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壞我好事
除夕夜,按照原來的規矩,應該在祠堂拜祭祖宗,但因為遠在京中,只是拜立牌位,但郁氏對于祭祀一事非常看重,從無任何輕慢,甚至很多菜色都由她親自做。
不僅如此,她還帶着瑤娘一起做,二人圍着一個小紅泥爐做荸荠瘦肉餡兒的蛋餃。
郁氏笑道:“你祖母當年最愛吃這個,這祭祀一事,對待長輩可不能馬虎,這樣長輩才會長久的保護好你們。”
瑤娘見郁氏拿着一個小勺兒,在那小爐子上燒了一會兒,再放上蛋液,慢慢的等蛋液凝固,放上荸荠肉餡,再用筷子這麽一抻,一個蛋餃就出爐了。
“娘,怎麽不見大嫂子?”瑤娘沒看到範氏,有些驚詫。
平日範氏一般都是和郁氏一起打理家務的,畢竟是長房長媳,郁氏也看重這個兒媳婦,兩人常常一起做事。
卻見郁氏身畔的爾珍道:“大奶奶怕是不大自在呢,大爺又收了兩個,還過了明路。”
郁氏就道:“這話和姑娘說什麽。”
瑤娘卻道:“您別看我小,這事兒遲早得知道。”她很清楚範氏無一不好,人生的妩媚标致,性情溫和,還頗通文墨,算得上很不錯了。
聽聞她夫妻二人起初也是頗為恩愛,但不過兩三年,就形同陌路。羅敬熙喜好漁色,永遠貪圖新鮮,範氏常常又勸他讀書,夫妻二人更加冷淡。
“鬼機靈,這事兒你就是知道也要裝不知道。”郁氏搖頭。
瑤娘想起明年範氏的暴斃,心中不免覺得悵然若失,難不成大嫂是因為大哥收了兩個通房得了病才暴斃的嗎?
想到這裏,她又要去看看弟弟敬皓,無論如何,敬皓這裏她一定得守着。
等瑤娘走了,郁氏才和爾珍道:“我怎麽聽聞是陳公子送的一對雙胞胎姐妹花來的,他們這些商戶人家就是如此,下足了本,到時候撈個夠。”
爾珍點頭:“可不就是,咱們大爺當然收的心安理得,還說是沒有子嗣才收房的呢。”
回到房之後,銀容也正和白芷說起:“這高門顯貴的公子們,憑你是天仙又如何?還不是看膩了就換。咱們大小姐帶了四個陪嫁丫頭出門呢,我看她們都是要做小老婆的。”
Advertisement
兩個丫頭竊竊私語,看到門口瑤娘回來才住嘴。
“你們日後可不要總議論了,若是沒人聽到倒好,若是聽到了,旁人又如何說呢?”瑤娘也知道要這些下人不說小話,那比殺了她們更難,但該說的還是得說幾句,表明自己的态度。
銀容和白芷連忙認錯。
晚上,瑤娘牽着敬皓的手大家一并在長房開宴守歲,範氏已經恢複如初,還和瑤娘道:“你大哥哥買了好些煙花炮竹,等會兒我們用完飯,大家都去園子裏看煙火去。放心,那亭子裏我讓人圍起來了,暖和的很。”
瑤娘拉着範氏的手撒嬌:“那我和嫂嫂一起去看,我最喜歡嫂嫂了。”她得常常和範氏黏在一起,才能避免範氏出事。
範氏心裏一暖。
偏這一幕被羅敬柔看到,她心裏不是滋味,論親近,她才是範氏的親小姑子,怎麽現在範氏親疏不分,反而和瑤娘更好了。這個嫂子,既生不出孩子來,還為哥哥納妾生氣,也忒小家子氣了,這官宦人家,哪個不是三房五妾的,有什麽稀奇的,還值得為這個喝醋。
瑤娘和敬柔想的不同,她反而覺得為何官宦子弟有不少成不了大器的,原因就在于家境優渥,太過富裕,就少了上進之心,一切唾手可得,就不珍稀了。包括女人也是如此,如果是普通人家,娶範氏這樣的女子為妻,恐怕供起來當寶。但羅敬熙身邊圍着美女無數,範氏反而變得微不足道。
卻說亭子附近挂滿了燈,女眷們簇擁在窦老太君身邊,今日客來的很齊,連郁老太太都帶着郁嫣過來了。
郁嫣臉上沒有半點過年的喜氣,在長輩們面前應了個景,就一切淡淡的。
反而是時雨的親哥哥羅敬淵很是出衆,他從書院回來這幾日一直勤學不辍,特地奉了父親羅至正的命過來給女眷們送熱湯來,被窦老太君拉着說了好些話。
“早聽你母親說你用功,如今看你,個子也長高了,和你父親年輕的時候一樣。”
羅敬淵很不好意思,時雨在旁與有榮焉,同時也觀察郁氏的表情。
郁氏則道:“老太太莫誇壞了他,聽說他們書院的同窗們個個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苦讀,咱們這樣的人家,子弟們只有如此才能讀書讀出來才好。”
若非不知曉,大家還以為郁氏是羅敬淵親娘一樣,只有親娘才會敦促兒子上進,寵溺溺愛才是害子。
不過,郁氏也道:“這年節下,還是好生作耍,老太太若有事,只管吩咐他。”
窦老太君笑道:“我若差遣多了,你們兩口子可不就找我的麻煩了。”
衆人哄笑,瑤娘也跟着笑,她清楚年長的婦人總愛打趣人。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看煙火出來了。”
羅敬熙帶着人在園子裏的拱橋那裏放,随着煙火升天,絢麗多姿,真是讓人想起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這煙火真好看,一輩子看這一次也就值得了。”時芳喃喃道。
一向端婉的時貞卻嗤笑:“四妹妹,這等轉瞬即逝,抓也抓不住的東西有什麽好的,你看,這些放完就沒了,就是過眼雲煙罷了。”
瑤娘聽這話覺得有些道理,又好奇的問時貞:“那二姐姐覺得什麽才是最重要的呢?”
“那就要看你怎麽想的了,就如士子們,文章做的好,詩詞寫的花團錦簇,可未必就能官做的大。”時貞若有所思道。
這話和她平日表現出來的形象不同,帶着鋒芒和野心。
瑤娘現在的身份還只是個七歲的小姑娘,故而她迷惘的問範氏:“嫂嫂,二姐姐說的話我怎麽聽不懂啊。”
範氏摸摸她的頭道:“好妹妹,嫂子也聽不太懂,咱們還是看煙花吧,即便轉瞬即逝,但這個時候咱們能得一時的開心也是好的。”
“嗯。”瑤娘笑着點頭。
這焰火整整放了半個時辰,火光照亮了她們的臉,瑤娘摟着敬皓,看着不遠處的郁氏,不知怎地,對未來生出了許多期盼來。
說到過年,走親訪友居多,瑤娘初一時跟随爹娘去了單家,單大太太的女兒絮絮表姐是個熱情直率的小姑娘,和她母親滿肚子想打壓別人的想法不同,她見着羅家的三個姑娘都是叽叽喳喳說個不停。
而且她說話有個特點,說的非常快,甚至你稍微一走神,都沒聽到她在說什麽。
“哎呀,你們能過來可太好了,敬柔姐,你們上京怎麽不請我去玩兒呀?還是令姐成親,我們才能見一面呢。”
羅敬柔當然是怕自己嫁到單家來,故而故意疏遠了單絮絮,現下看到她,臉不紅心不跳的道:“我住在我叔祖母那裏,還有我大姐的婚事,我哪裏能出來。不過,我可是一直想着你,喏,特地給你留了一對發簪,上面鑲嵌了綠松石,我可是一直記着你的愛好。”
絮絮聽了果真很開心,瑤娘在旁也覺得這是羅敬柔的過人之處,記住別人的喜好,送東西投其所好,而且早有準備。
果然人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我只學她們的優點,豈不是成長得很快。
羅家中午用完飯,羅至正就帶着他們歸家,據瑤娘所知,她爹羅至正非常讨厭走親戚。比如提前回來的他要帶郁氏去冰嬉,壓根不管誰上門拜訪。
“娘,您不是說很累嗎?為何您不歇一歇,還要去冰嬉啊?”瑤娘問起。
郁氏則笑道:“因為是娘想去啊,以前你外祖父還在世的時候,我還跟着去爬過華山呢。再說了,你不知曉你爹爹,很煩這些雜事,我也是帶他出去散散心。”
瑤娘這才發現其實娘也有很多面,看似安靜柔順的她其實還有這個愛好。可惜,她們小孩子就去不了了,瑤娘托腮,深表遺憾。
她本想和敬皓也一起去園子裏玩兒,但這孩子又睡過去了,他乳母道:“五姑娘,這小孩子睡的好,才長個頭呢。小人聽說府上二少爺極是用功,但夫人則道三少爺本就七病八災,就順其自然吧,不必強求。”
“也是。”她聽說二哥敬淵開蒙後,就日日早起晚睡,從不耽擱,再看自家弟弟,瑤娘刮了一下他的小鼻子,罷了,先好好兒的睡吧。
也難怪郁氏不惜餘力的争寵,明明她已經是太太了,其實還是為了她們。
大哥羅敬熙是嫡長子,家中七成産業都是他的,他這輩子坐吃山空都沒事。二哥羅敬淵雖說是庶出,但是人家努力,也有天分,連帶着時雨也在家中讓人高看一眼,在這個科舉為王的大齊,科舉比嫡出更重要。
若是羅敬淵進士及第,日後連大哥羅敬熙也得看他臉色。
那弟弟敬皓就慘了,年紀本來就小,還時常生病,自從她重生後精心照料才身子骨好很多,可為娘的郁氏還要多打算,只有得丈夫更多的寵愛,将來才會對敬皓多給些私産,不至于日子過不出去,這大概就是為娘的心思了。
只不過,郁氏為了陪羅至正,夫妻二人準備親自在家釀酒,甚至推了東陽侯曹家的戲酒,這就讓羅敬柔非常生氣了。
珍珠連忙道:“小姐息怒,日後也未必沒有機會,過幾日元宵節,您還要去延平侯府,肯定也能見到曹家人的。”
“那可不一樣。”羅敬柔是越打聽曹家,越覺得滿意,曹夫人本就和羅家有親,為人從不拿大,其長子蔭封世子,還準備參加武舉,這正是她理想中的如意郎君,這個郁氏,居然壞她好事,很難想她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