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采訪(上)
大一下學期的課程很快就要結束了,成月最近有些慌張,她擔心體育課的籃球考試,女生投十進二及格,但她運氣差了連一個也投不進去,于是她買了籃球,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後就拉着溫盞去籃球場搶籃球框,整個籃球場清一色的全是男生,只有她們兩個女生在蹩腳地練投球。
今天是周五,人應該會少一點吧。成月抱着籃球,心裏這樣想。她剛剛問過溫盞,溫盞執意要在宿舍裏練古筝,她說今晚再不練古筝老師會打死她的。成月想着溫盞每天晚上在宿舍裏練古筝,整個樓道餘音袅袅不絕于耳,沒被舉報真是個奇跡。
不過她們樓道裏除了古筝,還會傳來長笛卡林巴琴等種種樂器的聲音,古筝的聲音混在這些樂聲當中,倒不那麽起眼。
不愧是人文學院的學生,成月嘆了口氣。
她又想起溫盞,不自覺地笑了笑。
其實她剛開始上籃球課的時候球技更差,投的球連球框都碰不到。她抱着球站在籃球場,看別人一個個地投球,覺得沮喪。
班裏的同學嘴上說着“其實很容易的,你力氣大點”,卻寸步不停地繼續投籃,只有溫盞停了下來,她拉着她到一個僻靜的球框前,幫她糾正姿勢,幫她撿球,整整一節課都在幫她練投籃。
就像個小天使一樣。
成月抱着籃球走過宿舍樓前的街道,直奔籃球場,當她走到籃球場門口時,自覺地停下了腳步。
今天的人……照樣也很多呢。
成月嘆息了一聲,看向籃球場上在昏黃的燈光下渾灑着汗水的少年們。最終默默走向了一個小角落開始練投球。
她力氣太小,每次投球都要使盡全身力氣,但成月也不覺得累,只要能進一個她就挺開心的了。不過她投籃的姿勢實在是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她每次只想躲在角落裏練球。
她練着練着就發現一個拿着檸檬水的高個兒男生路過,她的身體一下僵住,準備等那男生走了在打,沒想到那男生扭頭看了她一眼,然後靠在一旁的桌子邊喝着檸檬水看她打球。
成月扭頭也看了一下這個男生,企圖用目光傳達信息:
大哥,您能走嗎?
這位大哥顯然沒打算走,他看見成月停下了,還把檸檬水放到一旁的桌子上走了過來,問:“同學,能用一下你的籃球嗎?”
Advertisement
成月借着操場上橘黃色的燈光看清了男生的樣子,寸頭,眉清目秀,倒挺好看,她猶豫了一會兒,把手裏的球遞給他。
男生抱着球走到籃框下,動作極為标準地開始投球,成月專心致志地看着,準備從中吸取經驗,但這男生投了一個之後就扭頭跟她說:“其實你可以試一下雙手發力,大都是男生才用單手,女生單手很少見。”
成月嘆息:“因為我雙手反而發不出力,單手才有力氣。”
男生投了一個球,然後說:“哦……那這樣也挺好的。”
過了一會兒,他又問:“你喜歡籃球嗎?”
……這個問題。
成月坦然地說:“說不上喜歡,要不是因為要考試,我不會來投籃。”但是在練了一個月的球以後她發誓,以後若非特殊情況,她絕對不會再碰籃球。
“考試?”對方似乎有點意外。
“對,大一下學期的考試。”成月淡淡地答,估計他應該不是大一新生。
對方聽了這話抱着籃球走了過來,面帶歉意地說:“那抱歉,我還借你的籃球打球,那你練吧,我在旁邊看着你練,或許還能指導你一下。”
成月猶豫了一瞬,她其實只想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投球,但人家也是好意,于是她接過籃球慢吞吞地走到籃框下,開始投籃。
其實成月投籃挺準的,只是籃球總是砸到框上,轉了一圈兒然後又掉下去。
男生在一旁看着,一邊看一邊說:
“可以更高一點。”
“可以更遠一點。”
……
“其實你的投籃挺準的,但運氣不太好。”
成月聽了這話,一個用力不穩,籃球還沒高過籃框就掉了下來,男生跑過去幫她撿球,抱着籃球回來的時候問:“怎麽了?是不是沒力氣了?”
成月搖搖頭,接過籃球繼續投。
你才運氣不好。
一個小時後,成月已經數不清自己投了多少個球,不過在這個男生的指導下,她的投球率真的提高了不少,但她實在是投不動了。于是把籃球遞給男生,說:“你投一會兒吧。”
男生倒也沒客氣,接過球在地面上打了幾下之後開始投球。
成月看了一會兒之後就開始掃視整個籃球場,人們陸陸續續地都走了,籃球場變得空曠,除了他們倆,成月還在籃球場入口處看到了三個男生。
他們靠在籃球場的鐵絲網上,每個人都抱着把吉他在彈唱,歌詞她聽不太清,但是是很好聽的韻律。成月恍惚了一會兒,覺得這個場景适合拍進電影裏。
男生打了一會兒球就停了下來,走到一旁拿起桌子上的檸檬水走了過來,把球還給了她,成月接過,和男生并排走出籃球場。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男生扭頭問她:“你是理科生嗎?”
成月搖搖頭:“不,我文科生。”
她長得很像理科生嗎?
“哦哦,文科也挺好的。”男生有些尴尬,接着問:“學語言的嗎?外國語的吧。”
成月再度搖頭:“漢語言文學的。”
對方應道:“學漢語的啊,那挺好的,你以後想做什麽?”
似乎每個人在問完專業之後,都會問,這個專業有什麽出路,你以後能幹什麽,但,鐘尋不會。
成月認認真真地回答:“我報這個專業的初衷是,想做自己很喜歡的那家雜志社的編輯,閑下來的時候寫寫稿子寫寫小說。這是我的夢想。”
男生聽到“夢想”兩個字,似乎笑了笑:“聽起來很不錯。”
也對,夢想這兩個字,已經很少被提及了吧。
成月臨近宿舍樓,和男生揮揮手,就算作告別了。
她回到宿舍之後,把籃球放在陽臺上,覺得這件事挺好玩,就把這件事記錄下來,發了朋友圈。然後去洗漱,洗漱完之後,她坐在椅子上翻看朋友圈,沒想到鐘尋居然評論:“我籃球也挺好的。”
?他什麽意思。
不過他現在好像挺閑的樣子,成月準備趁機找他聊天,但到最後也沒找到聊天的切入口,于是還是安安心心老老實實地開始存稿。
她想了想,點開“晉江文學城”,點進了自己的小說界面。數據的增長率有點慘淡,還有幾個讀者打了負分。她往下翻了翻,看到評論裏除了幾個簡短的“好看。”“文筆不錯。”之外,還出現了“劇情拖沓。”“寫得垃圾。”等幾個字眼。
說得沒錯。
但還是會難過。
啊,她什麽時候才能寫得足夠好呢。要加油啊。
成月躺在床上,頭埋在被子裏,腦子卻不停地在冒出些想法。
為什麽所有人都一副對未來很篤定的樣子呢,好像只有她一個人,提起未來,會覺得心裏很不踏實,覺得未來一眼望不到頭。
不想了,睡覺,明天還要去采訪。
她覺得學校太不人道了,這都臨近期末了,還這麽多活動。她所在的校報記者團安排她去采訪一位老教授,老教授九十歲高齡,對學校某個學科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退休在家。
老教授雖然德高望重,卻不好聯系,成月前幾天幾經周轉、到另一個校區問了好幾個老師和學生才終于要到老教授的聯系方式,磨蹭了很久才終于忐忑不安地給老教授打電話,電話過了十幾秒後被接通,接電話的是老教授的妻子。
成月說明來意後,老教授的妻子簡單問了幾句,就同意她在周末時到他們家來采訪,成月打完電話之後,一方面為任務有進展而開心,另一方面又覺得忐忑。
這還是她第一次去別人家呢,還是一位老教授的家,也不知道這次采訪她會不會說錯話,本來她這幾天緊張的不得了,誰知道今天運動太多,反倒不緊張了。
想了想,她還是給鐘尋發了消息:“我明天要去采訪一位老教授,很緊張。”
鐘尋不一會兒就回複:“好好準備采訪稿,采訪時放輕松就好,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早點睡覺。”
“好。”她把手機放到床邊的收納箱裏,窩進被窩裏開始睡覺。
睡前的最後一秒,她模模糊糊地想,如果是鐘尋來采訪,一定不會像自己這麽忐忑吧。
夜裏她卻做了一個夢,夢見她還在高三,和鐘尋同班。有節英語課,大家起哄讓他唱歌,他在大家的起哄聲下上了臺,大概是覺得害羞,他站在講臺上背對着大家唱,唱的是什麽內容她醒來時已記不太清,只記得鐘尋在最後下臺時轉過頭,狡黠地朝她笑了笑。
第二天下午,天氣有些冷,她加了個外套才出了門。
在教學樓的空教室裏練了好幾遍自己準備的稿子之後,她才終于背上書包走出校門,踏上了校門口的公交車,在公交車上她仍然想着到時候和老教授的采訪,差點坐錯站。
下了公交車以後,她又幾經周轉,終于找到了老教授的家。停在老教授的家門口,她忐忑不安地敲了敲門,靜靜等待主人來開門。
來開門的是一位雖已年邁,卻很有氣質的老人,應該是老教授的妻子。她笑着問:“你就是學校宣傳部的吧?”
成月點點頭,也和善地笑。
老人請她進到房子裏,成月換了鞋,跟着老人走到裏屋。客廳裏是很簡單的擺設,只有沙發和一張桌子,連電視也沒有。
客廳的沙發上正坐着另一位老人,他雖然已經九十歲高齡,身體卻很硬朗,此時此刻正端端正正地坐着看報紙,看到成月,也笑了笑。
成月為了不耽誤兩位老人的時間,和兩位老人寒暄了幾句就開始采訪。她這次采訪的主題主要是講教授為學校、為國家做出的貢獻,也就是采訪教授過往的經歷,因為教授年紀大了,所以很多事都是由老教授的妻子代為回答的。
講到當初老教授放棄大好前途來到這個學校,老教授笑了笑,說:“人嘛,終究還是要有點奉獻精神的。”
成月看着老教授坦然的笑容,不禁動容。
這次采訪很成功,成月在采訪完後和兩位老人告別,松了一口氣,坐上了回學校的公交車。在公交車上,她琢磨着稿子應該怎樣寫,又差點坐過站。
等回到學校後,她先給鐘尋發了個消息:“這次采訪很成功,我覺得此行很值得。”鐘尋沒有馬上回複,大概是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