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樂只君子

? 自從那天晚上地震過後,漷縣又陸陸續續地震了幾次。但是這次地震似乎并沒有給百姓們造成巨大的災難,仿佛真的應了馬大嬸拜城隍時說的:“天子腳下,一方龍脈,必有福祉。”的說法。

但是李彩鳳覺得,這次地震之所以這麽輕,因為震源不在北京城這邊,而在其他地方。離京城近的話還好,如果離北京城遠的話,那麽依着震感的強度……李彩鳳忽然想不下去了。

不怪她多慮,前世汶川地震,離得遠的河南,甘肅,廣西甚至新疆,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還有一句話怎麽說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依着如今這個救災水平和防疫水平,李彩鳳不管怎麽看,這都是個逃不過的殺戒。

賊老天,你不管在什麽時候都是那麽坑啊。

上一波餘震剛剛過去,李彩鳳進屋一看,發現收好的東西沒再掉落了,可見餘震已經漸漸沒了威力,她正要拿起笤帚掃掃床鋪呢,卻見李老爹蹲在竈間掏呀掏的,掏出幾個布袋子出來。

李彩鳳疑惑地走過去,李老爹招呼她把米袋裏剩餘的米倒進大缸子裏,騰出的袋子被他麻利地綁在一起,一手拖着李彩鳳準備出門:“大丫,走,跟爹去買米。爹不會算數,你在一旁,別讓人把你爹蒙了。”

李彩鳳稀裏糊塗地就跟着李老爹去了東街米行。路口轉過彎,一陣高亢的喧嘩聲讓李彩鳳還以為集市又開了呢,後來才看到,一大群人圍在米行的周圍。有人哀求,有人叫罵,還有人咚咚咚地砸着門。

李彩鳳眼睛亮,一眼就看到米行挂出的牌子上寫着“今日無米”四個大字,她看到李老爹挽起褲邊還想沖進去,急忙拉住了。

李老爹聽完閨女說的,恨恨地往地上吐了幾口唾沫:“這幫子殺才,老子前天還在他家買的糯米呢,今天就沒米了?都等着糧漲價呢!啊呸,活刮百姓的錢,就不怕腳底長膿?”正準備再罵幾句,轉頭看到閨女亮晶晶的眼睛,忽然忍不住破了功:“大丫啊,咱家的糧,雖然夠……”

李老爹左右看看,刻意把聲音放小了:“夠吃個小半年沒問題,但是其他人可不像咱家有糧食備着。如果你爹我不出來做個樣子,唉,人心難測啊,誰知道……”他看了眼閨女,還是終究沒說出下面的話來。

李彩鳳聽得連連點頭,就說嘛,缸子裏滿滿一缸子的米,怎麽像缺糧的樣子。正要贊揚一下老爹的智商,李老爹又道:“況且你哥,這沒兩三個月估計是回不來了,咱家老的老,少的少,還是要多留神啊。說起來倒也奇怪,這時間怎麽就卡的這麽巧?唉……”

李彩鳳心中也是微微一動,是啊,怎麽前腳才關了京城九門,後腳就出了地震這樣的大事呢?這時間差,怎麽就這麽巧呢?

一路上爺兩個再無他話,等到了家,李老爹爬上房,把震落的瓦片修補齊全。待下房來,李彩鳳端着盆水,又把收好的皂莢拿出來,方便老爹洗手。李彩鳳忽然又問道:“爹,你咋不擔心哥,哥在城裏,會不會……“

李老爹愣了一下,倒哈哈大笑起來:“以前有人就告訴我,四九城是福地,上面又有龍氣壓着,自從前朝定都,到現在快三百年了,還不是平平安安的,啥事都沒有。”

看着李彩鳳不信你的小眼神,李老爹讪讪地摸了摸鼻子:“你別不信啊,這可是高人說的。”看着閨女的眼神已經由不信變成了你騙傻子呢,李老爹才說道:“你爹我去過四九城,看到過城裏的房子。從前元到現在,哪個房子沒有推到了重修過?本來地基就深,修過幾次,地基打的深不見底的都有。本來就是達官貴人的家,房子怎麽敢偷工減料?你哥修的是相府,我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李彩鳳簡直都要驚呆了好嗎,今天一天老爹的表現實在是讓她刮目相看啊。

Advertisement

看着李老爹吧嗒吧嗒抽起了旱煙,李彩鳳讨好地卷起了煙末,準備撒在煙筒裏。卻見李老爹擺了擺手:“這些日子你在家裏好好呆着,不要出去了,你馬嬸家也別去了。我再出去弄點鹽,再過兩天,估計要宵禁了。”

在煙霧缭繞中,李老爹又不知道想到了什麽,臉色變了數變。只聽得他翻來覆去地念叨着從戲文裏聽到的一句話:“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

李彩鳳身上莫名一涼,她知道,李老爹不會無緣無故地念叨這一句話的,它後面,一定有個難言的故事。可是,一向好奇心強的她,不知怎麽,一點也不想聽這個故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西苑精舍內,嘉靖帝目光灼灼地盯着眼前之人:“朕的大都督,半月前你說秦地要地動,朕還不信,如今果如你所言。你陸炳是什麽人朕還是清楚的,你偵緝官員百姓也就罷了,怎麽可能預知天意,你要有這能耐,”嘉靖帝玩味地一笑:“朕還要陶邵二位天師幹什麽。”

天子面前長身玉立的中年男子擡起頭來,他的五官平平,單看哪一部分都不出彩,然而組合在一起,卻不覺讓人想要說上一句好威嚴,好氣勢。

只見他還是那副淡然的樣子,不疾不徐道:“聖明無過聖上。臣沒這本事預知地動,但有人就可以。”

嘉靖帝把玩着手中的奏折:“哦?你手下還有這等奇人異士?朕非見見不可了。”

陸炳忽然微微一笑:“此人與陛下頗有淵源。您還記得先帝提過的,正德二年您龍誕之日,途徑興府的那位道人嗎?”

嘉靖帝的手忽然一頓。那件事,一直是他自命不凡的根本。

正德二年八月,興府迎來了他的小主人,當時還是王子的朱厚熜的降生。興獻王大喜過望,正要擺宴慶賀的時候,忽然來了個道人。

興獻王和王妃篤信道教,一見那道人雖風塵仆仆,卻顧盼神飛,言辭清利,忙請入府中,引為上客。這道人倒也不說其他有的沒的,只叫人抱出尚在襁褓中的朱厚熜來。

興獻王便依其言,親自抱了兒子出來。那道人一見,十分感喟,細細端詳許久,才對迷惑不解的王爺說道:“此萬歲天子也。”

興獻王大驚,差點沒抱穩懷中的孩子。等他緩過神來,那道人已經悠悠的走出門外,不知所蹤了。

這件事情只有興獻王,王妃和一名在王府二十年,幾乎哺育過所有王妃之子的奶媽知道。

而這名奶媽,就是如今權傾天下的陸大都督的親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