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節
?”
那人更奇了,微笑道:“我有什麽氣?”
小翠繼續冷笑,道:“除非我是眼瞎了!才看不見你這一身重傷!你被人家
打了,心裏有氣,有本事找正主兒發去呵!就算在這裏把娘兒們都殺光了,又算
什麽男人!?”
那人挨了這一罵,居然并不動氣,徐徐道:“這你可就錯了。你以為我是受
了傷生氣才殺人。其實,我正是因為受傷了,殺人才不得不少一點。若論平時,
這點子人,真還塞不滿牙縫呢。”
小翠語塞。她本來好容易才想到這幾句話,自以為切中肯綮,份量不輕,哪
知道竟全撲了個空。一杯酒之後的那股盛氣,給這麽一耽擱,終于怯了下來,道:
“那……你幹嘛要那麽兇?”
“問得好!”那人撫掌道:“問得實在是好!所以有時候,我自己都不免奇
怪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麽直到現在,才有人問起呢?” 小翠警
惕地看着他。有前車之鑒在,她可不敢認為這個人的稱贊,就真正跟贊賞有什麽
聯系。只聽那人道:“左右現在時間還早,一頓飯功夫,也不知道這些人的救兵
搬不搬得來。為免等得太過無聊,我就回答你這個問題吧。怎麽說呢,這個問題
Advertisement
麽,還牽涉到一個很久遠的故事。你喜不喜歡聽故事?不過,這個故事該怎麽說,
嗯,還得讓我再想一想。”
小翠心裏翻騰得那個詫異。明知人家搬救兵去了,還不趕緊逃跑?居然還要
為了打發這段時間,慢條斯理地講故事?不過這人要是馬上逃跑,自己恐怕也就
立刻被他殺了。要是還有一個故事可聽,不止一時半刻死不了,堅持到救兵來到,
說不定還有生存的轉機。一時怔忡不定,七上八下地看着那人。 那人正兒八
經的,倒是一副構思故事的模樣了。陷在藤椅裏,若有所思地看着遠處的山峰一
點一點吞沒斜陽。落日餘輝紅通通地灑進窗戶,照得他的白袍子都泛紅了。而更
紅的,是他袍子上的鮮血,從左右肩頭連連綿綿地浸出來,幾乎染紅了上半個身
子。小翠記得清楚,這袍子上的血,這人剛來的時候還沒有,只是因為打了隔壁
屋裏那個跟小鳳胡吹牛皮的镖師,創口破裂,才開始流出來的。從這以後,他出
手的次數愈多,流的便也愈多了。可見,惡人還是有惡報的。
暮色中,那人清了一聲嗓子,開始說故事了。
二、白衣人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一個中秋之夜。真抱歉,老套得讓你失望了,為什
麽幾乎所有的故事,都要發生在中秋之夜呢?然而如果不是在中秋,恐怕那些王
爺們,也想不起來要去欣賞那枚珠子。
那年的中秋起了風。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大概就指的這樣的天氣吧?
但是風跟風,是不一樣的。好象什麽人說過,大王之風,尤其不同于百姓。百姓
的風,吹過破牆,吹起灰塵,吹過茅坑,吹出臭味,總之,是很要不得的一種風。
而王爺們的風呢?從宮殿前面的白玉階上吹起來,吹過朱欄,吹過花蔭,吹過貴
婦人香雪一樣的胸脯,不用說,很受用的了。
那個晚上,王爺們就沐浴在這種香噴酥軟的王者之風裏。不過,他們的風雖
然與衆不同,卻還是不得不與大家共同看着一個月亮。不幸的是,這一天,風吹
起烏雲,烏雲遮月,無論是王爺們,還是百姓,都見不到那輪圓月了。百姓也還
罷了,見不到拉倒,至多幹巴巴地啃一塊月餅,瞅着烏雲,發一會神經。可是王
爺們,不服氣呵。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如果竟然沒有月亮可看,賦不出詩來,
那可怎麽對得起他們的一肚子詩腸呢?
既然天上的月亮看不到,不服氣也不行,王爺們便想到,好歹他們還有人間
的月亮——你聽說過人間的月亮麽?
人間的月亮,是一枚珠子。很大很大的一顆珠子,夜裏還會發光,照得滿屋
子裏通通亮。對了,就是夜明珠。誰都知道,夜明珠是東海裏美人魚哭出來的,
那一滴一滴的眼淚,咚咚咚落在海裏,就變成了珠子。但是這一顆夜明珠的來頭,
比那可要大得多了。它是一條龍吐出來的。
那條龍是一條小龍,跟所有愛玩耍的小孩子一樣,她頑皮,變成了一條蛇,
在草叢中游來游去。不知怎麽地,後來就受了傷,再也變不回去。這也是可以想
象的,小孩子嘛!論到這條龍出事的年代,遠了,好象還在春秋吧?後來,她就
遇見了随國的諸侯。那當然也是一個王爺。不過這個尊貴的王爺怎麽想起來去救
一條蛇,始終是讓人想不明白的一件事。但這條蛇總算是得了救,終于又變回龍
身。為了感謝随侯的救命之恩,她吐了一樣寶貝給他。
當然,這就是這個人間的月亮了。人間的月亮比一般珠子要大很多,據說直
徑都有一寸呢。仔細想一想,好象該頂得上一個發育不良的雞蛋了?因為它是那
條小龍吐給随侯的,所以世上都稱這顆珠子為“随侯珠”。
這枚珠子不用說,當然是人間至寶了。又大,又是夜明珠,甚至比和氏璧還
要珍貴。總聽那有學問的人說,随珠和璧,好象沒聽人說過和璧随珠?可見,随
侯珠的排名,比那和氏璧,還要靠前。至于和氏璧,你總不會不知道吧?秦王本
來要用十五個城來換的。藺相如差點為它掉了腦袋呢!随侯珠比它還寶貝,不用
說,那實實在在是人世間頂頂拔尖的珍寶了。
這件寶貝,這個人間的月亮,那個時候,就是在這些王爺們手裏。具體地說,
就在這次聚會的主人吳王手裏。吳王那時候,是皇帝嫡親的弟弟,那權勢,可了
不得呢。要不然,中秋這樣難得的日子,這些王爺們,好好的家不回,幹麽要來
拍他的馬屁?這一下沒了月亮,馬屁可拍了個正着,這些王爺們就嚷嚷着,要欣
賞欣賞吳王獨有的人間的月亮,随侯珠。
吳王有這個機會顯寶,當然也很得意。二話不說,拿出一串鑰匙,讓管家去
取珠子。管家帶着一隊人馬去了,再來時,捧回一個镂彩雕花的沉檀盒子。吳王
接過這個盒子,又貼身拿出一個鑰匙,這個鑰匙才是真正開這個寶盒的。鑰匙插
進去,寶盒的機簧“嗒”一聲,開了。
王爺們的眼睛,這時候都亮了起來,好象已經被随侯珠光芒萬丈地照耀着。
然而盒子并沒有就此打開。吳王按着盒子,吩咐說,先滅了燈火。不是只有滅了
燈火,才能更加顯出随侯珠的皎潔麽?
燈火滅了。沒有月亮,又沒有燈火的夜,花廳裏一片漆黑。吳王按捺住驕傲
的情緒,緩緩地打開了寶盒。人間的月亮,從寶盒裏升騰起來,照徹了整個花廳
——嗯,說錯了,重來。事實是,人間的月亮,也沒有能夠照徹花廳。花廳裏面,
依舊是伸手不見五指。吳王“啪”地合上盒子,叫道,點火!
燈又重新點了起來。花廳亮如白晝。吳王屏住氣,再一次打開寶盒。他似乎
還滿懷着希望,希望剛剛發生的事情只是他的錯覺,只要感覺再錯回來,他就能
重新見到他的寶珠。然而,那感覺竟一錯到了底,寶盒打開來,那絲絨襯底上,
只留有淺淺的一個凹痕。僅僅只是這麽一抹,随侯珠留下的凹痕。
鑰匙在。鎖在。寶盒在。那随侯珠,究竟哪兒去了?在那個中秋之夜,這個
問題打亂了王爺們的詩腸,想破了王爺們的腦袋。這珠子,究竟到哪兒去了呢?
“你認為,”那白衣人說到這裏,歇了口氣,問小翠道:“這珠子,有可能
到哪兒去了呢?”
“莫不是被人偷了?”
“正确!”白衣人一邊說,一邊一彈指,桌上菜碟裏便有一粒花生米飛出去,
嵌入正躍上窗來的一個人的眉心。那人慘叫着,落下去了。白衣人搖搖頭,道:
“你的救兵來了,看來我也只能長話短說。你說珠子是被偷了,不錯,那天晚上,
王爺們想破了腦袋以後,也都是這麽認為的。”
所以第二天,整個京城的衙役,都轟轟烈烈地抓起了小偷。同時,以距離京
城的遠近程度不同,其他地方也相繼開始抓賊。比如滄州,就是在第三天,得到
了這個消息,于是無數小偷措手不及,落入羅網。後來,經過一番篩選,淘汰了
很多偷竊技術不濟的,最後還剩下兩百多名盜竊高手,從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