了約莫一個時辰的話,杜夫人瞧了瞧時間笑道:“你們姊妹經久不見必有許多體己話要說,我也不虛留你說話了,讓我們大奶奶招呼你。等午飯咱們再一起親親熱熱的說話。玉兒,你派個人去請薛家大爺留下用飯,問問看他們那邊有沒有什麽需要的。”

黛玉起身應下,才引着衆人出去了。

到了黛玉的院子,紫鵑雪雁這些從前服侍的人忙湧上來見禮,又有秋水帶去的曲蘭等人也過來拜見黛玉。一時之間都有些悲泣。一晃眼大家已經十數年未見了。還是黛玉止了哭聲,道:“咱們不是都還好好的嗎,不要再哭了,外邊不知道的還以為出什麽事了。”一面又吩咐奴仆們打水梳洗,一面握住秋水的手,讓她坐在身旁,親自拿帕子與她擦臉。

等大家重新規整以後,一群人才熱鬧的坐在一起說些家常。黛玉摸着薛棠的臉龐笑道:“那時候她還是小小的一團奶孩子,現在都已經這麽大,眉眼像極了姐姐。”一邊說一邊愛憐的撫摸薛棠的背。

待看完了薛棠,又一左一右拉着薛松薛柏,問他們現在讀什麽書了,平時喜歡做些什麽?說了一會話,又拉了薛棐問了幾句。

薛棐和薛柏年齡相近,但其中薛柏為嫡子,薛棐卻是香菱所出的庶子。這三人的打扮都是相似,一樣的料子,一樣的配飾。唯有薛柏,薛松手上都帶着一個小小的玉葫蘆,顯見着是與薛棠手上的是一樣。薛棐卻是沒有的。可見薛棐雖說沒受什麽虧待,但是嫡庶有別,終歸是不同的。就是黛玉,不知為何,總是覺得薛松薛柏好似更親近一點。但是禮數上也不遠虧待薛棐。而薛棐也有些怯怯的,不像薛松薛柏那般自在,回話前總習慣先看看薛柏。

薛柏卻自然的攬着薛棐的肩膀,推着他到黛玉的面前:“我們雖然和姨母不曾見面,但姨母疼愛我們的心我們都是知道的。娘親說您身體不好,您親手做的荷包只準我們見客的時候才戴,怕我們平時不好好珍惜。”

薛棐這時才有些底氣道:“姨母送我的香囊,姨娘都保管的好好的,我也很喜歡姨母做的香囊。”

黛玉想起來,每逢孩子們生辰,她都會送些禮物過去,也都會送一些自己做的小物件。不過薛棐的都要比他們少一些,更別說自己親手做的小物件了。

黛玉笑道,倒有些不好意思:“既送給了你們,你們就帶着。若是壞了也不妨事。姨母再給你們做。”

薛松笑道:“姨母你不知道,阿柏和個猴兒一樣,經常帶着阿棐上竄下跳。剛上身的衣裳,不過一個晌午,保管給你弄的破破爛爛回來,荷包玉墜全都七零八落。衣裳倒是小事,只是娘親不忍見他們糟蹋了姨母的一片心意才管束着他們的。”

薛松現今不過十一歲,已經很有些大人的樣子,可見平時薛蟠管教的甚為嚴格。

這邊廂黛玉拉着薛棠他們說話,那邊秋水也拉着杜淮杜汨,和那個剛留頭的姐兒說話。杜淮杜汨皆是黛玉所出,平日裏成天聽黛玉說起秋水,所以對秋水并不陌生。杜淮今年已經十二歲,本想下場試煉的,但是祖父與父親均不允許,心裏有些郁郁。杜汨剛過了七歲的生辰,還正是跳脫的時候。秋水拉着他問道:“姨母送你的一整套黃楊木雕的水浒一百零八将喜歡嗎?”

杜汨歡喜的笑道:“喜歡極了。”

秋水捏了捏杜汨的臉龐,才轉向姐兒。因姐兒是庶出,老爺不怎麽關心,還未起名,只府裏才她一個女娃,姐兒姐兒叫着也不妨事。她才三四歲,圓滾滾的,穿着一身紅衣,睜着烏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秋水。秋水便伸手抱了抱,那孩子軟糯糯喊道:“姨母好。”

秋水笑着應了,才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