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志同道合
嘉桐是昨日去國公府從衛涵那裏聽來的,衛涵則是從三哥衛嘉梓那裏聽說的,衛嘉梓呢,似乎是從那天在平康坊游玩的同窗那裏聽說的。
據說當日午後,謝如安一如往常的去平康坊裏會“舊友”,可剛進坊門沒多遠,就被兩個挺胸凸肚的健仆攔住,請到了一輛錦帷翠幄的犢車旁邊。
“據說當時狀元郎不知實情,只以為是哪個仰慕者追着他過去的,還客客氣氣的問好,誰知裏面蕭蘭劈頭就問他,‘你當真天天來這腌臜地方鬼混?’你猜狀元郎怎麽答的?”嘉桐源源本本按照衛涵講給她的版本學了一遍,最後還把衛涵問她的話拿來問蕭漠。
蕭漠想了想,回道:“以子襄兄的脾氣,恐怕會反問一聲來者何人。”
嘉桐神秘的搖搖頭,又笑道:“雖不中亦不遠矣,狀元郎回道,‘這是誰家娘子?捉錯人了吧?’”
她明明一副稚嫩少女的音調,卻故意學着男子調笑的口吻說話,讓人聽着只覺莫名好笑,蕭漠忍不住嘴角翹起,捧場道:“然後呢?”
“然後蕭蘭就急了,将車帷一掀,當面問狀元郎是不是叫謝如安,又問他是不是癡心妄想求娶高門女。謝狀元回話十分之絕,‘某雖的确名叫謝如安,卻從無攀附權貴、求娶貴女之心,生平只求娶一絕色女子為妻,于願足矣。小娘子想是認錯了人。’說完便揚長而去。”
蕭漠搖頭笑道:“子襄兄的脾氣還真是……”
嘉桐說道:“他是不是不知道那是蕭蘭呀,看來這門親事是成不了了,可惜,蕭師兄本來還能憑此大上謝狀元一輩呢!”
“是啊,估計是不成了。昨日子襄兄拒不承認有此一事,我們也不好追問。”蕭漠回道。
此時嘉棠五支箭矢射完,他自己跑過去查看,還沖着蕭漠招手叫道:“師兄,快來看!我又射中靶心了。”
嘉桐便與蕭漠一起走過去查看,見他果真射中了靶心,一起稱贊了他幾句,嘉棠受了鼓舞,轉頭又跑回去要再射一輪。
嘉桐看他回去,忙向一邊走開,離箭靶遠遠的,還對蕭漠說:“你躲着點,當心誤傷。”
蕭漠:“……不至于吧。”
“安全第一。”嘉桐一本正經說道,“箭矢無眼啊。”
蕭漠默默跟着嘉桐站到一邊,發現她一直看着天邊晚霞,便道:“明日會是個豔陽天。”
Advertisement
嘉桐驚訝的轉頭:“你也會看這個麽?”
“聽農人講過,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裏。”
嘉桐想起那天碰見他的事,就問:“蕭師兄出城去,只是去看他們複耕的情形麽?還有沒有別的收獲?”
蕭漠不知道她想問什麽,就從一般小娘子的思路去考慮,答道:“如今秋意蕭瑟,景致自然不如春夏之時,倒沒什麽特別收獲。”
嘉桐汗:“我不是問這個,我是想問,蕭師兄經常出城去田間行走,可有一些農事上的收獲,比如,區域不同,地塊的肥沃度不一樣,旱澇也有差別,農人們有沒有什麽可堪總結的經驗?”
這次換蕭漠驚訝了,他不由轉頭盯着嘉桐看了半晌,才道:“是有一些……”
“那蕭師兄能跟我說說麽?”嘉桐雙眼亮晶晶的問道。
蕭漠更迷惑了,可這位生于富貴、長于富貴,如同暖閣裏養的嬌花一般的小娘子滿臉認真,似乎真的對這些事感興趣,他不由自主的回道:“秋收以來,我在京郊各處略走了一些地方,見聞不多,但已發覺各地農人在農事上自有一套法子……”
他這些日子出城四處訪查,心中早有所得,之前一直獨自記錄,打算待整理過後,再向朝廷上疏進言,還不曾與人談過,今日陡然提起,也并無章法,只是想起來什麽說什麽。
偏嘉桐一點也不覺零散,反而聽得認真,時不時還與他讨論幾句,讓他驚訝之餘,思路也更加清晰。
兩人談談講講,不知不覺生疏盡去,到最後嘉棠射完一輪箭叫他們的時候,還都有些意猶未盡。
“沒想到蕭師兄還真的深入田間去考察了,”嘉桐很欣賞這種肯關心實事、做實事的人,對蕭漠的印象不由大為改觀,“真是難得。”
蕭漠笑道:“我也沒想到衛師妹竟對農事有獨到見解,真是難得。”
語氣與嘉桐一模一樣,嘉桐忍不住笑起來:“客氣客氣。”
嘉棠大步跑過來,一手拉住一個道:“客氣什麽客氣!快來看,我又中靶心了!”
***
當晚蕭漠回到光德坊自家後,首先便将自己的筆記找出來梳理了一遍,将白日裏與嘉桐談及的一些要點一一記錄,之後才打算給姑丈寫信。
他提筆沉思半晌,直到墨汁濺到空白的紙上,才回過神放下筆,打算這封信先不寫,待明日去見過盧諒再說。
蕭漠揚聲叫了齊恒進來收拾,自己出門回房,路上望見滿天星子,不由想起白日與嘉桐說的話,心裏還是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為何衛嘉桐會對農事如此感興趣。
罷了,想不通便不想,難得遇見一個能與自己談幾句農事的,雖是個小娘子,卻能有所裨益,也算得一良友知交,好事。
蕭漠懷着得遇知己的愉悅心情入睡,第二日精神奕奕的去應卯,碰見謝如安的時候,還打趣他:“聽說子襄兄有一宏願,想娶一絕色女子為妻,可有此事?”
謝如安坦然道:“是啊,怎麽?鳳舉有合适人選,要為我做個大媒?”
“現在還沒有,”蕭漠失笑道,“等有合适人選,我一定先想着子襄兄。”
謝如安笑道:“我可記住這話了,你不要到時只顧自己,食言而肥啊!”
兩人互相開了幾句玩笑,便各自去忙,到散衙時,蕭漠出宮門、往安仁坊去了盧府。
他到的比較早,盧諒還未回府,他在省中時,便聽說三位宰輔與幾位侍郎正與聖人議事,新任左谏議大夫馮寄列席參加,因此到了盧府先找盧文希。
盧文希一見了他就道:“你今日趕得巧,我就這一天回家早。”還指着自己的臉說,“你瞧,眼看着入冬了,我臉還曬成這樣。”
“你一個男子,曬曬怎麽了?”蕭漠指着自己的臉回道,“我也天天出門去,還不是一樣?”
盧文希瞥了他一眼,道:“你?曬了也不見黑,哪像我啊?都快跟守城門的衛士一般了。”
蕭漠笑了笑,并沒有接話,直接說起正事:“昨日衛先生找了我去……”把衛仲彥告訴他溫勉“提親”的事說了。
“我當初說什麽來着?你還不信!”盧文希使勁一拍手掌,哈哈笑道,“果然溫臺主相中你了吧!”
蕭漠臉上不見喜意,只道:“我今日就是來與叔祖打招呼的。溫臺主的為人,你我都知道,我若真做了他女婿,只怕立即就會被罵背棄祖宗。”
“這倒是,惹急了蕭侍郎,将你逐出宗族也不是不可能。”盧文希嘆息一聲,“可惜,溫家小娘子的脾氣,倒很适合來給我做個表嫂。”
蕭漠皺眉:“說什麽呢?”
盧文希笑道:“你不是說不想娶個嬌慣的世家女麽?那溫家小娘子行事爽朗大方,正合适你。”
蕭漠只搖搖頭,轉移話題道:“十日休沐,王十二郎在得會樓宴客,你記得來。”
“看情形吧,說是休沐,誰知道會不會被溫臺主捉去……”盧文希嘀咕一聲。
表兄弟倆說了好一會兒話,才有人來報訊,說盧諒已經回府,兩人忙結伴去見,并将溫勉之事告知了盧諒。
盧諒聽完哭笑不得,他們家雖與溫勉沒什麽大的恩怨,可也一向對溫勉敬而遠之,于是便道:“此事你不用管了,我會給你姑丈寫信。不過你的婚事也該好好張羅了,我正想與你姑丈商議,找個機會讓他調入京來。”
“有合适的機會麽?”蕭漠與盧文希對視一眼,忙問道。
盧青璘現是宣州刺史,位在正四品,已與盧諒這個黃門侍郎平級,即便是平級入京,也沒有什麽合适的位子,更別說升遷了。
盧諒卻道:“只要好好籌謀,總有機緣。這事你們心中有數便是,我自會籌劃。”又問了幾句蕭漠平日公事情形。
蕭漠在盧府一直呆到用過晚膳才回去,其後幾日便恢複常态,散衙之後就出城去京郊各處訪察,常常是趕着城門關閉之前才回來,每晚都是累極而睡,不知不覺竟就到了休沐日。
這天早上,蕭漠睡了個懶覺,起床的時候已天光大亮,好好沐浴一番之後,換了一身玄青長袍,上下收拾妥當,等盧文希到來,便與他一起去得會樓赴王宣的宴請。