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陰”魂索命
婦歧一聽,連忙阻止道:“尊上您不能……”他斜睨一眼,婦歧忌于他的威懾,只得閉上了嘴。
陵光道:“我們會走,不過我要帶她一起走。”
“本尊奉勸你不要得寸進尺,陵光神君!!”燭月面色一冷,将後面四個字咬重,一字一頓的說出口。意在提醒什麽一般,繼而又道:“否則休怪我收回方才的話讓你們追悔莫及。”
毛禪清楚與他交戰占不了上風,眼下雖擔心顧清玄,但好在還是比較了解燭月的為人,便道:“希望你言而有信,不要傷她。”
燭月負身而立,不再回應。
陵光見此,也只好暫且作罷,與毛禪騰雲離去之時,依依不舍的望着顧清玄的身影,但願她平安無事。
“你的心上人已經走了,不用再看了。”燭月漠然開口道,表面看起來毫無波瀾,語氣卻帶着些許不悅。
顧清玄斂回目光,也不生氣,只道:“清者自清,随你怎麽想好了。”
“但願如你所說的一樣,對他已經沒有私情。”話落,燭月言歸正傳,左右吩咐道:“她已成仙,體內的靈石定遭其它魔人觊觎,你們把她看緊,若有差池,連帶責任。”
“是。”
直到關門聲響起,顧清玄方才靜下心來,開始慢慢理清頭緒。
不過短短一會兒便發生了許多事,首先她已修成正果成為仙體,但似乎這一刻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喜悅,或許在燭月為自己設劫之時,她便已經看透了生死,看破了紅塵往事,所以才不再為此大喜大悲。她終于明白,原來仙道亦是心道,唯心之大方得始終,功德圓滿,亦是不過如此。
而眼下自己的前世似乎與燭月有暧昧不清的關系,燭月接下來要如何處置自己她已經不再關心,只希望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切恩恩怨怨,就此勾消,不要牽連他人便好。
這邊,陰時允自登基以來,先是将後宮所有遺留的妃嫔棍殺,以解母妃當年受盡冷落之恨,繼而又延續奴隸制,用來增加國中勞力填補戰後帶來的創傷,以及盡大限度征兵用來充軍。
他是自負的,但他又同時是自卑的,他相信這一天再也沒人能夠違抗他,可偏偏唯獨一人沒有為他臣服,那便是素女。
他愛慕素女,于是不顧她的意願強行納她為妃,以滿足自己隐隐作祟的自尊心。
Advertisement
然而素女乃是仙子,生性爛漫,豈會輕易受他擺布,于她而言,入後宮成為他的貴妃不過是圖個樂趣體驗凡塵罷了。雖清楚陰時允是有生理缺陷的,但看在與他相識一場的份上,于是破例受他房中之術,使他能禦三百女。
素女的這一無心之舉,殊不知為赤焱悄然埋下了禍根。陰時允自是感激于她,不顧群臣的反對封她為後。
而歷史總是驚人的可怕,赤焱似是注定要成為歷史。陰時允自從得到素女的房術之後,嘗到了閨中樂趣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春宵宮日夜笙歌,于之前相比,不過是換了個人而已。
一日,陰時允與諸多美人一夜魚水之後,漸入夢境,夢裏見到陰亥病重前的那些時日。
那些時日,他将祭司死藤悄悄的放在陰亥的榻下,使他産生幻覺整日沉浸在恐懼之中,最終致使他暴斃而亡,陰亥一臉鮮血的前來找他索命,他滿頭大汗的從噩夢中醒來。
醒來方知是場夢,稍稍松出口氣來。有些口幹舌燥,便坐起身來喊人端水,卻發現周邊空無一人。
宮燈大亮,帷幕深深。四下寂靜無聲,任他喊破喉嚨,根本無人回應。
本就終日被噩夢纏身的陰時允不由驚出一身冷汗,待起身查看時,只見一個一身黃袍加身的男人雙腳離地,一動不動的站在帷幕後面,吓得他當即癱坐在地上,急忙喊人:“來人,快來人啊!”
那黃袍人移出帷幕時,他差點吓暈過去,不是他的父王陰亥還能是誰!
再說陰亥,陰亥死後的亡魂到了陰曹地府,本要下十八層地獄以贖清自己這一世所犯下的滔滔罪孽,卻不料死的冤屈,陰魂始終不能打入地府。閻王無奈,只得放陰亥的亡魂前來找陰時允做個了斷。
陰亥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所害,死的不甘心,轉眼一臉兇神惡煞的模樣來到他跟前。
陰時允見到他的陰魂吓得連滾帶爬,然而陰亥陰魂不散,痛聲質問他道:“你個逆子!為何要加害寡人?”
“都是你逼孩兒的,都是你逼的!”陰時允躲入長案下,滿臉驚恐道。
陰亥随至他面前,怒恨道:“我如何逼你了,你倒是說來聽聽。”
“你殺了我母後!你殺了她!我恨你!”陰時允言詞激動道。
“她該死,你也該死!”
陰亥欲要伸手掐死他時,卻不料一個聲音幽幽傳來:“冤冤相報何時了,陰亥你是罪有應得,且到下面贖罪吧。”
閻王召回他的魂魄,陰時允這才得以脫身。見陰亥離去,方癱倒在地,氣喘籲籲。
次日一早,陰時允着急命人請來貞人和道士,在宮內做了場法事,對外只是宣稱宮裏進了不幹淨的東西。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再也沒有遇到陰亥前來向他索命,但陰時允仍是整日擔驚受怕。先是夢到母後當日的慘死,又夢到自己的皇位被人推翻,再夢到很多無辜死去之人的冤魂向他索命,他連聲稱不關自己的事,都是父皇做的,不由驚醒來。
想到青州一帶,始終是他的一塊心病,于是早朝上征詢衆人的意見。
毛禪再三稱當日與周耀天有約在先,如今根基不過剛穩,萬萬不能再起戰事。
有大臣嫉妒毛禪,便故意道出他與周耀天的師徒關系,至此令陰時允頗為失望和反感,大失所望之下,漸漸失去了對他原本剛剛建立起來的信任。
為了彰顯自己,為自己建立功勳,那大臣更是不顧後果的建議集中兵力奪回青州。
正中他下懷,陰時允心思開始蕩漾起來。他何嘗不想這樣做,但總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遲遲拿不定主意,再三考慮後,終是下旨,命三軍做好充足準備,擇日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