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池然那時候在雜志社實習,再加上畢業論文等學校的事,每天很忙碌,沒有太多的時間上網沖浪。
所以直到很久以後,她才看見網上那些關于仇寧心的所謂“黑料”——
一些自稱仇寧心大學同學的網友,說她在學校裏如何玩得開,腳踏多只船,使得本校男生和鄰校男生為她大打出手,全校女生都看不慣她。
一條條評論或帖子言之鑿鑿,好像每個人都親眼目睹了一樣。之後又有人自稱高中同學,說仇寧心在高中的時候就是那樣了,被老師罵過不知多少次。
池然看得手都在抖,失去理智地回帖說:我也是她的高中同學,還是同班同學,根本沒有這種事!!
可是她遲了太久,這些舊帖子已經變成了灰色,即使有新回帖也頂不到首頁了。
而且,在她冷靜下來仔細看了更多相關頁面後,發現也有人和她一樣試圖辯駁過,只是聲音太過于微弱,全都被一邊倒的污蔑淹沒了。
剛入坑的粉絲不明真相,怎麽會不動搖。
尤其是面對這些不知道是不是謠言的謠言,公司還選擇了冷處理。
池然和所有喜歡仇寧心的人一起關注着她加了認證的微博能有所澄清,等到的卻是賬號注銷。
被曾經輸了對決淘汰掉的對手粉絲嘲笑“出道即巅峰”、“花瓶而已,說不定那首歌也是別人寫的”。
池然生氣又不知所措,微信問和仇寧心一樣在D市讀大學的高中朋友蔚晴知不知道到底怎麽回事。
高中的時候,蔚晴和池然住一個宿舍,兩人每天一起吃飯上課,算是很熟悉的朋友。
蔚晴擅長交際,和全班大部分同學都說得上話,包括仇寧心。後來上了和仇寧心同一個城市的大學後,還幾次去找她玩過。
可是這次的事,蔚晴也不清楚,只說仇寧心去藍莓臺錄節目後已經很久沒回學校了,大家都聯系不上。
值得慶幸的是,蔚晴最後給池然分享了一個微博主頁,說那是仇寧心的小號。
Advertisement
那時候,那個小號裏面什麽內容都沒有。頭像是黑灰色,簡介卻有一句話:但求能有寧靜的心。
看見這句話的池然莫名沉靜了下來。然後,在手賬本裏記下了這個賬號的ID,和詳細的主頁地址。
想到這裏的池然從蒲團上起身,走到書架旁找到屬于那一年的手賬本,翻到最後一頁,再次看見了那行已經褪色的藍色鋼筆字跡。
是直到很久之後,這個小號才開始發博,有時是文字,有時是分享歌曲,極少數時候,會有照片。
發完經常會删,能被池然看到的都是靠緣。
小號的粉絲數很少,趨近于0。池然猜測是因為新增的都被博主移除了。到最後,也沒有人再堅持不懈地繼續關注。很快,就過去了好幾年,小號裏再沒有人會給博主留評互動,博主也留下了一些內容。
池然想起來都覺得很感恩。
感恩蔚晴主動告訴了她這個賬號,也感恩仇寧心沒有放棄、一直在用這個賬號。
讓她在久別重逢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的感情沒有褪色。即使她們都已經改變了很多。
睡前躺在床上看手機時,發現電話圖标上有個小紅點,點開一看,是個歸屬地在D市的陌生號碼。
池然愣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這是仇寧心送外賣來的時候給她打的。一時間,心跳都快了起來。
是不是只要她現在撥過去,就能聽到她的聲音?那個她剛聽了一晚上的歌裏面的聲音?
腦內了好半晌,最後只是小心地把來電號碼添加成了新聯系人,備注想了又想,用一個音樂符號代替。
做完這些,池然忍不住微笑。
靠在床頭的腰枕上,很腼腆地微笑,內心卻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小雀躍和小興奮。
不管她是因為什麽在送外賣,總歸現在她也生活在C市這附近了……她們說不定,真的還會再見的。
為了轉移注意力,不讓克制不住的思緒影響入睡,池然打開了公衆號關注列表,找了國家人文歷史的推文看。卻好巧不巧,被題圖上的标題震驚到了。
……的小國仇池為何能屹立不倒?
小國仇池?仇池?仇、池?
池然發誓這真的是巧合,她是歷史成績很好的文科生,但真的從來不知道古時候還有一個這樣的小國。
腦子裏全是“怎麽可以這麽巧的”,是什麽冥冥之中的命運嗎,這下還怎麽不影響入睡啊摔!
作者有話要說:
仇(音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