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朱真真聞言低頭思索了一會, 那客棧老板問道:“還打聽人在哪裏嗎?”
略微考慮了下, 現下自己一個人孤苦伶仃, 也沒有別的去處。朱真真還是決定先找到人再說:“尋, 麻煩您了。”
那客棧老板接了銀子,過會便帶回了消息,那朱真真的姑母正是将軍府朱氏,也帶回了朱氏現在的具體所在之處。朱真真收拾了行李,決意先去那古廟見上人再說。
朱氏在的寺廟離京城約百裏路,朱真真花了一天時間,才抵達這裏。放眼望去, 幾乎是冷清凄苦的環境,那跟着朱真真的小丫鬟紅葉打了退堂鼓:“這個環境,想必那朱夫人實在是在夫家惹了嫌吧。”
朱真真心裏也是七上八下,但是來都來了,還是先見着人再說。寺院裏來個了主持模樣的人,朱真真說明了來意,報上姓名,那人便放了她們進去, 帶着她們到了一個偏僻的院子。
“你要找的人就在這裏。”
朱真真謝過, 擡眼在院裏沒有瞧見人,欲伸手去扣門。
朱氏近日身體不佳是事實, 她在這裏實在是待夠了,上回王婆子好不容易回了趟将軍府,瞧見了杜晏和杜遠徹, 卻又被老太太幾句話就給打發了回來。心裏氣恨交織,竟真的病倒了。這幾日在床上咳嗽不止,氣喘籲籲。
王婆子遞了藥:“夫人寬心,上次我瞧着大人已經有松口的樣子,只不過礙于老太太在場,不好說。”
朱氏接過來藥,咬牙切齒,上氣不接下氣:“那老婆子巴不得我早點去死。怎麽會同意我回府,可憐我晏兒從小被她帶着,也不知有沒有受苦。”
王婆子拍了拍她的背:“上回我聽說那老太太病了,且少爺大了,許多事,她也坐不了主了,那唐氏女兒聽說也已許配了人家,夫人,您就要苦盡甘來了。”
“但願如此”,話剛落音,就聽見門外有人扣門。
“是誰?”這個院子平日不會有人來,更不會有人扣門。王婆子疑惑的去開了門,就只見門外一個年紀不大的姑娘,哭成淚人般的站在自己面前。
朱氏和王婆子皆是一愣,就看見這女子,向前兩步,啪的跪下了:“姑母!”
朱氏瞧着面前這個長相與自己年輕時有幾分相似的姑娘,又聽見她喚自己姑母,現下也是眉頭緊蹙:“你是?..”
朱真真擡起來頭,滿面淚痕:“家父朱維,半年前,家鄉鬧災,父母親都已去世。侄女輾轉到江南去尋表姐,鄭家卻又遭禍。侄女實在走投無路,才上了京,尋到姑母!”
聽到朱維,朱氏似乎楞了一下,又擡眼去打量了下眼前的女子。“你是我大哥的女兒?你叫什麽名字?”
朱真真撫了撫淚:“我名喚朱真真。”
朱氏陷入了回憶,的确憶起來多年前自己和大哥通信,提到自家多添了一個女兒名喚朱真真。
朱氏讓王婆子把人扶了起來,拉過她手:“好孩子,你方才說你父母親都已去世了?”
朱真真聞言又落了幾滴淚,點了點頭。
朱氏心裏一時也是愧疚和難受,若自己一直在将軍府站穩腳跟,自己娘家人也不會是如今這個模樣。想到這裏,又瞧着朱真真一副乖巧可人的樣子,心裏也多了幾分親情:“好孩子,既然你來了,我必不會讓你再過苦日子,只是現下我的日子也并不好過......”
“姑母,只要您肯收留我,我什麽活都能幹,什麽苦都能吃的。”朱真真忙道。
朱氏瞧着她,欣慰的點了點頭,又吩咐了王婆子收拾出屋子來,讓她住下了。朱真真又同朱氏哭了一場後才從屋裏退了出來。身旁紅葉有些不解:“這寺廟這麽破舊,小姐你真的要住下?”
朱真真瞧了她一眼:“你懂什麽,方才我在門外都聽見了,姑母她有回将軍府的可能,剛才屋裏沒瞧見嗎,雖然簡陋,但還在用香料和脂粉,可見那将軍府不會不管她,現下我已無路可去,何不賭一把?”
紅葉聽了,佩服的點了點頭......
二公主大婚,文武百官今日全都進宮朝賀。一時熱鬧非常,二公主所嫁正是去年的狀元,已榮升為戶部侍郎,公主出嫁一般除了朝中優秀之人就是和親,許淑妃不願女兒遠嫁,如今的歸宿她十分滿意,且二公主與驸馬爺也是郎情妾意,一時之間也是一樁美談。
順恭帝今日心情大好,送公主出宮後在宮中大擺宴席,宴請文武百官。
歌舞過後,順恭帝親自舉杯:“朕今日嫁女,也接到消息江南災情處理妥當,北疆胡人也已安定。”
衆人紛紛舉杯:“恭賀皇上,恭賀公主。”
順恭帝大笑,痛飲過後,在文武百官面前宣讀了兩道聖旨。
一道是加封晉王為晉親王,另一道就是賜婚于顧子卿和杜家千金杜茵的聖旨。
兩道聖旨一下,文武百官立刻議論紛紛,太子在位,皇後在位,卻突然出了一個親王。這是明顯在甩臉子給二位瞧,而那顧家一向與晉王交好,突然又與杜家聯姻,這往後晉王的勢力不容小觑呀。
聖旨都下來了,衆人也不敢當面議論,紛紛都到開始道喜起來。太子,魏國公,魏延和皇後的臉色卻是不好看的,但也不發一語,魏延的臉色鐵青,緊盯着顧子卿,對方卻壓根沒有正眼看他。
那接到聖旨的幾位也都起身行過禮,吳太寶親自拿着賜婚的聖旨出宮往杜家去了。
一時間,京城沸沸揚揚,早間公主出嫁,這中午不過又賜婚,這京城侯門和将軍府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杜家女眷接到消息,也是紛紛準備起來,換上禮服前去接旨。杜茵聽到消息愣了神,本以為無論如何也要過幾日,沒成想今日這聖旨就下來了,也是被丁香和秋蟬架着換了衣服。
吳太寶親自來傳旨,也是彰顯了陛下的愛重。
宣讀完聖旨後,吳太寶親自遞了聖旨到杜茵手上:“恭喜杜姑娘。”
杜茵小心接過,回了禮。老太太笑道:“吳公公辛苦了,留下用過茶再走吧。”
“咱家今日傳旨,公事在身,不便久留,下回再來道賀。”吳太寶婉拒了,老太太也沒堅持,只命人取了禮錢硬是讓他收下了,吳太寶走之前又細細留心觀察了下杜茵,見這個小姑娘絲毫沒有怯意,大方端莊且長相也是數一數二,心裏不由也生出幾分贊許。
杜茵接過聖旨,甜滋滋的抱在懷裏,她還有些緩不過來,這樣就是賜婚了呀... 老太太瞧見她的模樣一時也想笑:“怎的抱在懷裏還不撒手了?”
杜茵有些不好意思:“祖母莫笑我,只是覺得有些不真實...”
她就這樣徹底的擺脫了前世的命運,再也和魏家沒有了瓜葛...老太太撫了撫她的發:“這樁姻緣我是滿意的,想必你嫁過去也不會吃苦的。”
杜茵又彎了彎眉眼:“表哥待我極好,定不會讓我受委屈的。”
...
婚禮定于六月初六,恰好正在杜茵及笄之後,雖還有一個多月,但許多事都要提前備好。杜府沒有主母,所有的事都要有老太太親自過目。
晚間杜遠徹和杜晏回府,老太太都叫到前院去用膳,商量了一些關于杜茵出嫁的事宜,杜晏對着門親事也是喜聞樂見,畢竟真成了親家以後就是顧子卿的大哥,也可以正當的喊他一聲妹夫。席間也一直在同杜茵玩笑。
杜遠徹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老太太瞧了出來,晚膳後留了他下來,讓兩兄妹先回房歇息去了。
“見你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可是有什麽事?”老太太問道。
面對目前,這位大将軍也是不敢有所隐瞞:“母親睿智,只是在想這樁親事,是否是晉王殿下有意撮合...畢竟顧家一向與晉王...”
“你的擔心我也思考過,但子卿那孩子心性我了解,且我之前也曾單獨問過他,他對茵兒的确是一片真心。朝政上的事我不管,只要他一心對茵兒好就是了。”
杜遠徹聽老太太這樣說,想想也是,這孩子從小看着長大,且顧家家風清正,也應下了。
老太太轉身:“好了,累了一天了,你也去歇息吧。”
杜遠徹猶豫了片刻想開口說些什麽,老太太卻沒給他機會,拄着拐杖就走了,只不過到門口時,才慢悠悠的開口:“你想說的我都知道,過幾日,就讓朱氏回來吧。”
杜遠徹聞言,慚愧的低了頭,在身後行了禮,方才起身。
杜茵沐浴後,在鏡前通發,屋裏的丫鬟都退下去了,一時間特別安靜,杜茵靜靜的在梳頭,一時之前有些恍然,前世起火的那日,自己也是這般在那個院子裏,通了發換了衣服決意同魏國公府一起下地獄,......而這輩子,賜婚的聖旨就這樣下來了,一切都很完美,有一種在雲端的不真實感...
杜茵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門嘎吱一聲。杜茵尋聲望去:“是誰?”
沒有得到應答,只一個黑影快速閃過,杜茵慌了神,立馬站了起來,卻在下一瞬,靠進了一個結實又溫暖的懷抱。
她吓得正準備大叫,卻忽的聽見耳邊響起熟悉的聲音:“茵茵別動,是我。”杜茵聽出是顧子卿的聲音後,瞬間放松了下來,卻同時又紅了脖子:“表哥?你怎麽此時來了?”
作者有話說: 謝謝各位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