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五姓世家

衛涓讓嘉桐和衛涵先去蕩,她坐在一邊看着,衛涵也不客氣,拉着嘉桐就坐了上去,讓侍女慢慢推着,自己跟嘉桐說話。

“這立後的懿旨一下,各家就都忙活了起來,本來說好的聚會全都沒了消息,可把人悶死了!”

嘉桐笑道:“人家都有大事要忙,自然就沒空與我們玩了。不過我倒覺着這樣不壞,從正月裏開始,就沒閑着過,我都應酬煩了。”

衛涵想起上次上巳節時的景況,不由同情道:“是被那位大公主煩的吧?我就沒見過她這樣不知禮數的人!”

正在旁邊涼亭裏親自煮水煎茶的衛涓聽見這一句,手不由一抖,鹽就灑的多了些,忙放下勸道:“雖是在自己家裏,也不要這樣講吧。”

衛涵哼了一聲:“她做得出,我怎麽就不能講啦?”

“她倒還好。”嘉桐出言打斷姐妹倆的争執,“是好是歹,總是都在面上,你也能有法應對。我最怕那些笑裏藏刀的,面上看着好的什麽似的,哄着人掏心掏肺,背地裏倒不知道怎樣取笑編排你,總拿你當個好哄騙的傻子。”

衛涵奇道:“誰敢這樣欺負你?”

嘉桐笑着回道:“我就是打個比方,我和她們都無深交,自然談不上被哄騙。是茜娘說,他們老夫人娘家的親戚,有個表姐妹可被李家的小娘子騙的狠了。”

“李家呀,”衛涵拉長聲調,“難怪。最是一個自負姓氏,瞧不起旁人的。”

衛涓清咳了一聲,環顧四周,低聲道:“四妹,當心二嫂聽了去。”

衛涵不以為然:“她聽了怕什麽?她家又不是嫡支,若是嫡支,我們家還不娶呢!”

“好啦,不管是不是嫡支,人和人必定是不同的,也不見得都那麽壞,只不過和她們性情不投,不高興與她們玩罷了。”嘉桐又一次出來當和事老。

衛涵使勁點頭:“就是這個話!不過外面都說,這次選立皇後,多半是從王蕭兩家選,這下子,她們又要把鼻子擡到天上去了!”

晉陽王、趙州李、蘭陵蕭、涿郡盧、吳郡張,此乃本朝氏族的前五大姓氏。

其中王、蕭、盧三家都是綿延了兩百年的大世族,王家自晉時起就權傾朝野,現任王氏族長王颍是王太後的父親,正任職侍中,在三位宰輔裏位次最前;蕭家則是有名的後族,嘉桐的外祖父仁宗皇帝的皇後就出自蕭家;盧家雖有起落,比不上王蕭兩家興旺,但仍舊是屹立不倒的名門望族。

Advertisement

而李張兩家算是後起之秀,李家族長李崇現任中書令,位在宰輔,已經隐隐有壓過蕭氏的勢頭;張家比起另外四家低調很多,但子弟中俊傑之士并不少,嘉桐的大堂嫂張氏就是出自張家嫡支。

衛涵這比方打的有趣,嘉桐忍不住笑了:“其實王家和蕭家的小娘子我倒見過幾個,還都不壞。不過不論選了誰,跟咱們幹系也不大,咱們還是該怎麽玩就怎麽玩,至多遠着她們就是了。”

衛涵道:“可惜有些場合躲不過去。不過我也不怕她們,哼,誰就比誰高貴得多了?”

嘉桐抱住她的胳膊,笑道:“你這話說的對!好啦,使點力氣推吧,要推的高一些,這樣太沒趣兒了!”

侍女聽了吩咐,開始用力将姐妹倆推高,嘉桐和衛涵一會兒驚呼一會兒歡笑,笑鬧聲很快就灑滿了半個花園。

姐妹三個在花園裏消磨了半個上午,就到了午膳時間,太夫人早早打發人來把她們幾個找去一塊用飯。飯後又留嘉桐和嘉棠在她那裏睡了午覺,等到下晌衛仲彥來接,才讓他們回去。

回到家,嘉桐跟新康學了一番今日見聞,話中不免提起衛涵說的皇後要從王蕭兩家中選的話,誰知新康聽了輕笑一聲:“他們消息倒靈。”

嘉桐聽了話音,立刻攀住新康的胳膊問:“這麽說來,是真的了?”

“是不是真的,又關你什麽事?”新康瞥了她一眼,淡淡問道。

嘉桐嘿嘿笑了兩聲:“好奇嘛。總歸是表嫂呢!”

新康面色依舊淡淡的,告誡女兒道:“兒時情分是兒時情分,君臣之分是君臣之分。你覺得是表嫂,人家可未必這樣想。就連雁奴也一樣,以前興許是你表哥,可他現在要成婚了,以後還要親政,你再不能拿往日态度相交,要時刻記得恭敬二字,記住了嗎?”

這話題就嚴肅了,嘉桐坐直身子,端正神色,答道:“女兒知道了。”

新康看她這樣,又忍不住笑了出來:“別裝樣子了!知道你一時未必能習慣,以後慢慢改就是了。”說到這,想起侄子小時候的可愛之處,又嘆氣,“這就是天家,骨肉親情也不過如是。”

看見母親難得感懷,嘉桐立刻化身貼心小棉襖,湊過去撒嬌:“阿娘別怕,你還有我和阿棠呢!”

“我怕什麽了?”新康伸手掐了一把嘉桐的臉蛋,“我早都習慣了,不過是一時有感而發。”話雖這樣說,想起那天興平翻臉的模樣,還是不太舒服。

想到興平,新康又說:“你興平姨母有意讓敏娘參選皇後,因我不肯保舉,上次在曲江池跟我發了火,昨日我聽說,她又将敏娘報了上去。唉,我看那孩子是個懂事的,來日進宮,你多照應一下。”

嘉桐知道母親最是護短,這個護短的範圍跟親疏遠近很有關系,當然跟她個人的喜惡關系也不小。他們家一向與興平府裏沒什麽來往,今日卻肯為蘭瑜敏多話叫自己照應,那必是對這個表姐有些喜歡,于是當下就答應了。

又過了幾日,宮裏終于有了消息:太後将在月末舉辦一次賞花會,邀請了一些小娘子入宮赴會。據嘉桐得到的小道消息,王蕭兩家的女兒都在其中,除此之外,李張兩家也沒有落下,倒是盧家,因為沒有适齡的女孩兒,并沒有報名參選。

而勳貴這一邊,衛涵、淩茜、蘭瑜敏、還有太夫人娘家茂國公府徐家的小娘子也都在被邀之列,出人意料的只有楚國公府周家,據說也有适齡女兒報名,但卻并沒收到邀請。

衛家跟周家交情不深,但是淩軒志的母親卻是楚國公周贊的女兒,跟宮裏的周太妃還是堂姐妹,嘉桐很有些懷疑周家是受了周太妃和楊榮的牽累,再見淩軒志的時候,就探問了兩句。

“好像是太妃打的招呼,說表妹人品平庸,又自幼體弱,不常出門,恐怕經不得這麽大的陣仗,太後也就沒有勉強。”這些話是淩軒志從楊榮那裏聽來的,楊榮一貫喜歡跟他聊周家的事,以此來增加彼此之間的親近感。

看來周太妃也知道這皇後之位已經內定,所以不想讓周家女兒來走這一個過場,嘉桐從周太妃這裏順便想到了楊榮,就問:“大表姐還好麽?上次聽太後娘娘說,太妃禁了她的足呢!”

淩軒志一副頭疼的模樣:“前日已經解了,看着是收斂了一些,可還是……”說着就搖頭。

嘉桐笑着補充:“還是跟着你不放,是不是?”

淩軒志嘆氣:“你既然知道,怎麽這陣子都不進宮去,也好拖一拖大公主。”

“我才不呢!盡讓我替你解圍,解來解去,便讓大表姐厭了我,時常尋我麻煩,你倒落得輕松!”嘉桐想起這段公案,還是覺得有些冤枉。

淩軒志垂頭喪氣道:“那你便教教我,怎麽才能讓大公主厭了吧,那樣大家都輕松。”

他樣貌溫文俊雅,且總帶着一股安然淡定的世家公子風度,似這般垂頭喪氣的模樣倒少見,嘉桐知道他是故意裝的,也不戳破他,只笑道:“誰讓你對誰都這麽體貼周到呢?弄得人人都願和你交好,怎會厭煩?”

“可我在宮中伴讀,不盡力和人交好,日子還能過麽?”淩軒志委屈道。

嘉桐一想也是,就說:“那便沒法子了,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你就忍着吧!”

淩軒志還想再說,嘉棠卻突然從前面竄了回來,還拉着他們倆跑,嘴裏嘀咕着:“快走快走!”

嘉桐不肯跟他走,拉住他問:“你又闖什麽禍了?”

“哎呀,你先別問,快走了再說!”嘉棠見拉不動她,索性松了手跑了。

嘉桐回頭看看他來的方向,似乎是父親的外書房悅性齋,不由感嘆:“看來阿爹的書房又遭殃了。”

淩軒志一下子笑出聲音:“怎麽?阿棠這幾天禍害太傅的書房了?”

“邊走邊說吧。”嘉桐示意他跟自己往嘉棠跑路的方向走,然後解釋道,“前日阿爹把他捉去練字,結果他說寫字寫的手麻了,不當心砸了阿爹一方硯臺,把阿爹心疼壞了。”

淩軒志聽說後一下子站住腳,驚問道:“是太傅用着的那方白瓷蘭紋硯臺?”

嘉桐面帶惋惜的點頭:“阿爹本要打阿棠的手板,可是他辯解說,若是打了手板就寫不得字了,阿爹就罰了他寫五十篇大字。”

這也罰的太輕了,太傅罰他們可都是兩百遍往上的數目啊,更何況那瓷硯十分精美,是太傅的一位至交好友所贈,淩軒志曾在衛仲彥書房裏見過幾回,可還沒用一回試試呢,就這麽被嘉棠砸碎了。不免覺得遺憾惋惜,他搖頭嘆氣繼續往前走,道:“可惜了。”

“是啊,後來阿娘聽說這事,就說阿爹罰的太輕,又加罰阿棠每日站一個時辰的馬步。”嘉桐說着說着就眉開眼笑,“你來得晚,沒趕上,他紮馬步時才好看呢!”

淩軒志聽她這幸災樂禍的語氣好笑,轉頭正要說她,卻見她眉眼笑的彎彎,眼裏還透着歡快戲谑的神氣,嘴角也跟着翹得很高,左邊臉頰處露出那個隐隐的小酒窩,不由目光一凝,腳步慢了下來,想說的話也忘記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