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歲暮陰陽催短景
自此雲娘兄妹與黃庭堅結伴,一路同行到是頗不寂寞。長安西行200多裏,就到了潼關,大家行至東門,登上了高聳的三疊箭樓,黃庭堅指着西北重重疊疊的遠山道:“你們看到對岸的鎮市沒有,那便是山西的風陵渡了,這裏過黃河的渡船,就是到風陵渡去的。”
大家向下看去,大河蒼茫一片,河中間有好幾處浮灘,渡船正是繞了這浮灘走,正值傍晚,落日帶了金黃色向潼關照來,卻是頗有風味。不過衆人此時倒是沒功夫發思古之幽情,潼關一帶滿街都是讨飯的災民。這裏的渡船,載滿了婦女渡到對岸風陵渡去。雲娘看到一名五十多歲的老婦人帶了一個六七歲的男孩,在這裏向着渡船上哭,渡船上一名二十多歲的婦人,也對了岸上哭,那場面真是凄慘異常,雲娘忍不住問那老婦人:“大娘,為何哭得這麽傷心?”
那老婦人擦了擦眼淚道:“老家連年大旱,家裏多日揭不開鍋,我這小孫子實在是餓得慌,沒辦法,媳婦只好賣身到山西去,總不能一家子守着餓死吧。”
黃庭堅皺眉:“國朝在陝西路設常平倉,居然都沒有用嗎?”
旁邊一名老者嘆道:“朝廷當然是想辦好事,只是好事也要好人來辦。官府那些惡吏,居然與奸商們勾結,這等災年也不開倉放糧,還要囤積居奇高價賣出,大發國難財。為了活下去,我們只能向那些富戶借貸,撐過一時是一時吧。”
雲娘開言問道:“不知老人家借貸是幾分利?”
老者伸一只手,雲娘猜到:“六分利?這也太高了,日後怎麽能還得起?”
老者冷笑:“小娘子注意,是月息六分,年息就是七十二分。”
雲娘忍不住驚嘆:“這,還讓人過日子嗎?”
老者道:“有什麽辦法,荒年都是這些利息,不借貸馬上就得死,借了貸也不過是晚兩年死,我這一把老骨頭了,過一日算一日吧。”
黃庭堅連聲嘆息:“由此可見胥吏害人,國家法度都被敗壞了。”
雲娘卻想:國家法度也是要改進的,北宋建國以來,土地兼并越來越厲害,也無怪乎王安石要推出青苗法了。
一行人走到洛陽,災荒的情形才有些好轉,等到了汴京,已經是次年正月了。
富紹隆一向跟晏幾道這個小舅不對脾氣,寒暄過後,就推脫要去太學報道匆匆離去了。晏幾道卻對外甥女和好友到來十分高興,摸着雲娘的頭道:“長成大姑娘的樣子了,上次阿秭帶你來時,還只知道纏着我要糖吃呢。”一面又對招呼黃庭堅:“魯直,兩年未見,風采依舊呀。只是你和外甥女是怎麽遇上,一同到這裏的?”
雲娘提起緣由,晏幾道不由撫掌大笑:“雲娘自小就人小鬼大,如今越發精進了。”一面又興沖沖叫來妻子趙氏:“外甥女和魯直來了,快去廚房備些酒菜,今天我們要一醉方休。”
趙氏撇撇嘴:“勸你消停點吧,外甥女剛來,你不好好安頓,還拉着跟你們一起胡鬧喝酒。”
Advertisement
雲娘忙對趙氏笑道:“我陪舅母一起去準備酒菜,舅舅先和四郎談談吧。”一面與趙氏一起到廚房吩咐仆婦整頓酒食。
趙氏拉住雲娘的手抱怨:“你舅舅如今越發不靠譜了,這些為官做宰的親友,一個也不上門去走動。早早中了進士有什麽用,到如今還只是靠着父蔭,做一名太常寺小小太祝。如今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搬了幾次家,房子是越來越舊,仆從是越來越少。你舅舅還是不管不顧,鎮日拉着一群歌姬填詞作曲,要不就是天天翻弄他那些舊書,那樣子,活像一個乞丐丢不掉自己的破碗,你說這日子如何過下去?”
雲娘深知這位舅母,忙笑把帶來的銀子遞給趙氏,“這是母親叫我帶給舅舅的,實是不知舅舅如今日子如此艱難,否則應該早來探望的。”
趙氏忙推辭道:“怎好要姐夫家的銀子?”
雲娘笑道:“一家人原該彼此幫襯,何必如此生分。若是富家一時艱難,想來舅舅也不會置之不顧的。”
趙氏本就是假意推辭,聽到雲娘如此說,忙拉着她的手笑道:“還是三娘貼心,正是這個道理。你那幾個舅舅,早就對我們不管不問。哎,不過也不能怪他們,你小舅那性子,是向來不肯低頭說一句軟話的,這些年就是姐夫家,也少有走動,如今你們雪中送炭,我倒怪臊的。”
雲娘安慰道:“都是一家人,舅舅固然性子傲了些,又不懂仕途經濟,但人是極好的,又有大才,他寫的詞就連先帝也是贊過的。”
趙氏搖頭道:“我也不懂這些詩啊詞啊,詩詞又不能當飯吃,可憐我嫁來這麽多年,為兒女為家計操碎了心,你小舅全然不理,只管自己風流快活。他又是個癡人,認定一個人好,便怎樣都好。有幾個朋友欠了許多錢至今還沒還,他也不去要,你說這日子如何過得下去?”
雲娘心中感慨,小舅與小舅母這樣的,還真是怨偶呀。受不了趙氏絮叨,推脫擺放酒食,逃也似的來到前廳。卻見舅舅與黃庭堅談得正熱鬧,黃庭堅試探着問:“子瞻仰慕晏兄大才,向我多次致意向要登門拜訪,晏兄可有空一見?”
晏幾道笑着搖頭:“你說的可是百年第一的蘇大才子,我這些時日有些冗事,不想見人。”
黃庭堅搖頭:“叔原啊,你還是老脾氣不改,子瞻算是我的老師,是有大才的,又十分平易近人,你見一見又何妨?”
晏幾道倔脾氣上來了:“魯直,你我相交多年,彼此深知。如今在朝廷當大官的,有一半都是從我家出去的,我都沒空見他們,更何況是蘇子瞻。”
這下連雲娘都嘆氣了,自己這個舅舅自幼聰慧,早年又在外祖的蔭蔽下過慣了人人奉承的日子,養成一副狂傲的性子,竟然連蘇轼都不放在眼裏,剛要出言相勸,卻見晏幾道擺手道:“三娘,我知道你要說什麽。今天我們久別重逢,就不要說別人了。明天就是上元,你可願意和我一起去禦街觀燈?”
雲娘穿越以來卻是從未見過汴京上元的夜景,立即轉愁為喜,覺得自己這個舅舅就是狂傲也狂傲的十分可愛,連忙點頭,晏幾道又動員黃庭堅:“魯直也一起去,汴京上元燈會,可真的值得一看。”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喜歡的小晏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