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玉玺

枯骨對她說,有話要講。

白汐就呵呵了,那咱們就來講一講道理。

不得不說,枯骨生前該是個絕色佳麗。人已化為白骨一具,橫陳在地上。但鬓發如雲,插着一支琺琅花卉墜流蘇銀梳,看起來就十分賞心悅目。下身的骨頭已經碎成一疊。但是上身還保持着完好。頭骨微微別在一邊,肩胛骨十分瘦削。

骨頭都美成了這樣,真不知道活着的時候,這女鬼該是多麽驚豔的美女。

不過白汐沒空欣賞這遺骸。方才看了那麽一出“黃劇”,氣兒還沒消。就把謝文湛連他的皮帶一起扔出了房間,鎖上鎖。

妖怪的事情,就該由她們妖怪來結果。

沏了一杯茶,看着地上白白的一團,覺得既好笑又不屑。

“你笑什麽?”白骨問她。

“我笑你念念不忘的人,早已經進了黃泉。你還不認命。”

“你知道什麽是愛嗎?!”枯骨上方一團紫色的魂魄漂浮着。女鬼張口,好像在嘲笑她什麽都不懂:“一個妖怪,哪能和我們人類一樣獲得真正的愛情?!王生他就算成了白骨,就是投胎轉世,哪怕萬劫不複,我也要愛他!”

白汐本要喝茶,聞言掀了茶蓋。茶壺滾落到地上,碎了天青色的山水,破了纏枝牡丹。滿地清光熠熠生輝。一小塊碎片迸裂,掙到白骨面前。散出水潤潤的包漿光澤。白汐的袖子上全是水漬,但是她全然不顧。只是冷冷打量着地上的一團——

“你本是已死之人,存了妄念就已是癡人說夢。如今談什麽萬劫不複,還想殺人以續命。你真當為了愛情做什麽惡都可以嗎?!”

大概是被她的氣焰給逼退了一層嚣張。女鬼又伏在地上哭起來:“可是我愛王生,王生沒有孩子,我要為他生個孩子……”

“王生已經死了。”白汐覺得口幹舌燥。茶又潑了,真是白費口舌跟這個女鬼啰嗦。手心燃起一點火。碧綠碧綠的。但她的語氣更陰森:“我之前好歹也是半仙之軀。懲罰你這種魔的資格還是有的。不如我來幫你做個了斷。”

女鬼嚎哭起來。門外的謝文湛擔心地敲起了門:“白汐,怎麽回事?”

“沒事,我在教訓她呢。”她踢了一腳女鬼的骷髅頭:“是讓我一把火燒了幹幹淨淨,還是讓我來找幾個和尚為你念往生咒。自己選擇。”

女鬼止住了哭啼:“你要我做什麽?”

“我想要找到傳國玉玺。你知不知道這東西的下落?”

“我,我知道一點……但你要幫我完成一個心願。我再告訴你。”女鬼頓了一頓,白汐道了句:“說。”女鬼嬌羞起來,卻還是那個執迷不悟的心願:“幫王生,生個孩子……”于是,白汐掌心中的火更大了:“想得美!”

最後,白汐還是套出了這女鬼的口風。并且把她的屍骸用一個紫檀木的盒子收斂了。通知了王墨林,過來取走他們家的東西。

王墨林很快就過來了。來的時候,還很奇怪為什麽她會在謝家的別墅裏。白汐沒時間跟他解釋,直接把女鬼的骨灰盒往桌子上一放:“王董事長,你家是不是有個先祖叫做王夔?天平天國年間做過曾國藩湘軍中的高級将領?”

王墨林想了想:“不錯。我曾祖父的爺爺是王夔的養子。本姓孫,後改姓為王。”

“這是他夫人的骨灰。”

王墨林将信将疑。白汐也不管他信不信了。講了一個故事。

假如,将這一具美麗的紅粉骷髅,慢慢實體化起來。填充了血肉,飽滿了身體。那會是一個晚清年間動人的愛情悲劇。

那是公元1951年。貴州“龍場九驿”中的水西驿站來了一批流放的犯人。其中有一個叫做王夔的二甲進士。他本是曾國藩坐下,參與過湘軍的建立。因為彈劾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收受賄賂而獲罪流放,來到了水西驿站。

在這裏,王夔認識了苗寨水西寨寨主的女兒阿珠那。阿珠那從未見過王夔這般俊美陰柔的書生。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每日都到水西驿來見王夔。而王夔也從沒見過阿珠那這般漂亮窈窕的苗家女子。也當做紅顏知己對待。

到了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和楊秀清等文武百官進入金陵定都,自立為“天王”。徹底與清廷為敵,朝廷這才想到曾經帶兵打仗過的王夔。把他從水西驿站用一道聖旨招了回來。而情根深種的阿珠那,也要與他同去。

王夔考慮到這一次是打仗去的,自身難保先不說。阿珠那是苗女,還從小修行過苗女的蠱術,不适合在中原那樣的文物秀美之地生存。所以沒答應帶她走。但是過了不久之後,阿珠那還是千裏迢迢,從貴州跑到了中原去尋情郎。

後來的事情,就和很多才子佳人的悲劇話本一樣。

阿珠那化名琳琅,千裏迢迢來到了金陵。沒料到王夔沒找到,先遇到了洪秀全的親衛軍。洪秀全愛慕她的美貌,但又忌諱她是苗女,擅長蠱術,對佳人不敢造次。但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美好。洪秀全三番幾次讨好她,甚至對她下毒。通通被阿珠那所破解了,就是不讓男人親近自己。如此一來,她反倒成了洪秀全最愛慕的小妾。

一個月後。王夔帶兵打到了揚州來。阿珠那得到消息,連夜毒死了洪秀全派來看守她的武婢。逃去了揚州尋找王夔。

王夔被阿珠那的癡情打動了。但為了阿珠那的終生幸福着想,王夔剛開始沒答應娶她。但王家是三代單傳,王夔的母親害怕兒子有個不測,王家就絕後了。于是催促王夔娶了阿珠那生個孫子。王夔就答應了這樁婚事。

本來,故事該是個美好的結局。王夔的母親王李氏開明又慈祥。并不嫌棄阿珠那是苗女。把她當做親女兒那般對待,一家人本該和和美美。

而阿珠那天天和婆婆在一起,被唠叨什麽生個孫子,這也就是她執念于生兒子的由來。

但是後來,洪秀全得到了消息:愛妾跑到了揚州去,和湘軍将領王夔混到了一起。十分氣憤。于是連夜攻占了揚州,捉拿王夔一家。

這一夜,本是王夔和阿珠那的成婚之夜。揚州城卻火勢燎原,成為了一座不夜城。洪秀全攻占下揚州以後,全城搜捕王夔和他的家人。當時,王夔去了揚州府前線組織抗戰。而讓親衛護送母親和新婚妻子離開揚州,但家人都被俘虜了。

迫于無奈,阿珠那答應委身給了洪秀全。但洪秀全出爾反爾,将王夔的母親給殺了。斷了阿珠那回到王夔身邊的念想。而不知情的王夔,還以為是洪秀全俘虜了妻子和母親。妻子是為了保全母親才答應做洪秀全的妾,于是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恨。

王夔絲毫不知道,阿珠那和洪秀全之前就有過一腿,揚州之災也和阿珠那有關。

後來沒過半年,阿珠那在洪秀全的玷污之下,香消玉損了。王夔悔恨自己沒及時救出妻子,不是個合格的丈夫。所以一生再也沒娶。後來收養了個孩子随了自己的姓。晚年又負責為清廷尋找洪秀全的寶藏。但是下落成了個謎。

當然,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阿珠那本來是苗寨寨主的女兒。有驅使蠱蟲的能力。她和洪秀全呆在一起的時候,就給他下了個七竅流血而死的蠱。所以到了這一年的年末——1864年的時候,洪秀全就在金陵暴病而亡了。

郭廷以說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說為近真”是對的。只不過,這毒是他自己的愛妾下的。

當然,現在說起這些事都風輕雲淡的。畢竟,誰都不生活在那個驚心動魄的年代。

講完了這個故事。白汐就把骨灰盒推到了王墨林那一邊,淡漠道:“雖然我不知道你們王家對阿珠那怎麽想。但她的确和王夔拜過堂。”

王墨林嗤笑道:“白小姐,故事很有趣。你怎麽不改行寫電視劇?”

“王先生,這故事是真實的。不信的話,你可以去你家的藏寶室裏的密間看一看。那一副金絲楠木棺材裏的遺骸,已經不見了。”

“……”王墨林頓時咳嗽起來。咳嗽完了。像是見了鬼一樣地盯着她看。

白汐懶得告訴他為什麽。再說了,這一起案子并不算盜墓。畢竟夫妻合葬在那個時代是規矩。只糊弄說自己住進他家的那一晚,被鬼附身了。

“女鬼折騰了我幾天。所以前幾天我的表現不太正常。請你見諒。不過,這女鬼有兩個願望讓我轉達給你。第一,她想和王夔合葬。王夔生前也交代了養子,将阿珠那的骨灰找到合葬之。第二,她想看到王家早點開枝散葉。”

“……”

王墨林這才收下了骨灰盒。他不是那麽頑固不化的人,接受這種事的能力也很好:“既然這樣,那我就多謝你幫了我家一個大忙。不過,先祖王夔的墓已經找不到了。所以王夔之妻的棺材,才會停放在我家密室裏一百多年都沒有收斂。”

“這就是我要跟你說的第三件事了。”白汐端端正正坐好了:“你先祖王夔之所以會被清廷派去找洪秀全的寶藏,涉及到另一件案子。”

“什麽案子?”

“太平天國失敗以後,洪秀全的親信中有一部分人投靠了朝廷。他們向朝廷供出洪秀全有傳國玉玺。當時的皇帝,光緒,下令一定要找這一枚傳國玉玺。其實,對于所有的皇帝來說。傳國玉玺是人皇權利的最高象征,誘惑極大。”

“那我先祖……”

“不錯。王夔就是尋找洪秀全墓的人之一。但是結果卻沒了消息。”說到這裏,白汐勾起一抹笑。是女鬼告訴她的最後一件事。

女鬼說,洪秀全有五個親信。他們一同把持着洪秀全墓地選址的秘密。但這五個人都心懷二心。遲早會挖了洪秀全墓的。不過,當時清廷也得到了消息,寶藏在紫金山。幹脆派兵封了紫金山,總之挖地三尺也要找到傳國玉玺。

每個皇帝,對于這件秦始皇傳國玉玺。有着獨一無二的執念。

唐末傳國玉玺失蹤之後。後代的皇帝開始了接力尋找這一件中國文明史上最高級的人皇之寶。

比如後周皇帝郭威,當初就“遍索傳國玺不得,無奈镌“皇帝神寶”等印玺兩方。

到了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稱帝,號大明,改元洪武。繼而北伐。派遣大将徐達入漠北,窮追猛打遠遁的蒙古元朝餘孽的勢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傳國玉玺,然最終還是無功而返。朱元璋抱憾終身。

之後,時有“傳國玉玺”現身的消息出現,每次都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是全部被印證是假的贗品。

到了太平天國年間,多位人士告訴皇帝:洪秀全盜掘六朝帝陵得到傳國玉玺。皇帝怎麽可能不心動?!但是光緒帝找了一生沒找到。

光緒死了以後,慈禧又派人找。慈禧完了末代宣統帝溥儀也封山找傳國玉玺。總之,清廷寧可把偌大的紫金山給封了。也不準這一件寶物流落他人之手。

所以,晚清皇室最大的秘密,莫過于神化了紫金山,并且接力一般地在紫金山深處,尋找這一件無價之寶。

而封山以後,那五個洪秀全的親信,也全都無法進入紫金山将寶藏運出去。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把寶藏的消息流傳下去。讓自己的後人去享用。

時間一晃到了18世紀末。當時,王夔已經将近70歲,他年紀大了。腦袋也糊塗了。朝廷不願意用他了。但惦念着老臣的恩,所以派他去了紫金山。負責尋玉玺的事兒。而就在不久之後,王夔親自進了一趟紫金山,再也沒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 ①參考百度百科《傳國玉玺》傳國玉玺的确有很多很多的皇帝找。比如傲嬌的乾隆。

明清兩代也時有假玺出現。明孝宗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玺,孝宗皇帝當時就認為是假的;清初時,宮內藏有三十九方各色禦玺,其中一方被認為是秦制傳國玺,公元1746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仿刻贗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張壁、鹿鐘麟等人仍在追索着傳國玉玺。

反正從唐代一直到現在,那玉玺沒有下落。

真的傳國玺文曰“受命于天 既壽永昌”。秦始皇刻的。後來許多人在傳國玉玺上玩到此一游。比如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于傳國玺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玺”。後來,趙石勒滅前趙,得玺。更別出心裁,于右側加刻“天命石氏”。

還是太宗李世民比較實在。因為他沒傳國玉玺,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玺”,聊以自慰。

可憐的李世民…只能自♂慰♂

最後祝大家節日快樂。(~ ̄▽ ̄)~Merry Christmas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