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求助

趙昌暝搖搖頭,看着他道:“不是我怎麽想的,而是有人逼我一步步走我一點都不想走的路。”說完做了下來,又是那副陰冷生人勿近的模樣。

他的親生母親是将門之女,向往的從來都不是深宮後院,雖稱不上郁郁寡歡,卻在他一出生就香消玉損。後來得知他母親根本就是讓人暗害枉死,他自己同是一直被人暗害。這些事情若是那些人不做,他也不會想着去追求那九五之尊之位。

既然有些事情做了,就要付出些代價。哪怕是付出他現在擁有的一切,也要讓那些小人得到些懲罰。

“雖說我不受寵,但還是想說一句:有我能幫到的地方絕對義不容辭。”

想想妻子腹中的胎兒,那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心中還真是有些不舍。所以,他也會盡一切力量去反抗。

趙昌暝難得想起一件同朝廷上無關的事情,問道:“這周貴妃之前想要将她的外甥女許配與我,卻不想現在這京城中,竟然都在傳,她和一位孫姓的大人情投意合,郎才女貌。”

他連自己被刺殺的事情都知道,若是說他不知道詩會上的事情,趙昌勳是一萬個不相信。也沒有多言,勾了勾嘴角道:“只是不知道這周貴妃還打過這樣的主意。”

頓了頓接着道:“這事可能又是一筆糊塗賬罷了。”

趙昌暝對于這點倒是贊同,只是對于他的那個皇妹的動作有些吃驚。“安樂不知道怎麽會突然想着過去,将這位高小姐的如意算盤給摔的粉碎。”

一向沒有怎麽露出過笑臉,在這時候的笑容倒是顯得尤為真切。趙昌勳知道他和安樂一向不和,兩人見面似乎都沒怎麽說過話。明明三弟曾讓皇後撫養過幾年,到現在同皇後的關系都很好。“安樂現在懂事的多了,若是你跟她多交談幾句,就會發現她改變的有多大。全然不是之前那個好惹事的小姑娘。”

趙昌曜對此沒發表什麽意見,他對趙菀青是如何都生不出好感來。胸無筆墨,愚蠢至極,誰對她好都分辨不出來,除去這些,竟是連脾氣都差的很。

“皇兄,怎麽會去南方?那邊風景雖好些,可終究不敵京城繁華,像是京城,有什麽不買到。”

趙昌勳知道他想問自己的目的,可此事是有人拜托,覺得不能未經同意就講事情講給他人。便笑了笑道:“認識的一個朋友,他走了不少的地方,寫的地志也很有意思。不由心生向往,反正在京城無事,便去了一趟南方。”

若是想查,其實也不是毫無破綻。當時他去的南方并未故意隐藏蹤跡,只不過去打聽顧巍存的人都是陌生臉孔,所以旁人一時可能查不出來什麽。

趙昌暝确實是不知道,只是見他言語間似乎還藏着什麽事情。可既然他未開口,必定是不能聽的話。

“若是需要幫忙的,你也盡管開口。”

Advertisement

趙昌勳同坐下道:“肯定不會跟你客氣。聽說二弟已經回來了。”

趙昌暝對那個表面一套,背裏一套的二哥沒什麽好感,對比沒表态。“周貴妃想要将我拉到二哥的陣營,想要一個女人就套住我,也真是可笑。現在他人回來了,肯定少不了跟他打太極。”

趙昌勳低笑,表示對此也沒有辦法。“之前安樂被奸人蒙了眼,做事也有些不對,可她暗中覺得自己不對,便回托人過去探看。鄭婕妤體弱多病,便有人對四弟說若是他同安樂産生些糾葛,有人将視線轉到清音閣裏,那些懈怠的宮人和太醫便會用心些。”

趙昌暝知道他是想為安樂解釋,不過最終的原因還是出在安樂自己身上,不然別人怎麽來的機會蒙她的眼。

“你是想說,這個人是周貴妃。”

趙昌勳點頭,說道:“我原本是沒想着這是宮裏某些人故意為之,直到前段時間安樂處罰了跟随她多年的一個嬷嬷。”

“她倒是什麽都想的挺多。”趙昌暝打算起身告辭,說完這句話便站了起來,接着道:“皇兄,我府中還有些事要忙,過段時間,我可能要出京一趟。”

趙昌勳道:“好,對了,安樂在宮裏孤單可能要出宮玩玩,你要不要一起?”

趙昌暝原是極其不願意同安樂相處,可是也不好拒絕他,便道:“随皇兄安排。”

隔日早朝後。

“兒臣代父皇巡視南地,各地風調雨順,歌舞升平,全憑父皇聖明。”

随之,朝堂中有人跟風喊了一聲陛下聖明,其他朝臣也跟着一起喊了陛下聖明。

趙昌曜心中升起些得意,他知道父皇現在有意擴展疆土,現在最想要聽到各地豐衣足食的消息。

這次他外出查看的各地提前都讓人去查看過,去的都是富饒之地,自然都是風調雨順,歌舞升平。

與他相反的,表示一臉凝重的宜衡王,身穿官服,渾身罕見的給人些犀利之感。

“禀父皇,東南二道常年多雨,每至六七月還會有飓風,百姓苦不堪言,朝廷應提前做好應對之法,并減少賦稅。”

剛說完,中書令周大人便站出來道:“怕是王爺太長時間不理朝事,已經不知之前朝廷已修了多處土堰,這幾年已是沒有什麽大礙,飓風一說更是不存在,若是真有飓風,為什麽朝廷已經多年沒收到地方知府送上來的奏折。”

趙昌勳一聽他開口,就知道這事不會那麽容易解決,便向接着道:“是修了土堰,可是每年土堰的作用降低,應是每年都加予修繕,并且想出來真正的永久之法。至于飓風,每年都有大小之分,只是前幾年小了些,可以往都沒有防範和極好的應對之法,若是今年加大,那受苦的還是百姓。”

今日應該是個好日子,卻被趙昌勳提出這些,趙皇臉上已經有些不愉。看出陛下心情的周至仁,接着回道:“這幾年風調雨順,恐不是王爺危言聳聽。”

趙昌曜看着外公幫自己,心中暗道宜衡王的不知趣,怪不得父皇不喜。“父皇,兒臣以為前幾年的修建已經起了作用,只要定期修繕足可。”

趙皇看着順自己心意的二兒子,便道:“每年定期修繕,各地知州知府多加注意。若是有什麽問題,及時通報。”

陛下已經說出這話,大部分臣子已經知道了聖意。趙昌勳的臉色不太好,剛想說再說什麽就看到戶部尚書尤大人對自己搖了搖頭,在嘴邊的話便咽了回去。

趙昌曜看着他灰敗的模樣,看着有些可笑。現在還未登上九五之尊之位,最重要的自然是要先得到聖心,登上了那個位置才有機會體恤民生。

朝中事情繁雜,又過了一個時辰才下朝。趙昌勳心中無趣,便大步往宮外走。卻聽到後面有人在喊宜衡王,停住腳步轉身見是戶部尚書的尤大人婁岘邁着步子顫悠悠的過來。

這位尤大人一向是個圓滑讓人猜不透的人,趙昌勳同他算能談得來,私下也一起吃過茶。

兩人見了禮,看到四周沒什麽趙昌勳知道肯定是這尤大人提前就瞅準的地點。

“尤大人,是有所指教。”

卻不想尤岘沒有立刻回答,只道:“這身子骨不行了,生一場病體質便要更差些。這不,連殿下的步伐都跟不上了。”

趙昌勳回道:“是本王步子急了些。”

兩人說着一同往宮門口走去,趙昌勳有意将步伐減慢。只是這尤大人卻一直沒有言語,便以為他只是想和自己一同出宮。

宮門口就近停着尤尚書的馬車,趙昌勳将他送上馬車,便要轉身往自己的馬車走去。在這時,他卻探出頭來,一副剛想起來的模樣道:“殿下,臣有些話同您講。”

趙昌勳道:“尤大人,請講。”

尤岘道:“宜衡王性情溫善,這是大多朝臣都知道的事情。只是您在碰到一些事情,明顯是沒有彭威王要圓滑些。您看得懂陛下的心思,卻因着跟您自己的心思想反便不願奉承。就像今日的事情,本就不能一蹴而就,您從一開始就沖撞的陛下,又何談以後,您平日中做事不是這般冒進。因着這些,即使是有意為您說話也說不得太多。”

說完這些,像是意識到自己說的太多,便道:“不耽誤殿下了,老了話比較多,請勿見怪。”

趙昌勳知道他是為了自己好,受了他這些恩情,恭敬道:“大人教導,永信明白。”

尤岘這才回了車內道:“殿下,再會。”然後便吩咐馬夫趕車。

趙昌勳看着離開的馬車,心中受益。心中對這位一向圓滑的尤大人欽佩了些。

另一處。

趙昌曜自從殿內出來,便有很多大人上前來打招呼,無外乎都是一些,年少有為的誇贊之語。終于沒了人,打算明日再進宮來給阿姨請安。

可是總覺得有人一直在跟着自己,忽遠忽近,也不上前來打招呼,只是熱切的在後面跟着。心中有些不耐,停住了腳步也沒看後方便道:“出來吧。”

俊美的臉上依舊仿佛帶着些笑意,看着也脾性好的不帶一點的奇怪,只靜靜地看着來人站到他面前。

來人強打起的笑容有些勉強,雙眉也因着長久的谄媚而向兩邊微塌,讓整體的樣貌大打折扣。趙昌曜一向喜歡看到美人兒,也喜歡将自己弄的齊整。現在看到他,雖說這人樣貌不算太差,卻就是覺得莫名的污了眼睛。

孫鵬看着正受陛下寵愛的二王爺,行完禮道:“王爺器宇軒昂,果然非常人所能比。”

這些話已經聽到了無數遍,趙昌曜心中不耐他這麽巴結的臉色,卻又不能做的太失他平日裏給人的形象,便随便找了個理由道:“孫大人誇贊了,本王尚有些事情要忙,就先不在這裏多言,到時歡迎孫大人到府中做客。”

孫鵬想想彭威王确實剛從外地趕回來,府中肯定是有很多事情要忙,連忙道:“好,好,好,那先不打擾王爺。”

說完這些趙昌曜耐心終被耗完,大步往前走,像是真的急得很。趕到府中,後面跟着來的還有趙皇的賞賜。随口吩咐了一聲,便回了書房,拿出最近剛收到的信件一一展開。

等看清上面的字眼,又拿出一封信看完,終是忍不住罵了一聲:“蠢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在那麽好的地方都沒成功,要這些人還有什麽用。一大批人,竟被人滅了個幹淨。

扣、扣、扣。

“進來。”

門口進來了府中的管事,手中也拿着一封書信,下意識的猜到寫封信中不會是什麽好事。語氣有些不耐道:“誰送來的?”

管家看出主子正是脾氣不好,連忙道:“是貴妃娘娘送來的書信。”

趙昌曜不知阿姨怎麽這麽急切,明明他已經回了京都,明日就會再入宮看她,怎麽還讓人送書信來。想來是什麽急事,便接過信封,讓管家下去。

展開後,發現裏面不是講後宮中發生的事情,而是關于他表妹高靜珊的。

一字一句的看完,心中剛才的怒火更是被添了些油柴。“這幫蠢貨!”

靜珊竟看上了一個小官的兒子,還偷雞不成蝕把米。之前就讓阿姨将靜珊看的牢穩些,以免出什麽幺蛾子,現在終究是出了差錯。

想想剛才跟他打招呼的男子,怪不得他一直上前跟着自己,心中忍不住更加憤怒,現在的情況不知道還有沒有轉圜的餘地。

“來人。”

一名中年男子進來,行禮道:“王爺。”

趙昌曜吩咐道:“将高靜珊的事情查清楚了,将消息封住不要再傳,再送封書信給榮奧王。”

來人道了是,便退了出去。趙昌曜倒傻不到去問問三弟會不會娶靜珊,只是少了成親的這條路。若想要将他拉到自己的陣營裏,得到潘老将軍的支持,就要做些其他事。另外,還要順便試探一下他對帝位是否有心。

這兩日工部侍郎有些難過,家中那位備受寵愛的小祖宗竟惹下了這決定終生的事情。在家中天天吵鬧,妻子也是同自己鬧得不可開交。可是事情已經惹下,當時又有好幾個看到那孫大人,進了靜珊換衣的房子。靜珊又衣衫不整,本就是她做事有了差錯,說也說不清楚。

現在京中又不知在傳什麽女兒和那孫大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天生一對。真是坑娘啊,之前女兒是周貴妃給照看着要嫁給榮奧王的。出了這檔子事,去求岳父或是去求貴妃娘娘都是行不通,不被罵一頓出來就已經算是好的。

聽到屋內又傳出些噼裏啪啦的聲音,高侍郎嘆了一口氣,便往府外走去。

趙昌曜聽到前院來禀告說,姨夫來了。心知肯定是為了高靜珊的事情,壓制住心中的怒火道:“讓他進來。”

高侍郎上前行禮道:“見過殿下。”

趙昌曜道:“姨夫請坐,不必多禮。本王昨晚剛到京都,但是還沒閑暇時間去您府上。”

高侍郎道:“我來王府也是一樣。……其實今日我來,是為了靜珊的事情。”

趙昌曜一聽,心中微沉,臉上卻依舊帶着笑意道:“我在回府的路上聽人道,表妹同那孫大人情投意合,今日下朝回來時,本王也見到了孫大人,一表人才,确實不俗。”

高侍郎聽着他說完,一臉的苦澀,看着彭威王道:“其實,這件事也是有所誤會,靜珊對那孫大人根本毫無情意。中間出了些差錯,不知道能不能請殿下幫幫忙,将這件事情壓下去,順便幫忙把靜珊許給……”

他改未說完,趙昌曜打斷了的他的話道:“姨夫,這事本王已經讓人壓下去,畢竟一直傳這樣的消息對高家甚至周家的聲譽不好。但是其他的什麽忙,本王真的無能為力。”

“之前想要讓表妹去做王妃,豈料表妹不願意。這件事肯定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傳出來,所以又何來誤會一說。”

這些話差不多已經表明,他已經知道了全部的事情。高侍郎心中雖覺得落了臉面,卻也知道這件事情怨不得別人。

“是姨夫想岔了,那我就先告辭,等你空閑的時候,姨夫請你吃茶。”

趙昌曜點頭,站起身來道:“送姨夫。”

作者有話要說:

預收幻言《這不是她看過的文》古言《将軍夫人養成》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收藏下。沒興趣不強求,233333【捂臉jpg】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