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逃離府門】

江南城中這雨,淅淅瀝瀝下了幾日了。

房檐上的水不停地滴答滴答,方渺然睜開眼時,天才剛擦亮,躺在床上盯着幔帳出神,想着別家的女子,平日都聚集在繡樓做女紅,自己卻每日都在學習四書五經,臨摹名人書法字帖,日日如此,年年重複。

在別人眼中,自己自幼便習得家父之道,飽讀詩書,聰明伶俐,髫年便會吟詩,豆蔻已會作賦。

但在這府中常年的煩悶和寂寥,興許只有自己知曉了罷。

“咚咚咚…”出神間叩門聲響起。

心生疑惑為何這大清早便有人叩門,起身開門,發現是黃二郎子,一個瘦削又黝黑的侍從。

“小…小姐…好消息!老爺,老爺他離府了。被京師的皇上召集去彙編文集了。”那侍從弓着腰,扶着門,氣喘籲籲,神色間滿是喜悅,看樣子是急急忙忙帶來了這消息。

方渺然聽到這消息後,便瞬間來了精神。

方艮在府中時,自己幾乎每日都要準時去請安,嚴格完成他布置的任務。此次他遠去京師,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

“只是張管事還在府中。”黃二郎子補充道。

“好,你先退下吧。”

那黃二郎子一退下,方渺然轉身換了一件衣裳,坐在凳子上稍作思考,不一會兒心中便有了一個打算……

她快步穿過走廊,來到西廂房,輕聲叩門,開門的人邀她入內,兩人小聲商讨着什麽……

這天夜裏,赴往京師的方艮已停下馬車,尋找驿站歇腳。

方艮老爺應該想不到,此刻的方家府院一反往常,本已是入寝時刻,大門卻悄然而開,兩個背影瘦削的黑衣男子鬼祟逃離,門侍竟也不加阻攔,任其潛逃,兩人加快腳步攜手離去,一切進行得熟練無聲。

Advertisement

樹林中,黑衣二人終于停下腳步,卸下方巾,定睛細看哪是兩個男子,分明其中一人是個皮膚白皙的妙齡少女。

那眉眼清澈,墨黑的頭發被鍛帶微微束起,細發摩挲着珍珠一般的光滑的白色脖頸,只因身着男子衣衫,袍服寬松遮蓋了少女的珑玲體形,乍一看,倒是別有一番英俊氣派。

方渺然扯下面紗,氣喘籲籲,氣息稍穩後道:“實在驚險,剛才差點就撞上那張管事了。”

與方渺然對站着一青年男子,兩人面容倒是有幾分相似,眉眼清澈,很是幹淨爽朗。

此人是方渺然的哥哥,名叫方晉,性情十分放蕩不羁,喜歡無拘無束,常常背着方艮在外東竄西竄。

興許是難以管教自己的兒子,方艮便全然把他那滿腔熱血都寄托在方渺然身上了。

“此次出府,若是被爹發現了,可別把我兜出來!”方晉一邊說話一邊在路邊扯了一根枝條,想要去戳方渺然的頭發。

方渺然見狀立馬後退了幾步,心想這方晉都二十幾歲的人了怎麽還和小時候一樣,一天天都這麽活躍,就喜歡逗弄自己。

“跟我來。”方晉扔下枝條,一人走在前面帶路,剛剛拿在手上的方巾此刻被他拿在手上轉圈圈。

“這次去哪?”方渺然跟在身後,出聲詢問。

“嘿,你可別問那麽多,去就是了,是個好地方!”

兩人談話間,只聽百步之外馬車車輪發出轱辘聲。

馬蹄聲緩慢清脆,車銮叮鈴作響,馬車廂旁的流蘇掀起微風,致使樹葉之間摩擦出沙沙聲響。

倒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馬車廂中傳來一陣爽快的笑聲,而後聽聞:“許久未見,方晉師弟。”

馬車夫拉下缰繩,一雙綢緞靴履踩下塌板,随即只見一袍服雪白的男子掀開車簾,五官分明而深邃,臉龐俊美,劍眉明齒。

方晉見到對方,竟然一反纨绔子弟常态,神情呆愣有些,眼神不太自然,站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他抱起拳,一股江湖氣息道:“蕭師兄,真是許久未見了!”

被叫蕭師兄先是點了點頭,随後眉眼一轉,目光落到方渺然了身上,表情笑吟吟的。

方晉見狀便側身介紹道:“蕭兄,此乃吾妹方渺然。此次出行攜上吾妹只因得她常困于府中,日日夜夜讀經書百般寂寥。”

那英俊的白衣男子擡手作揖:“原來是方小姐,江南才女,久仰大名。方小姐所作的 《寒令聞》真是文采斐然,蕭某實在內外感佩。”

興許是聽多了諸如此類的誇獎,方渺然并無太大波動,只是微微點頭,回其揖禮:“多謝贊賞,倍感榮幸。”

蕭和轉身伸手掀開車簾,邀請二人進入馬車廂。

馬車夫松開缰繩,放聲一吆喝,馬兒掃掃尾巴,啓程一路朝前,馬蹄的嗒嗒聲漸漸消失在竹林中。

【緣由】

踏入車廂,廂內的布置較為簡單,一張小桌子,配有暗格,三面置座,較為寬敞。

方渺然一路倒沒有太多言語,只是聽着兩人擺談。

原來二人早已約好方才在樹林之中彙合。

細聽得知,早年方晉喜好背着父親離府出游。

可永樂遷都以前民間并不如現在太平,常有劫匪殺人劫財,曾時正值方晉舞象之年,性情沖動,遇到劫匪不知退縮,反倒要與其對峙。

所幸常游于江湖的蕭和見此陣狀,救下方晉一命。

方晉不勝感激,至此二人結為兄弟,方晉便也常與蕭和一同出游,尋覓江湖,見識了不少民間的斑斓奇事。

只是後來某日蕭和忽然匆忙離去,僅留下一紙書信給方晉,相約兩年後的今天彙合于當初方晉遇到劫匪的地方,也就是剛剛那片樹林,至于蕭和為何消失了兩年,方晉不得而知。

“蕭兄,兩年前你草草留下一封信便了無音訊,實在令人擔憂,愚弟日夜甚憂,心中唯恐師兄遭遇不測。”

蕭和略帶歉意,眉頭緊鎖道:“賢弟應該只是知曉我出生赤貧,因常年游于江湖,後販賣貨物才慢慢起家。其實還有一事沒有告知,便是我一直在尋找一人。”

蕭和望着方渺然,頓了頓,又道:“應是與方小姐年紀相仿,師弟,吾妹于永樂五年丢失,昔時家破人亡,我與她相依為命,流落街頭,不知為何一日我出門讨飯,折返後她便已消失,從此便不知去向。”

“所以蕭公子二年前匆忙告別是因為得到了令妹的訊息?” 方渺然這才終于開口,聲音溫和清脆。

蕭和苦笑着點頭:“但最後尋找到的那人并非吾妹,吾妹少時命運多舛,腰間有一塊烙印,至于為何,我難以告知。人海茫茫,尋覓至親,實在困難。”

“師兄方才說道,令妹與渺然年齡相仿,永樂五年不過也就三四歲,如今容貌與當初相比定是大有所變,恐怕找尋起來有些困難。”

談話間方晉不禁眉眼之間多了些許憂慮。

“可有什麽線索?”平日不關切這類事物的方渺然竟然也好奇了起來。

“如今毫無線索,說來也怪,每每我覺得有所眉目的時候,總是又沒了線索,總覺得有人暗中作梗,如今很是煩悶。想是此次回到南京城,稍作休整,再繼續尋找罷。”

那名為蕭和的男子看了看方渺然,收起了一臉愁容,對着她笑了笑,才又轉身對方晉道:“賢弟,此次去南京城,若不介意,便暫住在我府中吧。”

方晉本還皺着眉頭在想這件事,聽到蕭和如此一說,神色緩和地點了點頭。

“那就勞煩師兄了,至于令妹之事,我同渺然也一定竭盡全力,幫忙尋找。”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