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蕭和之言】

方渺然看着蕭和, 對于他剛才所說的話,不知如何回答對方。

第一次見佛珞時,他便覺得這女子身上散發出一股特有的氣質, 說不出哪裏特別, 但卻十分熟悉, 那面容與小妹兒時交疊起來,似乎又不是那樣的重合, 他花了大價錢,讓人尋找一個腰間有烙印的人,最後竟得到一江湖人士的書信, 那人分文不收, 只是告知,佛珞便是他的妹妹。蕭和确定了一遍又一遍,派人去打聽消息, 最終答案确鑿。

他先是拜訪了古鶴樓, 被告知佛珞來了江南,想必是在方府沒錯了, 只是不知為何不見她身影。

方渺然站在原地陷入沉思, 她沒想到關于佛珞與蕭和的關系, 最後竟然自己陰差陽錯地站在了中間,要知道,佛珞其實是從未向她提及過蕭和的, 如若不是方晉, 她還不知道這件事。

方渺然神色複雜地看着蕭和,也只好開口道:“那麽蕭公子, 接下來,你有如何打算?”

蕭和聽後, 臉色舒展開來,一雙眼睛瞬間聚滿了神采,他幾乎是露出了一個方渺然從未見過的明朗笑容:“我要和小妹相認,希望方小姐告知我,珞兒在何處?”

雖然心中早已有這個答案,但真正聽到蕭和說出來時,還是略微心酸。看來蕭和并不知道,佛珞早已把他們的關系知道得一清二楚,但不知是何原因,佛珞一直在回避着。

蕭和站在一旁,見方渺然欲言又止,滿臉愁容,頓時心生疑惑,方渺然這是怎麽了?

“方小姐?”蕭和出聲輕聲試探,以為她有什麽心事。

方渺然嘆了口氣,擡起來看着蕭和的眼睛,說道:“蕭公子,佛姑娘的确在方府。”見蕭和立馬喜上眉梢,方渺然緊接着說:“但你聽我說完。”

方渺然深吸了口氣,她希望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佛姑娘應該早就知道你是她兄長了,蕭府與古鶴樓都在南京城,為何她不來見你,這我不得而知。但蕭公子,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猜測佛姑娘未來找你,一定有什麽緣由,現下我也不知道說什麽好,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她來找你,而非你去尋她。”

蕭和聽後,心中先是難過,他沒想到佛珞原來比自己更早知道這件事。記得兒時,佛珞便與他很親昵,難道是怨恨走丢那事?但方渺然這麽一說,興許佛珞真的有自己的原因吧。

沉吟片刻,蕭和嘆了口氣,點了點頭,他似乎不想多言,看了看方渺然一眼,轉身便朝宴廳走去了。方渺然看着蕭和的背影,心中不禁感嘆,其實蕭和與方晉,都算是一個好兄長。那麽佛珞,究竟有什麽顧忌呢?方渺然也不得而知。

她走出禦花園,朝酒窖走去,拿出一瓶女兒紅,這發酵了二十來年的酒,方渺然看着它,煞有感嘆:似乎一切結果,都需要耐心的等待,人是如此,酒也如此。

Advertisement

方渺然折回宴廳時,吃飯的人已經零零散散了,方艮坐在正中間,看着抱着女兒紅朝這邊走來的方渺然,蕭和與方晉已不見人影。

方渺然走到方艮身旁坐下,把酒斟到酒杯中,那酒透明地發亮,氣味醇香,瞬間緩和了方渺然有些難受的心情。

她端起一杯酒,對着方艮恭敬舉杯:“爹,小女敬你一杯,以謝你教我詩書,授我道理,今後嫁入宮中,雖不在江南,但小女在此許下承諾,定會經常回府看您。”

方艮聽後,有些動容,腦子裏閃現出方渺然牙牙學語的模樣,如今竟也長得傾國傾城,知書達理。

“好!”宴廳裏傳來方艮中氣十足的聲音,一字勝萬語。

父女二人舉杯,一飲而盡。彼時方晉正和蕭和踏入宴廳看着這一幕,二人發現,方艮眼眶泛紅,那是掩蓋不住的情緒。

飯宴過後,方渺然回到廂房,手裏提着廚子剛做好的飯菜,推開門,便見佛珞在抄寫字畫,走近一看,上面寫着: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适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原來是在默寫詩經,佛珞那一本正經的模樣很是可愛。

方渺然靜靜地站在她身邊,看她寫字,字跡清隽,十分好看,佛珞勾下最後一筆,放下筆墨,轉過身來,對着方渺然說:“你回來了?這是送你的。”佛珞伸手輕輕拿起那墨筆字,輕輕抖了抖。待它晾幹。

聽到佛珞這麽說,方渺然頓時心情明朗,蹲在佛珞身旁,高興得像個小孩子。

随即她把手裏的籃子晃了晃:“我讓于大廚給你做了飯菜,我喂你~”

佛珞聽後有些窘迫,方渺然怎麽把自己當小孩子似的,還要喂自己吃飯,好在這周遭沒人,要是有人看到這一幕,那該是有多尴尬。

“不了,渺然,我自己來。”佛珞接過籃子,把菜放到桌子上,夾起一根青菜放入口中,慢慢地嚼起來。方渺然坐在一旁,見佛珞吃飯斯斯文文的,小嘴在那裏細嚼慢咽。很是有趣,不禁心情大好。

“佛姑娘,下午我要上妝,你會陪我嗎?”方渺然出聲詢問,佛珞一雙筷子懸在空中,好像想起了什麽似的。

“渺然,下午有急事要辦,我盡量早些趕回來。”

方渺然聽後點點頭,佛珞應是有自己的事才對。

吃完飯方渺然拉着佛珞睡午覺去了。兩人躺在床上,方渺然眨了眨眼睛,轉過身抱着佛珞,一會兒就睡着了,留下佛珞一人凝神。關于蕭和的事,佛珞也知道了個大概,本已備好了措辭,沒想到蕭和竟然沒有來找她,這倒是讓她感到十分詫異。

未時,黃二郎子輕輕叩門,方渺然緩緩睜開眼睛,發現佛珞已經離開了。婚前一日開始備妝,方府特意邀請了江南有名的妝師,丫鬟告知對方即刻就到。

方渺然在房裏站了一會兒,把佛珞方才的墨字收了起來。

江南城中,陶政從宣璟書房裏出來,準備去茶樓喝口小茶,身旁的太監在陶政身邊輕輕咕哝:“陶爺,你确定不去那方府見見那方渺然?明日可是大婚之日,您得去接轎啊!”

那太監不說還好,這一說,剛好碰到陶政的爆點,他幾乎又要一腳踢到那太監身上去,語氣十分暴躁“是我不去看她嗎?她都說了不見,那就不見呗,誰稀罕”

那太監聽後也不敢多語,低下頭,兩人走進一茶莊。

見二人一踏入這茶莊,那小二眼睛一掃,見二人衣履華貴,連忙迎合上去。

“二位爺,這邊請。”那小二引路,把陶政二人朝包房裏引。

“請問二位喝什麽茶?”

旁邊的太監剛剛被陶政吼了,心情很是不悅。“別啰嗦,店裏最好的東西,通通給我上上來。”

店小二聽後心想是遇到大人物了,連忙哈腰點頭,太監三下兩下把那小二吆喝出去,随即對着陶政還是一副讨好的面色。

那店小二剛出去,包房裏的門立馬又打開了,那太監剛想罵,随即看到站在門口的竟是佛珞。他立馬晃了晃陶政,陶政滿臉不耐煩,轉眼一看是佛珞,立馬又是另一幅神情,判若兩人。

“嗬!佛姑娘!你怎麽來了!”陶政蹭地一下站起身子,可見他有多激動,三步兩步來到佛珞身邊,想要伸手去牽她,佛珞不露痕跡地閃開了,神情一如既往地冷淡。

佛珞看了看陶政身旁的太監,朝他搖了搖頭,示意他先出去,對方立馬會意,快步走出包房,幾下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佛姑娘這次來找陶某是…”陶政話還沒說完,佛珞冷言插道:“正事。”

見佛珞這幅模樣,陶政轉身自己坐回位子上,随即讪讪地說道:“呵~那佛姑娘,你說,你說。”

“你可記得與你約定之事?我向你提供二皇子的把柄,成婚之後你不動那方渺然。”

陶政似乎預料到了佛珞要說這事,他勾了勾嘴角,回道:“當然記得,只要佛姑娘扶我登上寶座,那方渺然對我來說,也就一女子罷了,不碰她,何其簡單,我陶政,要什麽女人要不到?”

佛珞聽到陶政這麽說,她冷哼一聲,似乎不想再與對方多說一句。

陶政有些玩味地盯着佛珞,出聲說道:“我倒是不知,這古鶴樓和那方家有何淵源?為何你為了保全那女子的純潔之身,這般大費周章,實在是令人費解啊,佛姑娘。”

電光火石之間,陶政脖頸之間感到一陣冰涼,一把黃柄寶劍抵在他的脖頸處,他幾乎都沒有看到,佛珞是如何閃到他身邊來的,他見佛珞眼神中布滿冰霜,竟然閃出殺意,陶政瞬間有些驚恐。

佛珞就這樣看着他,不自覺地陶政開始冒着冷汗。未過多時,佛珞口中終于吐出一句:“陶政,取你性命何其簡單,記住,你答應過我的事。否則…”與此同時佛珞加深了力度,陶政頓時覺得一陣疼痛,脖頸細肉處滲出點點血。待到他從恐懼中緩過來時,已不見人影。

陶政此刻心中很是憤怒,卻又無處釋放,只好一拳重重地錘在桌上,那陶瓷茶罐瞬間跳了起來,随即灑出茶水。

他眼神瞬間變得陰森凜冽,随即逼出幾個字:“我倒是要查你到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