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下
将軍府。
“小端,今日是最後一次,一旦得手,立即回來。”楊将軍面色凝重,“宋相黨羽衆多,他污蔑我的證據都分散放着,只有湊到一起我才有把握贏。你也千萬當心。”
“義父,我會的。”端娘目光有些沉重,“那我先回去了。”
“小端,”楊将軍叫住了她,“你其實……并不想做這些事吧?這确實不該是女子做的。”
端娘緩緩搖頭:“義父,我從小被拐賣,是您救了我,将我撫養長大。這樣的大恩,我是萬萬不敢忘的。至于丞相……人人說他年少成名,未及不惑便已位及丞相;人人頌他心懷天下,卻不知他将暗地裏做的那些龌龊事都嫁禍給義父。世人都被蒙蔽,但我沒有,我知道義父是冤枉的。宋丞相他……在這一點上,是何其陰險。”
“小端,你做得很好。這件事完成後,我便能扳倒他,再無憂患。”楊将軍看着女子低垂的眉眼,嘆了口氣,“你也不小了。屆時,找個好人家嫁了吧。”
端娘嘴唇張了張,最終只吐出一個字:“好。”
酒肆大門緊閉。
“姑娘,他對我很好,對夫人很好,連對下人們也很和氣。”黃色裙衫的靈秀女子躊躇開口,“我既收了姑娘的高額雇金,也不會多問其中糾葛,只是想着,有些事情,我是應該告訴姑娘的。”
端娘的目光有些寂寥,音色淡淡:“重殷姑娘,今晚我會安排人接你出府,從此你與相府再無瓜葛。”
“啊?”重殷有些吃驚,“那麽,那麽……好罷,我曉得了。需要我帶什麽嗎?比如那半塊福字牌?”
“不必了。那兩半福字牌本該在一起,就留給他吧。”端娘起身,“你先回去吧,等人接了你後你再也別回來,随便幹什麽都沒關系,只是有些話該說不該說,你應當清楚。”
重殷點了點頭,正欲從後門出去,忽又停步轉頭,望着端娘,認真地說,“姑娘,我不清楚他在朝堂上是如何一個人,但我知道,他對待家人,是真正得很好。”
今夜無月無星,一個黑色的身影伏在屋檐上,冷冷地注視着遠處開始騷動的尚書府。她掂了掂手中一沓紙,折好塞進了懷中。黑巾覆面,露出的一雙眼卻是亮若星辰。她縱身一躍,身态矯若游龍,須臾間便進了将軍府。
“義父,”黑衣人摘下黑巾,露出女子秀麗的臉龐,“我回來了。”
楊将軍大步走向她,接過她遞來的紙張,快速翻閱過一遍,激動之色溢于言表:“好!好!小端,你做得太好了!”他把紙交給身邊管家,吩咐道:“把之前的東西都整理好,即刻随我入宮面聖!”
Advertisement
管家匆匆下去了,端娘朝楊将軍點了點頭,重覆上黑巾,身姿輕巧地出了将軍府。
她獨自行走在黑夜裏,很容易地隐藏了身形。她本該回到酒肆上的小閣樓裏去,卻鬼使神差地想往京城對角的相府去。
這樣漆黑的夜啊,她卻絲毫不覺得害怕。她小時候被人拐賣,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小黑屋裏,等待着未知的宿命。她哭過,但很多次之後她開始明白哭沒有用的,只能換來人販子更惡毒的呵罵,于是她告訴自己要堅強起來。周圍的孩子嘤嘤說着要回家,她努力地去回想自己的家,卻發現腦子裏只有家人鄰居的模樣,和自己的名字。對于家人的名字她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她覺得自己離記憶很近很近了,只要有誰稍稍提點她一下她就可以想起來了,可是這個人一直都沒有出現。
她正黯然的時候,忽然眼前光亮大盛,不由擡手遮住了眼。
“将軍真是英明神武,不過路過竟然就發現了這麽一個人販據點。”
“少廢話,開鎖。”
她放下手,怔怔地看着鎖落下,那個男人走進來,道:“別害怕,你們自由了。”
別的孩子陸陸續續地被送回,最後只有她因為想不起來家住哪個州而留下。人販子只管販賣,根本記不清楚她來自哪裏,何況她中途還被轉手過。
“你叫什麽名字?”男人蹲下身,撫摸着她亂糟糟的頭發。
她含混不清地說了一個名字。
“什麽?”
她還不識字,只知道發音,而現在那個男人沒有聽清,讓她有些惶恐是不是自己發音不對,于是又說了一遍。
男人只隐約聽清了其中一個字,無奈道:“那麽小端,你真的想不起來家在哪裏嗎?”
“垭子巷!垭子巷!”她尖聲叫着,忍不住紅了眼睛。但這個地名太偏僻,根本無從找起。
“小端啊,你這樣……我們真的找不到你家人啊。”
她苦苦支撐的堅強終于崩塌,再一次惶恐地大哭起來:“不要!不要!”她害怕沒有家人。她聲嘶力竭地哭着,男人始終蹲在一邊用帕子給她擦眼淚,安慰着她。她嗓子哭啞了,聲音漸漸微弱,變成抽泣。她一邊哭一邊費力地思索着,努力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她慢慢憋回了眼淚,向男人張開雙臂,喑啞着嗓子,猶帶哭腔地問:“叔叔,我找不到家人了,你可不可以收養我?”
後來她便跟着那個男人了,男人對她很疼愛,像對自己的女兒一樣,請了師傅教她習字,讓手下教她練武。學了字,她推測出了自己的名字究竟是哪三個字,但因為不敢确定而始終沒有告訴男人,繼續由他叫自己小端。
從小到大,她始終感激着男人。
再後來,她去找他,聽見房裏他暴躁的吼聲:“宋子瑞!這個小王八羔子!誣陷我一次還不夠,一而再再而三地潑我髒水!丞相?丞相!去他的丞相!”
內心一道弦猛然斷裂,她輕輕推門而入:“義父,我能幫您什麽嗎?”
铮然一聲,面前寒芒驟洩,陸之持劍擋在她身前。
端娘淡淡瞥他一眼,身影一晃拐進了胡同。陸之提劍追去,筆直的胡同卻不見人影。身後突然有風聲,一柄銀色袖劍破空而來。陸之側身一躲,挽了個淩厲劍花奪空刺去,裹挾着濃重劍氣,發出利刃的清鳴。端娘手腕輕旋,袖劍上光暈流轉,便将長劍隔開。她乘勢一個轉身,放低身子,一只腳一蹬,整個人便如一尾游魚向陸之滑去。陸之提劍飛躍而起,俯下身子在半空中将長劍虛畫一圈,劍鋒微光點點,在端娘頭頂輕擦而過。
只覺頭頂一松,發帶被割開,束好的頭發登時傾瀉而下。端娘不慌不忙地仰身下腰,足尖一提一點,在空中轉過一圈落在牆頭上。她手臂輕揚,劍尖打出一個花,轉眼間變換數套劍法直奔陸之。陸之只見眼前劍芒明滅,劍氣呼嘯而過,他便知道此前交手對方并未使全力。于是他更不敢懈怠,提了十二分精神避過鋒芒,繞過劍氣,手指彎成爪狀襲向端娘。端娘往後一退,他抓住黑巾順勢一扯,再一個旋身,便取下了她覆面之物。
他在對面牆頭站定。
夜風乍起,吹動她長長青絲。她懷劍而立,身姿颀長,眼底映出劍身泛的冷冷光澤。黑雲不知何時散去了些,露出幾顆淡星和影綽月光。端娘彎唇輕笑一聲。
“端夫人,你還有何話說?”陸之說道,“你果然是為将軍府做事。”
“技不如人,無話可說。”端娘攏了攏鬓邊長發,“只是陸大俠後一句說得奇妙,我為将軍府做事怎麽了,我早說過我欠人人情,你不也是為相府做事。”
“你何時知……”他未說完,便見女子足下一點,身影翩若驚鴻,落在了幾丈開外,然後開始飛快奔走。“休逃!”他一急,追了上去。
他追了一段距離,發現有點不對勁。她這是……往相府去?他不知她意在何處,不過認定了她必有圖謀。忽然,前方的黑影閃了一下,消失不見。他大駭,腳尖掠地,飛身過去。
只見狹窄長巷中,一個人身着披風,匆匆行走着,時不時回頭張望一番。驀地,一道銀光閃過,黑影迅疾如電貼着那人而過,那人嗚咽一聲,驚恐地瞪大了雙眼,倒下了。
陸之厲聲道:“你做什麽?”
端娘收起袖劍,聲音低沉:“他是個宦官,從宮裏出來報信的。”
借着朦胧月色,陸之看清了那人披風下的裝扮。他終于變色:“你們究竟要做什麽?”
女子眸色深深地望着他:“很想知道是嗎?那麽,跟我去相府吧,你自然就知道了。”
這一定有詐。陸之告訴自己。他冷冷回答:“不必了。”話音未落,已迅速出手,招招制人。端娘左右躲避,只是在防守。她不斷後退,誘地陸之不得不步步緊逼。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面上浮現薄怒之色,手中劍也加了力道與速度,一時間劍聲铮铮,光影錯錯。
端娘猛地壓低身子前傾,袖劍在十指間飛轉攻向陸之,待到快接近時卻忽然變了方向,将袖劍狠狠揮上他手裏寒劍,然後頭也不回地逃走了。陸之虎口一陣酸麻,他望着輕功甚好的端娘遠去的背影,不由咬牙,顧不得疼痛,追了上去。
她不停地奔跑着,耳畔風聲漸盛,她恍惚想起自己很久都沒有跑得這麽快了。前方隐隐傳來喧聲,透出一些火光。她加大步伐,三步并做兩步地奔赴而去。
丞相府。
門口被禁軍團團圍住,火把映亮了在場每個人的臉。禁軍臉色漠然,而府上的仆人們瑟縮在一隅,不敢出聲。
宋子瑞臉色僵且白,緩緩對宋夫人道:“阿竹呢?”
宋夫人眼角含淚:“不知道,沒找到她。”
宋子瑞低頭默了一會兒:“罷,這樣也好。”
“老爺……”宋夫人輕聲哀喚。
禁軍頭領面色不善地催促道:“大人,請您快些,聖上還等着您呢。”
宋子瑞嘆息一聲,轉身邁開了步子。宋夫人亦步亦趨地跟着,卻被人擋了回去:“夫人留步,聖上只召了丞相一人。”
陸之此時已經趕了過來,站在端娘身後愣了愣,慢慢回過神來,上前幾步:“這便是你們要做的?”
端娘坐在屋檐上,不接話,只是怔怔地望着。
宋丞相忽然頓住了腳步,回頭對宋夫人道:“此行一去,兇多吉少。是我對不住你,如果我回不來了,你也還活着,就改嫁吧。”宋夫人含淚搖頭。“我也對不住阿竹,如果你以後還能看見她,記得代我向她道歉,從小到大,我都不是個盡責的兄長。讓她在外面苦了那麽久,好不容易回來了,又沒能讓她過上幾天清閑日子。”他低低的嗓音彌散在夜風中,最後望了一眼宋夫人,然後跟着禁軍走了,只留了宋夫人一人在一隊禁軍守衛面前嗚咽。
陸之聽得很清楚,心裏不禁生出一絲疑惑,偏頭正欲和端娘講話,卻驚訝地發現,她雙手捂臉,大片水澤正無聲地從指縫間漏出,落在檐瓦上,漫開深深的痕跡。
“你……”
端娘抹了一把臉,轉身迅速跳下了屋檐,消失不見。陸之剛想追,思及丞相已經被帶走,那麽這任務恐怕也……他默默收回了腳步。
星月暗淡,天地無聲。
十月十三,右将軍楊炎深夜上書觐見,彈劾丞相宋子瑞,列舉罪狀三十又六條,證據确鑿,上大怒,召相審問。
十月二十,丞相衆黨羽捕系入獄,上賜相鸩酒。然念其多年功勞,保其家人性命,貶庶民,家産盡充國庫。
同日,反右将軍冤案,上為表撫慰,封其為“護國将軍”,賞金銀绫羅若幹不計。
陸之在告示前站了許久,然後默然離開嘈雜的人群。走上那條街,下意識側目,卻不見了酒肆,只有新開的布莊熱鬧非凡。
他再也沒見過端娘。
一年後,距京城千裏的陽州。
陸之在臺下坐着,無聊地喝茶等人。時間已經過了,友人卻遲遲不來,他不禁有些煩躁。臺上伶人軟着嗓子唱:“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他無意擡眼,卻當場愣住。
那伶人唱了一會兒便下了臺,換了另一名上臺。陸之擱下茶盞,急急邁步走向後臺拉住那伶人,脫口道:“宋小姐?”
伶人驟然變色,斥道:“你是何人,快給我出去!”
“宋小姐,你是宋小姐吧?我不會認錯的。”陸之低聲說着,“你如今落魄至此……”
伶人冷笑一聲,打斷他的話:“公子認錯人了,我不姓宋,更不是小姐,我一直都是這兒的花旦。”
一個婢子匆匆跑來:“重姑娘,該換裝了。”
伶人看陸之愣神的樣子,複又笑:“小娟,這公子不肯放我走,非說我是什麽宋小姐。”
“啊?公子一定是認錯人了,這是重殷姑娘,是咱們樓的臺柱子,在這兒唱了好幾年的戲了,還被人花重金請出去唱過一段時間呢!重姑娘就是咱們樓的花旦,不是什麽宋小姐啦。”小娟望了陸之一眼,又拉了拉重殷的袖口,示意她要走了。
重殷悠悠邁步:“公子聽清了?你認錯人了。你還是好好找找那真正的宋小姐吧。”
陸之看她袅袅婷婷離去,眉頭皺了起來。
三個月後。
陸之受到武林邀請,一路向北趕去。途經一荒地,滿目的雜草高且亂,一小塊石碑突兀地立在中間。他瞟了一眼,沒有在意。前方有一條小溪,他快步走去,掬了一捧清水洗了洗自己風塵仆仆的臉,又取下帕子沾了水擦拭了一遍劍鞘。
再起身時,高高的荒草叢中已多了一道人影。陸之眯眼望了望,覺得有點眼熟。他輕輕走了幾步,将身形隐匿在草叢間。
女聲若有若無地飄來:“你說你對不起我,其實我也對不起你,如果不是你自己做了那些事情,肮髒的、血腥的……都嫁禍給別人,我也不會……重殷說你是個好丈夫,是個好哥哥,但是你卻不是一個好的人……也罷……我如今也已經嫁人,他對我很好,我過得很知足,你也安息吧。”有隐約的灑水聲。
陸之愕然。他緩緩擡頭,看着婦人裝扮的端娘漸漸走遠,直到消失在視線裏。
他撥開草叢,往墓碑走去,然後整個人都因震驚而僵住了。“原來……”
秋日的薄陽寡淡,田野裏一陣西風刮過,荒草随之搖曳。青石的墓碑前是一片水澤,有淡淡的酒香。石碑上,幾個字清晰地刻着,在微微陽光下泛着柔光:
宋氏子瑞之衣冠冢,妹宋端竹立。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