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節
白玉扇
作者:吃胖
文案
霍雲山一直想的不過是眼前一畝三分地,設想的愛情不過是能有商有量過日子。無奈太實在的人容易被人算計,自從霍雲山踏上東去的路,事情就變得不可控制。遇到的人太能耐,遇到的事太大,她如同一葉小舟随波逐流,無能為力,好在實在人的心不易變。
內容标簽:
搜索關鍵字:主角:霍雲山 ┃ 配角:李慈晏、李慈煊、赦拓 ┃ 其它:
第 1 章
霍雲山知道王府很大,但沒料到竟然這麽大。
眼前是一片望不見邊際的水面,湖中還有一座小山,茂密的林木中露出琉璃屋頂,飛檐下挂着的驚鳥鈴被春風吹得悠然搖擺。
湖風迎面吹開她額角的碎發,頓覺面目清爽。她望了望碧水青天、翠柳粉桃,不禁感嘆京城的春天真是明媚又淨澈,牆內的王府真是富貴又逼人。
但霍雲山感覺不太妙,雖然要見的福王也是個跟她一樣兩條胳膊兩條腿的人,但是跟在王府仆從身後,走過這段不長不短的路,滿眼是雕梁畫棟,身邊是奴婢穿梭,讓人不禁就想到,與她孤身一人相對的并非是福王這個人,而是他,以及他身後諸多住在這府中、不在這府中觸摸不到但真實存在的權力,就好像人身後一個黑洞,因為不知道裏面到底有多大,所以越發畏懼謹慎。
推開房門,霍雲山邁步進去的時候,太黑,閉上眼,再睜開,就看見一人端坐在房中,半明半昧。
房中挂着幾張大帳,擋住了外面的光線。這人一半隐在陰影裏,越凸顯出五官輪廓立體俊秀。穿一件白袍,領口和袖口壓着紅灰相間的花紋,在灰暗的環境裏把個明亮的身影襯托得凸顯出來,又讓明亮有了一種雍容和內斂。
他應該就是福王殿下李慈晏了。
這是霍雲山二十多年人生裏從未接觸過的一類人。雖說她站着,對方坐着,但她絲毫沒有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反而心理上不自覺地向後一縮。
眼前這一幕有種不真實感。這種久違的感覺讓她想起多年前在龍官寨的一臺戲,扮公瑾的小生一亮相,霍雲山頓時覺得眼前一亮,仿佛灰撲撲的人生裏突然劃過一道絢麗的光,劈開了一條光明大道。當時她才十五歲,一顆少女的心激蕩了許久不能平靜。而現在,霍雲山心裏略氣餒地嘆了一口氣,不得不承認人和人還真是不一樣。站在他面前,竟然生出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實在是不太妙。
Advertisement
“殿下,這位就是霍雲山霍大夫。”從旁邊忽然跳出個人來。
霍雲山吓了一跳。其實這人一直站在這兒,霍雲山一進門就被福王吸引去了全部注意力。好在吓了一跳也沒表現出來,她不禁暗自讪笑。
“草民霍雲山見過福王殿下。”霍雲山沒跪,她覺着一個請來的大夫,給病人下跪,氣勢上太矮了不好。
但對方顯然沒這麽覺得。
霍雲山明顯感受到福王的氣場有點變化。
“霍大夫請坐。我鐵七爺也沒想到,霍大夫竟這樣年輕。”旁邊這人呵呵笑道。
霍雲山說:“有勞七爺。”依他指點落座,這個空當,七爺在他家王爺手腕子上輕輕蓋了一塊白色的錦帕。
好一會兒,霍雲山都沒動。屋裏不知燃的什麽香,霸道濃重。她被香熏得頭發悶,心中難定。
她在這裏穩定心神,但目光卻落在那方錦帕上,沒伸手。
“霍大夫……”七爺愕然。
“緊閉門窗又點這麽重的香,我有點兒受不住。光線太暗,望聞問切,只先問。”霍雲山說,“請問殿下有何症狀?”
福王沒出聲,收回手,将桌上的茶碗一端,人已經轉向一邊。
霍雲山就是再不懂規矩,也知道端茶送客。不知自己哪句話觸了這位殿下的黴頭,只得扭頭看七爺。
七爺倒還和善,說:“霍大夫,我們殿下身子不爽,今日就到這兒,改日再請您來。”
霍雲山兩邊看了一眼,笑了,說:“好。”她起身走到靠門口,有了新鮮空氣,不禁深吸一口氣,站住,對七爺說:“七爺,方才我看殿下手臂上似有紅線,恐怕有高熱的症候。”果然見七爺目光一閃,她繼續說:“我身上有幾丸清熱解毒的藥丸,要是真燒起來,可以壓一壓。只是方才進來的時候,被府上……”
“哦!”七爺明白,感覺喚人來,将從霍雲山身上搜去的物件送過來。
一包銀針,兩個小藥葫蘆,一個荷包,還有一把折扇和半截蠟燭。都是行醫最慣常的物件。
霍雲山從一個葫蘆中倒出幾丸綠豆大小的丸劑,撿了一粒遞給七爺,說:“不是服用的,點燃,就跟你們熏香一樣。”想了想再撿了一粒遞過去。
大戶人家對江湖游醫的藥自然要先試。
他二人站在門邊,福王都看在眼裏,卻絲毫反應都沒有。
霍雲山見七爺在收拾那兩粒藥丸,順口說道:“那這些我都能拿走了?”
七爺點頭:“自然。”
霍雲山往門口靠了一步,側身對着屋內,一樣一樣把東西收回,最後把折扇一甩,“唰”一聲脆響,扇面展開,上面竟畫了一條肥碩的鯉魚,跟尋常百姓家年畫上一個風格,她轉腕把扇子往胸前一帶,另一面寫着兩個巨大的“白魚”二字。
俗不可耐。
七爺看了眼霍雲山,面色古怪。
無奈霍雲山感覺頗好,做出搖扇風流狀,觑屋內福王。
福王表情看不清,但明顯把臉又扭向一邊。
霍雲山看見了,再看七爺也沒甚反應,一笑,收好折扇,與七爺告辭,轉頭想起贈出的藥丸,說:“若是那藥丸用不着,也別扔了,說不定還有機會再見,到時候再還給我也行。畢竟這藥丸得來不易。”
七爺見她給出東西還打算要回去,而且一副坦然的樣子,驚訝之餘點了點頭,目送霍雲山而去。
霍雲山出得福王府,悠悠嘆了口氣----識不出暗語,福王并非知情之人啊。
京城如此大,人海茫茫,哪裏去找這人?師父一句“自有人接應”就哄得她上了路,現在想來,師父的意思八成是“我也不知道上線是誰”吧。
霍雲山搖頭好笑,真是被師父給賣了啊。
霍雲山轉來轉去竟然轉到了棋盤街,回頭看緊閉的大明門,随口念道:“山河壯帝居,日月光天德。”其實兩句對聯順序念反了,但她的聲音不大,又被周圍鼎沸的人聲蓋住,沒人笑話也沒人糾正。
寬闊的街道上人頭攢動,商賈雲集,熱鬧非凡。
霍雲山心情有些複雜,這才是真正的繁華風流之地。與她呆了九年的龍官寨比起來,這裏簡直就是在雲端裏。皇城腳下的人臉上都洋溢着一種安樂自得,還有幾分慵懶的神情,不像龍官寨裏灰頭土臉的士兵,臉上滿是疲憊和不安。這裏的風不像邊關的風冷硬鋒利,溫柔鄉裏的風揚起落櫻垂縧,輕拂在臉上,讓她仿佛是覺着從冰窟窿掉進了溫暖的錦被裏。
霍雲山坐上鶴鳴樓,微眯着眼,惬意地看着窗外的行人,忽然有種滿足感。
因為這裏的繁華和安逸也算是有她的一份功勞。或者說将有她一份功勞。她此來京城是來尋人送信,信裏是她師父繪制的一面突厥地圖,可成為指引大漢軍隊直插入突厥心髒的利劍。師父把這重任交到她手上,讓霍雲山也驚詫了很久。自從她十一歲跟在師父身邊,沒想到師父對她如此高看。手裏的東西壓手,師父的目光燙人,為國為民為師徒情分,霍雲山很鄭重地對天地起了誓,從師父肩上接下這極重的擔子。
路上艱難時也有過迷惘的時候,此刻,看到眼前的風流繁華,霍雲山才真心覺得值。
酒樓裏有說書的,霍雲山聽了一段書,覺得很對胃口,又叫了一壺茶。說書的指着幾個故事吃飯,自然不會一下就把要說的說完,往往卡在最關鍵的時候。霍雲山被他卡了兩回,都是本來想走,又被故事拽了回來。終于到了第三回,也快到了晚飯時候,說書人一天的營生也擺完了。霍雲山才意猶未盡地打道回府,她回頭看了眼鶴鳴樓,赤紅色的匾額在夕陽下發出好看的光澤。
這裏真好。
第 2 章
春日天黑漸晚,霍雲山趁着天光,閑散地逛着,走到河邊,正好看到一家面攤,紅油辣子面看着讓人胃口大開。
等面的時候,霍雲山看對面蹲了個小乞丐,眼巴巴望着鍋裏滾開的面條,那小乞丐跟霍雲山隔了半個面攤,瞧見霍雲山看他擠個鬼臉笑。霍雲山心中盤算,乞丐圈子恐怕是這座城裏消息最快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