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窺門徑
? 且說這日,彩鳳早早起來,打掃了屋子,又淘了點米煮了粥,和李老爹一起就着昨天剩下的雜糧餅吃過了早飯。本來看到黑黝黝的餅子,李彩鳳心裏頭還是有點抵觸的。在現代哪頓飯不是盤盤珍馐,就算是街上賣的粗糧餅,好歹也是裏面加了料的,它也不是這麽個奇怪的味道。
但是這具身體顯然是吃慣了這樣的糧食的,而且吃下去并沒有什麽胃不舒服的現象。可見21世紀動不動就檢查出來的胃痛,高血壓,高血糖什麽的都是富貴病。在古代這個物質水平低下的社會,能吃飽就是普通百姓的奢望了,那什麽“食不厭精脍不厭細”,還是那些上層階級的享受。
等吃過了飯,李老爹拿着鋤頭去了自家的地裏幹活了。在沒有瓦匠的活計的時候,李老爹一般都回去侍候自家那幾畝田地。李彩鳳洗了碗筷,看着天氣不錯,又把房子裏的被子拿出來曬。這床被子,裏頭的棉花塞得實實的,而且用了這麽長時間,摸起來裏頭竟然沒有硬塊。李彩鳳心裏頭笑道,古代畢竟信息量小,人心還算質樸,還是沒想到棉花也可以造假弄成“黑心棉”出來。
收拾好了一切,李彩鳳又摸到手邊的布頭,上次說的那種三線暗紋她已經差不多會了,就是收針的時候布料總是不平整,線頭總要微微冒出個頭來,讓人看的惱火。李彩鳳拆了又重繡,來來回回好幾次都是這樣,李彩鳳氣的将那布頭扔到地上,坐在床邊上生起了悶氣。
這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快,過了一段時間,李彩鳳就想通了。不過就是個爛布頭,自己用得着生這麽大氣嘛。于是撿了布頭,想了想,又拿上了裝了針線的籮筐,走到了隔壁馬大嬸那裏,準備向她讨教。
剛敲了門,忽然聽到一陣喧嘩,好像是距離這裏不遠的村口那裏傳出來的。李彩鳳一陣好奇,剛想要走過去看看,門突然開了,馬大嬸一臉惶急地将她拽進門裏,随後緊緊地阖上了門,急急問道:“他們看見你了嗎,看見你了沒?”
李彩鳳莫名其妙:“誰啊,我才剛從家裏頭出來,就來找你了。”馬大嬸這才松了口氣:“阿彌陀佛,算你走運,沒撞到這群天殺的。”說罷又朝門縫裏偷眼看了看,嘴裏呸呸幾聲,沒好氣地說:“你還小,哪裏知道這些事。走吧,進屋我再給你講。”
李彩鳳嘴裏答應着,眼睛卻瞟到門縫那。她仔細一看,村口來了一隊人馬,為首的是兩個穿紅衣的公公,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太監的衣服,簡直和電視裏演的一模一樣。後頭是四五個護衛的樣子,圍着中間的一輛馬車。車前坐着一個臉色不怎麽好看,令人望而生畏的老婆子,車裏不知坐的是誰,竟然惹了一路的哭聲。幾個人遠遠墜在後頭,看上去好像都敢怒不敢言,幾個中年婦女不敢大聲嚎哭的樣子,只是抽噎着默默流淚。
李彩鳳正要再看,已經被不耐煩的馬大嬸拖到了屋子裏。她一臉恨恨的樣子先罵了幾句混球玩意兒什麽的,看着不解的李彩鳳,又嘆了口氣:“你回去跟你爹說,你也不小了,十歲也該定親了。哎,早早下了聘禮也心安啊。”
李彩鳳忽然有點明白了,敢情這是遇到了選秀啊。
從她上輩子大學歷史老師講的課裏,她隐約記得明朝選秀制度與其他朝代都不一樣。好像是從民間挑選秀女和宮女,因為多疑的明□□朱元璋防止外戚幹政。李彩鳳心裏隐約有些興奮,沒想到自己也能看到這樣一幕。但是随後馬大嬸又說:“哪個人家願意送自己女兒進宮去啊?進去的,從來沒有出來過。等個幾年十幾年都等不到信,等到了,也許就是病亡的消息。”
原來一般女子入得明宮,就等同于被剝奪了終身的自由,為保住宮中的秘密,大多女子都只有在宮中等死而已。因為明代帝王制定的法規嚴禁宮外之人為宮女傳遞書信或物品。一旦犯禁,“皆論以死”。葉落歸根,年老後,宮女總得可以出宮了吧,為防止宮人洩漏禁中之事,年老的宮女是被禁锢在“倪衣局”的,仍不可出宮。
馬大嬸感嘆再三,又提起了一樁往事。卻原來馬大嬸父母剛搬來漷縣的時候,無親無故,舉目無依。幸而得到了街坊鄰裏的幫助,其中有一家就與馬大嬸家特別要好。那家男主人是個窮酸秀才,讀書讀迂了的。女主人就是齊氏,熱情爽快,經常幫助馬大嬸的。齊氏有個小女兒十三四歲,長得倒是挺好看,眼睛就像會說話似的。齊氏已經看好了人家,準備過了年兩家就要下訂。
沒想到正趕上了宮裏的大選,今上嘉靖皇帝一下子采選了九名嫔妃。宮裏頭因為年前邵太後周年大祭一下子累病了幾十個小宮女,全都送到了安樂堂裏。眼見得宮女數量不夠,皇帝身邊的大當頭黃公公體察聖意,于是在京畿地區采選宮女。京城裏定然是不會采選的,只能把目光都放在了邊郊,漷縣也算是首當其沖了。
于是這位齊小姐便被負責采選的公公看上了。
後來,齊小姐進了宮,剛開始據說得了貴人青眼,在昭仁殿裏伺候妃子。後來就什麽音訊也沒了。齊氏望眼欲穿,天天以淚洗面。然後忽然有一天,就來了人送上了十兩銀子,然後告訴了這位齊小姐已經病故了。銀子是宮裏的貴人的體恤。
Advertisement
齊氏驟聞噩耗,一病不起,沒有兩個月就病故了。秀才最後也似得了瘋病,天天在村口喊着要去順天府讨個公道。剛開始還有人勸慰,還請了赤腳大夫給他治病。後來不知哪一天,秀才突然就不見了,也沒人看到他去了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